定 價:79 元
叢書名:科學出版社"十四五"普通高等教育本科規(guī)劃教材
當前圖書已被 34 所學校薦購過!
查看明細
- 作者:張劍云,蔡曉霞,程玉寶
- 出版時間:2023/10/1
- ISBN:9787030763600
- 出 版 社:科學出版社
- 中圖法分類:TN97
- 頁碼:280
- 紙張:
- 版次:31
- 開本:16
本書分上、下兩冊,由5個模塊組成,共12章。《電子對抗原理(上冊)》主要介紹電磁環(huán)境和電子對抗偵察2個模塊,包括電子對抗的概念、技術(shù)、發(fā)展,電磁空間與電磁環(huán)境、戰(zhàn)場電磁環(huán)境構(gòu)成、電磁兼容、電磁防護,通信和雷達對抗偵察中的信號搜索與截獲、偵察信號處理、無線電測向原理和無源定位原理,以及激光主動偵察和被動告警、紅外告警和紫外告警等內(nèi)容!峨娮訉乖(下冊)》主要介紹電子干擾、電子防護和電子對抗新領域3個模塊。電子干擾包括通信干擾、雷達干擾和光電干擾;電子防護包括通信電子防護、雷達電子防護和光電防護;電子對抗新領域包括數(shù)據(jù)鏈對抗、導航對抗、敵我識別對抗、航天電子對抗、電子對抗無人機、反輻射攻擊、高功率微波與高能激光武器以及認知電子戰(zhàn)等內(nèi)容。
更多科學出版社服務,請掃碼獲取。
目錄
第8章 通信干擾 1
8.1 引言 1
8.1.1 通信干擾的基本概念 1
8.1.2 通信干擾的有效性 4
8.1.3 通信干擾信號特性 4
8.2 通信干擾系統(tǒng) 8
8.2.1 基本組成 8
8.2.2 主要技術(shù)指標 10
8.3 典型干擾方式 11
8.3.1 瞄準干擾方式 11
8.3.2 攔阻干擾方式 15
8.3.3 多目標干擾方式 20
8.4 通信干擾方程及干擾功率估算 24
8.4.1 通信干擾方程 24
8.4.2 濾波損耗分析 25
8.4.3 路徑損耗估算 26
8.4.4 干擾功率估算 32
8.5 通信干擾效果及干擾資源運用 37
8.5.1 通信干擾效果 37
8.5.2 壓制系數(shù)分析 39
8.5.3 干擾資源運用 55
思考題和習題 64
第9章 雷達干擾 67
9.1 引言 67
9.1.1 雷達干擾的概念 67
9.1.2 雷達干擾的分類 67
9.2 雷達干擾方程 68
9.2.1 干擾方程的一般形式 68
9.2.2 自衛(wèi)干擾方程 70
9.2.3 干擾扇面及有效干擾扇面 70
9.3 雷達干擾系統(tǒng) 72
9.3.1 雷達干擾系統(tǒng)概述 72
9.3.2 雷達干擾系統(tǒng)的組成 73
9.3.3 主要性能指標 75
9.4 壓制性干擾 77
9.4.1 壓制性干擾的分類 77
9.4.2 射頻噪聲干擾 78
9.4.3 噪聲調(diào)幅干擾 81
9.4.4 噪聲調(diào)頻干擾 86
9.5 欺騙性干擾 91
9.5.1 欺騙性干擾的分類 91
9.5.2 對雷達距離信息的欺騙 93
9.5.3 對雷達角度信息的欺騙 98
9.5.4 對雷達速度信息的欺騙 102
9.5.5 對雷達AGC電路的欺騙 104
9.6 靈巧式干擾 105
9.6.1 靈巧式干擾的定義 105
9.6.2 干擾信號產(chǎn)生方法 105
9.6.3 靈巧式干擾的效果度量 109
9.7 雷達無源干擾 110
9.7.1 箔條干擾 110
9.7.2 角反射器 112
9.7.3 隱身技術(shù) 114
思考題和習題 115
第10章 光電干擾 117
10.1 引言 117
10.2 煙幕干擾 118
10.2.1 煙幕的分類、形成與運用 118
10.2.2 煙幕消光原理 121
10.2.3 煙幕消光的主要技術(shù)指標與影響因素 124
10.3 光電假目標干擾 128
10.3.1 角反射器 128
10.3.2 漫反射板 129
10.3.3 光箔條 130
10.3.4 自然地物 131
10.4 激光有源干擾 131
10.4.1 激光致盲干擾 132
10.4.2 激光欺騙干擾 137
10.5 紅外有源干擾 143
10.5.1 紅外干擾機 143
10.5.2 紅外誘餌彈 149
10.5.3 紅外假目標 152
思考題和習題 153
第11章 電子防護 155
11.1 引言 155
11.2 通信電子防護 155
11.2.1 擴頻通信技術(shù) 155
11.2.2 差錯控制編碼技術(shù) 160
11.2.3 分集接收技術(shù) 161
11.2.4 短波自適應技術(shù) 163
11.2.5 自適應天線技術(shù) 165
11.3 雷達電子防護 167
11.3.1 雷達反偵察技術(shù) 167
11.3.2 雷達反干擾技術(shù) 170
11.4 光電防護 178
11.4.1 光電防護概述 178
11.4.2 光電偽裝 179
11.4.3 光電隱身 182
11.4.4 激光防護 186
思考題和習題 189
第12章 電子對抗新領域 191
12.1 引言 191
12.2 數(shù)據(jù)鏈對抗 191
12.2.1 基本概念 191
12.2.2 關鍵技術(shù) 200
12.3 導航對抗 205
12.3.1 基本概念 205
12.3.2 關鍵技術(shù) 207
12.3.3 典型系統(tǒng)干擾技術(shù)與策略 213
12.4 敵我識別對抗 218
12.4.1 敵我識別對抗的軍事需求與基本含義 218
12.4.2 敵我識別對抗作戰(zhàn)目標 220
12.4.3 敵我識別對抗的技術(shù)特點、難點與可行性分析 221
12.4.4 敵我識別對抗系統(tǒng)的功能組成與工作原理 223
12.5 航天電子對抗 224
12.5.1 基本概念 224
12.5.2 鏈路對抗 227
12.5.3 傳感器對抗 229
12.5.4 平臺對抗 232
12.6 電子對抗無人機 234
12.6.1 電子對抗無人機概述 234
12.6.2 電子對抗無人機系統(tǒng)的組成 235
12.6.3 電子對抗無人機作戰(zhàn)的運用 242
12.7 反輻射攻擊 243
12.7.1 反輻射攻擊的主要作用和特點 243
12.7.2 反輻射導彈 245
12.7.3 反輻射無人機 247
12.7.4 反輻射炸彈 250
12.8 高功率微波與高能激光武器 251
12.8.1 高功率微波武器 251
12.8.2 高能激光武器 255
12.9 認知電子戰(zhàn) 259
12.9.1 傳統(tǒng)電子戰(zhàn)面臨的挑戰(zhàn) 259
12.9.2 認知電子戰(zhàn)發(fā)展概述 260
12.9.3 認知電子戰(zhàn)的關鍵技術(shù) 261
12.9.4 認知電子戰(zhàn)技術(shù)的主要發(fā)展趨勢 262
思考題和習題 264
參考文獻 2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