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主要利用1998年以來的大型全國老年人健康調查數(shù)據(jù),研究了不同特征老年人在臨終前的生活自理能力、軀體活動能力以及認知能力等各項健康指標的變化過程,揭示了隨著預期壽命的延長,不同特征老年人群生理衰退軌跡的發(fā)展規(guī)律。在此基礎上,研究者還分析了老年人失能率改變所引發(fā)的長期照護服務需求變化趨勢,探討了當前失能老年人群的家庭和社會照護安排。
張文娟,中國人民大學老年學研究所教授,健康中國研究院副院長。主要從事老年健康、養(yǎng)老服務及社會政策等領域研究。曾主持7項國家和省部級縱向課題。先后在國內外學術期刊雜志發(fā)表論文50逾篇,出版學術著作五部�,F(xiàn)為中國老年學和老年醫(yī)學學會常務理事,中國老年學和老年醫(yī)學學會教學研究分會主任委員,中國社會學會老齡社會學專業(yè)委員會副主任委員。
第一章 中國高齡老年人的生活自理能力及其變化趨勢/1 一 研究背景/1 二 老年人生活自理能力的衰退軌跡及影響因素/2 三 研究方法和數(shù)據(jù)來源/7 四 高齡老年人的生存時間及生活自理能力/10 五 生活自理能力變化過程中的年齡和隊列效應/13 六 老年人群生活自理能力的內部差異/18 七 結論/19第二章 中國老年人臨終階段的生活自理能力衰退軌跡/22 一 研究背景/22 二 文獻綜述/25 三 研究方法和數(shù)據(jù)來源/31 四 中國老年人的生活自理能力衰退軌跡/36 五 老年人生活自理能力衰退軌跡的相關因素/44 六 結論/45第三章 社會經濟因素對高齡老年人臨終階段生活自理能力衰退過程的影響/48 一 研究背景/48 二 國內外研究綜述/49 三 研究方法和數(shù)據(jù)來源/52 四 老年人的存活時間和生活自理能力/55 五 臨終階段的生活自理能力變化趨勢/57 六 社會經濟因素對生活自理能力衰退的影響/59 七 結論/64第四章 中國老年人活動能力隊列差異及其影響因素/66 一 研究背景/66 二 理論框架與文獻回顧/67 三 研究設計/69 四 中國老年人活動能力變化軌跡/71 五 中國老年人活動能力隊列差異影響因素分析/73 六 結論與建議/77第五章 高齡老人認知能力的衰退軌跡/80 一 研究背景/80 二 認知能力的衰退過程及相關因素/81 三 研究方法和研究思路/85 四 高齡老年人的認知能力及其隊列差異/90 五 后天因素對高齡老年人的認知能力衰退過程的影響/94 六 討論和結論/96第六章 中國老年人臨終階段的失能狀況和照料安排/98 一 研究背景/98 二 文獻綜述/100 三 研究設計/105 四 老年人臨終階段的失能狀況/106 五 不同失能狀態(tài)老年人的臨終照料/111 六 結論/118第七章 中國老年人臨終照料負擔、照料資源與照料模式/120 一 研究背景/120 二 文獻綜述與理論基礎/122 三 研究設計/126 四 老年人臨終照料負擔、照料資源和照料模式/129 五 老年人臨終照料負擔類型及群體差異/141 六 照料負擔和照料資源對臨終照料模式的影響/144 七 結論/153第八章 長期護理保險制度中老年人的失能風險和照料時間/156 一 研究背景/156 二 文獻綜述/157 三 數(shù)據(jù)選擇/162 四 數(shù)據(jù)調整/165 五 老年人的失能狀況/169 六 老年人的失能持續(xù)時間/171 七 結論/173第九章 長期照護制度中的失能評估工具分析/176 一 研究背景/176 二 失能評估標準制定的理論基礎/178 三 長期照護評估工具的發(fā)展過程/180 四 多層次、模塊化的長期照護評估工具/185 五 中國長期照護制度中的評估標準分析/187 六 結論/190第十章 長期護理保險的給付制度分析/193 一 研究背景/193 二 不同給付模式的運行機制/194 三 不同主體特征狀況對給付模式選擇的影響機制/198 四 典型國家長期護理保險制度中的給付模式選擇/201 五 中國長期護理保險實踐中的給付模式/203 六 對策:不同社會環(huán)境下的給付模式選擇/208第十一章 中國的長期照護體系及長期護理保險試點情況分析/211 一 研究背景/211 二 實施過程的比較分析/213 三 上海市的長期護理保險制度/231 四 結論/239結語/241后記/2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