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人七絕詩淺釋》引言(節(jié)選)
五七言詩是古典詩歌中流行時間最久,杰出詩人最多,作品最豐富的一個領(lǐng)域,而以唐代為其登峰造極時期。它一般地又可分為古詩、律詩、絕句詩三類,但無論哪一種體裁的作品,絕大多數(shù)都體現(xiàn)了上述的一些值得注意之點。
詩是最精粹的語言。它用經(jīng)過反復(fù)挑選過的最合適的語言來表達其最美好、豐富和微妙的思想感情。而七言絕句則可算是最精粹的詩體之一,因為它以最經(jīng)濟的手段來表現(xiàn)最完整的意境或感情見長。當然五言絕句字數(shù)更少,但七絕雖然每句只比它多兩個字,卻顯得委婉曲折,搖曳生姿,聲辭俱美,情韻無窮,因而別有其動人之處。
七絕這種以短小的篇幅來表達豐富深刻內(nèi)容的特征規(guī)定了:它在創(chuàng)作中,必須比篇幅較長的詩歌更嚴格地選擇其所要表達的內(nèi)容,攝取其中具有典型意義,能夠從個別中體現(xiàn)一般的片段來加以表現(xiàn)。因而它所寫的就往往是生活中精彩的場景,強烈的感受,靈魂底層的悸動,事物矛盾的高潮,或者一個風景優(yōu)美的角落,一個人物突出的鏡頭。在多數(shù)七絕詩的杰作中,這種富有特色的藝術(shù)魅力乃是一種帶有普遍性的存在。
具有上述特色的七言絕句詩,和其他許多古典詩歌體制一樣,來源是很古的;同時,在發(fā)展中,它與詩中聯(lián)句的風氣、律化的現(xiàn)象都有關(guān)系。因此,我們在講到七言絕句的來源時也要涉及它們。
如眾所周知,文學形式大都是為人民所創(chuàng)造,然后由作家加工,逐漸變得完美的,七言絕句也是這樣。它起源于民間歌謠。七言絕句在形式上最顯著的標志,就是全篇以七言四句組成。這種形式的歌謠出現(xiàn)得很早,甚至可以追溯到周朝春秋末期產(chǎn)生的史籍《逸周書》中的《周!菲K且愿柚{體寫成的含有教訓(xùn)意味的作品。在形式上,或者是全章以三言和七言六句組成,句法是三、三、七、三、三、七,或者是全章以七言四句組成。后者可以說是七言絕句的始祖。如:
凡彼濟者必不怠,觀彼圣人必趣時。
石有玉而傷其山,萬民之患故在言。
漢以來這種歌謠也仍然流行,如《漢書·東方朔傳》載有他的射覆辭:
臣以為龍又無角,謂之為蛇又有足,
跂跂脈脈善緣壁,是非守宮即蜥蜴。
射覆是一種民間游戲,東方朔能夠當場脫口而出地作成這樣的七言韻文,可見這種腔調(diào)是他素所熟悉的亦即當時社會上流行的歌謠樣式。到了曹魏有《行者歌》:
青槐夾道多塵埃,龍樓鳳闕望崔巍。
清風細雨雜香來,土上出金火照臺。
在東晉也有《豫州歌》:
幸哉遺黎免俘虜,三辰既朗遇慈父。
玄酒忘勞甘瓠脯,何以詠思歌且舞。
這些歌謠都是七言四句組成,所不同于后來的七言絕句的,是二句一換韻或四句全押韻。
南北朝以來,七言四句的歌謠及文人擬作漸漸多起來,并且在用韻的方面有了進一步的發(fā)展。在民間歌謠方面,如隋代的《長白山歌》:
長白山頭百戰(zhàn)場,十十五五把長槍。
不畏官軍千萬眾,只怕榮公第六郎。
在文人創(chuàng)作方面,如北齊魏收的《挾瑟歌》:
春風宛轉(zhuǎn)入曲房,兼送小苑百花香。
白馬金鞍去未返,紅妝玉箸下成行。
梁簡文帝的《夜望單飛雁》:
天霜河北夜星稀,一雁聲嘶何處歸。
早知半路應(yīng)相失,不如從來本獨飛。
這都已經(jīng)是四句三韻,第一、第二、第四句押韻,第三句不押韻,就和后來最普通的七言絕句的押韻方式完全一致。再如北周庾信的《代人傷往》:
青田松上一黃鶴,相思樹下兩鴛鴦。
無事教渠更相失,不及從來莫作雙。
則是四句二韻,第一、第二兩句用對偶,第一句不押韻。這也是后來常見的七言絕句形式,不過全章和每句之間平仄還沒有全部協(xié)調(diào),也就是還沒有嚴格地律化罷了。到了隋代,古詩律化已經(jīng)相當普遍,律化了的絕句也隨之出現(xiàn)。如無名氏的《別詩》:
楊柳青青著地垂,楊花漫漫攪天飛。
柳條折盡花飛盡,借問行人歸不歸。
則和唐以來一般的七言絕句完全沒有什么差別了。
根據(jù)現(xiàn)有的文學史知識來說,古代七言詩的起源并不遲于五言詩。但可能由于五言歌謠被采入樂府比七言歌謠早得多,因而它得以憑借音樂的力量,廣為流布,先行發(fā)達。所以在漢魏六朝時期五言詩是非常有勢力的,五言古詩在這時期成熟了,詩人們寫出了不少的杰作;不但是五言古詩,就是五言四句的入樂歌謠,從晉以后,也愈來愈多。晉宋之際,吳歌、西曲的數(shù)量是豐富的,它們的基本形式是五言四句。當時文人所作五言四句的小詩也頗為盛行。但這時期的七言詩,特別是七言四句的詩則是很少的?梢娢逖运木浜推哐运木涞拿耖g歌謠起源雖都很早,但在唐以前,七言四句的詩歌,卻不占重要地位。這和唐以來的情形大不相同。不僅如此,我們現(xiàn)在所用的七言絕句這一名稱,也是從五言絕句那里借來的。因為六朝時代只有某些五言四句的詩方被稱為絕句,而七言四句的詩卻并沒有這種名稱。
贈蘇書記 ……………………………………… 杜審言
邊詞 張敬忠
渡湘江 杜審言
蜀中九日 王勃
山行留客 ………………………………………… 張旭
江村即事 司空曙
北陂杏花 [宋]王安石
回鄉(xiāng)偶書(二首之一)…………………………… 賀知章
客發(fā)苕溪 [清]葉燮
回鄉(xiāng)偶書(二首之二) 賀知章
子由將赴南都,與余會宿于逍遙堂,作兩絕句,
讀之殆不可為懷,因和其詩以自解。余觀子由自
少曠達,天資近道,又得至人養(yǎng)生長年之訣,而
余亦竊聞其一二,以為今者宦游相別之日淺,而
異時退休相從之日長,既以自解,且以慰子由(二
首錄一) [宋]蘇軾
縱筆(二首錄一) [宋]蘇軾
涼州詞 ……………………………………………… 王翰
從軍詞 王涯
隴西行(四首錄一) 陳陶
塞上曲(二首錄一) 戴叔倫
暮過回樂烽 李益
涼州詞(二首錄一) ……………………………… 王之渙
塞上聽吹笛 高適
渡破訥沙 李益
送魏二 …………………………………………… 王昌齡
盧溪別人 王昌齡
送韋評事 王維
寫情 李益
長信秋詞(五首之三)…………………………… 王昌齡
長信宮 孟遲
西宮秋怨 王昌齡
長信秋詞(五首之一、四) 王昌齡
宮詞(一百首錄一) 王建
宮人斜 王建
長門怨 劉皂
杏葉詩 天寶宮人
云安阻雨 戎昱
贈汪倫 李白
閨怨 ……………………………………………… 王昌齡
閨婦 白居易
秋閨思(二首錄一) 張仲素
江南行 張潮
古意 耿
從軍行(七首錄四)(烽火城西)………………… 王昌齡
成德樂 王表
又(琵琶起舞)…………………………………… 王昌齡
西歸絕句(十二首錄一) 元稹
宿青陽驛 武元衡
又(青海長云)…………………………………… 王昌齡
塞下曲(六首錄一) 張仲素
少年行(四首錄一) 令狐楚
又(大漠風塵)…………………………………… 王昌齡
贈李仆射愬(二首錄一) 王建
出塞(二首錄一)…………………………………王昌齡
永王東巡歌(十一首錄一) 李白
邠州詞獻高尚書(二首錄一) 李涉
胡笳曲 無名氏
上皇西巡南京歌(十首錄一)……………………… 李白
承聞河北諸道節(jié)度入朝,歡喜口號絕句(十二首錄一) 杜甫
桃林夜賀晉公 韓愈
送孟浩然之廣陵 ………………………………… 李白
送紅線 冷朝陽
謝亭送別 許渾
早發(fā)白帝城 李白
峨眉山月歌 李白
聞王昌齡左遷龍標,遙有此寄 ………………… 李白
移家別湖上亭 戎昱
和練秀才楊柳 楊巨源
春夜洛城聞笛 …………………………………… 李白
黃鶴樓聞笛 李白
聽角思歸 顧況
十五夜望月 王建
客中作 ……………………………………………… 李白
江畔獨步尋花(七首錄一) 杜甫
秋詞(二首錄一) 劉禹錫
越中覽古 …………………………………………… 李白
同張水部籍游曲江,寄白二十二舍人 韓愈
劉阮妻(二首錄一) 元稹
蘇臺覽古 李白
南游感興 竇鞏
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 ……………………………… 王維
寒食寄京師諸弟 韋應(yīng)物
邯鄲至除夜思家 白居易
雁 羅鄴
送元二使安西 …………………………………… 王維
送李侍郎赴常州 賈至
送賈侍御使江外 岑參
別董大 高適
送沈子福歸江東 ………………………………… 王維
江陵愁望有寄 魚玄機
送蜀客 雍陶
懷吳中馮秀才 杜牧
楊花 吳融
少年行(四首)……………………………………… 王維
營州歌 ……………………………………………… 高適
夜月 ……………………………………………… 劉方平
寒閨怨 白居易
惠崇春江晚景(二首錄一) [宋]蘇軾
三絕句 ……………………………………………… 杜甫
解悶(十二首錄四)………………………………… 杜甫
病起荊江亭即事(十首錄四) [宋]黃庭堅
存歿口號(二首錄一) 杜甫
絕句四首(錄一)…………………………………… 杜甫
征人怨 柳中庸
江南逢李龜年 ……………………………………… 杜甫
聽舊宮人穆氏唱歌 劉禹錫
洛中送韓七中丞之吳興口號(五首錄一) 劉禹錫
贈彈箏人 溫庭筠
春夢 ………………………………………………… 岑參
旅次寄湖南張郎中 戎昱
春興 武元衡
華下(二首錄一) 司空圖
楓橋夜泊 …………………………………………… 張繼
金陵渡 張祜
夜雨題寒山寺,寄西樵、禮吉(二首) [清]王士禛
滁州西澗 ………………………………………… 韋應(yīng)物
淮中晚泊犢頭 [宋]蘇舜欽
春行寄興 李華
寒食 ………………………………………………… 韓翃
春宮曲 王昌齡
集靈臺(二首錄一) 張祜
贈花卿 杜甫
逢病軍人 …………………………………………… 盧綸
智度師(二首) 元稹
河湟舊卒 張喬
舊將軍 李商隱
夜上受降城聞笛 ………………………………… 李益
從軍北征 李益
邊思 ………………………………………………… 李益
劍門道中遇微雨 [宋]陸游
上汝州郡樓 ………………………………………… 李益
觀祈雨 ……………………………………………… 李約
蠶婦 杜荀鶴
蠶婦 來鵠
浪淘沙詞(九首錄一) 劉禹錫
公子行 孟賓于
代賣薪女贈諸妓 白居易
宮詞(一百首錄四)………………………………… 王建
宮詞(三十首錄二) 王涯
小游仙詩(九十八首錄二) 曹唐
比紅兒詩(一百首錄二) 羅虬
詠史詩(一百五十首錄二) 胡曾
秋思 ………………………………………………… 張籍
禁中夜作書與元九 白居易
逢入京使 岑參
王昭君 …………………………………………… 白居易
明妃怨 楊凌
明妃曲(四首錄一) 儲光羲
惆悵詩(十二首錄一) 王渙
古來詠明妃、楊妃者多失其平,戲作二絕(錄一) [清]趙翼
王昭君(二首) [清]劉獻庭
燕子樓(三首)(樓上殘燈)……………………… 張仲素
燕子樓(三首)(滿床明月) 白居易
又(北邙松柏)…………………………………… 張仲素
又(鈿暈羅衫) 白居易
又(適看鴻雁)…………………………………… 張仲素
又(今春有客) 白居易
金陵五題………………………………………… 劉禹錫
秦淮雜詩(十四首錄四) [清]王士禛
竹枝詞(二首錄一)……………………………… 劉禹錫
新添聲楊柳枝(二首錄一) 溫庭筠
元和十年自朗州至京,戲贈看花諸君子 …… 劉禹錫
與歌者米嘉榮 劉禹錫
再游玄都觀 …………………………………… 劉禹錫
東都望幸 章碣
題都城南莊 ………………………………………… 崔護
江樓感舊 趙嘏
楊柳枝詞(九首錄一) 劉禹錫
酬曹侍御過象縣見寄 ………………………… 柳宗元
將赴吳興登樂游原一絕 杜牧
聞樂天授江州司馬 ……………………………… 元稹
得樂天書 元稹
酬樂天頻夢微之 元稹
藍橋驛見元九詩 白居易
舟中讀元九詩 白居易
南園(十三首錄二)………………………………… 李賀
蔡中郎墳 溫庭筠
將歸舊山留別 陳羽
詠內(nèi)人 ……………………………………………… 張祜
和孫明府懷舊山 雍陶
閨意獻張水部 ………………………………… 朱慶馀
酬朱慶馀 張籍
赤壁 ………………………………………………… 杜牧
春恨(三首錄一) 錢珝
過華清宮絕句(三首錄一)………………………… 杜牧
華清宮(二首錄一) 吳融
華清宮(三首錄二) 崔櫓
過勤政樓 杜牧
江南春絕句 ………………………………………… 杜牧
贈別(二首錄一)…………………………………… 杜牧
過分水嶺 溫庭筠
夜雨寄北 ………………………………………… 李商隱
州橋 [宋]王安石
離亭賦得折楊柳(二首)……………………… 李商隱
代魏宮私贈 李商隱
代元城吳令暗為答 李商隱
戲長安嶺石 [宋]王安石
代答 [宋]王安石
嫦娥 ……………………………………………… 李商隱
月夕 李商隱
自遣詩(二十二首錄一) 陸龜蒙
六年春遣懷(八首錄二) 元稹
賈生 ……………………………………………… 李商隱
賈生 [宋]王安石
劉郎浦口號 呂溫
瑤池 ……………………………………………… 李商隱
漢宮詞 李商隱
漢宮 李商隱
咸陽值雨 ………………………………………… 溫庭筠
宿城南亡友別墅 溫庭筠
題龍陽縣青草湖 唐溫如
白蓮 ……………………………………………… 陸龜蒙
裴給事宅白牡丹 裴潾
再過露筋祠 [清]王士禛
淮上與友人別 ……………………………………… 鄭谷
閩中秋思 杜荀鶴
西施(二首錄一) [清]袁枚
新上頭 ……………………………………………… 韓偓
偶見 韓偓
雜興(五首錄一) 權(quán)德輿
再經(jīng)胡城縣 ……………………………………… 杜荀鶴
感弄猴人賜朱紱 羅隱
新沙 陸龜蒙
臺城 ………………………………………………… 韋莊
楊柳枝詞(九首錄一) 劉禹錫
寄人(二首錄一) 張泌
附錄一 舊釋二十三首
巴陵夜別王八員外 賈至
春思(二首錄一) 賈至
山房春事(二首錄一) 岑參
重送裴郎中貶吉州 劉長卿
登樓寄王卿 韋應(yīng)物
望中有懷 朱長文
雜興(五首錄一) 權(quán)德輿
隋宮燕 李益
汴河曲 李益
魏宮詞(二首錄一) 劉禹錫
竹枝詞(九首錄一) 劉禹錫
楊柳枝詞(九首錄一) 劉禹錫
三月晦日贈劉評事 賈島
重贈樂天 元稹
聽夜箏有感 白居易
宮中詞 朱慶馀
望夫詞(三首錄一) 施肩吾
題禪院 杜牧
南陵道中 杜牧
楊柳枝(八首錄一) 溫庭筠
黃蜀葵 薛能
寄蜀客 李商隱
席上贈歌者 鄭谷
附錄二 七絕詩論
淵源第一
家數(shù)第二
特質(zhì)第三
格律第四
制作第五
類別第六(原缺)
后記 程千帆
后記 張春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