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志明教授是我國著名中醫(yī)學家,在長期的臨床實踐中,積累了豐富的用藥經(jīng)驗,在中醫(yī)界有重要影響。本書由劉老學術繼承人劉如秀教授及傳承弟子合作完成,共分單藥篇對藥篇方劑篇三大部分,系統(tǒng)闡述了藥物的量效關系、炮制變化、藥物配伍規(guī)律、古方新用、獨創(chuàng)方運用等,重點突出劉老臨床用藥及組方的獨到見解,精煉地總結了劉老一生的用藥心得和體會,完整地闡述劉老學術經(jīng)驗的精華,對中醫(yī)臨床工作者有重要的參考價值。
劉志明老中醫(yī)出身于岐黃世家,幼承庭訓,自幼受名師點撥,深究古籍,博采眾長。青年時期的劉老先后懸壺于三湘之地,成為享譽一方的名醫(yī)。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后,應黨中央召喚,進京相繼參與中醫(yī)研究院(現(xiàn)中國中醫(yī)科學院)籌備工作,組建建院八大組之一的傳染病組,為中醫(yī)藥的推廣和發(fā)展做出了重大的貢獻。劉老讀悟并重,實踐求真,取各家所長,融會貫通,在先賢學術精華基礎上反復實踐打磨,深耕于中醫(yī)臨床八十余載,最終形成了完備的學術理論體系,對于中醫(yī)事業(yè)發(fā)展而言,這是一筆寶貴的資源,值得后輩傳承與發(fā)揚。
本書在《劉志明醫(yī)案精解》的基礎上,結合劉老常用單藥和方劑,由劉老學術繼承人劉如秀教授及傳承弟子合作完成。全書共分單藥篇對藥篇方劑篇三大部分,系統(tǒng)闡述了藥物的量效關系、炮制變化、藥物配伍規(guī)律、古方新用、獨創(chuàng)方運用等,精煉地概括總結了劉老一生的用藥心得和體會,以期全面、完整地闡述國醫(yī)大師劉志明教授學術經(jīng)驗的精華。
本書即將付梓,承蒙各級領導的深切關懷,各位同道的指導與斧正,各位同門的鼎力相助,在此謹表謝意。命筆之時,就書中有關中藥單藥、對藥部分內(nèi)容,曾請益于廣安門醫(yī)院藥劑科楊響光副主任,良朋嘉惠,并志簡端。
劉老學術思想博大精深,編者才疏學淺,恐不能透徹領悟其精髓,管窺之見不足之處敬請讀者不吝賜教。
劉如秀 劉金鳳
2024 年2 月于北京
劉如秀,女,中國中醫(yī)科學院廣安門醫(yī)院心內(nèi)科博士生導師,國醫(yī)大師劉志明先生學術繼承人,長期從事中醫(yī)內(nèi)科診療工作,積累了豐富的臨床經(jīng)驗。
第一篇 單 藥 篇 /1
一、 麻黃 /2
二、 石膏 /3
三、 桂枝 /4
四、 荊芥 /6
五、 紫蘇葉 /7
六、 防風 /9
七、 薄荷 /11
八、 蟬蛻 /12
九、 桑葉 /14
一〇、 菊花 /15
一一、 柴胡 /16
一二、 葛根 /18
一三、 知母 /19
一四、 蘆根 /21
一五、 決明子 /22
一六、 天花粉 /23
一七、 金銀花 /25
一八、 連翹 /26
一九、 蒲公英 /27
二〇、 土茯苓 /28
二一、 白花蛇舌草 /29
二二、 梔子 /31
二三、 黃芩 /32
二四、 黃連 /33
二五、 黃柏 /35
二六、 苦參 /36
二七、 赤芍 /38
二八、 牡丹皮 /39
二九、 白茅根 /41
三〇、 干地黃 /42
三一、 玄參 /44
三二、 青蒿 /45
三三、 地骨皮 /46
三四、 大黃 /48
三五、 防己 /49
三六、 獨活 /51
三七、 秦艽 /52
三八、 桑寄生 /53
三九、 蒼術 /55
四〇、 厚樸 /56
四一、 藿香 /57
四二、 豆蔻 /59
四三、 砂仁 /60
四四、 茯苓 /61
四五、 豬苓 /63
四六、 薏苡仁 /64
四七、 澤瀉 /66
四八、 車前子 /68
四九、 滑石 /69
五〇、 通草 /71
五一、 茵陳 /72
五二、 葦莖 /74
五三、 陳皮 /75
五四、 枳殼、枳實 /77
五五、 桔梗 /79
五六、 杏仁 /80
五七、 貝母 /82
五八、 前胡 /84
五九、 桑白皮 /85
六〇、 枇杷葉 /86
六一、 竹茹 /87
六二、 瓜蔞 /89
六三、 石菖蒲 /91
六四、 半夏 /93
六五、 附子 /94
六六、 干姜 /97
六七、 吳茱萸 /99
六八、 木香 /101
六九、 香附 /102
七〇、 川楝子 /104
七一、 雞內(nèi)金 /105
七二、 丹參 /107
七三、 三七 /108
七四、 當歸 /110
七五、 川芎 /112
七六、 延胡索 /113
七七、 郁金 /114
七八、 酸棗仁 /116
七九、 遠志 /118
八〇、 石決明 /119
八一、 珍珠母 /120
八二、 天麻 /122
八三、 鉤藤 /123
八四、 僵蠶 /125
八五、 人參 /126
八六、 黨參 /128
八七、 黃芪 /129
八八、 山藥 /131
八九、 白術 /132
九〇、 甘草 /134
九一、 菟絲子 /135
九二、 益智仁 /137
九三、 補骨脂 /139
九四、 山茱萸 /140
九五、 巴戟天 /142
九六、 肉蓯蓉 /143
九七、 何首烏 /145
九八、 枸杞子 /146
九九、 沙參 /148
一〇〇、 麥冬 /150
一〇一、 蒺藜 /152
一〇二、 女貞子 /153
一〇三、 墨旱蓮 /154
一〇四、 百合 /155
一〇五、 阿膠 /157
第二篇 對 藥 篇 /159
一、 麻黃配石膏清熱宣肺平喘 /160
二、 麻黃配葛根散寒止痛 /160
三、 蜜麻黃配熟地黃止咳平喘、散結消癥 /161
四、 前胡配杏仁降氣潤肺止咳 /162
五、 前胡配橘紅化痰止咳 /163
六、 葦莖配杏仁祛痰排膿止咳 /163
七、 生石膏配大黃清瀉里熱 /164
八、 荊芥配防風輕以去實 /165
九、 防風配防己祛風除濕止痛 /166
一〇、 防風配白術和肝脾、祛風濕 /166
一一、 白僵蠶配蟬蛻升散宣郁 /167
一二、 蟬蛻配薄荷祛風清利定驚 /168
一三、 蟬蛻配大黃升降相宜 /169
一四、 藿香配佩蘭清暑化濕 /169
一五、 辛夷配蒼耳子宣通鼻竅 /170
一六、 桔梗配杏仁宣肺降氣 /171
一七、 羌活配獨活祛風散寒、除濕止痛 /171
一八、 桂枝配白芍功擅調(diào)和營衛(wèi) /172
一九、 蘇子配杏仁止咳平喘、潤腸通便 /173
二〇、 川貝母配苦杏仁化痰止咳、清熱散結 /173
二一、 瓜蔞配浙貝母去痰實 /174
二二、 黃芩配半夏辛開苦降、消肺壅 /175
二三、 黃芩配黃連清熱瀉火解毒 /175
二四、 紫蘇葉配前胡止咳肅肺 /176
二五、 枳殼配厚樸擅理氣寬胸腹 /177
二六、 連翹配梔子清解里熱除心火 /177
二七、 桂枝配知母療熱痹 /178
二八、 桂皮配炙甘草益氣溫陽 /179
二九、 蘆根配白茅根雙清氣血 /179
三〇、 白果配麻黃止咳平喘 /180
三一、 柴胡配薄荷疏散開郁 /181
三二、 柴胡配白芍疏解和血 /182
三三、 人參配熟地黃補氣滋陰 /182
三四、 生曬參配生地黃功擅補氣養(yǎng)陰 /183
三五、 石膏配知母清陽明之熱 /184
三六、 菊花、白芍、桑椹、鱉甲配伍共療眩暈 /185
三七、 川楝子配延胡索止諸痛 /186
三八、 淫羊藿配甘松功擅散寒止痛 /186
三九、 山楂配紅曲功擅消食活血降濁 /187
四〇、 焦山楂配神曲、炒麥芽功擅健胃消食 /188
四一、 生龍骨配生牡蠣功擅鎮(zhèn)靜安神 /188
四二、 石菖蒲配遠志功擅養(yǎng)心安神、健腦益智 /189
四三、 海桐皮配忍冬藤擅祛風濕熱痹 /190
四四、 生黃芪配當歸、白芍功擅補益氣血 /190
四五、 姜黃配生蒲黃功擅活血行氣止痛 /191
四六、 全蝎配蜈蚣、地龍功擅祛風止痙 /191
四七、 酸棗仁配首烏藤滋養(yǎng)心肝之血而安神 /192
四八、 瓜蔞配薤白通陽宣痹散結 /193
四九、 丹參配三七活血通脈治胸痹 /193
五〇、 麝香、三七配赤芍功擅活血化瘀止痛 /194
五一、 何首烏配桑椹、桑寄生功擅滋養(yǎng)肝腎 /195
五二、 西洋參配冬蟲夏草擅補氣血、調(diào)陰陽 /195
五三、 巴戟天配補骨脂、桑螵蛸功擅溫補腎陽 /196
五四、 地黃、牛膝、枸杞補虛益損止眩 /197
五五、 金錢草配萹蓄、瞿麥清熱通淋止痛 /197
五六、 茯苓配澤瀉功擅健脾利水滲濕 /198
五七、 茯苓配杏仁、甘草功擅健脾化痰宣痹 /199
五八、 防己配生黃芪功擅益氣利水 /199
五九、 附子配肉桂功擅溫補腎陽 /200
六〇、 附子配干姜回陽通脈 /201
六一、 肉桂配鹿角膠功擅補腎溫陽 /201
六二、 吳茱萸配黃連功擅清肝和胃 /202
六三、 桑寄生配懷牛膝功擅補腎活血 /203
六四、 黃芩配竹茹功擅清熱除煩 /203
六五、 酸棗仁配柏子仁功擅養(yǎng)心安神 /204
六六、 酸棗仁配遠志功擅養(yǎng)心安神 /204
六七、 生黃芪配黨參功擅補中益氣 /205
六八、 法半夏配薏苡仁健脾祛濕化痰 /205
六九、 黃芪配生地黃益氣養(yǎng)陰、清熱生津 /206
七〇、 蒼術配伍厚樸用于濕阻中焦、痰飲喘咳 /207
七一、 鉤藤配牛膝平肝息風 /207
七二、 生地黃配黃連滋陰清熱生津 /208
七三、 續(xù)斷配桑寄生補肝腎、強筋骨 /209
七四、 石決明配決明子鎮(zhèn)肝潛陽明目 /210
七五、 滑石配車前子清熱利尿通淋 /211
七六、 桂枝配牡蠣調(diào)和陰陽、益氣固腎 /211
七七、 半夏配夏枯草交通陰陽助眠 /212
七八、 烏藥配香附行氣散寒止痛 /213
第三篇 方劑 篇 /215
第一節(jié) 名方新用 /216
一、 防風通圣散 /216
二、 銀翹散 /217
三、 白虎湯 /217
四、 麻杏石甘湯 /218
五、 三拗湯 /219
六、 荊防敗毒散 /220
七、 桑杏湯 /220
八、 止嗽散 /221
九、 黃芩半夏丸 /222
一〇、 貝母瓜蔞散 /222
一一、 黃連解毒湯 /223
一二、 導赤散 /224
一三、 清營湯 /224
一四、 犀角地黃湯 /225
一五、 三仁湯 /226
一六、 竹葉石膏湯 /226
一七、 小柴胡湯 /227
一八、 川芎茶調(diào)散 /228
一九、 半夏厚樸湯 /229
二〇、 柴胡疏肝散 /230
二一、 蘇子降氣湯 /230
二二、 痛瀉要方 /231
二三、 葛根芩連湯 /232
二四、 清氣化痰丸 /232
二五、 《千金》葦莖湯 /233
二六、 桑白皮湯 /234
二七、 小青龍湯 /234
二八、 四逆散 /235
二九、 杏蘇散 /237
三〇、 沙參麥冬湯 /238
三一、 定喘湯 /239
三二、 大柴胡湯 /240
三三、 射干麻黃湯 /241
三四、 小陷胸湯 /242
三五、 葶藶大棗瀉肺湯 /243
三六、 清燥救肺湯 /244
三七、 保元湯 /245
三八、 麻黃附子細辛湯 /246
三九、 溫膽湯 /246
四〇、 天王補心丹 /247
四一、 酸棗仁湯 /249
四二、 黃連阿膠湯 /250
四三、 四逆湯 /251
四四、 四君子湯 /251
四五、 炙甘草湯 /253
四六、 瓜蔞薤白半夏湯 /254
四七、 茯苓杏仁甘草湯 /255
四八、 腎氣丸 /255
四九、 二陳湯 /257
五〇、 半夏瀉心湯 /258
五一、 甘草瀉心湯 /259
五二、 龍膽瀉肝湯 /260
五三、 天麻鉤藤飲 /260
五四、 半夏白術天麻湯 /261
五五、 吳茱萸湯 /262
五六、 四物湯 /263
五七、 地黃飲子 /263
五八、 補陽還五湯 /264
五九、 柴胡加龍骨牡蠣湯 /265
六〇、 平胃散 /266
六一、 旋覆代赭湯 /266
六二、 歸脾湯 /267
六三、 五苓散 /268
六四、 豬苓湯 /268
六五、 茵陳蒿湯(茵陳五苓散) /269
六六、 八正散 /270
六七、 參苓白術散 /270
六八、 防己黃芪湯 /271
六九、 無比山藥丸 /272
七〇、 血府逐瘀湯 /272
七一、 通竅活血湯 /273
七二、 獨活寄生湯 /274
七三、 當歸拈痛湯 /274
七四、 桂枝芍藥知母湯 /275
七五、 麻杏苡甘湯 /276
七六、 當歸四逆湯 /276
七七、 玉女煎 /277
七八、 蒼耳子散 /278
七九、 百合地黃湯 /279
八〇、 芍藥甘草湯 /279
八一、 安神定志丸 /280
第二節(jié) 獨創(chuàng)驗方 /281
一、 調(diào)脂化濁丸 /281
二、 瀉肝湯 /281
三、 補腎生髓湯 /282
四、 補虛益損定眩湯 /283
五、 胸痹飲 /284
六、 熱痹飲三方 /285
七、 腎炎經(jīng)驗方 /2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