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野深描·秦窯法庭:基層司法的實踐邏輯》以陜西關中地區(qū)的秦窯人民法庭為個案,較為全面地呈現(xiàn)了當代中國基層司法的實踐及其邏輯;對1990年代中期以來發(fā)生的國家治理結構轉型(由“基于政策的治理”轉向“通過法律的治理”)作出了理論上的回應;透過“合法性/合法律性”(legitimacy/legality)這一分析框架,作者闡釋了中國法律新傳統(tǒng)——政法傳統(tǒng)——的內(nèi)在理論。
人民法庭是最基層的司法審判機構,它將抽象的國家與具體的鄉(xiāng)村社會直接聯(lián)系起來,其行使的審判權在權力性質上不同于行政管理權,其裁判過程受到最為嚴格的程序理性的規(guī)限,因而直面鄉(xiāng)村社會的基層司法活動有助于增強國家的合法性權威,此所謂“通過合法律性獲得合法性”(legitimacythroughlegality)。與西方社會不同,司法機關在中國的語境下并不具有完全的獨立性,但它又必須對外界表現(xiàn)出極大的中立性,透過這兩重身份與角色之間的內(nèi)在緊張,此書揭示了基層司法所依循的政法邏輯。
作者以司法審判活動的“觀察者”及“參與者”的雙重視角展開敘述!坝^察者”喻示著外在的視角,而“參與者”則指稱內(nèi)在的視角。在“觀察者”眼中,法律是一組客觀存在的規(guī)則系統(tǒng),它因為具有強制性而獲得了有效性。在“參與者”的視野下,司法的具體過程得到了全景式的呈現(xiàn),法官的行動邏輯也盡可能地展示和表達出來,其中任何不“合法律性”的行為也因此能夠得到“參與者”充分的理解。
該書在敘述形式上另辟蹊徑,作者不時轉換敘述視點,力求全景式地展現(xiàn)鄉(xiāng)村基層法律運作的真實原貌;在內(nèi)容和結構安排上,它避免落入既有程式的窠臼,注意將微觀行動者納入宏觀的歷史過程予以觀照,試圖在特定的語境中理解人的活動并解釋事件的意義。對于中國的法律社會學/法律人類學研究及其階段性發(fā)展而言,此書是一部具有原創(chuàng)性的著作。
丁衛(wèi),湖北監(jiān)利人,法學博士,西安交通大學法學院副教授、碩士生導師,美國伯克利加州大學(UniversityofCalifornia,Berkeley)訪問學者(2009),香港城市大學法學院ResearchFellow(2011),曾任《鄉(xiāng)村中國評論》執(zhí)行主編(2006-2010)。主持國家社會科學基金課題、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研究基金課題各一項,主要參與福特基金會(TheFordFoundation)課題一項
目 錄
秦窯法庭在中國地圖上的位置
秦窯法庭相關照片
前言
第一章 導論:基層司法與鄉(xiāng)村治理轉型
一、遠離“燈火和欲望”的秦窯法庭
二、法治、司法與秩序
三、當代中國的治理結構轉型
治理
合法性
依法性
黨和國家
四、“國家-鄉(xiāng)村社會”視野下的人民法庭
士紳-地方精英
國家政權建設
人民法庭與鄉(xiāng)村法治
五、研究路徑與方法
田野調查
敘事分析
宏觀歷史與微觀行動
第二章 陜西秦窯:一個派出法庭
一、返回歷史
二、政法傳統(tǒng)中的人民法庭
黨的領導與國家政權建設
“人民法庭”作為官方話語
三、古渡法院的組織結構與科層級序
黨群行政機構
審判業(yè)務機構
派出機構
黨組
審判委員會
庭長
四、秦窯法庭駐地及其生態(tài)
轄區(qū)三鎮(zhèn)
法庭的空間設置
“兩庭建設”之困
第三章 鄉(xiāng)土社會法律人
一、法庭干警
隊伍結構
從書記員到審判員
人民陪審員
二、“輪崗”下法庭
副庭長羅存瑞
“學習型”法官
三位“巾幗”
三、基層法官的上向流動
人才流失
“正科級審判員”
院長的教誨
四、法官?干警?
法官如何稱呼
“人民群眾滿意的政法干警”
第四章 秦窯法庭的日常運作
一、“壓力型體制”
崗位目標量化考核
招商引資
行業(yè)報紙攤派
二、作息時間
考勤制度
游走于城鄉(xiāng)之間
當事人的抱怨
三、庭務管理
“開會”治庭
順勢而為
四、“特邀協(xié)調員”制度的起落
保華的工作創(chuàng)新
“酒香也怕巷子深”
黯然謝幕
第五章 法律治理專業(yè)化
一、審判流程管理
職能分離
審限
二、分類治理
民事糾紛類型化
從受案類別看社會變遷
離婚案:司法審判技術的開示
三、裁判與執(zhí)行
優(yōu)先于判決的調解
法律效果與社會效果統(tǒng)一
“執(zhí)行難”
四、“案卷制作術”
“名”“實”分離
庭審筆錄合法化
第六章 鄉(xiāng)民的法律想象
一、素樸的權利觀
“要離婚了,還想著分我的房子”
“‘惡人’先告狀,法院咋能受理”
“咋就不能代我娃參加庭審呢”
二、模糊的程序觀和證據(jù)觀
“庭長,啥叫質證”
“大包小包的藥不是診斷證明么”
“全村人都知道的事,還要啥證據(jù)”
三、自我本位的時間觀
“剛好輪到我家澆地,開庭就沒來”
“我給人干活去了,沒時間來”
四、實質正義觀和結果公平
第七章 基層司法的政治經(jīng)濟學
一、鄉(xiāng)村社區(qū)的法治需求
“穩(wěn)定壓倒一切”
尋法到庭
送法下鄉(xiāng)
二、“法律軟約束”
“開拓案源”
兩任“一把手”主政
亂收費,院長受處分
“地方越窮,收錢越多”
三、兩代人的官司
土地承包合約
利益沖突不可遏止
維權訴訟
沒完沒了的官司
在法治與政治之間
第八章 結論:鄉(xiāng)村法治的政法邏輯
一、在鄉(xiāng)土中國宣示現(xiàn)代法治
二、通過“依法性”獲得“合法性”
三、基層司法運行的“政法”雙軌
四、央地關系下司法地方保護主義的浮現(xiàn)
附錄
參考文獻
后記
本書以實地調查和文獻研究作為立論的基礎。在我看來,立足某一個人民法庭,通過較長時期的田野調查,撰寫一部法律民族志,無疑是開展中國基層司法制度實證研究的有效途徑。人民法庭的規(guī)模一般不大,少則三四人,多不過七八人,研究者因此容易近距離接觸每一位法庭干警,有機會深入了解這些干警的法律職業(yè)生涯乃至更為廣闊的生活世界。近年來,一些學者在人民法庭研究領域努力耕耘,取得了不俗的成績(高其才、周偉平、姜振業(yè),2009;高其才、黃宇寧、趙彩鳳,2009)。其中,與拙著主題最為接近的《鄉(xiāng)土司法:社會變遷中的楊村人民法庭實證分析》一書視野開闊,素材豐富,作者也采用參與式觀察這種實地調查方法,但它與法律民族志之間尚存距離,其中主要原因恐怕在于沒有一條明顯的核心線索貫串全書,它對法庭運行的方方面面分類呈現(xiàn),內(nèi)容詳盡,主題卻不鮮明,毋寧說更像一冊完備的社會調查大全。受制于文本的整體結構,具象的人與抽象的宏觀歷史及社會環(huán)境之間的內(nèi)在關聯(lián)被生硬地切割為多個主題,顯得支離零碎。由于缺乏清晰的邏輯線索,敘事不夠連貫,從中很難感受到生活的流動。此外,沒有充分揭示和闡釋某些微觀事件所生發(fā)的宏觀歷史背景,從而遮蔽了國家權力下向運行的復雜性、有效性和有限性。無論如何,對既有文獻的批評性反思為我進一步檢討本書的研究路徑與方法提供了動力和難得的一次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