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共分12章,主要內容包括:緒論;GIS空間數據結構與空間關系;計算幾何基礎;空間數據變換算法;空間數據壓縮算法;空間數據轉換算法;空間度量算法;空間數據索引算法;空間數據內插算法;TIN與Voronoi圖構建算法;空間分析算法;空間統(tǒng)計分析算法。本書可作為高等院校地理信息科學、測繪工程、計算機科學與技術等專業(yè)的本科生和研究生教材,也可供從事地理信息系統(tǒng)(GIS)工程的技術人員和研究人員閱讀參考。
陳優(yōu)良,男,漢族,研究生學歷,苯淌冢妒可際,现戎^骼砉ご笱Ыㄖ氬饣婀こ萄г旱乩硇畔⒖蒲抵魅危泄乩硇畔⑾低承嶠逃肟破瘴被崳、江昔|∫8行崳、江昔|〉贗佳в氳乩硇畔⑾低匙ㄒ滴被崳。主硿硥劇教育厅科技项�2項,省自然基金項目1項,省教改項目2項;作為主要成員參與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4項,主持橫向課題20余項;在《長江流域資源與環(huán)境》、《測繪科學》、《江西農業(yè)大學學報》等刊物發(fā)表相關論文30余篇,SCI、EI檢索論文8篇;具有獨立知識產權的軟件著作權10項。'
第一章 緒論 1.1 概述 1.2 算法設計 1.3 算法分析 1.4 算法的評價 第二章 GIS幾何算法基礎 2.1 矢量 2.2 折線拐向判斷 2.3點是否在線段上判斷 2.4線段相交判斷 2.5 矩形包含判斷 2.6 多邊形包含判斷 2.7 圓包含判斷 2.8 交點求解算法 2.9 幾何創(chuàng)建算法 2.10 凸包判斷算法 第三章 空間數據變換算法 3.1 平面坐標變換 3.2 地圖投影變換 3.3 仿射變換 第四章 空間數據壓縮算法 4.1 矢量數據的壓縮 4.2 柵格數據的壓縮 第五章 空間數據轉換算法 5.1 矢量數據向柵格數據轉換 5.2 柵格數據向矢量數據轉換 第六章 空間度量算法 6.1 距離與方向度量算法 6.2 面積度量算法 6.3 體積度量算法 第七章 空間數據索引算法 7.1 樹和二叉樹 7.2 四叉樹 7.3 B樹和B+樹 7.4 R樹 第八章 空間數據內插算法 8.1 點內插算法 8.2 區(qū)域內插算法 8.3 曲線擬合 第九章 TIN與Voronoi圖構建算法 9.1 概述 9.2 Delaunay三角網構建算法 9.3 Voronoi圖構建算法 第十章 空間分析算法 10.1 緩沖區(qū)分析算法 10.2 路徑分析算法 10.3 資源分配算法 10.4 疊置分析算法 第十一章 空間統(tǒng)計分析算法 11.1 多變量統(tǒng)計分析算法 11.2 空間分類統(tǒng)計算法 11.3 層次分析算法 第十二章 地形分析算法 12.1 基本地形因子分析算法 12.2 地形特征提取算法 12.3 通視分析算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