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系統(tǒng)疏理了上虞在浙東唐詩之路上的地理位置,介紹了杭(蕭)甬運河與曹娥江(古剡溪)在上虞交匯點及其沿途的主要景觀,唐代詩人游訪的行蹤及其留下的詩文,同時,配上與景觀和詩文相應的圖片資料,便于讀者對詩路上的景觀有更直觀的了解,從而加深對詩人及其詩文內涵的理解。
“唐詩之路”的概念始于 20世紀90年代初,由新昌 著名學者竺岳兵首先提出 ,受到海內外專家、學者 的廣泛關注與響應。之后 ,又進一步提出了“浙東唐 詩之路”的命題。紹興文理 學院鄒志方教授研究并出 版了《浙東唐詩之路》專 著,對浙東的地域范圍和 唐代詩人尋游線路及其詩 作進行了較為系統(tǒng)的梳理 。21世紀初,竺岳兵又整 理出版了“唐詩之路系列叢 書”。同時,在中國唐代文 學學會的大力支持推動下 ,浙東唐詩之路逐漸為大 家所熟知,引起了沿路各 級政府的關心與重視。 2019年,浙江省委、省政 府啟動浙東唐詩之路與浙 江詩路文化帶建設,成為“ 文化浙江”建設中的一道靚 麗風景。 浙東唐詩之路,顧名思 義,是指唐代先后有大批 詩人慕名前來江南,尋訪 浙東秀麗的山水人文景觀 ,行吟唱和并留下大量詩 歌的一條獨特旅游景線。 它是浙江歷史文化長河中 十分珍貴的文化遺產。就 時間而言,它起源于魏晉 南北朝,興盛于唐宋,延 續(xù)于明清,前后1800余年 。就地域而言,是指浙東 地區(qū),唐代詩人們往來尋 游比較集中的詩路景線。 其主干線始于錢塘西興( 今屬濱江區(qū)),由水道沿 浙東運河,經諸暨、紹興 抵達上虞,再轉曹娥江( 唐代稱上虞江、越江、剡 溪等),溯江往南,經嵊 州、新昌、臨海等地。同 時,還有進入干線后的支 線,如浦陽江、東陽江、 好溪、奉化江、甬江、姚 江、小舜江等,以及經奉 化、寧波、余姚,再到上 虞,經運河轉至錢塘江。 唐代詩人尋游浙東,走的 主要是水道,其主干線就 在浙東運河與曹娥江(剡 溪)上。由此可知,紹興 市(唐代為越州)是浙東 唐詩之路上的核心游線, 即黃金地段,而上虞則是 唐代詩人往來浙東尋游的 必經之地,即水上交通樞 紐,更是詩人們從浙東運 河到曹娥江(剡溪)換乘 的重要驛站。 上虞在唐代屬越州,自 古有“越東形勝”之美譽。曹 娥江由南向北穿越上虞全 境,兩岸風光旖旎,可謂 山清水秀、地靈人杰。詩 人們進入上虞尋游,有兩 條主要游線。一是自浙東 運河進入上虞,自西往東 進入四明山,先后有五處 景觀:位于道墟稱山的稱 心寺;位于百官龍山下的 舜廟與舜井;位于梁湖蘭 芎山上的葛玄故居;位于 豐惠金罍山下的金罍井; 翻越通明壩后的四明山, 以上景點留有不少唐詩。 二是自曹娥江,溯江往南 到天姥山、天臺山的景線 。唐詩之路上的詩人們自 運河轉入曹娥江后,大多 在曹娥或百官駐驛停留, 然后坐航船(商船)乘漲 潮(有早潮與夜潮)掛帆 向南,沿江尋游,主要景 觀有三處:孝女曹娥廟; 東山寺與謝安墓;與東山 隔江相望的小江驛。同時 ,也有詩人自紹興沿小舜 江坐船至小江驛,再過渡 至指石山下,沿山道登東 山尋游。毫無疑問,位于 上虞上浦鎮(zhèn)的東山是唐代 詩人尋游浙東的重要景觀 之一。因為,這里是“江左 風流”宰相謝安“東山再起” 之地。東山之下更是中國 山水詩鼻祖謝靈運的故里 (始寧墅),是中國山水 詩的發(fā)源地。特別是詩仙 李白,他一生四次入越, 先后三次到訪東山,留下 了“不向東山久,薔薇幾度 花?白云還自散,明月落 誰家”的名句(《憶東山二 首》)。據(jù)竺岳兵統(tǒng)計, 李白一生中寫到上虞東山 的詩篇達37首之多,這在 浙東唐詩之路上是絕無僅 有的。 編委會成員經過多年的 收集整理和精心考證與梳 理,初步完成了《上虞與 浙東唐詩之路》編輯工作 ,實屬不易。全書共收錄 唐詩100首(篇),并加注 。同時,還選編紹興市與 上虞區(qū)有關文史專家、學 者的研究文章,供讀者閱 讀參考。為方便讀者對唐 詩創(chuàng)作環(huán)境的理解,編者 還特邀上虞攝影家協(xié)會會 員幫助拍攝,為上虞唐詩 之路的主要景觀配上圖片 ,使之圖文并茂。在此, 要向徐景榮、羅蘭芬、陸 水根、章懿清、范偉鋒等 編委會同志的辛勤付出表 示感謝!當然,由于時間 倉促,在收集和編輯工作 中還有缺漏與不足,懇請 方家批評指正。 朱文斌 2022年6月20日 (作者系紹興市浙東唐 詩之路研究會會長、浙江 傳媒學院文學院院長)
壹 詩詞篇
(一)浙東運河與上虞
1.道墟稱心寺
稱心寺
稱心寺
游稱心寺
和崔司馬登稱心山寺
稱心寺中島
2.梁湖蘭芎山
無題
葛仙井
過樓觀李尊師
3.上虞城
無題
送上虞丞
4.四明山脈
游四窗
送蕭煉師入四明山
石窗
和石窗詩
(二)上虞與越江(剡溪)
1.會稽與上虞
征君宅
舜井
送歐陽會稽之任
送荀八過山陰舊縣兼寄剡中諸官
送崔處士先適越
東湖送朱逸人歸
送閻校書之越
賈侍郎自會稽使回,篇什盈卷,兼蒙見寄一首,
與余有桂冠之期,因書數(shù)事,率成十韻
送越客
李侍御上虞別業(yè)
思越州山水寄朱慶余
和河南羅主簿送校書兄歸江南
2.曹娥江(越江、剡溪)
送友人尋越中山水
……
貳 文選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