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我們
書單推薦
新書推薦
|
近代光學系統(tǒng)設計概論(第二版) 讀者對象:光電信息科學與工程專業(yè)和其他相關專業(yè)的本科生以及研究生,科研工作者和工程師
本書根據(jù)國際流行的“簡練、實用,盡量把設計交給計算機做”的理念,介紹雙膠合、雙分離、消色差、柯克、天塞、雙高斯、遠攝、反遠攝、遠心、投影、變焦、廣角、顯微、紅外等各類光學成像系統(tǒng)的設計方法和流程,討論物理模型、部件選型、評價函數(shù)設置,并給出大量的設計實例和ZEMAX設計程序。只要認真研讀本書,參考書中的實例,遵循規(guī)范的流程,系統(tǒng)總是沿著最速下降路徑平穩(wěn)快速收斂、自動更換玻璃,得到符合設計指標、結構緊湊、成本合理的設計結果。
第二版增加了長工作距平場復消色差顯微物鏡、大孔徑卡塞格林物鏡、寬帶連續(xù)變比擴束鏡和高清晰度變焦物鏡的設計,提供了公差設定和圖紙繪制的規(guī)范。在應用光學部分,推導了衍射極限系統(tǒng)離焦點擴散函數(shù)的解析解——合流超幾何函數(shù),提供了貝塞爾函數(shù)型橢圓出瞳公式,分析了廣義焦距的定義,討論了全局優(yōu)化的各態(tài)歷經(jīng)假說,介紹了中國科學院軟件研究所開發(fā)的SeeOD光學系統(tǒng)優(yōu)化設計軟件。 更多科學出版社服務,請掃碼獲取。
目錄
第二版前言 第一版序一 第一版序二 第一版前言 第1章 緒論 1 1.1 光學成像系統(tǒng)的最新進展 1 1.2 光學玻璃的進展 8 1.3 新一代光學設計軟件的開發(fā) 9 1.4 特制光學設計 10 1.5 近代光學設計的特點 14 1.5.1 傳統(tǒng)光學設計 14 1.5.2 近代光學設計理念和設計流程 14 1.5.3 小視場物鏡的直接設計 14 1.5.4 etendue分析和光學系統(tǒng)的F-ω空間 15 1.5.5 復雜系統(tǒng)設計 16 1.6 像質評價指標和評價函數(shù) 17 1.6.1 像差 17 1.6.2 評價函數(shù) 18 1.7 本章小結 19 第2章 應用光學基礎 20 2.1 引言 20 2.1.1 光學設計和應用光學 20 2.1.2 成像系統(tǒng)的一般模型 20 2.1.3 符號規(guī)則 21 2.1.4 理想光學 21 2.2 薄透鏡成像、光焦度和偏角公式 23 2.2.1 光線經(jīng)過薄透鏡的折射 23 2.2.2 光焦度與偏角 23 2.2.3 分離薄透鏡的偏角公式 25 2.2.4 分離薄透鏡設計 26 2.3 光波的波段和材料 27 2.4 光學系統(tǒng)圖、視場和孔徑 28 2.4.1 光學系統(tǒng)圖 28 2.4.2 視場 29 2.4.3 孔徑 30 2.4.4 歸一化 31 2.5 放大率 31 2.5.1 橫向放大率和縱向放大率 31 2.5.2 角放大率 32 2.6 焦深 33 2.6.1 離焦 33 2.6.2 衍射極限成像系統(tǒng)的焦深 34 2.6.3 物方焦深和像方焦深 35 2.7 光學系統(tǒng)的基面和基點 35 2.7.1 主平面、焦平面和節(jié)平面 35 2.7.2 透鏡 37 2.7.3 透鏡的基點和基面 37 2.8 光闌、光瞳和漸暈 38 2.8.1 光闌和光瞳 38 2.8.2 光闌的直徑和彌散 39 2.8.3 光闌的位置和漸暈 39 2.9 光度學基礎:成像系統(tǒng)像面的照度 41 2.9.1 輻射通量和光通量 41 2.9.2 發(fā)光強度和亮度 42 2.9.3 余弦發(fā)射體 43 2.9.4 光學系統(tǒng)像的軸上點的亮度和照度.43 2.9.5 光學系統(tǒng)軸外像點的照度 45 2.9.6 相對照度的余弦四次方定律與軟件計算結果的比對 47 2.9.7 傾斜安置監(jiān)控物鏡的照度估算實例 49 2.10 光通量傳遞的etendue分析 50 2.11 本章小結 50 第3章 成像信息的傳遞和像質評價 51 3.1 引言 51 3.2 衍射極限系統(tǒng)和近衍射極限系統(tǒng) 51 3.2.1 衍射極限系統(tǒng) 51 3.2.2 近衍射極限系統(tǒng) 52 3.3 光線追跡 53 3.3.1 主光線和點擴散函數(shù) 53 3.3.2 上光線、下光線和 “大光線” 54 3.4 球差和縱向色差 54 3.4.1 球差 54 3.4.2 縱向色差 56 3.5 軸外像差 57 3.5.1 彗差 57 3.5.2 場曲和像散 58 3.5.3 畸變 61 3.5.4 橫向色差 62 3.6 特性曲線和彌散斑圖(點列圖) 63 3.6.1 光線的扇形分布和特性曲線 63 3.6.2 彌散斑圖 64 3.7 光學傳遞函數(shù)和離焦MTF的解析解 65 3.7.1 聲音頻率和圖像頻率 65 3.7.2 衍射極限系統(tǒng)的光學傳遞函數(shù) 67 3.7.3 用光學傳遞函數(shù)來評價像質 68 3.7.4 圓孔徑光學系統(tǒng)離焦傳遞函數(shù)的解析解 69 3.8 高斯型彌散斑的傳遞函數(shù)、半峰全寬和分辨率 72 3.8.1 貝塞爾函數(shù)的積分公式 72 3.8.2 彌散斑的RMS半徑 72 3.8.3 彌散斑的半峰全寬和分辨率 73 3.8.4 MTF的解析表達式 74 3.8.5 1/e2帶寬 74 3.8.6 等效帶寬 75 3.9 圓出瞳衍射極限系統(tǒng)離焦點擴散函數(shù)的解析解 77 3.9.1 系統(tǒng)離焦下的點擴散函數(shù) 77 3.9.2 會聚球面波在出瞳的衍射 77 3.9.3 零級近似(無離焦)PSF——艾里斑 79 3.9.4 離焦PSF的解析解 79 3.9.5 實例 81 3.10 像素探測器陣列CCD、CMOS和器件截止頻率 82 3.11 光學信號 etendue分析 83 3.11.1 空間帶寬積和一維etendue分析 83 3.11.2 探測器和光學系統(tǒng)的etendue 匹配 84 3.11.3 光學系統(tǒng)的etendue指標 85 3.12 橢圓形出瞳和橢圓形艾里斑 86 3.12.1 艾里斑 86 3.12.2 軸外大視場的橢圓形出瞳和橢圓形艾里斑 88 3.12.3 不確定關系式 90 3.12.4 實例 91 3.13 中心攔光的艾里斑 91 3.14 光線、光束的概念和激光束的品質因子 93 3.14.1 光線的概念 93 3.14.2 激光束的質量評價 94 3.15 本章小結 95 參考文獻 95 第4章 雙膠合和雙分離消色差物鏡 96 4.1 雙膠合消色差物鏡 96 4.1.1 雙膠合消色差物鏡簡介 96 4.1.2 球差和縱向色差 97 4.1.3 彌散斑和軸外像差 98 4.2 雙膠合消色差物鏡的信息量和定義區(qū)間.99 4.3 初級球差和高級球差101 4.4 雙膠合消色差物鏡設計方法 102 4.4.1 流行的設計方法 102 4.4.2 設計指標四要素:“適用波段、相對孔徑、視場和焦距” 102 4.4.3 雙膠合物鏡對像差的校正 102 4.4.4 焦距縮放 103 4.4.5 設計實例 103 4.5 評價函數(shù)的球差校正模塊和色差校正模塊 105 4.5.1 焦距EFFL 105 4.5.2 色差校正模塊 105 4.5.3 球差校正模塊——用橫向像差校正縱向像差 106 4.5.4 彌散斑校正設置 108 4.6 有限共軛距雙膠合成像系統(tǒng)設計 108 4.6.1 有限共軛距時關于“孔徑”的幾個定義 108 4.6.2 有限共軛距雙膠合消色差準直鏡設計方法 109 4.6.3 低倍率有限共軛成像系統(tǒng)的構建 109 4.7 雙分離消色差物鏡設計 110 4.7.1 雙膠合消色差物鏡的設計極限 110 4.7.2 雙分離消色差物鏡設計 111 4.8 帶棱鏡(平板)的雙膠合消色差物鏡 113 4.8.1 棱鏡(平板)的加入 113 4.8.2 HAMMER優(yōu)化和更換玻璃 114 4.8.3 將平板改為45反射棱鏡 114 4.9 本章小結 116 第5章 三片及四片式消色差準直鏡/望遠物鏡 117 5.1 引言 117 5.2 光焦度與偏角 117 5.3 “雙膠合+單片”物鏡與雙膠合透鏡性能比對 118 5.4 三片及四片式物鏡典型設計 119 5.4.1 “2+1”型三片式物鏡 119 5.4.2 “1+2”型三片式物鏡 119 5.4.3 三膠合和四膠合物鏡 121 5.4.4 三分離和四分離物鏡 122 5.5 長入瞳距物鏡 123 5.6 三片式物鏡(“1+2”)設計 124 5.6.1 “歸一化”設計和前后組參數(shù)計算 124 5.6.2 設計流程 125 5.7 三片式物鏡(“2+1”)設計 127 5.8 分光棱鏡的插入操作129 5.9 帶有棱鏡的望遠系統(tǒng)設計 131 5.9.1 低倍開普勒望遠鏡 131 5.9.2 低倍開普勒望遠鏡設計方法 132 5.10 本章小結 133 第6章 二級光譜和復消色差航攝望遠物鏡 134 6.1 長焦距雙膠合消色差準直鏡的二級光譜 134 6.2 二級光譜的波像差 136 6.3 光學玻璃的色散特性和阿貝公式 137 6.3.1 光學玻璃所用的特征譜線 137 6.3.2 中部色散和相對部分色散 137 6.3.3 阿貝公式和反常材料 138 6.3.4 光學玻璃的三維空間 140 6.4 雙膠合復消色差準直鏡設計 141 6.4.1 設計方案A:預先確定正透鏡玻璃為仿CAF2的H-FK95N 141 6.4.2 設計方案B:正負透鏡玻璃完全由ZEMAX軟件任選 143 6.5 遠攝型復消色差長焦物鏡 144 6.6 全局優(yōu)化“各態(tài)歷經(jīng)”和光學設計的極限 145 6.7 本章小結 146 參考文獻 146 第7章 柯克物鏡 147 7.1 有限共軛距成像系統(tǒng)147 7.2 典型的柯克物鏡 148 7.2.1 典型的柯克物鏡[CK-A]、[CK-B] 148 7.2.2 柯克物鏡的佩茨瓦爾半徑 151 7.3 柯克物鏡的定義域和F-ω空間.151 7.3.1 柯克物鏡的參考設計 151 7.3.2 柯克物鏡的平場特性分析 151 7.3.3 柯克物鏡的定義域和etendue分析 152 7.4 柯克物鏡設計 153 7.4.1 無限共軛距柯克物鏡設計 153 7.4.2 有限共軛距柯克物鏡設計 156 7.4.3 探測器和傳遞函數(shù) 157 7.5 玻璃的選配和演變 158 7.6 近紫外–深紅超寬帶柯克物鏡 160 7.7 柯克物鏡的評價函數(shù)161 7.7.1 角視場模塊 161 7.7.2 放大率和焦距模塊 161 7.7.3 共軛距、物鏡長度、物距、像距和畸變模塊 162 7.7.4 中心和邊緣厚度邊界條件模塊 162 7.7.5 “默認評價函數(shù)”設置 163 7.7.6 設置評價函數(shù)的要點 163 7.8 光闌像差和光線對準操作 164 7.9 本章小結 165 第8章 天塞物鏡及其變形 166 8.1 引言 166 8.2 典型的天塞物鏡 166 8.3 天塞物鏡的F-ω空間168 8.4 攔光操作 169 8.5 變形天塞物鏡 170 8.6 海利亞物鏡 172 8.7 本章小結 173 第9章 雙高斯物鏡及其變形 174 9.1 引言 174 9.2 單反相機物鏡 175 9.3 攔光和斜光束漸暈 176 9.4 換玻璃操作 177 9.5 雙高斯物鏡的典型設計 178 9.6 雙高斯物鏡的F-ω空間 182 9.7 雙高斯掃描儀物鏡 183 9.8 雙高斯照相機物鏡設計 185 9.9 低倍率變焦雙高斯物鏡設計 187 9.10 本章小結 191 第10章 有限共軛距近對稱成像物鏡 192 10.1 引言 192 10.2 有限共軛距成像的理想光學基本公式 192 10.2.1 共軛距L、橫向放大率β和焦距f′ 192 10.2.2 物高y、像高y′和孔徑角 192 10.2.3 偏角公式和光圈數(shù)F 193 10.3 全對稱成像 193 10.3.1 全對稱-1×雙高斯型物鏡典型設計 193 10.3.2 全對稱-1×三片式和四片式物鏡典型設計 195 10.3.3 非對稱-1×雙高斯型物鏡典型設計 196 10.4 近對稱成像 196 10.4.1 全對稱-0.75×物鏡[LM-7] 196 10.4.2 全對稱-0.82×物鏡[LM-8] 197 10.5 0.5×成像 198 10.5.1 小視場-0.5×物鏡[LM-9] 198 10.5.2 中等視場-0.5×物鏡[LM-10] 198 10.5.3 小視場高分辨率-0.5×物鏡[LM-11] 199 10.6 “等etendue過渡”有限共軛距物鏡設計 200 10.6.1 物鏡設計指標 200 10.6.2 “等etendue過渡”201 10.6.3 設計實例1 201 10.6.4 設計實例2 202 10.7 本章小結 202 參考文獻 203 第11章 遠攝物鏡.204 11.1 引言 204 11.2 典型的遠攝物鏡 205 11.3 單反相機180mm物鏡 209 11.4 遠攝物鏡的理想光學模型 209 11.4.1 系統(tǒng)構成和歸一化坐標 209 11.4.2 偏角公式的修正及“有限共軛距等效F數(shù)” 210 11.4.3 前后組焦距計算 211 11.4.4 前后組的相對孔徑 213 11.5 遠攝型復消色差航拍物鏡設計方法 213 11.5.1 參數(shù)計算 214 11.5.2 前組設計 214 11.5.3 后組設計 215 11.5.4 合成與優(yōu)化 216 11.6 光學設計中的物理模型 217 11.7 本章小結 218 參考文獻 218 第12章 反遠攝物鏡 219 12.1 引言 219 12.2 單反物鏡的法蘭距和微單(無反)照相物鏡 220 12.2.1 單反物鏡的法蘭距 220 12.2.2 微單(無反)相機物鏡 221 12.3 反遠攝物鏡的典型設計 222 12.4 反遠攝物鏡的理想光學模型 224 12.4.1 簡介 224 12.4.2 前后組焦距 224 12.4.3 前后組相對孔徑 225 12.4.4 小結 226 12.5 反遠攝物鏡的設計方法 227 12.5.1 設計(I)——反遠攝物鏡[RT-3] 227 12.5.2 設計(II)——反遠攝物鏡[RT-4] 230 12.6 本章小結 232 第13章 反射棱鏡 233 13.1 反射棱鏡對圖像的變換 233 13.2 反射棱鏡對光軸的折轉和平移 233 13.3 反射棱鏡的等效平板法 234 13.4 反射棱鏡的主要參數(shù) 235 13.5 直角棱鏡的插入操作 236 13.6 幾種典型棱鏡的插入操作 237 13.6.1 單反相機中五角棱鏡 238 13.6.2 菱形(斜方)棱鏡 240 13.6.3 半五角棱鏡 240 13.7 斯密特屋脊棱鏡的構建和插入操作 241 13.7.1 斯密特屋脊棱鏡幾何結構 241 13.7.2 編寫斯密特屋脊棱鏡的 POB 文件 243 13.7.3 應用斯密特屋脊棱鏡的實例 245 13.8 普羅棱鏡的插入操作 246 13.9 棱鏡的“光學平行差”和屋脊棱鏡的“雙像差” 249 13.9.1 棱鏡的“光學平行差” 249 13.9.2 屋脊棱鏡的 “雙像差” 250 13.10 利用光學系統(tǒng)圖進行圖像變換判別 251 13.11 本章小結 253 第14章 廣角和超廣角監(jiān)控監(jiān)視物鏡 254 14.1 引言 254 14.2 監(jiān)控監(jiān)視物鏡的特點.254 14.3 0.85 視場配置和etendue的“占空比” 255 14.3.1 廣角物鏡[UA-1]-A 255 14.3.2 0.85 視場配置和奇異區(qū) 256 14.3.3 水平視場角2ωH和垂直視場角2ωV的計算與控制 257 14.3.4 Etendue的“占空比”和圖像探測器的利用率 258 14.4 典型超廣角監(jiān)控監(jiān)視物鏡 259 14.4.1 超廣角物鏡[UA-1]-R 259 14.4.2 超廣角物鏡[UA-2]-R 259 14.4.3 近紅外超廣角物鏡[UA-4]-R 260 14.4.4 大相對孔徑超廣角物鏡[UA-5]-R 260 14.4.5 超廣角物鏡[UA-6]-R 261 14.5 水下超廣角檢測物鏡 261 14.6 簡約結構系列廣角物鏡及設計方法 262 14.6.1 典型的簡約結構系列物鏡 262 14.6.2 簡約結構系列物鏡的特征 262 14.6.3 簡約結構系列物鏡的設計方法 263 14.7 “透鏡棱邊接觸”處理 265 14.7.1 “透鏡棱邊接觸”的評價函數(shù) 265 14.7.2 透鏡邊緣接觸加工工藝要求 266 14.8 超廣角物鏡的特殊結構設計 266 14.9 主光線“保角映射”和畸變補償算法 267 14.9.1 大畸變導致放大率公式失效 267 14.9.2 對稱性和主光線的保角映射 267 14.9.3 畸變成像的補償算法 268 14.9.4 逆問題 269 14.10 雙端負鏡式廣角物鏡 270 14.10.1 結構特點及像差分析 271 14.10.2 典型的雙端負鏡式廣角物鏡 272 14.10.3 廣角物鏡的定義域和F-ω空間 275 14.10.4 小結 276 14.11 本章小結 276 第15章 投影系統(tǒng)概論和定焦投影物鏡 277 15.1 引言 277 15.2 典型的幻燈機放映物鏡 278 15.3 照明系統(tǒng)設計 280 15.3.1 照明組件和成像組件的匹配 280 15.3.2 膠片照度均勻性和照度 281 15.3.3 臨界匹配條件下照明組件的etendue分析 282 15.4 空間光調制器簡介 283 15.4.1 空間光調制器:多媒體與投影儀的接口 283 15.4.2 空間光調制器的主要指標 283 15.5 LCD 的原理簡介 284 15.6 LCD 照明光均勻化功能設計 285 15.7 LCD 投影儀 286 15.8 DLP 投影儀 287 15.8.1 引言 287 15.8.2 DMD的結構和工作原理 287 15.8.3 順序顏色模式單板投影儀 289 15.8.4 空間分色模式三板投影儀 289 15.8.5 照明光束的耦合 290 15.9 投影顯示的新趨勢 291 15.9.1 大屏幕數(shù)字影院和手機型(PICO)微型投影儀 291 15.9.2 LED投影儀 291 15.10 投影物鏡 292 15.10.1 投影物鏡的特點 292 15.10.2 偏置 292 15.11 典型投影物鏡 293 15.12 定焦投影物鏡的簡化理想光學模型 295 15.12.1 引言 295 15.12.2 由主光線偏角公式解出后組焦距和系統(tǒng)視場角 295 15.12.3 由軸上光偏角公式導出前組焦距和F數(shù) 296 15.12.4 小結 296 15.13 定焦投影物鏡設計296 15.13.1 設計指標及前后組參數(shù) 296 15.13.2 前組設計 297 15.13.3 后組設計 298 15.13.4 合成 299 15.13.5 調用評價函數(shù)“PROJECT FIXED FOCUS”299 15.13.6 優(yōu)化和HAMMER優(yōu)化 300 15.14 本章小結 300 參考文獻 301 第16章 變焦投影物鏡和多重組態(tài)操作 302 16.1 引言 302 16.2 LCD和DLP變焦投影物鏡 302 16.2.1 LCD變焦投影物鏡[PZ-1] 302 16.2.2 部分偏置 304 16.2.3 DLP變焦投影物鏡[PZ-2] 305 16.3 典型的變焦投影物鏡.306 16.4 Multi-Configuration操作和變焦投影物鏡設計 307 16.4.1 設計指標 307 16.4.2 定義三組態(tài)(3-Config) 308 16.4.3 初始設計——Config 2 308 16.4.4 設置三組態(tài) 309 16.4.5 調用、設置評價函數(shù)“ZOOM-3CONFIG” 309 16.4.6 擴大變焦范圍 310 16.4.7 調用、設置評價函數(shù)“ZOOM-9CONFIG” 311 16.4.8 9-Config態(tài)的優(yōu)化 312 16.5 本章小結 313 第17章 遠心物鏡 314 17.1 引言 314 17.2 遠心物鏡和非遠心成像 315 17.3 遠心物鏡的理想光學模型 317 17.3.1 遠心物鏡的構成 317 17.3.2 軸上大孔徑光線 317 17.3.3 最大視場主光線 317 17.3.4 理想光學模型的關系式 317 17.3.5 物方孔徑角 319 17.3.6 遠心度 320 17.4 遠心物鏡的設計方法.320 17.4.1 確定系統(tǒng)和前后組參數(shù) 320 17.4.2 選擇前后組初始結構 321 17.4.3 后組設計流程 321 17.4.4 前組設計 322 17.4.5 系統(tǒng)合成 322 17.4.6 物像雙遠心鏡頭的結構修正 323 17.4.7 調用評價函數(shù)和優(yōu)化 325 17.5 典型的遠心物鏡 326 17.5.1 機器視覺用物方遠心物鏡 326 17.5.2 像方遠心物鏡和雙方遠心物鏡 326 17.5.3 超大視場像方遠心物鏡 327 17.6 遠心度特征量及遠心鏡頭的測量范圍 328 17.6.1 遠心度特征量 328 17.6.2 焦深 330 17.6.3 焦深對遠心鏡頭測區(qū)縱向線度的限制 331 17.6.4 遠心鏡頭物方焦深計算 333 17.7 遠心照明 333 17.8 本章小結 333 參考文獻 334 第18章 變焦物鏡.335 18.1 引言 335 18.2 變焦物鏡結構的特點 336 18.2.1 基本特性 336 18.2.2 結構特點 337 18.3 變焦和補償 337 18.3.1 變焦物鏡[WS-380]和經(jīng)典變焦–補償 337 18.3.2 大變焦比物鏡[ZM-2]和復雜變焦–補償 339 18.3.3 超廣角變焦物鏡[ZM-3]和兩間隔調焦–補償 340 18.4 典型的變焦物鏡 341 18.4.1 變焦物鏡[ZM-4] 341 18.4.2 緊湊型廣角變焦物鏡[ZM-5] 342 18.4.3 小型變焦物鏡[ZM-6] 342 18.4.4 大變焦比物鏡[ZM-7] 343 18.4.5 高清晰度 6×ZOOM[ZM-J4]-C 343 18.4.6 大變焦比物鏡[ZM-8] 344 18.4.7 大變焦比物鏡[ZM-J1]-C 345 18.4.8 大變焦比物鏡[ZM-J2]-C 345 18.4.9 高清晰度大變焦比物鏡[ZM-J3]-C 346 18.4.10 高清晰度5×變焦物鏡[ZM-A1] 346 18.5 變焦物鏡的簡化模型 347 18.5.1 變焦物鏡[WS-380] 347 18.5.2 理想光學模型 348 18.5.3 簡化模型 350 18.5.4 小結 351 18.6 變焦物鏡的設計實例.352 18.6.1 設計指標 352 18.6.2 望遠鏡設計 352 18.6.3 后組選擇、系統(tǒng)設計及優(yōu)化 355 18.6.4 變焦比ZR=3的設計結果.357 18.7 變焦比ZR=4和5的物鏡設計 357 18.7.1 引言 357 18.7.2 變焦比 ZR=4 和5的設計結果 357 18.8 變焦曲線的重整化 358 18.9 有限共軛的對焦操作.361 18.10 “+”型變焦物鏡設計方法361 18.10.1 引言 361 18.10.2 變焦比ZR=5.0“+”型物鏡設計流程 362 18.11 從專利過渡到設計的流程 365 18.11.1 引言 365 18.11.2 技術指標 365 18.11.3 從美國專利文件中選取初始設計 365 18.11.4 以專利4462644A為例導出設計流程 366 18.12 變焦物鏡技術指標一覽表 370 18.13 本章小結 371 參考文獻 371 第19章 fθ掃描物鏡 372 19.1 引言 372 19.2 fθ掃描物鏡的理想光學模型和特性 373 19.2.1 fθ掃描物鏡的理想光學模型 373 19.2.2 fθ掃描物鏡的特性 374 19.2.3 fθ掃描物鏡[FT-1] 374 19.3 帶指示光的雙波長掃描物鏡 376 19.4 典型的fθ掃描物鏡 377 19.5 正交振鏡二維掃描物鏡 378 19.5.1 二維fθ掃描物鏡 378 19.5.2 二維fθ掃描物鏡[FT-7] 379 19.6 二維fθ掃描物鏡的設計 380 19.6.1 一維fθ掃描物鏡初始模型 380 19.6.2 正交振鏡插入設置 381 19.6.3 振鏡轉角設置 382 19.6.4 振鏡轉角效應的視圖 382 19.7 二維fθ掃描物鏡的評價函數(shù) 383 19.7.1 焦距、物鏡長度控制,透鏡中心和邊緣厚度控制 383 19.7.2 全局坐標系 383 19.7.3 掃描區(qū)間模塊 383 19.7.4 彌散斑和優(yōu)化 384 19.7.5 fθ的線性度 385 19.8 變焦fθ掃描物鏡設計 386 19.8.1 變焦fθ掃描物鏡[FT-21] 386 19.8.2 變焦fθ掃描物鏡設計要點 386 19.9 光學系統(tǒng)焦距和畸變的一般性定義 387 19.10 本章小結 388 參考文獻 388 第20章 目鏡 389 20.1 引言 389 20.2 常用目鏡 390 20.2.1 早期的目鏡 390 20.2.2 凱涅爾目鏡 391 20.2.3 對稱式目鏡 391 20.2.4 無畸變目鏡 392 20.2.5 10×簡化艾爾弗廣角目鏡 393 20.3 廣角目鏡 394 20.3.1 艾爾弗廣角目鏡 394 20.3.2 變形艾爾弗廣角目鏡 394 20.3.3 廣角小畸變目鏡 395 20.4 長鏡目距目鏡 396 20.4.1 遠攝型10×長鏡目距目鏡 396 20.4.2 變形艾爾弗長鏡目距目鏡 396 20.4.3 長鏡目距目鏡[EP-12] 399 20.5 變焦目鏡 399 20.6 主光線輪廓控制和目鏡設計評價函數(shù) 401 20.6.1 大視場像差控制,主光線輪廓控制和鏡目距下限控制模塊 401 20.6.2 變焦目鏡評價函數(shù) 402 20.7 目鏡和顯微物鏡的接續(xù)(I):光闌像差和Ray Aiming操作 402 20.7.1 目鏡和顯微物鏡的接續(xù) 402 20.7.2 系統(tǒng)合成,光闌像差和Ray Aiming操作 403 20.8 目鏡和系統(tǒng)的接續(xù)(II):加入棱鏡和Non-Sequential操作 405 20.8.1 加入棱鏡等效平板 405 20.8.2 運用Non-Sequential操作加入棱鏡 405 20.8.3 圖形圖像通過系統(tǒng)的變換 407 20.9 目鏡技術參數(shù) 408 20.10 本章小結 409 參考文獻 409 第21章 顯微物鏡.410 21.1 引言 410 21.2 顯微鏡的規(guī)范 411 21.2.1 共軛距、物鏡長度和機械筒長 411 21.2.2 物鏡的螺紋、物鏡轉換器和“定中心齊焦”412 21.2.3 放大率 412 21.2.4 線視場 413 21.2.5 數(shù)值孔徑和油浸物鏡 413 21.2.6 蓋玻片 414 21.2.7 工作距和物鏡止動彈簧 414 21.2.8 顯微物鏡的標識 414 21.3 常規(guī)消色差顯微物鏡 415 21.3.1 引言 415 21.3.2 10×消色差顯微物鏡 416 21.3.3 40×消色差顯微物鏡 416 21.3.4 100×消色差油浸顯微物鏡 417 21.3.5 油浸不暈半球 417 21.3.6 顯微物鏡的評價函數(shù) 418 21.4 佩茨瓦爾(Petzval)半徑和視場清晰度比率 419 21.5 40×平場復消色差顯微物鏡[MS-M21] 420 21.5.1 平場特性 420 21.5.2 復消色差 421 21.6 特殊色散光學玻璃在高級顯微物鏡中的應用 422 21.7 高倍平場復消色差顯微物鏡系列 424 21.7.1 100×寬帶復消色差油浸物鏡[MS-H1] 424 21.7.2 100×半平場復消色差(干)物鏡[MS-H2] 424 21.7.3 100×平場復消色差油浸物鏡[MS-H3] 425 21.7.4 小結 427 21.8 55×~60×特殊性能顯微物鏡系列 427 21.8.1 引言 427 21.8.2 55×平場復消色差顯微物鏡[MS-M2] 427 21.8.3 60×長工作距平場復消色差顯微物鏡[MS-M3] 428 21.8.4 60×長工作距半平場復消色差顯微物鏡[MS-M4] 428 21.8.5 采用普通玻璃的 60×半平場顯微物鏡[MS-M5] 429 21.9 40×特殊性能顯微物鏡系列 430 21.9.1 40×平場復消色差顯微物鏡 430 21.9.2 40×特長工作距半平場復消色差顯微物鏡[MS-M8] 430 21.10 12.5×~30×特殊性能顯微物鏡系列 432 21.10.1 30×復消色差顯微物鏡[MS-M9] 432 21.10.2 20×平場復消色差顯微物鏡[MS-M10] 和[MS-M11] 432 21.10.3 大視場20×和15×顯微物鏡 433 21.10.4 結構簡約的 20×平場復消色差顯微物鏡[MS-M15] 434 21.10.5 12.5×顯微物鏡 434 21.11 10×顯微物鏡系列 436 21.12 低倍顯微物鏡系列和有限共軛成像 439 21.12.1 引言 439 21.12.2 低倍平場復消色差顯微物鏡 439 21.12.3 光焦度和偏角分配 440 21.12.4 2×半平場復消色差顯微物鏡[MS-L12] 440 21.13 無限共軛顯微物鏡441 21.13.1 引言 441 21.13.2 高倍無限共軛顯微物鏡[MS-IF1] 442 21.13.3 中倍無限共軛顯微物鏡 442 21.14 科研和工業(yè)用無限共軛平場復消色差顯微物鏡 444 21.14.1 規(guī)格 444 21.14.2 典型設計 445 21.14.3 筒鏡設計 446 21.14.4 測量顯微物鏡設計要點 447 21.14.5 測量顯微物鏡加工和裝配 449 21.15 顯微系統(tǒng)和照明組件通過分光鏡集成 450 21.15.1 在顯微系統(tǒng)中插入 45分光平板 450 21.15.2 聚光組件設計 451 21.15.3 反射鏡插入操作 451 21.15.4 聚光組件和顯微系統(tǒng)合成 453 21.16 顯微物鏡設計流程的起源和演變 454 21.16.1 引言 454 21.16.2 20×平場物鏡的設計演變 454 21.16.3 10×平場物鏡[MS-L1] 的設計演變.455 21.17 突破光學衍射極限的超分辨成像技術 456 21.17.1 引言 456 21.17.2 基于單分子定位的超分辨成像 456 21.17.3 基于點擴散函數(shù)改造的超分辨成像 457 21.18 本章小結 458 參考文獻 459 第22章 激光耦合--聚光鏡 462 22.1 引言 462 22.2 典型的激光耦合鏡 462 22.3 激光耦合鏡的理想光學模型 465 22.4 激光耦合鏡設計方法 465 22.4.1 前組:雙膠合透鏡+單片透鏡設計 466 22.4.2 后組:齊明透鏡+平凸透鏡設計 466 22.4.3 激光耦合鏡系統(tǒng)合成 469 22.4.4 激光分光耦合鏡 470 22.5 通用聚光鏡設計 470 22.6 非球面激光–光纖輸出準直鏡設計 471 22.6.1 設計指標 471 22.6.2 光纖輸出非球面準直鏡設計 472 22.7 本章小結 474 第23章 激光擴束、整形及激光測距儀設計.476 23.1 引言 476 23.2 激光定倍及連續(xù)變倍擴束鏡 476 23.2.1 引言 476 23.2.2 6×激光擴束鏡設計 477 23.2.3 5×~10×連續(xù)變倍擴束鏡設計 480 23.2.4 激光束輸出的初級近似模型 483 23.3 可見光和近紫外 ~ 近紅外波段消色差擴束鏡 485 23.3.1 引言 485 23.3.2 可見光消色差8×擴束鏡設計 486 23.3.3 近紫外到近紅外(0.23~1.064μm)超寬帶擴束鏡設計 486 23.4 用非序列模式生成多高斯激光勻光線光源 487 23.4.1 用多個激光束構建多高斯激光勻光線光源 487 23.4.2 在 ZEMAX非序列模式下得到激光勻光線光源 490 23.5 利用異形棱鏡對激光束整形 494 23.5.1 引言 494 23.5.2 單個棱鏡折射的光束放大率函數(shù) 494 23.5.3 棱鏡對 496 23.5.4 在序列模式下利用表面旋轉操作建立棱鏡 497 23.5.5 在非序列模式下編寫 POB 文件建立棱鏡 500 23.5.6 利用棱鏡組合對板條激光放大器光束整形 505 23.6 激光測距儀 507 23.6.1 引言 507 23.6.2 設計指標和主光學系統(tǒng)選型 508 23.6.3 主光學系統(tǒng)設計 510 23.6.4 遠程分總(CCD/CMOS 分總)設計 511 23.6.5 APD 分總設計 512 23.6.6 目鏡選擇 513 23.6.7 系統(tǒng)合成 514 23.6.8 小結 516 23.7 本章小結 516 第24章 折反系統(tǒng) 517 24.1 引言 517 24.1.1 折反系統(tǒng)的優(yōu)點 517 24.1.2 中心攔光和 MTF 修正 517 24.2 折反物鏡的寬波段運用 518 24.3 典型的折反物鏡 520 24.3.1 “反射鏡+透鏡”系統(tǒng).520 24.3.2 “透鏡+反射鏡”系統(tǒng) 521 24.3.3 探測器位于內部的系統(tǒng)[CA-8] 525 24.3.4 紅外折反物鏡[CA-9] 525 24.4 卡塞格林型折反物鏡設計 527 24.4.1 卡塞格林系統(tǒng)的理想光學模型 527 24.4.2 卡塞格林折反系統(tǒng)設計方法 529 24.4.3 無光焦度型卡塞格林系統(tǒng)設計 530 24.5 卡塞格林物鏡應用于大功率激光傳遞 533 24.5.1 系統(tǒng)簡介 533 24.5.2 帶準直鏡的激光–光纖單元 534 24.5.3 變焦調焦單元 535 24.5.4 卡塞格林物鏡 535 24.5.5 視場設置 536 24.5.6 焦斑大小和聚焦效果 536 24.5.7 HF 傳遞 537 24.6 本章小結 538 參考文獻 538 第25章 紅外物鏡.539 25.1 紅外材料 539 25.2 覆蓋近紫外、可見光到紅外的準直物鏡 542 25.2.1 覆蓋0.532~1.064μm波段的復消色差物鏡 542 25.2.2 覆蓋0.4~5.35μm的超寬波段準直物鏡 543 25.3 波長3~5μm窗口的紅外物鏡 544 25.4 波長8~14μm窗口的紅外物鏡 545 25.4.1 第三窗口兩片式準直物鏡 545 25.4.2 第三窗口紅外物鏡 546 25.4.3 第三窗口大相對孔徑紅外物鏡 547 25.4.4 第三窗口無光焦度物鏡 548 25.5 覆蓋兩個以上窗口的紅外物鏡 549 25.5.1 跨越三個紅外窗口的物鏡 549 25.5.2 應用波段從近紫外、可見到近紅外的物鏡 551 25.6 紅外接收器件 552 25.7 本章小結 554 參考文獻 555 第26章 公差分析及光學制圖 556 26.1 引言 556 26.2 ZEMAX的公差操作項 556 26.2.1 關于材料的操作項 557 26.2.2 透鏡表面光圈和局部誤差 557 26.2.3 間隔和透鏡厚度公差 557 26.2.4 與表面有關的誤差操作項 557 26.2.5 元件的ZEMAX公差 559 26.2.6 小結 560 26.3 ZEMAX公差分析實例 561 26.3.1 設定公差編輯表 561 26.3.2 運行公差分析Tolerancing 562 26.3.3 公差分析的修正 563 26.4 ZEMAX 公差轉化為加工公差 566 26.4.1 表面傾斜 TSTX(Y)與透鏡中心偏 567 26.4.2 零件橫向位移 TEDX(Y)與透鏡和鏡框的配合公差δ及鏡框的不同心度 S 567 26.4.3 零件傾斜TETX與鏡框端面不垂直度 567 26.4.4 加工公差統(tǒng)計結論 567 26.4.5 推薦ZEMAX公差表 568 26.5 光學制圖 569 26.5.1 光學制圖標準及一般要求 570 26.5.2 光學制圖中的工藝要點 571 26.5.3 光學制圖的詳細要求 574 26.6 本章小結 587 參考文獻 587 第27章 鏡頭結構設計簡述 588 27.1 引言 588 27.2 鏡頭結構設計的基本要求 588 27.2.1 透鏡加工不良對裝配的影響 589 27.2.2 鏡筒或隔圈加工不良對裝配的影響 591 27.2.3 鏡頭結構設計的基本要求 593 27.3 透鏡接觸界面及單透鏡的安裝 593 27.3.1 透鏡與機械鏡筒的接觸 593 27.3.2 單透鏡的結構設計及安裝 597 27.4 多透鏡的安裝 598 27.4.1 多透鏡間隔的計算 598 27.4.2 不含運動組件的鏡組結構示例 600 27.4.3 含運動部件的鏡組結構示例 604 27.5 本章小結 608 參考文獻 608 第28章 國產(chǎn)光學系統(tǒng)設計軟件 SeeOD 609 28.1 SeeOD軟件簡介 609 28.2 SeeOD軟件功能 610 28.3 經(jīng)典光學系統(tǒng)設計案例 617 28.3.1 雙高斯照相物鏡設計 617 28.3.2 RC(Ritchey-Chretien)系統(tǒng) 620 28.3.3 離軸三反光學系統(tǒng) 621 28.3.4 棱鏡 622 28.3.5 遠攝光學系統(tǒng) 623 28.3.6 反遠攝光學系統(tǒng) 624 28.3.7 連續(xù)變倍激光擴束鏡 625 28.4 SeeOD 軟件自動繪圖 626 28.5 本章小結 627 附錄A 光學玻璃 628 A.1 引言 628 A.2 光學玻璃簡介以及分類 628 A.3 無色光學玻璃的主要參數(shù) 629 A.4 光學玻璃近年來的進展 631 附錄B 光學鍍膜 632 B.1 引言 632 B.2 常見的光學鍍膜種類 632 B.3 常見的鍍膜制備方法 633 B.3.1 真空蒸發(fā)鍍膜 633 B.3.2 濺射鍍膜 634 B.4 與光學鏡頭設計相關的鍍膜 635 B.4.1 剩余反射和減反射膜 635 B.4.2 入射角度 635 B.4.3 性能和成本評估 636 B.4.4 損傷閾值 637 B.4.5 憎水膜及硬碳膜 637 附錄C 封底二維碼包含的內容目錄 638 參考書目 645 索引 646 后記 650
你還可能感興趣
我要評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