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語》:中國春秋時期一部語錄體散文集,主要記載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它較為集中地反映了孔子的思想。由孔子弟子及再傳弟子編纂而成。全書共20篇、492章,首創(chuàng)“語錄體”。南宋時,朱熹將它與《孟子》《大學》《中庸》合為“四書”。
“半部《論語》治天下”,自古至今,無論在士人當中還是在老百姓中間,《論語》一書都是中國人的一部不能逾越的圣典。權威譯注北京師范大學名師劉全志譯注。精美插圖最能融合文學性和藝術性的插圖作品,圖文并茂,營造最佳閱讀體驗。權威出版社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是一個中央級的出版社,是中國最具影響力的教育出版社之一,獨家出版《全日制義務教育課程標準》。
國家教育部分別于2001年和2003年頒布了作為基礎教育課程改革核心內容的《全日制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實驗稿)》和《普通高中語文課程標準(實驗)》(以下簡稱“課程標準”),2011年又對義務教育階段(小學、初中)的“課程標準”進行了修訂,頒布了《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2011年版)》!罢n程標準”是教材編寫、教學、評估和考試命題的依據(jù),是國家管理和評價課程的基礎。
“課程標準”(2011年版)明確提出“要重視培養(yǎng)學生廣泛的閱讀興趣,擴大閱讀面,增加閱讀量,提高閱讀品位。提倡少做題,多讀書,好讀書,讀好書,讀整本的書”,并規(guī)定了不同階段學生的閱讀總量,指定和推薦了具體的課外讀物書目。從推薦書目可以看出,“課程標準”把中小學生的課外閱讀,尤其是中外名著的閱讀擺到了非常重要的位置。
語言學家、教育家呂叔湘先生曾一再強調課外閱讀的重要性,他認為自己的語文能力70%是得之于課外閱讀。多讀課外書可以提高語文能力,這是所有人特別是語文能力較好的
國家教育部分別于2001年和2003年頒布了作為基礎教育課程改革核心內容的《全日制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實驗稿)》和《普通高中語文課程標準(實驗)》(以下簡稱“課程標準”),2011年又對義務教育階段(小學、初中)的“課程標準”進行了修訂,頒布了《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2011年版)》。“課程標準”是教材編寫、教學、評估和考試命題的依據(jù),是國家管理和評價課程的基礎。
“課程標準”(2011年版)明確提出“要重視培養(yǎng)學生廣泛的閱讀興趣,擴大閱讀面,增加閱讀量,提高閱讀品位。提倡少做題,多讀書,好讀書,讀好書,讀整本的書”,并規(guī)定了不同階段學生的閱讀總量,指定和推薦了具體的課外讀物書目。從推薦書目可以看出,“課程標準”把中小學生的課外閱讀,尤其是中外名著的閱讀擺到了非常重要的位置。
語言學家、教育家呂叔湘先生曾一再強調課外閱讀的重要性,他認為自己的語文能力70%是得之于課外閱讀。多讀課外書可以提高語文能力,這是所有人特別是語文能力較好的人的共同體會。而中外名著則是學生課外閱讀的首選,因為中外名著是人類數(shù)千年的文化積累與文明傳承,這些經過歷史的積淀與檢驗的文化財富,是我們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知識源泉。
基于以上考慮,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憑借自身教育研究資源,組織了一批學者和專家,包括當代著名的作家、翻譯家、語文教育研究者、特級教師等,根據(jù)“課程標準”推薦書目,并吸收了一些權威學者最新的青少年閱讀研究成果和閱讀書目的推薦意見,精心編撰了這套“語文新課標必讀叢書”。本套叢書經過周到的考量和嚴格的篩選,最終選定了包含有童話、寓言、故事、詩歌散文、長篇文學名著、中國古典名著、歷史讀物、科普科幻作品等各種類別的必讀書目。
本套叢書是專門為廣大中小學生傾力打造的經典讀物,版本完善,內容準確,體例設置科學實用。叢書中的外國文學名著均為全譯本,我們選用了著名翻譯家的譯本,并編排了大量的由國外繪畫大師繪制的精美原版插圖,其中大部分插圖都是首次在國內圖書中呈現(xiàn)。針對中國古典名著、國學類圖書,我們邀請了包括蔡義江、張景、馬東瑤等在內的眾多學者和專家,由他們負責編寫和把關,以確保此類圖書的權威性與專業(yè)性。
叢書通過“導讀”“旁批”“要點評析”“考點精選”等欄目,對名著的精髓部分、重點、難點、考點,進行了細致的講解與指導,幫助學生有效積累文學知識,掌握閱讀方法,借鑒寫作技巧,切實提高語文素養(yǎng)。我們還針對其中思想內涵較深的作品,組織原書的著譯者和相關學者、專家編寫了權威、專業(yè)的點評,通過對作品重點篇章、重要段落、內容要點、精彩語句的批注和評析,實現(xiàn)了對作品全面、深入的剖析與解讀,使讀者能夠輕松領悟名著精髓,充分理解名著內涵,真正讀懂名著、讀活名著。
我們希望通過本套叢書的出版,能夠有效調動學生的閱讀熱情,提高其閱讀品位。希望廣大中小學生把本套叢書當成良師益友,與名著同行,在閱讀中成長。
李觀政
2014年6月于北京
譯注者簡介
劉全志,中國古代文學專業(yè)博士,主要從事先秦兩漢文學與文化研究,就職于北京師范大學文學院。在《中國哲學史》等刊物發(fā)表學術論文20余篇,出版圖書有《周易》《中國古代相思詩詞曲精粹》《跟孩子一起讀的簡明國學》等。
導讀
學而第一
為政第二
八佾第三
里仁第四
公冶長第五
雍也第六
述而第七
泰伯第八
子罕第九
鄉(xiāng)黨第十
先進第十一
顏淵第十二
子路第十三
憲問第十四
導讀
學而第一
為政第二
八佾第三
里仁第四
公冶長第五
雍也第六
述而第七
泰伯第八
子罕第九
鄉(xiāng)黨第十
先進第十一
顏淵第十二
子路第十三
憲問第十四
衛(wèi)靈公第十五
季氏第十六
陽貨第十七
微子第十八
子張第十九
堯曰第二十
學而第一
本篇是《論語》的首篇,《論語》的篇名是后人所起,一般摘自于每一篇第一章的兩三個字!秾W而》共16章,所記內容涉及很多方面,主要有學習、孝道、修身等,而這些又是儒家所主張的修業(yè)進道的基礎或根本途徑,所以朱熹說:“此為書之首篇,故所記多務本之意,乃入道之門、積德之基,學者之先務也!
1.1子曰":“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
【注釋】
"子:古代對男子的敬稱,相當于“先生”。在《論語》中的“子曰”均專指孔子說。#說:同“悅”,愉快、高興。$朋:“同門曰朋,同志曰友”,這里指同學。%慍(yùn):生氣,埋怨。&君子:古代指地位高的貴族,后來指有道德、有學問、有修養(yǎng)的人。
【譯文】
孔子說:“學了知識要時常練習,不也很愉快嗎?有同學從遠方來,不也很快樂嗎?人家不了解我,我卻不生氣,不也是君子的風格嗎?”
【解讀】
這一章為《論語》之首,因此很受歷代學者的重視。南朝梁代學者皇侃說此章“言人必須學也”,南宋學者朱熹也認為此章是“入道之門,積德之基”。在這里,孔子主要談論學習,涉及學習的方法和學習的目的,孔子認為學習知識的方法在于及時溫習和與人切磋,學習的目的不是到人前炫耀,而是為了提高自己的道德修養(yǎng)。
1.2有子曰":“其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鮮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亂者,未之有也。君子務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為仁之本與!”
【注釋】
有子:有若,字子有,孔子的學生。#弟(tì):同“悌”,敬愛兄長。$鮮(xiǎn):少。%與:同“歟”,語氣詞。
【譯文】
有子說:“孝順父母、敬愛兄長的人,卻喜歡冒犯上級,是很少見的;不喜歡冒犯上級,卻喜歡造反的人,是沒有的。君子專心致力于根本的事務,根本確立了,正道也就產生了。孝順父母、敬愛兄長,這是仁德的根本。
【解讀】
這一章是有若的名言,他認為孝悌是仁德的根本,一個人如果在家里孝順父母、敬愛兄長,那么在外也不會犯上作亂。在這里,有若強調的是孝悌的重要性,認為它是各種優(yōu)良品德的根本點。
1.3子曰:“巧言令色,鮮矣仁!”
【注釋】
"令色:面色和善,這里指偽善、假裝和善。
【譯文】
孔子說:“花言巧語,一臉偽善,這樣的人很少有仁德!”
【解讀】
這一章重在批評花言巧語的人,認為這樣的人雖然善于言辭,但言行不一,如此便喪失了道德。此章言語簡潔精練,卻讓人深思:表面和善、內心險惡的人又有多少仁義道德呢?
1.4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為人謀而不忠乎?與朋友交而不信乎$?傳不習乎%?”
【注釋】
曾子:曾參(shēn),字子輿,孔子的學生。三:泛指多次。。▁ǐng):反省。三。憾啻畏词。信:真誠,誠實守信。傳(chuán):老師傳授的知識。
【譯文】
曾子說:“我每天多次反省自己:為別人辦事是不是盡心盡力了?與志同道合的人交往是不是誠實守信了?老師傳授的知識是不是復習了?”
【解讀】
這一章主要講提高道德修養(yǎng)的基本方法,即要時刻反省自己,這種反省要從多方面著手,比如為別人辦事、與別人交往、自己的學習狀況等。這樣不斷地反省自己,時刻檢查自己的言行,日積月累,便能成為道德高尚的人。
1.5子曰:“道千乘之國",敬事而信,節(jié)用而愛人,使民以時!
【注釋】
道:同“導”,治理。#時:農時。
【譯文】
孔子說:“治理一個擁有一千輛兵車的大國,要謹慎認真地辦事,又要誠實守信,節(jié)約費用,愛護士人,使百姓不誤農時!
【解讀】
這一章重在說明執(zhí)政者治理國家的基本原則,要以人為本,即處理政事首先要謹慎認真,信守承諾;緊接著要節(jié)約用度,愛護士人;而在派使百姓的時候,更要注意不違農時。如此治理,才能算施政有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