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學(xué)術(shù)文化名著文庫——王桐齡中國民族史(上下)
定 價:78 元
- 作者:王桐齡
- 出版時間:2013/3/1
- ISBN:9787206082979
- 出 版 社:吉林人民出版社
- 中圖法分類:K28
- 頁碼:583
- 紙張:膠版紙
- 版次:1
- 開本:16K
《中國學(xué)術(shù)文化名著文庫:王桐齡中國民族史(套裝上下冊)》本編所引用之史料,多系人所共知,無加注釋之必要,惟原文太簡單,讀者或不明了其事跡之始末,故特注明出處,以便檢查原文。
本編所用史料,往往取材于自著之書;因原文系講義體裁,有時因陋就簡:用自著之書,比較可以省事也。
注重民族之混合及發(fā)展事跡,對于國家之盛衰興亡與社會文化之進步退步,有時連帶敘及之,無暇詳述;讀者有愿研究當時各民族之政治狀況與社會狀況者,可參考文化學(xué)社出版之拙著《中國史》與商務(wù)印書館出版之拙著《東洋史》,本編不恕多敘。
《中國學(xué)術(shù)文化名著文庫:王桐齡中國民族史(上下)》由王桐齡著,本書以漢族為主體,凡滿族中之肅慎,扶馀,高麗,百濟,靺鞨,渤海,女真,滿洲;蒙族中之獯鬻,狄,匈奴,蒙古,韃靼,瓦刺;滿蒙混血族中之山戎,烏桓,鮮卑,吐谷渾,柔然,奚,契丹;回族中之丁零,月氏,烏孫,高車,鐵勒,突厥,回紇,沙陀;藏族中之戎,氐,羌,吐蕃,黨項;苗族中之九黎,三苗,荊蠻,百越,西南夷;南詔與后世民族中無所歸屬之東夷,皆全部或一大部分融合于漢族血統(tǒng)中,為中國民族組成之主要分子。
晚清光、宣之交,國人對于民族觀念上發(fā)生兩種誤解:一為對內(nèi)之誤解,是日排滿;一為對外之誤解,是日媚外。實則中國民族本為混合體,無純粹之漢族,亦無純粹之滿人,無所用其排。中國文化常能開辟東亞,武力亦能震撼歐洲,亦不必用其媚。
著者往年曾在北京師范大學(xué)擔任中國民族史,又在東南大學(xué)暑期學(xué)校擔任北三民族活動史,皆急就章,組織不甚完密;茲將兩種講義合并為一,加以訂證增補,交由文化學(xué)社出版,定名曰《中國民族史》。
首先,本書以漢族為主體,凡滿族中之肅慎,扶馀,高麗,百濟,靺羯,渤海,女真,滿洲;蒙族中之獯鬻,□狁,狄,匈奴,蒙古,韃靼,瓦刺;滿蒙混血族中之山戎,烏桓,鮮卑,吐谷渾,柔然,奚,契丹;回族中之丁零,月氏,烏孫,高車,鐵勒,突厥,回紇,沙陀;藏族中之戎,氐,羌,吐蕃,黨項;苗族中之九黎,三苗,荊蠻,百越,西南夷;南詔與后世民族中無所歸屬之東夷,皆全部或一大部分融合于漢族血統(tǒng)中,為中國民族組成之主要分子。中國史上之國家:若金與清為滿族所創(chuàng),若前趙、后趙、夏、北涼、元為蒙族所創(chuàng),若前燕、后燕、西燕、南燕、西秦、南涼、后魏、北周、北齊、遼為滿蒙混血族所創(chuàng),若后唐、后晉、后漢為回族所創(chuàng),若前秦、后秦、后涼、仇池、西夏為藏族所創(chuàng),若成為苗族所創(chuàng)者無論矣;即號稱漢族創(chuàng)立之國家,齊為漢族與東夷混合體,秦為漢族與西戎混合體,楚、吳、越為漢族與南蠻混合體,晉、燕為漢族與北狄混合體,南越、閩越、東甌及后來之長和、大理為漢族與苗族混合體,無不含有異族血統(tǒng);號稱漢族一統(tǒng)之大國家,若秦與漢為漢族與東夷、西戎、南蠻、北狄之混合體;隋與唐為漢族與匈奴、烏桓、鮮卑、氐、羌、巴氐之混合體,由唐至宋為漢族與高麗、百濟、突厥、鐵勒、沙陀、黨項、吐谷渾、吐蕃、奚、契丹之混合體,明為漢族與女真、蒙古之混合體,“中華民國”為漢、滿、蒙、回、藏、苗六族混合體,亦絕無單純血統(tǒng)。
然后以漢族向外發(fā)展事跡為主體,參以滿、蒙、回族向外發(fā)展事跡,若朝鮮境內(nèi)之漢領(lǐng)四郡,唐領(lǐng)安東都護府,越南境內(nèi)之秦領(lǐng)象郡,漢領(lǐng)交趾刺史部,吳領(lǐng)交州,唐領(lǐng)安南都護府,直隸于中國中央政府者無論矣;即朝鮮境內(nèi)之箕氏、衛(wèi)氏、后高麗王氏、后朝鮮李氏四王國,越南境內(nèi)之林邑區(qū)氏、范氏兩王國,占城諸葛氏王國,文趾丁氏、黎氏兩王國,大越李氏、安南陳氏、大越黎氏三帝國,安南莫氏都統(tǒng)使司,廣南阮氏王國,暹羅境內(nèi)之扶南范氏王國,暹羅鄭氏帝國,其創(chuàng)立國家之人何一非漢族。
日本、琉球、緬甸諸國及南洋群島諸部落,其創(chuàng)國之人雖非漢族。主張亦不在漢族手,然其所以開化原因,何一不受漢族影響。他如鄭成功父子開辟臺灣,葉來開辟新加坡,美洲華僑建設(shè)橫貫大西洋及太平洋間之大鐵路,法國境內(nèi)華工參加歐洲大戰(zhàn),何一非漢族成績。
至若匈奴西遷以后,建立匈加利王國;突厥西遷以后,建立伽色尼、塞爾柱克兩王國,阿斯曼土耳其帝國;遼室西遷以后,建立西遼帝國;蒙古西征以后,建立欽察、察合臺、窩闊臺、伊兒汗四大汗國及帖木兒、莫臥兒兩帝國,何一非滿蒙回族武功。歐洲中古近古時代屢受亞洲影響,而其原動力皆在中國;我國民族亦可以自豪矣。是為序。
1928年7月26日王桐齡自序于燕京大學(xué)教員寄宿舍
王桐齡先生(1878—1953),號嶧山,河北任邱人。清末考取秀才,后留學(xué)日本,1907年畢業(yè)于東京第一高等學(xué)校,1912年畢業(yè)于東京帝國大學(xué)文學(xué)系,獲文學(xué)學(xué)士學(xué)位。歸國后,曾任北京政府教育部參事,后應(yīng)聘為北京高等師范學(xué)校教務(wù)主任。北京高等師范學(xué)校改為北京師范大學(xué)后,任教授;直至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其間曾任系主任,并先后在北京法政大學(xué)、中國大學(xué)、燕京大學(xué)、清華大學(xué)、北京大學(xué)等校任課。治學(xué)勤奮,著譯甚豐,主要著作有:《中國史》、《東洋史》、《中國民族史》、《中國歷史黨爭史》、《儒墨之異同》等。
序
凡例
序論
第一章 漢族胚胎時代太古至唐虞三代
第一節(jié) 中國民族之成分
第二節(jié) 漢族、苗族之接觸
第三節(jié) 漢族內(nèi)部之融合
第二章 漢族蛻化時代東夷西戎南蠻北狄血統(tǒng)之加入春秋戰(zhàn)國
第一節(jié) 東方民族夷
第二節(jié) 南方民族蠻
第三節(jié) 西方民族戎
第四節(jié) 北方民族狄
春秋戰(zhàn)國時代五大國表
春秋戰(zhàn)國時代學(xué)派及其流行區(qū)域表
上古時代漢族與四國民族接觸表
春秋時代漢族與四圍民族接觸表
戰(zhàn)國時代漢族與四圍民族接觸表
古代雜婚表
古代歸化人表
第三章 漢族休養(yǎng)時代漢族與匈奴之接觸
漢族與烏孫之聯(lián)合秦漢
漢代中外雜婚表
前漢時代歸化人表
秦漢時代歸化部落表
東漢時代歸化羌人部落表
秦漢時代移民表
第四章 漢族第二次蛻化時代三國兩晉南北朝
五胡十六國興亡一覽表
第一節(jié) 匈奴血統(tǒng)之加入
一、前趙劉氏及后趙石氏
二、夏赫連氏
三、北涼沮渠氏
前趙先世世系表一
前趙先世世系表二
前趙世系表
后趙先世世系表
后趙世系表
夏先世世系表
夏世系表
北涼世系表
西涼世系袁
第二節(jié) 烏桓血統(tǒng)之加入
第三節(jié) 鮮卑血統(tǒng)之加入
一、檀石槐
二、燕慕容氏
前燕先世世系表
前燕世系表
后燕世系表
西燕世系表
南燕世系表
段氏世系表
吐谷渾世系表
三、后魏拓跋氏
后魏先世世系表
魏世系表
北燕世系表
四、西秦乞伏氏及南涼禿發(fā)氏
西秦先世世系表
西秦世系表
南涼先世世系表
南涼世系表
五、北齊高氏及北周宇文氏
北齊先世世系表
北齊世系表
北周先世世系表
北周世系表
第四節(jié) 氐羌血統(tǒng)之加入
一、氐羌之起源
二、仇池楊氏
仇池楊氏世系表
三、前秦苻氏
前秦世系表
前涼世系表
四、后涼呂氏
后涼呂氏世系表
五、后秦姚氏
后秦先世世系表
后秦世系表
第五節(jié) 巴氐之復(fù)活及其同化
成先世世系表
成世系表
五胡十六國中漢族女子入宮表
五胡十六國中漢族出身人物表
五胡十六國中漢姓女子入宮表
五胡十六國中漢姓名人物表
后魏漢族女子入宮表一
后魏漢族女子入宮表二
后魏公主及宗女下嫁漢族表
北齊漢族女子入宮表一
北齊漢族女子入宮表二
北齊公主下嫁漢族表
北周漢族女子入宮表一
北周漢族女子入宮表二
北周公主下嫁漢族表
后魏漢族出身人物表
后魏孝文帝改從漢姓一覽表
后魏外族大臣冠漢姓者表
后魏外族大臣未冠漢姓者表
東魏北齊兩朝漢族出身大臣表
東魏北齊兩朝漢族大臣改鮮卑姓者表
東魏北齊兩朝鮮卑大臣冠漢姓者表
東魏北齊兩朝外族大臣未冠漢姓者表
西魏北周兩朝漢大臣賜鮮卑姓者表
西魏北周兩朝漢大臣先世改鮮卑姓者表
西魏北周兩朝漢大臣賜國姓者表
西魏北周兩朝漢大臣未賜姓者表
西魏北周兩朝鮮牟大臣賜國姓者表
西魏北周兩朝已冠漢姓之外族大臣賜鮮卑姓者表
西魏北周兩朝外族大臣改姓者表
后魏外族女子入宮表
后魏公主下嫁外族表
北齊外族女子入宮袁
北齊公主下嫁外族表
北周外族女子入宮表
北周公主下嫁外族表
后魏外族出身人物表
北齊外族出身人物表
北周外族出身人物表
三國時代歸化部落表
晉初匈奴歸化部落雜居中國內(nèi)地表
南北朝時代歸化部落表
前燕境內(nèi)漢族僑民郡縣表
蜀漢北方出身人物表
孫吳北方出身人物表
東晉北方出身人物表
劉宋北方出身人物表
蕭齊北方出身人物表
蕭梁北方出身人物表
陳陳北方出身人物表
南朝史書中北方出身人物百分比例表
兩晉及南朝外族出身人物表
故東夷區(qū)域內(nèi)人物表
漢魏六朝時代西來高僧表
第五章 漢族第二次休養(yǎng)時代隋唐
第一節(jié) 隋唐之先世系統(tǒng)
隋唐皇室血統(tǒng)表
唐室與隴西李氏關(guān)系表
第二節(jié) 高麗百濟血統(tǒng)之加入
高麗世系表
百濟世系表
第三節(jié) 突厥血統(tǒng)之加入
東突厥世系表
西突厥世系表
第四節(jié) 鐵勒血統(tǒng)之加入
回紇世系袁
薛延陀世系表
仆固世系表
渾世系表
契瑟世系表
多濫葛世系表
阿跌世系表
第五節(jié) 沙陀血統(tǒng)之加人
沙陀世系表
第六節(jié) 黨項血統(tǒng)之加入
黨項世系表一
黨項世系表二
第七節(jié) 吐蕃血統(tǒng)之加入
吐蕃世系表
第八節(jié) 奚血統(tǒng)之加入
奚世系表
第九節(jié) 契丹血統(tǒng)之加人
契丹世系表
隋室外族女子入宮表
隋室公主下嫁外族表
唐室外族女子入宮表
唐室公主下嫁外族表
唐室宗女下嫁外族表
唐室甥女下嫁外族表
唐代外族賜國姓者表
隋代外族出身人物表
唐代外族出身人物表
唐代歸化部落表
唐代移民表
隋唐時代西來高僧表
唐代西來宗教家表
第六章 漢族第三次蛻化時代五代及宋元
第一節(jié) 五代與宋之遞嬗
五代時代外族出身人物表
后唐先世系統(tǒng)表一
后唐先世系統(tǒng)表二
后晉先世系統(tǒng)表
后唐后晉后漢漢族女子入宮表
后唐后晉公主下嫁漢族表
后唐武皇帝義兒表
后唐莊宗大臣賜姓名者表
后唐漢族出身人物表
后晉漢族出身人物表
后漢漢族出身人物表
宋代外族賜國姓者表
宋代外族出身人物表
第二節(jié) 契丹之漢化
遼室皇族表
遼室后族表
遼世系表
遼室回鶻女子入宮表
遼室公主下嫁回鶻人表
遼室回鶻出身人物表
遼室漢族女子入宮表
遼室公主下嫁漢族表
遼室漢人賜國姓者表
遼室漢人契丹名者表
遼室漢族出身人物表
遼室渤海女子入宮表
遼室公主下嫁渤海人表
遼室外族出身人物表
第三節(jié) 女真之漢化
金世系表一
金世系表二
金世漢族女子入宮表一
金世漢族女子入宮表二
金世外族女子入宮表
金室漢人賜國姓者表
金室漢人女真名者表
金室漢大臣賜女真姓者表
金室漢大臣賜國姓者表
金室漢族出身人物表
金室外族出身人物表
五胡十六國及北朝皇族中漢名與外族名對照表
遼室皇族中漢名契丹名對照表
金室皇族中女真名漢名對照表
第四節(jié) 蒙古之漢化
元室漢族女子入宮表
元室宗女下嫁漢族袁
元室外族女子入宮表
元室公主下嫁外族袁
畏吾兒世系表
后高麗世系表
汪古部世系表
欽察世系表
元代雜婚表
元代養(yǎng)子表
蒙古先世世系表
元世系表
元代色目人賜蒙古姓名者表
元代色目出身人物表
元代契丹大臣賜蒙古名者表
元代契丹出身人物表
元代女真出身人物表
元代高麗人蒙古名者表
元代漢臣賜蒙古名者表
元代漢大臣賜蒙古姓名者表
元代漢人蒙古名者表
元代色目人漢姓名者表
元代色目人中漢姓蒙古名者表
元代契丹人漢姓名者表
元代契丹人契丹姓漢名者表
元代女真人漢姓名者表
元代女真人女真姓漢名者表
元代高麗人漢姓名者表
元代蒙古人漢姓名者表
元代蒙古人冠漢姓者表
元代漢姓外族名人物表
元代漢籍外族姓名人物表
元代漢人苗名者表
元代蒙古人雜居內(nèi)地者表
元代色目人雜居內(nèi)地者表
第五節(jié) 西域諸國人之漢化
第七章 漢族第三次休養(yǎng)時代明
第一節(jié) 云南之漢化
第二節(jié) 貴州之漢化
明室外族女子入宮表
明代外族出身人物漢姓名者表
明初外族出身人物漢姓外族名者表
明代外族出身人物非漢姓名者表
第八章 漢族第四次蛻化時代清
第一節(jié) 滿洲之漢化
第二節(jié) 內(nèi)蒙古之漢化
第三節(jié) 新疆之漢化
清室漢女入宮表
清室公主下嫁漢族表
清室宗女下嫁漢族表
清代雜婚表
清代漢人編入旗籍者表
清室蒙古女子入宮表
清室公主下嫁蒙古人表
清代蒙古出身人物表
清室外族女子入宮表
清代回族出身人物表
清代藏族出身人物表
清代朝鮮出身人物表
清代客卿表
清代東北出身人物表
清代滿大臣漢姓名者表
清代蒙古大臣漢姓名者表
清代漢大臣滿名者表
清代漢籍出身滿大臣表
清代滿籍出身漢大臣表
清代世爵世秩表
結(jié)論
第一節(jié) 中國民族之成分 現(xiàn)在中國人動言五族平等;所謂五族者,即漢、滿、蒙、回、藏族,譬如作一家人看:漢族是長兄,滿族、蒙族、回族、藏族便是幼弟;是為現(xiàn)在人的觀察;若照歷史上觀察,中國民族除去漢、滿、蒙、回、藏五族以外,還有一位長兄,即是苗族。
中國民族起源地,大概在蔥嶺一帶,即亞洲中部的山脊,西洋書上稱為帕米爾高原。相傳前世紀末年,地球表面起過一次大變化,大陸多震裂,沉為洋海,地面上的生物,一時同歸于殄滅;最后人類,乃奔避于地面最高處,是為帕米爾高原。遲之幾千萬年,地球表面之水,漸收斂成五大洋,新陸地逐漸浮出,遂成現(xiàn)世界的形勢,F(xiàn)世界人類之祖宗,從帕米爾高原,分道下山,遷到平原;往西遷的,大半移到中央亞細亞、阿富汗、俾路芝、波斯、美索波達米亞、小亞細亞、阿剌比亞及歐洲等地,后來成為白色人種;往東遷的,移到新疆、青海、西藏、蒙古、滿洲、朝鮮及中國內(nèi)地,后來成為黃色人種。
黃色人種下了帕米爾高原以后,便分道往東南、東北兩方面進行;往東南方面進行的有三族,歷史家稱之為南三系,往東北方面進行的亦有三族,歷史家稱之為北三系。南三系中第一族,遷到中國中部、南部(即揚子江流域七省、西江流域五。┩《戎前雿u(即越南、暹羅等)等地,歷史家稱之為交趾支那民族;現(xiàn)在四川南部之獠,貴州之苗,廣西、湖南之猺,云南之猓猓,廣東之蛋,同暹羅、越南境內(nèi)之土人,皆屬于此族。因中國唐虞時代,此族曾創(chuàng)立過大國與漢族對抗;國名三苗,所以后人就簡稱之為苗族。第二族遷到中國北部,即黃河流域六省,因為此族在中國中古時代,曾創(chuàng)立過一統(tǒng)之大帝國,國名為漢,后人就簡稱此族為漢族。第三族遷到青海、西藏,歷史家稱之為圖伯特族 (Tibet),因為此族大多數(shù)住在西藏,所以就簡稱之為藏族。北三系中第一系遷到中國東北地方,歷史家稱之為通古斯族(Tungus),因為此族大多數(shù)住在滿洲,所以現(xiàn)在就簡稱之為滿族。第二系搬到中國正北地方,在中國近古時代,曾創(chuàng)立過蒙古大帝國,所以后人就簡稱之為蒙族(Mongo1) 。第三系遷到中國西北地方,即阿爾泰山系以東、以西等地,歷史家稱之為突厥族(nrk),因為此族大多數(shù)奉回教,所以現(xiàn)在就簡稱之為回族。
第二節(jié)漢族、苗族之接觸 就領(lǐng)土之廣,戶口之眾,傳世之久,文化程度之高言之,當然承認漢族為嫡長子,為元子;若但就移入中國內(nèi)地之先后次序言之,畢竟系苗族先人中國?抑漢族先入中國?卻甚有研究的余地。就中國史上觀察:當四千年前,漢族占領(lǐng)黃河流域,以務(wù)農(nóng)為業(yè),逐漸向四方發(fā)展之時,揚子江中流,現(xiàn)在湖北、湖南、江西等地,已經(jīng)有苗族占領(lǐng);此族之國名為九黎,君主名蚩尤,蚩尤非常驍雄,當時同漢族共主炎帝榆罔氏大起沖突,擊敗榆罔兵,追逐至現(xiàn)在察哈爾涿鹿縣,黃河流域幾乎全陷;幸而漢族中有一大英雄,即當時大諸侯有熊國君主,姓公孫,名軒轅,迎擊蚩尤,敗其兵,殺之,于是眾推公孫軒轅為共主,史書上稱之為黃帝。
黃帝非常英雄,即位以后,經(jīng)略四方,天下有不服者,以武力制服之,于是漢族勢力逐漸擴大。傳數(shù)世至唐堯、虞舜二帝時代,苗族復(fù)作亂,當時苗族之大國名三苗,憑借現(xiàn)在湖北、湖南、江西為根據(jù)地,屢與漢族爭戰(zhàn);相持若干年,至虞舜晚年大禹攝政之時,憑借治洪水之余威,始招降苗人;于是有史以前漢苗二族競爭,至此始告一結(jié)束。
當時苗族文化相當發(fā)達,第一發(fā)明刑法,第二發(fā)明兵器,第三發(fā)明宗教,后來漢族所用之五刑、兵器及甲胄,所信奉之鬼神教,大概皆苗族所創(chuàng),而漢族因襲者。后來苗族子孫,有一大部分完全同化于漢族;其不肯同化之一小部分,逐漸遷到中國西南各。ㄔ、貴、廣西、湖南等地) 深山中,與木石居,與鹿豕游,不肯與漢族雜居,不肯與漢族結(jié)婚,文化程度遂落于漢族之后,到現(xiàn)在反成為不開化之民族矣。
第三節(jié)漢族內(nèi)部之融合 黃帝以前之漢族,似是最先移人中國之一支,此一支漢族何時移至中國?現(xiàn)在尚難確定;不過據(jù)史書上所載之事跡觀察:五帝中第一帝伏羲氏建都于陳,即現(xiàn)在河南淮陽縣;第二帝神農(nóng)氏建都于曲阜,即現(xiàn)在山東曲早縣;至少伏羲氏以前,漢族早已移到黃河下流、淮水北岸,休養(yǎng)生息若千年,經(jīng)過漁獵時代,人于狩獵時代,再人于牧畜時代,最后進入農(nóng)業(yè)時代。當時漢族文化程度,較現(xiàn)在外蒙古境內(nèi)之蒙族、西藏境內(nèi)之藏族,似乎少高。此一支漢族最古之皇帝:有所謂盤古氏、天皇氏、地皇氏、人皇氏;此諸位皇帝,是否真有其人?現(xiàn)在不敢臆斷。但后來幾位皇帝,譬如有巢氏教民構(gòu)木為巢,以避爪牙角毒之害,故稱有巢;燧人氏教民鉆木取火,使知烹飪,故稱燧人;伏羲氏結(jié)網(wǎng)罟,教民佃漁,故稱伏羲;又教民養(yǎng)犧牲以充庖廚,故又稱庖犧;神農(nóng)氏教民植五谷以資民生,又嘗百草以療民疾,故稱神農(nóng);此諸位皇帝之尊稱,與漢民族進化有直接關(guān)系,當然是實有其人矣。此一支最后之共主為炎帝榆罔氏,被苗族九黎國君主蚩尤擊敗,逼到現(xiàn)在察哈爾涿鹿縣;于是黃帝起兵攻殺蚩尤,即皇帝位。
據(jù)桐齡臆測,黃帝一支,是從現(xiàn)在察哈爾西北方面移來者,當然是另外一支;比著第一支,似乎是晚來若干年。黃帝一生,在文化方面有許多設(shè)施,但終身未嘗建立都會,就側(cè)面觀察,可見尚是依著游牧習慣,同伏羲、神農(nóng)前之一支漢族,情形稍有不同。黃帝崩后,嗣位之皇帝金天氏都曲阜(今山東曲阜縣),高陽氏都帝丘(今河北濮陽縣),高辛氏都亳 (今河南偃師縣),唐堯都平陽(今山西平陽縣),虞舜都蒲坂(今山西永濟縣),夏禹都安邑(今山西夏縣),自此以后,傳十七王,四百三十九年,為商湯所滅;商湯都亳(今河南商丘縣),傳二十八王,六百四十四年,為周武王所滅;夏、商二代雖時常遷都,然總不離河南中部、北部、河北、山西南部一帶,可見黃河中流兩岸,為當時政治、文化之中心點無疑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