碧血共和:范鴻仙傳(辛亥革命元老范鴻仙的鐵血生涯,得孫中山表彰、蔣介石追認、毛澤東肯定)
定 價:30 元
這是一位被湮沒于歷史塵埃的英烈。與他并肩戰(zhàn)斗的于右任、宋教仁、譚人鳳、陳其美、柏文蔚等,大名都如雷貫耳。他救過陳獨秀的命,而蔣介石則是他在上海策動第三次革命時的助手。 他參與了于右任創(chuàng)辦的《神州日報》、《民呼日報》、《民吁日報》、《民立報》的筆政,孫中山先生常說“范君一支筆勝十萬師”。毛澤東稱《民立報》充滿了激勵人心的材料。 為了進行“革命三策”中的中部革命,范鴻仙等三十三位同志在上海組建了“同盟中部總會”,《民立報》也就成為該會的大本營。大家分頭進行,僅僅兩個月零十天,武昌大革命就爆發(fā)了。其間范鴻仙奔走于長江中下游各地,聯(lián)絡各方,成功策動了南京新軍起義。南京光復,經(jīng)歷了異常艱難的曲折反復,范鴻仙在四百余名有功授獎人員中,名列第一。正是南京的光復,奠定了孫中山在南京組建臨時政府,出任臨時大總統(tǒng),共和制得以確立。他組建“鐵血軍”,被公推為總司令,欲徹底推翻清朝統(tǒng)治,因南北議和,范鴻仙以平民身份,重回《民立報》擔任主筆兼總理。二次革命失敗流亡日本,奉孫中山之命回上海做討袁工作…… 《碧血共和(范鴻仙傳)》以辛亥革命為背景,記述范鴻仙的人生軌跡,再現(xiàn)與反思那個時代中,范鴻仙和許多革命志士仁人參與的眾多歷史事件。 兩千年的政體處于大裂變中,三百年的王朝灰飛煙滅之際,留下了一個巨大的空洞,歷史在眾多的岔路口張望、哭泣,不知何去何從!一個世紀之后,透過“共和風云”,我們依然可以看見他在歷史岔路口的睿智大義,中華民族前進的軌跡因他的鮮血而留下了印記。 《碧血共和(范鴻仙傳)》由南京文聯(lián)簽約作家黃慧英編著。
序一、留男不留女二、文名冠鄉(xiāng)里三、憑吊古戰(zhàn)場四、新婚燕爾時五、任教相國府六、門開浪濤涌七、蕪湖新學堂八、融入洪流中九、神州報打虎十、創(chuàng)辦白話報十一、皖礦爭主權(quán)十二、揭陜甘旱災十三、民呼報被訟十四、民呼報夭折十五、反清出分歧十六、民吁報遇難十七、神交眾英杰十八、民立報誕生十九、國會大請愿二十、縮期起風波二十一、彈劾軍機處二十二、論戰(zhàn)梁啟超二十三、惺惺兩相惜二十四、漫天燃星火二十五、中部同盟會二十六、圍滬救武昌二十七、策反江寧府二十八、光復難產(chǎn)兒二十九、寧督起爭執(zhí)三十、組建鐵血軍三十一、和議與裁軍三十二、官爵如羊頭三十三、生死攸關(guān)年三十四、武力VS法律三十五、討袁舉義旗三十六、流亡聚東京三十七、未酬身先死三十八、蕭瑟風雨情三十九、國葬中山陵后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