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xiàn)代光學技術的發(fā)展日新月異,并廣泛涉及微光夜視技術、紅外技術、視覺與信息融合技術等諸多方面,而綜合介紹這些技術及其應用的書籍目前并不多!段⒐馀c紅外成像技術》教材是依照新形勢下教材改革的精神,結合微光技術與紅外技術發(fā)展現(xiàn)狀及長春理工大學兵器類專業(yè)(信息對抗技術、探測制導與控制技術)課程改革情況編寫而成的。本書是在參考國內外微光及紅外成像技術理論與應用發(fā)展的基礎上,遵循理論夠用,重在應用的原則,為面向應用型高等學校學生編寫的專業(yè)基礎課程教材,同時可作為相關專業(yè)高校學生及從事相關工作和研究的技術人員的參考教材。
微光與紅外成像技術以微光圖像的增強及紅外輻射圖像的探測與處理為核心內容,廣泛涉及光輻射的接收、傳輸、存儲、處理及顯示等內容。本書從教學的角度出發(fā),系統(tǒng)地介紹了微光成像技術與紅外成像技術方面的基礎知識、基本原理及典型應用。全書共9章,具體內容:第1章夜視技術,第2章視覺特性探測和視覺模型,第3章微光夜視系統(tǒng),第4章熱輻射的基本規(guī)律,第5章紅外輻射源,第6章紅外輻射在大氣中的傳輸,第7章紅外成像系統(tǒng),第8章微光與紅外圖像融合,第9章紅外技術應用。
通過學習,實現(xiàn)以下目標。
知識目標:(1)熟悉人眼基本結構與圖像視覺的基本要求。
。2)領會圖像形成的基本環(huán)節(jié)、質量影響因素和基本參數(shù)。
。3)領會各類成像器件的結構和工作原理,分析主要性能參數(shù)。
能力目標:(1)可以根據(jù)典型的景物反射與輻射特性、大氣傳輸特性,利用現(xiàn)有的成像系統(tǒng)性能評價理論與方法,解決直視成像器件、電視成像器件、光學系統(tǒng)核心技術參數(shù)的選擇和成像估算的問題。
(2)擁有針對各種實際需求給出相應微光及紅外成像系統(tǒng)解決方案,并分析影響成像系統(tǒng)性能因素的能力。
素質目標:理論聯(lián)系實際,培養(yǎng)學生解決復雜問題的工程思維。樹立科技強軍、人才強軍的意識。
本書力圖盡可能多地為讀者提供微光與紅外成像技術方面的信息、素材和思路,但因編者學識水平有限,加上編寫時間緊迫,難免存在不足之處,敬請讀者批評指正。
●第1章夜視技術概論
1.1引言
1.2夜視技術
1.2.1微光夜視技術
1.2.2紅外夜視技術
1.3夜視技術的發(fā)展
1.3.1微光夜視技術的發(fā)展
1.3.2紅外成像技術的發(fā)展
1.3.3微光圖像和紅外圖像的融合
習題及小組討論
第2章視覺特性探測和識別模型
2.1人眼的構造
2.2人眼的視覺特性
2.2.1視覺的適應性
2.2.2人眼的絕對視覺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