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 價:36 元
叢書名:普通高等教育“十三五”規(guī)劃教材普通高等院校工程實踐系列規(guī)劃教材
當前圖書已被 1 所學校薦購過!
查看明細
- 作者:陳崢宏,魏洪,康穎倩主編
- 出版時間:2014/1/1
- ISBN:9787030394712
- 出 版 社:科學出版社
- 中圖法分類:R37-33
- 頁碼:184
- 紙張:膠版紙
- 版次:1
- 開本:16開
《醫(yī)藥學常用 微生物學實驗技術》根據(jù)醫(yī)學和藥學微生物學教學與 實驗室工作的基本需求,遵循科 學性與實用性的基本原則,針對醫(yī)學和藥學微生物學 數(shù)學與科研中常用的 基本實驗技術,進行了較系統(tǒng)和全面地講解。
《醫(yī)藥學常用微生物學實驗技術》內(nèi)容共分為八 個部分包括緒論、六篇實驗技術、附錄索引,分別是 緒論、細菌學基本實驗技術、常見病原性細菌及其感 染的檢查、其他原核細 胞型微生物及其感染的檢查、真菌學常用實驗技術、 病毒學常用實驗技術、 微生物學實驗技術在藥學中的應用及附錄索引。附錄 包括常用培養(yǎng)基的制 備與滅菌、常用溶液及染色試劑的配制等內(nèi)容。
《醫(yī)藥學常用微生物學實驗技術》作為臨床醫(yī)學 、藥學和微生物學檢驗及其他從事微生物學實驗工 作人員的技術參考,也適用于本科學生、碩士研究生 的醫(yī)學與藥學微生物學 基礎課程和專業(yè)課程的實驗指導。
更多科學出版社服務,請掃碼獲取。
目錄
緒論 (1)
第一篇 細菌學常用實驗技術
第一章 常用實驗儀器及生物安全實驗室簡介 (5)
第一節(jié) 常用實驗儀器 (5)
第二節(jié) 生物安全實驗室 (8)
第二章 細菌形態(tài)和結構檢查法 (10)
第一節(jié) 細菌涂片的制片 (10)
第二節(jié) 革蘭染色法 (10)
第三節(jié) 抗酸染色法 (11)
第四節(jié) 細胞壁染色法 (11)
第五節(jié) 莢膜染色法 (12)
第六節(jié) 鞭毛染色法 (13)
第七節(jié) 芽胞染色法 (14)
第三章 細菌的人工培養(yǎng)技術 (16)
第一節(jié) 常用培養(yǎng)基及其組成 (16)
第二節(jié) 細菌的接種技術 (16)
第三節(jié) 細菌的培養(yǎng)方法 (20)
第四章 常用細菌生化反應 (22)
第一節(jié) 碳水化合物分解試驗 (22)
第二節(jié) 氨基酸和蛋白質(zhì)分解試驗 (24)
第三節(jié) 有機酸鹽利用試驗 (28)
第四節(jié) 細菌酶的檢測 (30)
第五章 細菌學常用血清學試驗 (34)
第一節(jié) 凝集實驗 (34)
第二節(jié) 沉淀實驗 (36)
第三節(jié) 莢膜腫脹實驗 (36)
第六章 細菌毒素檢查法 (38)
第一節(jié) 外毒素感染及其檢測 (38)
第二節(jié) 內(nèi)毒素感染及其檢測 (39)
第七章 細菌變異現(xiàn)象與變異菌株檢測 (40)
第一節(jié) 細菌變異現(xiàn)象的觀察 (40)
第二節(jié) 細菌突變株的檢查 (41)
第三節(jié) 細菌L 型變異的誘導及其檢測 (42)
第八章 細菌質(zhì)粒指紋圖譜分析法 (46)
第一節(jié) 細菌質(zhì)粒分離、提取與瓊脂糖凝膠電泳 (46)
第二節(jié) 質(zhì)粒的限制性內(nèi)切酶分析 (47)
第九章 PCR 技術 (49)
第一節(jié) 幽門螺桿菌的PCR 檢測 (49)
第二節(jié) PCR 法檢測乙型肝炎病毒 (50)
第三節(jié) RT-PCR 技術檢測丙型肝炎病毒 (51)
第十章 細菌自動化鑒定和藥敏分析系統(tǒng) (53)
第一節(jié) Vitek-AMS 全自動細菌鑒定和藥敏分析系統(tǒng) (53)
第二節(jié) VITEK? MS 全自動快速微生物質(zhì)譜檢測系統(tǒng) (54)
第十一章 氣相色譜技術分析細菌代謝產(chǎn)物 (55)
第十二章 高效液相色譜技術檢測細菌G+C 摩爾百分比 (56)
第十三章 水中細菌的檢查 (57)
第十四章 空氣中細菌的檢查 (59)
第十五章 土壤中細菌的檢查 (60)
第十六章 物體表面細菌的檢查 (61)
第十七章 正常人體細菌的檢查 (62)
第一節(jié) 皮膚上細菌的檢查 (62)
第二節(jié) 牙垢中細菌的檢查 (62)
第三節(jié) 咽喉部細菌的檢查 (63)
第十八章 理化及生物因素對細菌的影響 (64)
第一節(jié) 物理因素對細菌的影響 (64)
第二節(jié) 化學因素對細菌的影響 (67)
第三節(jié) 生物因素對細菌的影響 (68)
第二篇 常見病原性細菌及其感染的檢查
第十九章 葡萄球菌屬 (73)
第一節(jié) 形態(tài)及染色性 (73)
第二節(jié) 生長特性 (73)
第三節(jié) 病原性葡萄球菌的鑒定 (74)
第二十章 鏈球菌屬 (78)
第一節(jié) 形態(tài)及染色性 (78)
第二節(jié) 生長特性 (78)
第三節(jié) 病原性鏈球菌的鑒定 (79)
第二十一章 奈瑟菌屬 (82)
第一節(jié) 形態(tài)及染色性 (82)
第二節(jié) 生長特性 (82)
第三節(jié) 病原性奈瑟菌的鑒定 (82)
第二十二章 病原性球菌感染的檢查 (84)
第二十三章 埃希菌屬 (86)
第一節(jié) 形態(tài)與生長特性 (86)
第二節(jié) 生化反應 (86)
第二十四章 志賀菌屬 (88)
第一節(jié) 形態(tài)與生長特性 (88)
第二節(jié) 生化反應 (88)
第二十五章 沙門菌屬 (90)
第一節(jié) 形態(tài)、培養(yǎng)和生化反應 (90)
第二節(jié) 血清型鑒定 (91)
第三節(jié) 腸熱癥的血清學診斷(肥達試驗) (91)
第二十六章 腸道桿菌感染的檢查 (93)
第一節(jié) 糞便標本的細菌學檢查 (93)
第二節(jié) 尿標本的定量培養(yǎng)法 (94)
第二十七章 厭氧芽胞梭菌 (95)
第一節(jié) 形態(tài)與生長特性 (95)
第二節(jié) 產(chǎn)氣莢膜梭菌的鑒定 (95)
第二十八章 無芽胞厭氧菌 (97)
第一節(jié) 形態(tài)與生長特性 (97)
第二節(jié) 無芽胞厭氧菌的分離與鑒定 (97)
第二十九章 螺桿菌 (99)
第一節(jié) 幽門螺桿菌形態(tài)與生長特性 (99)
第二節(jié) 幽門螺桿菌的鑒定 (99)
第三節(jié) 幽門螺桿菌感染的微生物學檢查 (100)
第三十章 弧菌屬 (101)
第一節(jié) 霍亂弧菌的鑒定 (101)
第二節(jié) 副溶血性弧菌的鑒定 (102)
第三十一章 需氧芽胞桿菌 (103)
第一節(jié) 形態(tài)與生長特性 (103)
第二節(jié) 炭疽芽胞桿菌的鑒定 (103)
第三十二章 棒狀桿菌屬 (105)
第一節(jié) 白喉棒狀桿菌的形態(tài)與生長特性 (105)
第二節(jié) 白喉棒狀桿菌的微生物學鑒定 (105)
第三十三章 分枝桿菌屬 (107)
第一節(jié) 肺結核患者痰標本的抗酸染色鏡檢 (107)
第二節(jié) 結核分枝桿菌的分離培養(yǎng) (107)
第三十四章 細菌L 型的檢查法 (108)
第一節(jié) 感染標本的細菌L 型檢查 (108)
第二節(jié) 實驗材料的細菌L 型檢查 (111)
第三篇 其他原核細胞型微生物及其感染的檢查
第三十五章 衣原體感染的檢查法 (113)
第三十六章 立克次體感染的檢查法 (115)
第一節(jié) 斑疹傷寒立克次體感染的形態(tài)學檢查法 (115)
第二節(jié) 外斐試驗 (115)
第三十七章 支原體感染的檢查法 (117)
第三十八章 螺旋體感染的檢查 (120)
第一節(jié) 螺旋體的形態(tài)學檢查法 (120)
第二節(jié) 螺旋體的分離培養(yǎng)和鑒定 (121)
第四篇 真菌學常用實驗技術
第三十九章 真菌的形態(tài)與培養(yǎng) (123)
第一節(jié) 微生物真菌的鏡下形態(tài) (123)
第二節(jié) 微生物真菌的菌落形態(tài) (124)
第三節(jié) 微生物真菌的生長特性 (124)
第四十章 淺部感染真菌的檢查 (126)
第四十一章 深部感染真菌的檢查 (127)
第一節(jié) 白念珠菌的檢查 (127)
第二節(jié) 新生隱球菌的檢查 (128)
第五篇 病毒學常用實驗技術
第四十二章 病毒的形態(tài)學檢查法 (129)
第一節(jié) 電子顯微鏡檢查法 (129)
第二節(jié) 包涵體檢查法 (131)
第四十三章 病毒的分離培養(yǎng)與鑒定 (133)
第一節(jié) 動物接種技術 (133)
第二節(jié) 雞胚接種技術 (135)
第三節(jié) 組織細胞培養(yǎng)技術 (139)
第四十四章 病毒計數(shù)法 (143)
第一節(jié) TCID50 測定 (143)
第二節(jié) 空斑形成試驗 (144)
第四十五章 病毒感染的血清學檢查 (145)
第一節(jié) 中和試驗 (145)
第二節(jié) 血凝和血凝抑制試驗 (147)
第三節(jié) 補體結合試驗 (148)
第六篇 微生物學實驗技術在藥學中的應用
第四十六章 藥物敏感試驗 (151)
第一節(jié) 需氧和兼性厭氧菌的體外抗菌藥物敏感試驗 (151)
第二節(jié) 厭氧菌的體外抗菌藥物敏感試驗 (153)
第三節(jié) 真菌的體外抗菌藥物敏感試驗 (154)
第四節(jié) E-test 試驗 (156)
第四十七章 抗生素效價的微生物檢定法 (157)
第一節(jié) 管碟法 (157)
第二節(jié) 比濁法 (158)
第四十八章 注射劑的無菌檢驗 (159)
第四十九章 藥品染菌量的檢查 (160)
第五十章 藥品中控制菌檢查法 (162)
第一節(jié) 金黃色葡萄球菌的檢測 (162)
第二節(jié) 大腸埃希菌的檢測 (163)
第三節(jié) 沙門菌的檢測 (164)
第四節(jié) 銅綠假單胞菌的檢測 (165)
第五節(jié) 破傷風梭菌的檢測 (167)
第五十一章 注射劑細菌內(nèi)毒素的檢查 (168)
主要參考文獻 (169)
附錄一 常用溶液的制備 (170)
附錄二 常用染色液的制備 (173)
附錄三 常用培養(yǎng)基的制備 (176)
索引 (183)
彩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