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那個最特殊的改朝換代時期,有一群平凡卻又獨特的人,他們是亂世中的竹林名士。本書以竹林七賢的個人經(jīng)歷為線索,完整記述了他們的傳奇人生,力求真實還原這些個性鮮明之人的詩意生存。他們的人生軌跡折射出時代的變化與歷史的滄桑,幫助我們更好地讀懂他們,讀懂那個時代。
★ 嵇康,阮籍,山濤,向秀,阮咸,劉伶,王戎,史上一群最怪誕瘋癲的名士。 當他們走進竹林,從此誕生了文化史的奇觀、政治史的奇跡、心靈史的奇談。★ 這是一部古代文人的心靈史,也是一部血淚史! 透過歷史的云霧,我們可以了解在那個最特殊的改朝換代時期,有這么一群平凡卻又獨特的人,他們是亂世中的竹林名士。
蘇河,女,80年代末生人,理想主義者。自小喜讀文史書籍,尤愛魏晉,欽羨魏晉名士灑脫自由的生活,對竹林七賢之歷史如數(shù)家珍。喜愛音樂和電影。曾參與策劃出版多本文史書籍。
第一章 禮崩樂壞,時無英雄
第一節(jié) 籍習儒學,志在用世003
第二節(jié) 明帝托孤,曹馬始爭008
第三節(jié) 何晏談玄,名士不羈013
第四節(jié) 時不我與,隱居鄉(xiāng)里018
第五節(jié) 初次征召,奏記表志022
第六節(jié) 河內拜訪,相見恨晚027
第二章 知音始遇,交游山陽
第一節(jié) 叔夜性真,籍濤嘆服033
第二節(jié) 嗣宗迷惘,不吝指教038
第三節(jié) 嵇康打鐵,向秀鼓風043
第四節(jié) 浮華洛陽,正始改制046
第五節(jié) 司馬觀望,韜光養(yǎng)晦051
第六節(jié) 竹林由性,樂游山陽056 第一章 禮崩樂壞,時無英雄
第一節(jié) 籍習儒學,志在用世003
第二節(jié) 明帝托孤,曹馬始爭008
第三節(jié) 何晏談玄,名士不羈013
第四節(jié) 時不我與,隱居鄉(xiāng)里018
第五節(jié) 初次征召,奏記表志022
第六節(jié) 河內拜訪,相見恨晚027
第二章 知音始遇,交游山陽
第一節(jié) 叔夜性真,籍濤嘆服033
第二節(jié) 嗣宗迷惘,不吝指教038
第三節(jié) 嵇康打鐵,向秀鼓風043
第四節(jié) 浮華洛陽,正始改制046
第五節(jié) 司馬觀望,韜光養(yǎng)晦051
第六節(jié) 竹林由性,樂游山陽056
第三章 玄學盛行,聲無哀樂
第一節(jié) 竹林清談,推崇自然063
第二節(jié) 樂禮之爭,音樂獨勝068
第三節(jié) 阮咸擅音,劉伶好酒073
第四節(jié) 叔夜入洛,嗣宗二仕078
第五節(jié) 病免尚書,七賢聚至083
第六節(jié) 曹爽專權,司馬稱病088
……
第五節(jié) 司馬觀望,韜光養(yǎng)晦
沒錯,面對曹爽一派的打擊,司馬懿選擇了韜光養(yǎng)晦,蟄伏伺機在暗中慢慢地扶植自己的勢力。司馬懿是四朝元老,又蒙先帝托孤,相當于攝政王一類的人物,地位自然尊崇無比,可是面對曹爽千方百計地刁難,倒也能在面兒上做到無動于衷,退步忍讓,不能不說是心機深沉,修為了得。
司馬懿,字仲達,河內郡溫縣孝敬里人。史書中曾贊譽他“少有奇節(jié),聰明多大略,博學洽聞,伏膺儒教”。從史書對他的評價中可以看出司馬懿這人毫無疑問是有真才實學的,當年的明帝托孤有借此要挾他的意思,但是也確實是看上了他的才能,覺得他是個人物。曹爽和司馬懿就像天平的兩端,若是能夠相互制衡,還是可以保得曹魏江山穩(wěn)定。可是曹爽前期還能謹慎自持,在曹芳繼位不久就開始野心膨脹,對權力的欲望使得他越來越驕奢淫逸,驕傲自大,漸漸地開始排除異己,妄想著一家獨大。曹爽的勢力越來越大,自然會擠壓到司馬懿的勢力,天平的兩端就會開始失衡,爭斗也就不可避免地發(fā)生了。司馬懿為人心機甚深,他是能夠跟諸葛亮一較高下的人物,自然無人可以讀到他的心思。至于司馬懿是不是有想自己做皇帝的野心,后世已經(jīng)不能夠知道,但是毫無疑問,這個人絕對是一個能夠在亂世中翻云覆雨的人物。
在他還在曹操門下的時候,就能夠讓曹操一邊不滿意他的“狼狽之相”,一邊又憐惜著他的雄豪之志。何為“狼狽之相”?這是相面的術語之一,就是在肩頭不動的情況下,頭能轉180度,而狼與狗都是能夠轉180度回頭看的動物,相傳有此面相之人,皆是狼心狗肺,心術不正。又傳有此面相之人,乃有帝王之志。曹操門下可謂是人才濟濟,曹操本人又心胸狹窄,被認為有“狼狽之相”還能放著不殺,可見司馬懿的厲害之處。逐漸地司馬懿不僅贏得了曹操的信任,而且曹丕對他甚是依賴,在政事上和軍事上對其言聽計從,司馬懿越來越勞苦功高。曹丕去世的時候,就讓司馬懿、曹真、陳群三人輔助明帝曹睿,在曹睿去世之時,又讓其輔助齊王曹芳。
對于這樣的一個人物,曹爽這個連兩把刷子都沒有的草包,自己還沒有好好地掂量清楚有多大的能力,就開始冒冒失失地去觸司馬懿的霉頭,整日想著怎么去扳倒他,架空他的權力。
老謀深算的司馬懿豈會看不出這個愣頭青的計謀,干脆就開始觀望起來,看看曹爽到底能折騰出什么來。于是,就在曹爽“正始改制”的時候,司馬懿主動請兵出戰(zhàn),在軍事方面好好地發(fā)揮了一下自己的才能。
公元241年(正始二年)4月,吳國的孫權分兵四路攻打魏國,分別派衛(wèi)將軍全琮率軍數(shù)萬出淮南,威北將軍諸葛恪攻六安,前將軍朱然攻樊城,大將軍諸葛瑾攻柤中。一時之間,曹魏局勢緊張了起來,朝堂之上,眾人議論紛紛,意見不一,多數(shù)人認為吳國這么遠的來進攻,肯定糧草補給不足,不如等著他們物資耗盡,自己主動撤軍,到時候就可以不費吹灰之力破敵。就在此際,司馬懿主動請纓,出兵迎戰(zhàn)。
“太傅如此心焦,不顧朝臣的意見,我看并不妥吧!贝藭r的曹爽對待司馬懿還有幾分尊敬,言語之中客氣之詞頗多。
司馬懿忙道:“如今皇帝繼位不久,邊城就受敵人侵擾,我們如果不出兵而是安坐廟堂之上,不僅邊境會騷動不安,影響穩(wěn)定,而且百姓會心存疑惑,認為我們沒有能力抗擊敵方,保家衛(wèi)國,如此一來,必定會對皇室大失信心,這是社稷的大憂患啊!
不久之后,司馬懿親自帶兵迎戰(zhàn)吳軍,很快就憑著豐富的軍事經(jīng)驗,殲滅吳軍萬余人,奪取船艦物資甚多,贏得一場漂亮的戰(zhàn)役。
大勝之后,皇帝增司馬懿食郾、臨潁,前后共四縣,食邑萬戶,子弟十一人皆封列侯。眼見司馬懿功勛德望日漸盛大,曹爽心中頗為不忿,然而司馬懿的態(tài)度卻更加謙恭,曹爽一時也無話可說。司馬懿不僅自己謙虛謹慎,并且常常告誡子弟們說:“俗話說‘月滿則虧,水滿則溢’。盛和滿是道家所忌諱的,春夏秋冬尚且要往返推移。事物發(fā)展到極點就要衰退,一定要減了再減,這樣才可以避免禍事的發(fā)生。
韜光養(yǎng)晦的司馬懿小心謹慎做人,在政事上極少發(fā)表意見,在軍事上卻始終沒有放手。吳國派諸葛恪駐兵宛城,邊人深受其害。公元243年(正始四年),司馬懿要率兵攻之,群臣照樣議論紛紛,提出一大堆意見,以為諸葛恪這次糧草豐裕,我方孤軍深入,到時候吳國的援軍到來,我方人馬進退失據(jù),討不到半點便宜。司馬懿卻說:“吳軍所擅長的是水戰(zhàn),今日我攻其城,自然會有對策。吳軍如果真的用其所長,棄城奔走,這是我們預期的目的,城池就收復了。而吳軍如果敢固守城池,冬天的時候船不能行,救兵必定棄船到陸地相救,這就要進行他們不擅長的陸戰(zhàn),這對我們是有利的。”
帶著滿朝大臣的反對,這年九月,司馬懿以六十歲的高齡出征。軍隊到達前線之后,果然如司馬懿所料,諸葛恪棄城而走。這次戰(zhàn)役更是漂亮,司馬懿幾乎不費一兵一卒就贏了,勝利的消息傳到了朝里,眾人紛紛夸贊不已,司馬懿的威望又上一層。
這邊曹爽自然怒氣沖沖,“正始改制”讓他焦頭爛額,死對頭又威望日盛,于是就有了鄧飏的建議和那場永遠載入史冊的敗仗。吃了這場敗仗的曹爽正如司馬懿所料,并沒有收斂,反而越發(fā)地想要和司馬懿一較高下,徹底壓倒對方的氣勢。
公元245年(正始六年),八月,曹爽廢棄中壘、中堅營,命令其弟曹羲統(tǒng)領兩營兵眾。
“武安侯,這么隨意地撤去中壘、中堅營,怕是不合祖制吧?”司馬懿阻止道。
“朝廷頒布的立法中說要精簡國家機構,節(jié)省開支,太傅當時不也是很贊同的嗎?怎么真到要實際行動的時候就不是這樣了呢?”曹爽斷然拒絕了司馬懿的建議。
公元246年(正始七年),正月,吳兵侵入柤中,數(shù)以萬計的百姓為躲避吳兵,北渡沔水。兩人又開始意見不合起來。
“沔南和敵軍距離太近,假如百姓奔還,必定引來吳兵,應該讓他們暫時留在北方!彼抉R懿說道。
曹爽卻持反對意見,他說:“現(xiàn)在不能堅守沔南,留下百姓,他日百姓越聚越多,當如何?這不是長久之策!
“凡物置之安地則安。危地則危。故兵書曰‘成敗,形也;安危,勢也’。如果吳軍以二萬人斷沔水,三萬人與沔南諸軍相持,萬人陸攻柤中,將何以救之?”
司馬懿的意思是東吳擅長的是水戰(zhàn),漢水之南作為孫權的用武之地不如果斷舍棄,留著也是無益之處,還白白地耗費了兵力,還不如專心經(jīng)營漢水以北。東吳不敢離水作戰(zhàn),這必然會暴露他們的不足,而他不敢來,則我們再無防御之憂,假以時日,我們國富力強,吞并它的日子也就不遠了。曹爽最終沒有聽取司馬懿的建議,驅趕河南逃難百姓。后來,吳兵果然擊破柤中,魏國因此失去了上萬名百姓。
“父親,您不是一直都跟我們說要韜光養(yǎng)晦,低調行事,怎么最近開始直斥曹爽,表達自己的態(tài)度了呢?”司馬師問道。
確實,自從曹爽斜谷之戰(zhàn)大敗之后,司馬懿雖然還是像以前那么低調,但是態(tài)度還是略微有些改變,多次直斥曹爽之非。上面兩次,就是直接表達自己的不滿。
司馬懿笑了一下,說道:“我這么做自然有原因的。多反對幾次,才能讓人知道曹爽到底是個多蠢的草包,再說,再不發(fā)聲,朝廷之上,就沒人知道你的存在啦,必要時候,也是要露個臉的!
“父親英明!彼抉R師和司馬昭連連嘆服。
而此時的曹爽想必對司馬懿也有了更排斥的心理,即使司馬懿說的對,他也會找茬,挑毛病,一定不會聽,他所要做的就是要讓所有的人都知道,魏國的大權只操控在他的手里,司馬懿不過是他手下敗將而已。這樣一來曹爽越發(fā)不得人心,看起來占盡上風,其實已經(jīng)落入了司馬懿給他設的圈套,在朝廷之上,面對司馬懿和曹爽的爭斗,本來選擇居中、不偏不倚的大臣們漸漸地開始選擇站在了司馬氏一邊,而曹爽和他帶領的浮華公子聲望日下?墒遣芩緵]有察覺,還是終日飲酒作樂,越發(fā)的胡作非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