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海戲曲研究:中國戲曲通論(套裝上下冊)》由張庚、郭漢城為代表的10位戲曲理論者,精匯畢生研究成果,傾注各自才華心智而通力合作完成,是迄今為止最為全面、系統(tǒng)、完整的戲曲理論論著,不僅在當時具有很高的學術價值,即使對當下以及未來的戲曲舞臺實踐也都仍然可以發(fā)揮重要的理論指導作用。全書十一章,對戲曲的歷史、現(xiàn)狀與未來;對戲曲的文學、音樂、表演、導演及舞臺美術、劇目生產等各個藝術環(huán)節(jié),都進行了全面細致的闡述,并且各個部分都蘊含著整體的內在聯(lián)系,堪稱戲曲理論研究著述中的經典之作。
張庚(1911年—2003年),原名姚禹玄,生于1911年1月22日,湖南長沙人。中國戲劇理論家、教育家、戲曲史家。1934年參加左翼劇聯(lián),開始從事戲劇活動。他對表演、導演、音樂都有較深的修養(yǎng)。在將近半個世紀的編輯、教學、研究和領導戲劇運動的實踐中,撰寫了大量有關戲劇藝術和戲劇運動的評論、講稿、報告、論文和專著。中華人民共和國建立后,他全力投身于戲曲革新工作,認真貫徹“百花齊放,推陳出新”的方針,對編演現(xiàn)代戲、新編歷史劇和整理改編傳統(tǒng)劇目等進行了深入探討和有益的實踐。
郭漢城,戲曲評論家,1917年生于浙江省蕭山。1938年入延安陜北公學學習。1943年加入中國共產黨。曾任察哈爾省文化局副局長、省文聯(lián)主任,華北行政委員會文藝處副處長。新中國成立后,歷任中國戲曲研究院劇目研究室認行,文化部藝術研究院副院長兼戲曲研究所所長,《戲曲研究》叢刊主編,國務院學位委員會第二屆學科評議組成員,中國劇協(xié)第三屆常務理事、第四屆副主席,中國戲曲學會副會長。著有《戲曲劇目論集》、《當代戲曲發(fā)展軌跡》等,與張庚合作主編《中國戲曲通史》、《中國戲曲通論》等。
前言
第一章 中國戲曲與中國社會
第一節(jié) 自成體系的中國戲曲
第二節(jié) 戲曲生存與延續(xù)的社會條件
第三節(jié) 戲曲的全國化
第四節(jié) 戲曲的現(xiàn)代化
第二章 中國戲曲的人民性
第一節(jié) 人民性的涵義及性質
第二節(jié) 古代戲曲的人民性
第三節(jié) 有關傳統(tǒng)劇目人民性的幾個問題
第四節(jié) 當代戲曲的人民性
第三章 戲曲的藝術形式 前言
第一章 中國戲曲與中國社會
第一節(jié) 自成體系的中國戲曲
第二節(jié) 戲曲生存與延續(xù)的社會條件
第三節(jié) 戲曲的全國化
第四節(jié) 戲曲的現(xiàn)代化
第二章 中國戲曲的人民性
第一節(jié) 人民性的涵義及性質
第二節(jié) 古代戲曲的人民性
第三節(jié) 有關傳統(tǒng)劇目人民性的幾個問題
第四節(jié) 當代戲曲的人民性
第三章 戲曲的藝術形式
第一節(jié) 詩、樂、舞的綜合與戲曲形式的形成
第二節(jié) 戲曲形式的節(jié)奏性
第三節(jié) 戲曲形式的虛擬性
第四節(jié) 戲曲形式的程式性
第四章 戲曲的藝術方法
第一節(jié) 不同的舞臺形象創(chuàng)造方法
第二節(jié) 戲曲意象的創(chuàng)造規(guī)律
第三節(jié) 戲曲藝術方法的實質
第五章 戲曲文學
第一節(jié) 劇詩
第二節(jié) 戲曲的人物塑造
第三節(jié) 戲曲的情節(jié)結構
第四節(jié) 戲曲的沖突
第五節(jié) 戲曲的體裁
第六節(jié) 戲曲的語言
第六章 戲曲音樂
第一節(jié) 戲曲音樂的特征
第二節(jié) 戲曲音樂的構成
第三節(jié) 戲曲音樂的體現(xiàn)手段
第七章 戲曲表演
第一節(jié) 獨具品格的表演藝術
第二節(jié) 表演程式
第三節(jié) 腳色行當
第四節(jié) 塑造舞臺形象的美學追求
第五節(jié) 戲曲的舞臺體驗
第八章 戲曲舞臺美術
第一節(jié) 人物造型
第二節(jié) 景物造型
第九章 戲曲導演
第一節(jié) 戲曲導演的歷史傳統(tǒng)
第二節(jié) 戲曲導演的職能
第三節(jié) 戲曲導演的構思活動
第四節(jié) 戲曲導演的專業(yè)手段
第五節(jié) 戲曲導演的觀眾意識
第十章 戲曲與觀眾
第一節(jié) 娛樂與教育
第二節(jié) 距離與共鳴
第三節(jié) 欣賞與創(chuàng)造
第四節(jié) 適應與引導
第十一章 戲曲的推陳出新
第一節(jié) 中國戲曲改革的道路
第二節(jié) 戲曲革新的歷史回顧
第三節(jié) 推陳出新的未來探索
后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