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本極具啟迪意義的書——出自短期焦點治療領(lǐng)域備受尊重的巨人們。 本書的主要內(nèi)容是描述焦點解決短期治療的一些顯著特點及其實際應用。整本書以一個完整的治療過程為軸,逐章敘述焦點解決短期治療法這種療法的特點、使用方法以及注意事項。因此,我們可以說,這是一本旨在介紹應用技巧,為初學者提供入門指導的大眾性讀物。 本書淺顯易懂,脈絡清晰,深入且全面地為我們介紹了SFBT這一療法,是學習SFBT必備的手冊。書中有大量的案例,能夠幫助讀者更好地理解SFBT的基本理念及操作方法,同時還引用了很多的例子,來讓讀者更清晰地了解作者地理念與思想。
SFBT與其他療法的不同之處就在于,SFBT的治療師盡量利用來訪者自己維護自身安全的主意與構(gòu)想,不考慮來訪者所提問題的實質(zhì),不考慮來訪者是否被迫將尋求治療當作被關(guān)禁閉或承受更糟的懲罰的替代選擇。因蘇·金·伯格和他的大學同學在兒童虐待與忽視領(lǐng)域(Berg&Kelly,2000;DeJong&Berg,1998)做了許多的工作,對許多社會工作者進行了培訓,使他們會詢問來訪者或其他人,包括處于危險之中的兒童一系列問題,引導他們說出為了維持并提高自己的安全等級,在需要的環(huán)境下,大部分是在日常生活中,他們想要或者需要做些什么。因為SFBT是基于一個假設,即來訪者是他們自己生活的專家。所以我們總是只針對于他們自己所設定的安全等級進行干預,無論這個等級有多低;接著會想辦法幫助來訪者提高現(xiàn)有的安全等級。因此,這成了來訪者自己的解決方法,而不是由外力強加于來訪者的干預方式。我們認為告訴來訪者該做什么是不尊重他的表現(xiàn),并有損于他們的尊嚴。另外,從務實的角度考慮,當他們自己的想法發(fā)生了改變,大部分人會在未來盡可能長的時間里去盡可能多地改變自己;而當他們違背了自己的意愿,被迫發(fā)生改變時,大部分人會在未來盡可能短的時間里去盡可能少的改變自己。
比如,一位心理醫(yī)生治療一位想重新恢復一段受虐關(guān)系的女士,他或許會不由自主地想把這位女士看成是沒有能力為她自己或她的孩子作出正確決定的人,他很可能會屈從于這種想法,因此責備、教導她,并主張她離開這段關(guān)系。然而,如果抱著想要知道來訪者決定背后的想法的心態(tài)來處理同一個問題,治療師或許會說:“你想回到那個你認為非常危險的環(huán)境中去,對于這一點你肯定有一個非常好的理由,我想知道你的這個理由是什么?”這種處理方式讓我們以一種完全不同的方式去了解她的“邏輯”思路,她認為對自己和孩子來說最為重要的是什么以及她希望自己和孩子的未來是什么樣的。對來訪者來說,讓她自由選擇比告訴她應該做什么更能增強她的力量與信心。對于那些處在受虐關(guān)系中的人來說,她最不愿意的就是他人試圖把自己的想法或解決方法強加給她。此外,這還意味著原本已經(jīng)處在非常有失尊嚴的環(huán)境中身心受傷的她又一次受到了侮辱。我們不認為她只能兩者取其一,相反,我們認為這是可以兩者兼顧的,即她可以在維護尊嚴的同時也作出有利于自己和孩子的決定。治療師需要思考如何制定出一個符合來訪者的經(jīng)歷及現(xiàn)實生活的詳細安全計劃。此外,可以通過提出評量問句來有效的表現(xiàn)出來訪者的小進步,而不是在她幾乎處于極大壓力中時,試圖讓她有巨大的改變。
有關(guān)于諸如報告兒童虐待這樣的社會控制問題呢?在美國的幾個州以及許多歐洲和亞洲國家,因蘇·金·伯格已經(jīng)與許多兒童保護機構(gòu)一起做了大量的工作,她調(diào)整了SFBT準則,使之更好地廣泛應用于合法托管(非自愿)的來訪者的干預之中。
需要記住的是,當你使用諸如“社會控制”這樣的詞語時,就意味你的問題背后還有一層意思,那就是某些機構(gòu)的“社會控制”職能與SFBT的準則有沖突。正如整個書中所強調(diào)的,SFBT主張心理醫(yī)生在涉及來訪者對未來更好生活的愿望與設想時,要符合來訪者自己對此的想象。我們從未見過一個來訪者跟我們表示自己喜歡“被迫”來我們這里,因蘇也從沒聽說過有來訪者喜歡兒童保護工作者突然造訪。即使是在這個“令人意外”的造訪中,當被問及什么會使他們的生活有一點點改善時,大部分來訪者通常都會回答說,“就你個人而言,我確實沒有什么不滿,你看起來是個好人,但我只想讓你永遠離開我的生活。”當然,當條件合適時,了結(jié)案子是這些機構(gòu)的目標,因此,直接將來訪者想要的與服務機構(gòu)想要的聯(lián)結(jié)起來就可以形成一個共同的目標。必須從各方面采取一些明確的措施來完成“讓你們離開彼此的生活”這一共同目標。大量的談判都在這一共同目標的前提下成為可能,當你開始認真聆聽來訪者的想法時,他們會說出,如果你離開,會如何使他的生活有所改善,他會告訴你何時、何地、誰、以怎樣的方式呈現(xiàn)出怎樣的改變,誰會第一個注意到這些改變以及他們對這些改變會有哪些反應,你必須要堅持不懈地去聆聽這些方法,此時就會出現(xiàn)良好的工作成效。
即使有必要將兒童與無能力對其進行恰當照顧的父母分離時,也會有
兩種不同的方式去做這件事,一種方式基于對那些父母的尊重,另一種方式基于對那些父母的貶低、傲慢與懲罰。例如,一個人可以“因為我們都想讓你的孩子安全”或“因為你是個不稱職的家長”兩種不同的原因?qū)和c其父母分離。大部分不能遵循妥善撫養(yǎng)的社會標準的家長或看護者都痛苦地知道自己無法達到這些標準。重點是要找到解決這些困境的方法,而不是責怪他們不足以勝任父母的角色。因蘇從沒有遇到哪個家長故意想讓自己孩子的生活比當前更糟。事實上,大部分的家長希望他們的孩子能比現(xiàn)在過得更好。在我們幫助這些家長達到社會或團體的共同標準時,認為他們必然會轉(zhuǎn)變的想法要比對其進行“社會控制”更有用。SFBT與其他療法SFBT不就是……的一種變體嗎?
學習SFBT(或其中的新內(nèi)容)的人常常試圖把它套進一個現(xiàn)有的模式中。在研討會中,人們會詢問SFBT是否只是另一個他們已經(jīng)知道并使用過的療法的一種變體,建立兩種事物之間的連接,將新知識放入一個現(xiàn)有的框架中,會給人安心且熟悉的感覺。盡管爭論各種療法的異同或許是有一些學術(shù)性的理由,但是過于迅速的將SFBT套進一個現(xiàn)有的模式中的做法是有些危險的。掩蓋其任何可能存在的顯著差異的同時就強調(diào)了他們的相似之處。比如,SFBT常被說成是認知行為療法(CBT)的一種變體,顯然,SFBT與CBT一樣關(guān)注于思想和行動,但是CBT給來訪者制定規(guī)則并進行指導的特點與SFBT的理念形成鮮明的對比,SFBT深信來訪者應該選擇他們自己的目標,并用自己的方式達到這些目標。認為SFBT僅僅是CBT的一個變體的想法或許掩蓋了這一基本的不同之處。禪宗關(guān)于初心的思想有助于我們理解這個問題,專家之所以很難再學習新的知識,是因為他們的頭腦中充滿了關(guān)于世界模樣的地圖和臆斷;另一方面,初學者在學習過程中帶有較少的成見,也更有可能清楚地看到新的信息。我們建議那些將要學習SFBT(或其他任何知識)的人,要盡量運用最佳的初心來應對學習任務。如果新的方法被證明是不足的,那么人們可以隨時再用老的方法。我能把SFBT與……結(jié)合起來嗎?這通常是上一個問題的姐妹問題。要注意到當我們把初心當作學習新方法的一個好的立足點推薦給大家時,并沒有推薦大家完全地遺忘已有的知識。許多其他療法中的技術(shù)可以在SFBT的框架內(nèi)使用并達到良好的效果。舉個例子,伊馮受過埃里克森催眠技術(shù)的訓練,在與瑪格麗特的會談中,她會在提出奇跡問句時用一些催眠意象。但是,有些技術(shù)需要治療師持有指導式或?qū)<沂降膽B(tài)度,或者會損害來訪者決定咨詢導向的能力,這些都與SFBT要求不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