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教材是在中國科學院教材建設專家委員會規(guī)劃教材第1版的基礎上進行修訂,全書分為28章,其中前7章分別闡述皮膚的結(jié)構(gòu)、功能、組織病理學、常用實驗室檢查、保健與美容以及皮膚性病的診斷和治療,后21章對124種皮膚病和8種性病作系統(tǒng)的介紹。除增加案例外,本教材在內(nèi)容和形式上有如下的特點與創(chuàng)新:①疾病的分型、病因、發(fā)病機制、診斷標準和治療均采用了國內(nèi)外最新資料。②增加了一些常見病、多發(fā)病。③為增強學生的感性認識和提高學習興趣,對每種皮損、皮膚病的基本組織病理變化和疾病基本上都配有競選的彩色照片。④所有的病名、病原菌、專業(yè)術(shù)語、特殊藥物和治療方法均富有相應的英文術(shù)語或名稱。
更多科學出版社服務,請掃碼獲取。
華中科技大學, 皮膚性病學, 博士,美國NIH,博士后
目錄
第一章 導論 1
第一節(jié) 世界皮膚性病學的發(fā)展簡史和現(xiàn)狀 1
第二節(jié) 我國皮膚性病學的發(fā)展簡史和現(xiàn)狀 2
第三節(jié) 皮膚性病學的學科特點 3
第二章 皮膚的結(jié)構(gòu) 5
第一節(jié) 表皮 5
第二節(jié) 真皮 8
第三章 皮膚的功能 9
第一節(jié) 皮膚的屏障功能 9
第二節(jié) 皮膚的吸收功能 9
第三節(jié) 皮膚的感覺功能 10
第四節(jié) 皮膚的分泌和排泄功能 10
第五節(jié) 皮膚的體溫調(diào)節(jié)功能 11
第六節(jié) 皮膚的物質(zhì)代謝功能 11
第七節(jié) 皮膚的免疫功能 12
第四章 皮膚病與性病的臨床表現(xiàn) 13
第一節(jié) 皮膚病與性病的癥狀 13
第二節(jié) 皮膚病與性病的體征 13
第五章 皮膚組織病理學 21
第一節(jié) 皮膚活體組織標本檢查 21
第二節(jié) 皮膚基本組織的病理變化 22
第六章 皮膚性病的輔助檢查方法 26
第一節(jié) 皮膚影像學 26
第二節(jié) 實驗室診斷方法 29
第三節(jié) 其他診斷方法 35
第七章 皮膚性病的診斷 37
第一節(jié) 病史采集 37
第二節(jié) 體格檢查 38
第三節(jié) 病案書寫 40
第四節(jié) 診斷思維 43
第八章 皮膚性病的治療 45
第一節(jié) 外用藥治療 45
第二節(jié) 系統(tǒng)藥物治療 47
第三節(jié) 物理治療 50
第四節(jié) 皮膚外科治療 50
第九章 皮膚美容53
第一節(jié) 皮膚美容技術(shù) 53
第二節(jié) 皮膚美容應用 58
第十章 皮膚性病的預防和康復 60
第一節(jié) 皮膚性病的預防 60
第二節(jié) 皮膚性病的康復 62
第十一章 病毒性皮膚病 64
第一節(jié) 單純皰疹 64
第二節(jié) 水痘與帶狀皰疹 66
第三節(jié) 疣 69
第四節(jié) 傳染性軟疣 70
第五節(jié) 手足口病 72
第十二章 真菌性皮膚病 73
第一節(jié) 頭癬 74
第二節(jié) 體癬和股癬 76
第三節(jié) 手癬和足癬 78
第四節(jié) 甲真菌病 80
第五節(jié) 花斑糠疹 82
第六節(jié) 馬拉色菌毛囊炎 84
第七節(jié) 念珠菌病 85
第八節(jié) 著色芽生菌病 88
第九節(jié) 孢子絲菌病 89
第十三章 細菌性皮膚病 91
第一節(jié) 膿皰瘡 91
第二節(jié) 毛囊炎、癤和癰 92
第三節(jié) 丹毒和蜂窩織炎 94
第四節(jié) 麻風 95
第五節(jié) 皮膚結(jié)核 98
第十四章 動物性皮膚病 100
第一節(jié) 疥瘡 100
第二節(jié) 毛蟲皮炎 102
第三節(jié) 隱翅蟲皮炎 102
第四節(jié) 虱病 103
第五節(jié) 蟲咬皮炎 104
第十五章 皮炎與濕疹 105
第一節(jié) 接觸性皮炎 105
第二節(jié) 特應性皮炎 107
第三節(jié) 淤積性皮炎 111
第四節(jié) 濕疹 111
第十六章 蕁麻疹 115
第一節(jié) 概述 115
第二節(jié) 血管性水腫 118
第十七章 重癥藥疹 119
第一節(jié) 史-約綜合征和中毒性表皮壞死松解癥 119
第二節(jié) 藥疹伴嗜酸性粒細胞增多和系統(tǒng)癥狀綜合征 122
第三節(jié) 急性泛發(fā)性發(fā)疹性膿皰病 125
第十八章 物理性皮膚病 127
第一節(jié) 光線性皮膚病 127
第二節(jié) 夏季皮炎 133
第三節(jié) 凍瘡 133
第四節(jié) 胼胝和雞眼 134
第五節(jié) 手足皸裂 135
第六節(jié) 擦爛 135
第七節(jié) 痱 136
第八節(jié) 熱激紅斑 136
第九節(jié) 壓瘡 137
第十節(jié) 摩擦性苔蘚樣疹 137
第十九章 瘙癢性皮膚病 138
第一節(jié) 瘙癢癥 138
第二節(jié) 神經(jīng)性皮炎 139
第三節(jié) 癢疹 140
第二十章 紅斑、丘疹、鱗屑性皮膚病 141
第一節(jié) 銀屑病 141
第二節(jié) 玫瑰糠疹 145
第三節(jié) 多形紅斑 146
第四節(jié) 白色糠疹 148
第五節(jié) 扁平苔蘚 148
第六節(jié) 紅皮病 149
第二十一章 自身免疫性結(jié)締組織病 151
第一節(jié) 紅斑狼瘡 151
第二節(jié) 皮肌炎 154
第三節(jié) 硬皮病 155
第二十二章 大皰性皮膚病 158
第一節(jié) 天皰瘡 158
第二節(jié) 大皰性類天皰瘡 162
第二十三章 血管炎 165
第一節(jié) 過敏性紫癜 165
第二節(jié) 皮膚小血管炎 166
第三節(jié) 結(jié)節(jié)性紅斑 167
第四節(jié) 青斑樣血管病 168
第二十四章 嗜中性皮膚病 170
第一節(jié) 白塞綜合征 170
第二節(jié) 急性發(fā)熱性嗜中性皮膚病 173
第三節(jié) 壞疽性膿皮病 174
第二十五章 皮膚附屬器 179
第一節(jié) 尋常痤瘡 179
第二節(jié) 脂溢性皮炎 182
第三節(jié) 玫瑰痤瘡 183
第四節(jié) 斑禿 185
第五節(jié) 雄激素性禿發(fā) 186
第六節(jié) 多汗癥 188
第七節(jié) 臭汗癥 189
第二十六章 色素性皮膚病 191
第一節(jié) 白癜風 191
第二節(jié) 黃褐斑 196
第三節(jié) 雀斑 198
第四節(jié) 太田痣 198
第二十七章 遺傳性皮膚病 200
第一節(jié) 魚鱗病 200
第二節(jié) 毛囊周角化病 202
第三節(jié) 遺傳性掌跖角化病 203
第四節(jié) 遺傳性大皰性表皮松解癥 204
第五節(jié) 家族性良性天皰瘡 205
第二十八章 營養(yǎng)與代謝障礙性皮膚病 206
第一節(jié) 腸病性肢端皮炎 206
第二節(jié) 原發(fā)性皮膚淀粉樣變 207
第三節(jié) 黃瘤 209
第二十九章 皮膚腫瘤 211
第一節(jié) 黑素細胞痣 211
第二節(jié) 皮脂腺痣 212
第三節(jié) 血管瘤和血管畸形 213
第四節(jié) 瘢痕疙瘩 215
第五節(jié) 脂溢性角化病 216
第六節(jié) 汗管瘤 217
第七節(jié) 粟丘疹 217
第八節(jié) 皮角 218
第九節(jié) 皮膚纖維瘤 218
第十節(jié) 光線性角化病 219
第十一節(jié) 鮑恩病 221
第十二節(jié) 佩吉特病 222
第十三節(jié) 基底細胞癌 223
第十四節(jié) 鱗狀細胞癌 226
第十五節(jié) 原發(fā)性皮膚 T 細胞淋巴瘤 227
第十六節(jié) 黑素瘤 230
第三十章 性傳播疾病 234
第一節(jié) 概述 234
第二節(jié) 梅毒 236
第三節(jié) 淋病 243
第四節(jié) 生殖道衣原體感染 245
第五節(jié) 尖銳濕疣 246
第六節(jié) 生殖器皰疹 249
第七節(jié) 艾滋病 251
參考文獻 2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