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代《史通》注本的底本多為明刻本,而通行本浦起龍的《史通通釋》又有妄改原文的弊病,《史通評注》以明代張之象所刻宋本為底本,并大量吸取后世的校勘成果,試圖為讀者提供一個(gè)可靠的讀本;《史通評注》還首次系統(tǒng)整理了歷代關(guān)于《史通》的評點(diǎn)成果,彰顯出劉知幾卓越的理論貢獻(xiàn),并勾勒出唐宋以來《史通》批評的歷史,為研究者提供翔實(shí)而豐富的基礎(chǔ)資料。
從宋代孫何、明代李維楨、郭孔延、清代黃叔琳、浦起龍、紀(jì)曉嵐,到今人張舜徽、程千帆等薈萃歷代考釋注評研究成果,打造適合通行的《史通》匯評本! ]讀過的非讀不可,讀過的不妨重讀! 1.《中國歷史研究法》梁啟超 2.《史通》劉知幾 3.《通志》鄭樵 4.《文史通義》章學(xué)誠 5.《章氏遺書》章學(xué)誠 ——梁啟超《中國歷史研究法補(bǔ)編》
前言
《史通》原序
內(nèi)篇
卷一
六家 第一
卷二
二體 第二
載言 第三
本紀(jì) 第四
世家 第五
列傳 第六
卷三
表歷 第七
書志 第八
卷四
論贊 第九
序例 第十
題目 第十
斷限 第十二
編次 第十三
稱謂 第十四
卷五
采撰 第十五
載文 第十六
補(bǔ)注 第十七
因習(xí) 第十八
邑里 第十九
卷六
言語 第二十
浮詞 第二十
敘事 第二十二
卷七
品藻 第二十三
直書 第二十四
曲筆 第二十五
鑒識 第二十六
探賾 第二十七
卷八
模擬 第二十八
書事 第二十九
人物 第三十
卷九
核才 第三十
序傳 第三十二
煩省 第三十三
卷十
雜述 第三十四
辨職 第三十五
自敘 第三十六
外篇
卷十
史官建置 第
卷十二
古今正史 第二
卷十三
疑古 第三
卷十四
惑經(jīng) 第四
申左 第五
卷十五
點(diǎn)煩 第六
卷十六
雜說上 第七
卷十七
雜說中 第八
卷十八
雜說下 第九
卷十九
《漢書·五行志》錯(cuò)誤 第十
《漢書·五行志》雜駁 第十
卷二十
詔召“召”字照史補(bǔ)。問所為治病死生驗(yàn)者幾何人?主名為誰?詔問故太倉長臣意方伎所長,及所能治病者,“者”字照史補(bǔ)。有其書無有?皆安受學(xué)?受學(xué)幾何歲?嘗有所驗(yàn),何縣里人也?何?醫(yī)藥已其病之狀皆何如?具悉以對。臣意對日,自意少時(shí)喜醫(yī)藥史疊“醫(yī)藥”二字。方,試之多不驗(yàn)者。至高皇后八年,得見師臨淄元里公乘陽慶。慶年七十余,意得見事之。謂意日:“盡去而方書,非是也。慶有古先遺傳黃帝、扁鵲之脈書。五色診病,知人死生,決嫌疑,定可治,及藥論,書甚精。我家給富,心愛公,欲盡以我禁方書悉教公!背家饧慈眨骸靶疑酰且庵彝。”臣意即避席再拜謁,受其脈書上下經(jīng)、五色診、奇咳術(shù)、揆度陰陽外變、藥論、石神、接陰陽禁書,受讀解驗(yàn)之,可一年。史有“所”字。明歲即驗(yàn)之,有驗(yàn),“之有驗(yàn)”三字脫,照吏補(bǔ)。然尚未精也。要事之三年所,即嘗以為人史有“治”字。診病,決死生,有驗(yàn),精良。今慶已死十年。史有“所”字。臣意年盡三年,二字脫,照史補(bǔ)。三十九歲也。齊侍御“御”字脫,照史補(bǔ)。史成自言病頭痛,臣意診其脈,告日:“君之病惡,不可言也!痹ⅲ杭合陆允鲆簧t(yī)療效驗(yàn)事。此十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