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靜思語》包含人性之間的大愛和大美!
“一百人讀到一百句靜思語,被十句打動,然后十個人會把它轉(zhuǎn)化為行動,就已經(jīng)是功德無量的事情了。”
“這個社會一定要找到信仰,信仰不一定僅僅用宗教去表現(xiàn),但是各種宗教所蘊藏的一些東西會成為一種重要的支撐,所以我希望這本書有更多人應(yīng)該讀到它。”
證嚴(yán)上人,臺灣最著名的佛教人士,慈濟基金會的創(chuàng)辦人,曾獲諾貝爾和平獎提名,并獲得“全球佛教貢獻獎”“國際和平獎”“亞洲杰出女性”等眾多國際性榮譽。她曾被臺灣民眾選為“最美麗的人” ,有人把她稱為“東方的特蕾莎” ,還有人把她看作救苦救難的觀世音。
“普天之下,沒有我不愛的人” ; “普天之下,沒有我不信任的人” ; “普天之下,沒有我不原諒的人” 。普天三無,這一句心包太虛與氣度恢弘的開示,來自證嚴(yán)上人美善與堅定的心靈。
一九三七年,出生于臺灣臺中的清水鎮(zhèn)。一九六三年,依印順導(dǎo)師為親教師出家。師訓(xùn)“為佛教,為眾生”,是年二十六歲。
一九六六年,創(chuàng)辦佛教克難慈濟功德會,年二十九歲。
一九六六年以后的數(shù)十年來,慈濟世界在上人慈悲呵護下,一步一步,堅實的茁壯;如今遍布全球的慈濟人,出現(xiàn)在全世界許許多多有災(zāi)難與苦痛的地方;
通過親手拔除人們的苦與痛,上的的弟子們,謹(jǐn)守著上人堅定的菩薩志愿與佛陀清涼的慈悲智慧,虔誠的追隨上人祈愿:愿人心能凈化,愿社會能祥和,愿天下能無災(zāi)。
編者言
第一篇 愛與奉獻——談人生
第二篇 人情練達——談世事
第三篇 和平美善——談大愛
第四篇 永恒瑰寶——談行善
第五篇 善順不逆——談行孝
第六篇 鐫琢足印——談實踐
第七篇 圓融無礙——談;
第八篇 自覺覺他——談學(xué)佛
第九篇 歸向真如——談心性
第十篇 德備品端——談人格
第十一篇 滌心凈澄——談清凈
第十二篇 守志循軌——談行止
第十三篇 紅塵自在——談處世
第十四篇 法水入心——談修行
第十五篇 會理利他——談助人
第十六篇 一線之隔——談善惡
第十七篇 疼惜大地——談環(huán)保
第十八篇 清淡平實——談生活
人生只有使用權(quán),沒有所有權(quán)。
(一九九四年五月廿九日全省委員聯(lián)誼會)
要活得健康,重要的是心理健康,人生才會幸福。
(一九九四年十二月廿五日晨語)
幸福不是財富多、權(quán)大、位高,而是自在、快樂、平安。
(一九九六年三月十九日中區(qū)會員)
為人群服務(wù),是“人生”;為生活服務(wù),是“眾生”。
(一九九六年六月十三日慈濟護專畢業(yè)生尋根之旅)
人生的責(zé)任,是要做利益人群的事。
(一九九六年十二月一日慈院同仁靜思體驗營)
人生最大的懲罰是后悔。
(一九九六年十二月廿九日全省委員聯(lián)誼會)
要看清人生的道理——以布施心轉(zhuǎn)慳貪,以慈悲心轉(zhuǎn)嗔恚,以智慧心轉(zhuǎn)愚癡。
(一九九七年一月廿一日培訓(xùn)委員歲末聯(lián)歡)
真理就是人生可行之路。
(一九九七年五月廿八日晨語)
常懷感恩心而不埋怨,人生道路才能暢通無礙。
(一九九七年八月一日志工早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