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山圣境無量觀》(作者王崇道)是關(guān)于介紹千山圣境無量觀的專著。
《千山圣境無量觀》分為心系大道承續(xù)道脈;莊嚴道場紫氯重輝;開創(chuàng)東閣古觀中興;純正教風廣結(jié)善緣;傳承文化開奇葩;跨澗攀峰撰志修史;史留華夏愛國惠鄉(xiāng);挖掘道樂組建樂團;東北奇葩音震華夏;鐘靈毓秀聚才子;摩崖石刻賞心悅目等內(nèi)容。
宮觀發(fā)展至今,已成為道教信仰和修道者的圣地;宮觀傳衍至今,已成為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重要載體;宮觀傳承至今,已成為了道德倫理教化的場所。 無量觀坐落在遼寧省千山名勝風景區(qū)的北部,始建于清康熙六年,為千山道教的祖庭,是鞍山市道教活動的中心和全國風景旅游的勝地。千山道教開山祖師劉太琳、慈祥道人吳教滋、葛月潭大師、許信有大師等高道大德都曾在這里修道……《千山圣境無量觀》(作者王崇道)是關(guān)于介紹千山圣境無量觀的專著。
劉祖開山肇道業(yè)飽經(jīng)戰(zhàn)亂求安出關(guān)遁人玄門祈雨救民身居古洞苦志參玄創(chuàng)無量觀闡教弘道東來紫氟集大觀峰峻岡峭天險臺靜奇松異石福地洞天天造神設(shè)布局有序?qū)毸至⑤x映生光教滋醒世清涼散名譽京城科場失意看破紅塵出家人道修真養(yǎng)性清靜無為詩懷清雅怡情醒世葛公濟世筆生花天資聰慧棄俗人道開壇演戒弘道興教盡心廟務(wù)興學辦廠揮毫潑墨賑災(zāi)濟民道門楷模許大師心系大道承續(xù)道脈莊嚴道場紫氯重輝開創(chuàng)東閣古觀中興純正教風廣結(jié)善緣傳承文化開奇葩跨澗攀峰撰志修史史留華夏愛國惠鄉(xiāng)挖掘道樂組建樂團東北奇葩音震華夏鐘靈毓秀聚才子摩崖石刻賞心悅目楹聯(lián)匾額畫龍點睛詩歌游記怡情抒懷金石銘書詠古譽今圣境滄桑傳趣聞劉祖創(chuàng)建無量觀令威化鶴巡遼東道人伏虎顯神通仙翁對弈聚仙臺唐王抖袍振衣岡三豐祖師游故里康乾二帝詠千山夾扁石阻惡揚善救命松化險為夷老觀逢春盛世花興道法神光普照逛廟會天降福祉喜迎三山五湖客情結(jié)五洲四海緣
慈祥觀位于千_山中溝,坐落在坐北向南當陽之處,周圍山高林密,風景怡人,是修真養(yǎng)性、參玄修道不可多得的絕佳圣地。始建于1805年,即嘉慶十年,開山祖師陳本丹,是龍門派第十五代弟子。慈祥觀環(huán)境清幽恬靜,風景秀麗。嵌松崖在觀的東配殿后山上,近石頂處生長一棵古松,高不滿1米,好像是人工嵌栽上去一樣,樹干雖小,但樹齡卻在200年以上。
象頭崖在觀的西山上,從一懸崖上突出,南端稍高,半掩在茂密的叢林之中,從觀中看去,宛如象頭。獅子石在觀門的西北,石頭的顱面儼然如獅。
海螺石在觀后,形如海螺。老洞在觀的北山坡,有石棚。洞進深4米,寬 3米,高約2米,內(nèi)有火炕和鍋灶,是玄和道人陳本丹隱居修煉之處。洞外陡壁上,長有古松、杏樹、柞樹、丁香樹,十分僻靜。玄合洞,在老洞東陡壁上,進深1.5米,經(jīng)人工修鑿而成,可容一人打坐。洞上鑿有流水渠,下鑿攀洞的腳窩,為玄合道人陳本丹率徒坐靜修煉的地方。洞下還有一個小石棚,經(jīng)人工修整,是玄合道人小憩的場所。
洞上為陡壁,虬松欲滴,石罅錯織。如醴泉在觀的西北,泉口以石砌成,深2米,常年不涸,常用此泉水烹茶招待客人,其味醇美如甜酒。掃帚松在觀的南山坡上,一松十六干,無賓無主,齊頭并發(fā),高約15米,冠幅17 米,枝權(quán)繁多,蒼翠峻茂,狀如掃帚,樹齡約400多年,是稀有的樹種。丹鳳朝陽在遁頤庵的西北,一松干矮彎曲,枝葉向外平伸,呈鳳凰展翅形狀,婉曲有致。觀內(nèi)建筑為清代風格,磚木結(jié)構(gòu),單檐硬山式建筑,脊頭有吻。觀內(nèi)設(shè)置正殿、客堂、齋堂、十方堂、經(jīng)堂、七圣祠、庫房等33 間。正殿供奉圓通自在天尊、文昌帝君、呂祖、王靈官、土地、鬼王等神像,七圣祠供奉火神、龍王、苗神、蟲王、五道、山神、土地等神像。
吳教滋被這里的山水風光、廟宇殿堂秀麗的景色所吸引,很快就安頓下來,適應(yīng)了清靜的生活。
1850年,即道光三十年,慈祥道人吳教滋外出參學由河西回千山,第二年在慈祥觀西深谷的陡坡上開山鑿石,歷時4年創(chuàng)建西向茅庵,取《周易》“君子好遁”和“頤以養(yǎng)正之意”,叫“遁頤庵”。不久玄合道人陳本丹羽化,臨終前命吳教滋接任監(jiān)院。1862年,即同治元年,他率領(lǐng)道士募化修觀,使古觀煥然一新。又開鑿了玄合古井,在山門外溪石下邊,1米多深,水味甘洌,常年不涸。晚年他把廟內(nèi)一切事務(wù)交給弟子劉永樸,自己深居遁頤庵虔誠打坐,靜心修道。1886年,即清光緒十二年,吳教滋90歲高齡,一日召集劉永樸等弟子,囑咐后事,交代完畢,盤膝端坐,羽化飛升。
吳教滋在千山修行了52年,他的足跡踏遍了千山的溝溝壑壑,對千山的自然風光和人文勝跡有著深厚的情感。他一生寫了許多詩,精選了一百多首編成《醫(yī)俗清涼散》。他在跋中寫道:“哎呀!天下最難得的是我的生命,然而天下最容易失去的也是我的生命。放眼觀察世界,活一百歲的人少有,耄耋老人也很少能夠碰到。人生匆匆也不過數(shù)十年,當生命終結(jié)時,貴賤貧富一起歸赴黃泉……所以這難得的美景不能夠與朋友們一同分享而不免有些遺憾,只好以紙和筆來表達我的情意。假如朋友們能夠應(yīng)急前來,永遠擺脫人世問的苦惱,共同修煉長生之道,健康身體,延年益壽,凝固神氣,便可以學得神仙,這豈不是一件很美好快樂的事件!”吳教滋因科場失意,受無量觀道士指點來到了千山,好山好水使他洗思滌慮,他找到了人生的真諦。他想把自己的感想轉(zhuǎn)告給世人,讓世人能步他之后,在名利場中覺醒。他把他的詩看成是治療世俗人等在滾滾紅塵中將無盡苦惱轉(zhuǎn)化為清靜身心的良藥。
《醫(yī)俗清涼散》,木版本,由吳教滋親自主持在千山南泉庵刻印,共用 274千錢,得到當時盛京太清官及千山宮觀和寺院出資贊助。是研究千山最有價值的地方文獻,幫助我們了解千山的歷史和風物變化。內(nèi)容主要有人道明志,贊美干山,勸人醒世和懷念友人四部分。
P73-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