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城市土地成為越來越珍貴的資源,尤其是在大城市的市中心,即使是面積狹小、交通不便、形態(tài)棘手的一個角落也會很搶手。建筑師所面臨的挑戰(zhàn)則是優(yōu)化這些場地,并創(chuàng)造出適合當今生活方式的新家園。
《城市填空:創(chuàng)意住宅設計》收錄了世界各地39個極具創(chuàng)造力與想象力的城市住宅,這些住宅填補了拆遷留下的空白,或者擠進之前被認為不適合開發(fā)的地塊。每一個案例都包括圖紙、實景照片、專為本書繪制的基地平面圖以及專業(yè)的評論與解說。作者特別關注于每位建筑師所面臨的挑戰(zhàn)以及他們如何克服挑戰(zhàn)。
“填空”是一個行業(yè)上的術語,指在已建基地上狹小的空間內發(fā)展起來的項目。近年來,位于狹窄的廢棄場地、險峻山坡甚至小巷中的住宅設計案例與日俱增,建造水平史無前例。 在這種有限場地的客觀條件下,建筑師的創(chuàng)意令人嘆為觀止,他們極盡所能地提供了最基本的舒適狀態(tài)——空間感、自然光、良好通風等。而書中所展示的這39個住宅設計也同樣以智慧、感性和新意巧妙地回應了場地條件的挑戰(zhàn)。
亞當·莫恩蒙特是自由撰稿人和編輯。他是《世界建筑》的原副主編,并定期為《時代》、《大設計》《 康泰納仕旅行者》等雜志撰稿。他的著作包括《建筑前沿——波紋鐵》(2007年)和《擴展》(LK出版社,2007年)。
安娜貝爾·拜爾斯是作家和城市設計顧問。她是倫敦建筑與城市環(huán)境委員會(CABE)的前負責人,曾擔任華盛頓世界銀行的《城市時代》雜志副主編。
1 聯(lián)排住宅
站臺街302號住宅 | 澳大利亞,墨爾本|格雷姆·耿氏建筑師事務所
AAG住宅 | 西班牙阿爾維克塞奇 | 曼努埃爾·西爾達·佩雷斯/MCP建筑事務所和胡里奧·維拉·連特
桑切斯·麥迪納住宅 | 西班牙,托萊多 |曼努埃爾·德·拉·卡薩斯
維希家庭住宅 |法國,維希 | 雷米·拉波特
格林堡住宅 | 美國,紐約,布魯克林 | 克里斯托夫:菲希歐建筑事務所
金磚住宅| 奧地利,格拉茨 | INNOCAD建筑師事務所
德雷爾住宅 | 奧地利,巴登 | BKK-3建筑師事務所
聯(lián)排住宅 | 德國,蒂賓根 | 科瑞奇合伙人事務所
樓梯住宅 | 西班牙,巴塞羅那 | exe建筑事務所
2 街角與排房盡端的住宅
?怂棺≌ | 英國,倫敦 | 貝雷建筑師事務所
杜昂住宅 | 法國,里昂 | 菲力浦·維利安
獨窗住宅 | 美國,加利福尼亞州,威尼斯海灘 | 都蘭與里士滿建筑師事務所
1 聯(lián)排住宅
站臺街302號住宅 | 澳大利亞,墨爾本|格雷姆·耿氏建筑師事務所
AAG住宅 | 西班牙阿爾維克塞奇 | 曼努埃爾·西爾達·佩雷斯/MCP建筑事務所和胡里奧·維拉·連特
桑切斯·麥迪納住宅 | 西班牙,托萊多 |曼努埃爾·德·拉·卡薩斯
維希家庭住宅 |法國,維希 | 雷米·拉波特
格林堡住宅 | 美國,紐約,布魯克林 | 克里斯托夫:菲希歐建筑事務所
金磚住宅| 奧地利,格拉茨 | INNOCAD建筑師事務所
德雷爾住宅 | 奧地利,巴登 | BKK-3建筑師事務所
聯(lián)排住宅 | 德國,蒂賓根 | 科瑞奇合伙人事務所
樓梯住宅 | 西班牙,巴塞羅那 | exe建筑事務所
2 街角與排房盡端的住宅
福克斯住宅 | 英國,倫敦 | 貝雷建筑師事務所
杜昂住宅 | 法國,里昂 | 菲力浦·維利安
獨窗住宅 | 美國,加利福尼亞州,威尼斯海灘 | 都蘭與里士滿建筑師事務所
天跡住宅 | 日本,東京,久原 | 竹山圣建筑師事務所+AMORPHE
城市填空住宅01號 | 美國,威斯康星州,密爾沃基 |約翰森與舒馬林建筑師事務所
3 獨立住宅
比伊松大街24號住宅 | 法國,巴黎,圣路易斯 | 克里斯汀·波特杰瑟
磚宅 | 愛爾蘭,都柏林,彌爾頓 | FKL建筑師事務所
布魯克斯街住宅 | 澳大利,亞布里斯班 | 詹姆斯·拉塞爾建筑師事務所
美景街住宅 | 美國,華盛頓州,西雅圖 | 戴維·內曼建筑師事務所
列日附近的家庭住宅 | 比利時,艾米堡 | 馬克·岡德爾建筑工作室
芬內爾住宅 | 美國,俄勒岡州,波特蘭 | 羅伯特·哈維·奧赫茲
HP住宅 | 日本,東京 | 米田明建筑師事務所和池田昌弘建筑師事務所
歐幾里得街住宅 | 加拿大,安大略省,多倫多 | 萊維特與古德曼建筑師事務所
愛之巢 | 日本,橫濱 | 保坂武石建筑師事務所
羅沃蘭住宅 | 美國,路易斯安那州,新奧爾良 | 拜倫·穆頓/畫報設計工作室
楔形住宅 | 日本,東京 | 遠藤正明+池田昌弘/EDH設計工作室 + mias
老住宅 | 澳大利亞,墨爾本 | 杰克遜·克萊門茨· 巴羅斯建筑師事務所
板條住宅 | 美國,加利福尼亞州,威尼斯海灘 | 戴維·赫茲
工作居住兩用住宅 | 荷蘭,格羅寧根 | DAAD建筑師事務所/德萊烏+范·贊滕
垂直住宅| 美國,加利福尼亞州,威尼斯海灘 | 洛肯·歐赫里奇建筑師事務所
王子妃大道15· 號住宅 | 英國,倫敦 | 帕克斯頓·洛克建筑師事務所
4 地下與半地下住宅
幸運水滴住宅 | 日本,東京 | 山下保博(Tekuto工作室)和池田昌弘(池田昌弘建筑師事務所)
米凱利斯住宅 | 英國,倫敦 |米凱利斯·博伊德建筑師事務所
蒙馬特住宅 | 法國,巴黎 | 安養(yǎng)寺朋子+揚尼克·伯特多
下沉住宅 | 英國,倫敦 | 阿德迦耶建筑師事務所
5 傾斜基地上的住宅
山坡住宅 | 美國,加利福尼亞州,太平洋海崖 | 約翰斯頓/馬克·李建筑師事務所
屋頂住宅 S | 日本,神戶 | 遠藤秀平建筑研究所
船形住宅 | 日本,西宮 | 宮本佳明建筑師事務所
欣維爾家庭住宅| 瑞士,欣維爾 | 貝亞特·羅滕建筑師事務所
起居室住宅 | 德國,格爾恩豪森 | 塞弗特/史塔克曼建筑師事務所
前言
這本書曾有一個暫定書名叫做《奇特的建造足跡》(Curious Footprints),認可并介紹了那些越來越多的精彩而不尋常的當代城市住宅案例。近些年來,位于狹窄的廢棄場地、險峻山坡甚至小巷中的住宅設計案例在全球的建筑設計與時尚生活類雜志中與日俱增。對于一部分開發(fā)商和城市居民來說,這種在其貌不揚的地方給形態(tài)尷尬的地段帶來生機的行為近乎是一種榮譽。雖說后來本書的書名有所改動,但正如本書中即將討論的40個創(chuàng)新城市住宅所展示的,上述現(xiàn)象絲毫沒有減弱的跡象。
最終確定的書名《城市填空:創(chuàng)意住宅設計》(Infill: New Houses for Urban Sites,以下簡稱《城市填空》)中,“填空”是一個行業(yè)上的術語,指在已建基地上狹小的空間內發(fā)展起來的項目。在空間受到限制的西方城市中,填空建造的水平是史無前例的,任何空隙都會被填充。巴掌大的地塊也會很搶手。日本橫濱的“愛之巢”(參見第138頁)是書中收錄的面積最小的住宅,僅24平方米。
這種現(xiàn)象背后的原因很多也很復雜。某種程度上可以說這是對美國、西歐、日本等地政府關于城市土地再利用政策的一種回應,這些政策都支持在城市邊緣的一些未開發(fā)土地上進行建造。而其他的影響因素則包括減少二氧化碳排放的國際義務對于建造新住宅的材料、技術及選址、生活方式的影響;另外,家庭規(guī)模的減小及老齡化趨勢意味著城市中心及周邊對于小戶型住宅的極大需求。另一個壓力則是:受到工作機會、基礎設施及娛樂環(huán)境等吸引,越來越多的人涌入城市中心區(qū)。例如,1990—2000年,紐約的人口增加了9.4%,約685 714人?紤]到城市的地理限制因素,不難想象因為人口增加而導致的城市填空現(xiàn)象將急劇增加。
當然,這種找尋城市空隙進行建造的行為不是最近才有的。它一直都是城市生理機能進化的一部分。而現(xiàn)在寫這本書是因為這種現(xiàn)象在增加,而且由此而生的建筑設計也越來越令人著迷。
文摘
在一個受限地段建造住宅的過程和其他任何住宅開發(fā)項目類似。鑒于當?shù)貤l件,它包含對如何及以何種條件購置土地的評估,收集涉及場地歷史及物理特點的信息,如地形、下層土、排水、入口、有無環(huán)境危害、歷史保護規(guī)范等。當然這些準備工作背后的造價也應考慮在項目中,好多適合填空項目的地段最后都因為考慮造價而閑置多年。
適合填空項目的地段,其經濟分析異常復雜。因為它與大規(guī)模的城鎮(zhèn)邊緣的新興開發(fā)區(qū)項目完全不同,后者由資金雄厚的住宅開發(fā)商開發(fā)——他們通過重復相同的設計,建造大量的住宅單元就能獲得巨額利潤,而且其中土地的成本很低;這里所說的是填空項目,場地就需要很多耗時的、造價昂貴的修復工作。就像之前討論過的,這些項目還會受到規(guī)劃的制約,影響其高度、體量及市場銷售(花園及室外空間算是城市填空項目的奢侈品了)?傊,很難為推廣城市填空項目制定出一套可行的金融政策。開發(fā)商因為回報太少而興趣不大,而對于個人來說成本又過高。
在地價較高的城市地段,在長期閑置的場地內建造永久性私人住宅是十分罕見 的。通常見到的是多個單元的填空項目方案,可能由政府機構支持或主導開發(fā)。更多的情況是多功能的填空項目包含在一個更大規(guī)模的復興老舊城區(qū)的項目之中。
商業(yè)及辦公用地,以及公寓租賃、售賣等的多樣化回報,可以在公共項目中引入更多的私人投資。最近創(chuàng)造出獨特建筑價值的一個范例是由扎哈·哈迪德建筑師事務所(Zaha Hadid Architects)設計的位于維也納的斯皮特勞高架橋(Spittelau Viaduct)項目。這個蛇形的綜合建筑集公寓、辦公樓、藝術家工作室于一體,它們高高地架在支柱上,俯瞰繁忙的馬路和運河,它們在奧托·瓦格納(Otto Wagner)設計的歷史性保護高架橋拱形結構中迂回穿行。
一般來說,只有政府機構、開發(fā)商才有經濟實力去開發(fā)大規(guī)模、難處理的填空項目場地,但是對于小面積的地塊來說,也可以采用其他的方式,比如說在永久性購置的土地上開發(fā)一種可復制的住宅模式,正如建筑師布萊恩·約翰森(Brian Johnsen)和塞巴斯蒂安·舒馬林(Sebastien Schmaling)在密爾沃基所展開的項目。這個想法其實很能說明問題:在經濟發(fā)展有限的城區(qū)空間內建造低成本的填空住宅,然后將其售賣或租賃。但這種策略不可能實現(xiàn)大規(guī)模復制。因為填空場地的特征總是獨一無二的:面積、地形、鄰居、下層土條件、當?shù)匾?guī)劃規(guī)范等。但即便如此,約翰森和舒馬林的原型住宅至少有兩個已經建成了(參見第90頁的城市填空住宅01號)。
在這種項目中,很多情況下建筑師還充當了開發(fā)商的角色,建筑師全權負責尋找場地,還要對這個項目的結果負責。他們扮演雙重角色,因為縮減了設計和建造過程中所參與的單位數(shù)量——為了減少成本,建筑師既要充當項目經理,還要做室內設計師和房地產經紀人。這有助于建筑師控制全局,理清思路,而這在復雜的填空項目過程中是很難實現(xiàn)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