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詩稽古編》三十卷,屬稿于康熙十三年(1674),最終寫定于康熙二十六年,歷時十四年,稿經(jīng)三易而成,問世以來一直為學術(shù)界所推崇,是清初學者研究《詩經(jīng)》的代表作。此書撰寫目的是要尋流溯源,推求古經(jīng)本旨,把《詩經(jīng)》學從朱子釋經(jīng)體系中解脫而出,實現(xiàn)《詩》學研究向漢、唐的復古。此書訓詁皆準諸《爾雅》,篇義準諸小序,詮釋經(jīng)旨準諸毛傳而以鄭箋佐之,名物則以《爾雅》為據(jù),兼取陸璣《毛詩草木鳥獸蟲魚疏》、揚雄《方言》及諸家《本草》注釋!睹娀啪帯返氖侄ǖ赘灞居袃煞N,其一為陳啟源去世前不久的最后定本,為陳啟源親自書寫。嘉慶間,《毛詩稽古編》首次刊印,書中使用了大量隸定字形。此后,又有道光九年(1829)學海堂刊、咸豐十年(1860)補刊的《皇清經(jīng)解》本。因嘉慶本含大量隸定字形,不便整理,因之,此次整理以《皇清經(jīng)解》本為底本,而以嘉慶本、《孔子文化大全》影印清張敦仁校清抄本、臺灣商務印書館影印《文淵閣四庫全書本》、山東省圖書館藏清康熙抄本為校本。
《毛詩稽古編》是清初學者研究《詩經(jīng)》的代表作,對于《詩經(jīng)》學者有重要的參考價值。同時《儒藏》本《毛詩稽古編》也是本書的第一個和目前僅有的一個整理本,是本書最方便學者研究使用的版本。
北京大學《儒藏》編纂與研究中心
----------------------------
北京大學《儒藏》編纂與研究中心是經(jīng)批準、北京大學成立的實體性機構(gòu),以季羨林先生為首席總編纂,湯一介、龐樸、孫欽善、安平丘先生為總編纂,統(tǒng)籌《儒藏》工程的組織實施。中心聯(lián)合國內(nèi)外50所高校及研究機構(gòu),近400位國內(nèi)外學者參與,共同完成《儒藏》的編纂與研究。
陳啟源(?1689)字長發(fā),號見桃居士,清代江蘇吳江人。諸生。性情嚴峻,平生酷愛讀書,不樂與外界交往。晚年精研經(jīng)學,尤深于《詩》。本書校點者為王承略先生。王承略,1966年生,山東諸城人,文學博士。山東大學儒學高等研究院教授、博士生導師。師從王紹曾、董治安兩位先生,致力于先秦兩漢文史文獻、古典目錄版本學、《詩經(jīng)》學、子學、海外漢籍等學術(shù)領(lǐng)域的研究。任《兩漢全書》副主編,《儒藏精華編》經(jīng)部詩類主編,《二十五史藝文經(jīng)籍志考補萃編》主編,《子海精華編》主編,《全球漢籍合璧精華編》主編,《漢籍與漢學》主編。出版學術(shù)著作及古籍整理著作30多種,發(fā)表學術(shù)論文90余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