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記》是我國第一部通史,是“二十四史”中很早的一部,也是重要的一部史書。全書共一百三十篇!妒酚洝窋⑹,始自黃帝,下迄西漢太初,采用了綜合性的敘事模式,囊括記言、紀事、編年、國別等形式,開創(chuàng)紀傳體史書“紀、傳、表、志”的體例。就內(nèi)容而言,《史記》是對前代史學的一次總結(jié);就體例而言,《史記》也是集大成之作。
1959年,在毛主席、周總理的指示下,顧頡剛先生等知名學者以金陵局本作為底本,對《史記》進行分段標點,并以方圓括弧來表明字句的刪補,形成新中國以來有影響力的《史記》點校本。
2007年,中華書局組織點校本“二十四史”的修訂工程,將《史記》作為重中之重,在原點校本的基礎(chǔ)上,不僅對底本、通校本、參校本作了復核和補充,還改變了方圓括弧的?毙问剑黾恿松锨l?庇洠粚υ瓨它c一一復核,進行修改和統(tǒng)一,以期達到新時代古籍整理的高水準。
2013年10月,《史記》(修訂精裝本)出版后,受到廣大讀者和學術(shù)界的熱烈關(guān)注,掀起新的一輪“《史記》熱”。2014年8月,在吸納讀者意見和自我完善的基礎(chǔ)上,推出《史記》(修訂平裝本),以饗讀者。
修訂前言
一
《史記》,司馬遷撰,是中國第一部紀傳體通史!妒酚洝窂拈_始撰寫到最后成書,經(jīng)過了司馬談、司馬遷父子兩代人的努力。司馬氏先人“世典周史”,司馬談仕于“建元、元封之閑”,長期擔任太史令,曾“學天官于唐都,受易于楊何,習道論于黃子”(《太史公自序》)。他熟悉史事,精通諸子之學,有意繼《春秋》而作史,以創(chuàng)作《史記》為己任,但生前未能如愿。漢武帝元封元年(公元前一一○年),司馬談病危,囑咐司馬遷繼承父業(yè),完成《史記》撰著。
司馬遷,字子長,漢左馮翊夏陽(今陜西韓城市)人,生于漢武帝建元六年(公元前一三五年),卒年無考,約在武帝末年。司馬遷“年十歲則誦古文,二十而南游江、淮”(《太史公自序》)。在南游之前數(shù)年間,他曾向董仲舒請教過《春秋》之學,向孔安國學習過《古文尚書》。元封三年(公元前一○八年),司馬遷任太史令,“紬《史記》石室金匱之書”,開始搜集史料。太初元年(公元前一○四年),司馬遷參與修訂的《太初歷》正式頒布施行,于是開始撰寫《史記》。天漢三年(公元前九八年),司馬遷因李陵事件得罪武帝,被處腐刑!稘h書?司馬遷傳》云,“遷既被刑之后,為中書令,尊寵任職”。遭受腐刑摧殘的司馬遷,更加堅定了完成《史記》的決心。征和二年(公元前九一年),司馬遷作《報任少卿書》,云:“仆竊不遜,近自托于無能之辭,網(wǎng)羅天下放失舊聞,略考其行事,綜其終始,稽其成敗興壞之紀,上計軒轅,下至于茲,為十《表》,《本紀》十二,《書》八章,《世家》三十,《列傳》七十,凡百三十篇!保ā段倪x》卷四一)概述全書及各部分篇數(shù),與《太史公自序》全同,可見此時《史記》已經(jīng)基本完成。
《史記》原名太史公書,《漢書?楊惲傳》稱“太史公記”,《漢書?藝文志》稱“太史公百三十篇”,《風俗通?正失》稱“太史記”。大約在東漢桓帝時,《史記》之名已經(jīng)通行。
二
《史記》敘事,始自黃帝,下迄西漢太初!短饭孕颉吩啤坝嗍鰵v黃帝以來至太初而訖,百三十篇”,又云“漢興已來,至于太初百年”,又云“百年之閑,天下遺文古事靡不畢集太史公”,其他各篇也多次提及太初斷限!短饭孕颉吩疲骸皾h興五世,隆在建元,外攘夷狄,內(nèi)修法度,封禪,改正朔,易服色。作《今上本紀》第十二!碧跸孪薜拇_定,也與其時漢朝文治武功臻于鼎盛有關(guān)。今本《史記》中涉及太初以后之事,多為后人增補。
《史記》全書一百三十篇,五十二萬六千五百字,《太史公自序》、《漢書?司馬遷傳》皆有明文。但在司馬遷去世之后不久,《史記》便已殘缺。《后漢書?班彪傳》引班彪《略論》云:司馬遷“作《本紀》、《世家》、《列傳》、《書》、《表》凡百三十篇,而十篇缺焉”!稘h書?藝文志》云:“《太史公》百三十篇。十篇有録無書!薄稘h書?司馬遷傳》也說其中“十篇缺,有録無書”。所謂“有録無書”,指篇名雖存,而其書已亡!稘h書?藝文志》系據(jù)《七略》節(jié)縮而成,而《七略》本于劉向《別録》,據(jù)此可知劉向、劉歆時《史記》已有亡佚。實際上十篇亡佚的時間,當更在劉向父子之前。漢宣帝、元帝之時,褚少孫已稱求《三王世家》、《龜策列傳》不能得,因未盡見諸本,所以他不敢斷言亡闕與否,實則其篇已佚。
《漢書?司馬遷傳》注引三國魏張晏列舉十篇亡書云:“遷沒之后,亡《景紀》、《武紀》、《禮書》、《樂書》、《兵書》(按即《律書》)、《漢興以來將相年表》、《日者列傳》、《三王世家》、《龜策列傳》、《傅靳列傳》!焙笕擞懻摯耸嫱,多有爭議:或以為十篇草創(chuàng)未成(如劉知幾)或以為部分亡佚(如呂祖謙),或以為十篇未亡(如李長之)。余嘉錫《太史公書亡篇考》折衷群言,詳加考證,多精當之論,可以參看。
今本《史記》十篇俱在,當出后人續(xù)補。張晏又云:“元成之間,褚先生補缺,作《武帝紀》、《三王世家》、《龜策》《日者列傳》,言辭鄙陋,非遷本意也!睆堦趟岂疑賹O補《史記》四篇,其中三王世家、龜策列傳二篇,褚氏明言求《史記》原書不能得,因而補其缺,所補文字標明“褚先生曰”;《日者列傳》雖未明言為補亡之作,但褚補文字俱在,亦稱“褚先生曰”,應(yīng)無疑義;今本《孝武本紀》鈔《封禪書》成文,篇中無“褚先生曰”,當非褚少孫手筆。錢大昕云今本《孝武本紀》“或魏晉以后,少孫補篇亦亡,鄉(xiāng)里妄人取此以足其數(shù)爾”(《廿二史考異》卷一)。褚少孫續(xù)史篇目有六篇,分別為《三代世表》、《建元以來侯者年表》、《外戚世家》、《梁孝王世家》、《田叔列傳》、《滑稽列傳》,亦皆標明“褚先生曰”。至于《孝景本紀》、《禮書》、《樂書》、《律書》、《漢興以來將相名臣年表》、《傅靳蒯成列傳》六篇,為何人所補,今已難以考定。余嘉錫云:“張晏雖能知十篇之目,然于其六篇不言為誰何所補。雖明知《景紀》為劉歆、揚雄、馮衍、史岑等所記,而終不能得其主名!保ā短饭珪銎肌罚
褚氏之后,繼作者頗多。劉知幾史通》云:“《史記》所書,年止?jié)h武,太初已后,闕而不録。其后劉向、向子歆及諸好事者若馮商、衛(wèi)衡、揚雄、史岑、梁審、肆仁、晉馮、段肅、金丹、馮衍、韋融、蕭奮、劉恂等相次撰續(xù),迄于哀平間,猶名《史記》!保ā妒吠ㄍㄡ尅肪硪欢豆沤裾贰罚┌啾胍詾楦骷宜m(xù)書多鄙俗,不足以踵繼《史記》,“乃繼采前史遺事,傍貫異聞,作后傳數(shù)十篇”(《后漢書 班彪傳》),班固等在此基礎(chǔ)上撰成《漢書》百篇,而各家續(xù)書遂亡。
趙生群,博士、南京師范大學中國古典文獻學教授、博士生導師。兼任中國歷史文獻研究會副會長、中國史記研究會副會長。著有《太史公書研究》、《史記文獻學叢稿》、《春秋經(jīng)傳研究》、《史記編纂學導論》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