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紀(jì)冰川之后,地球上的動植物消失了一大半,連兇猛的劍齒虎都倒下了,大熊貓卻得以存活,它頑強(qiáng)的生命力讓人感動,其憨態(tài)可掬的可愛形象更是人見人愛。
精裝禮品畫冊《熊貓的故事》科普性與趣味性于一體,從科普的角度,以豐富的圖文資料,為讀者揭開大熊貓生存及成長的秘密,講述大熊貓與人之間那些鮮為人知的感人的故事。在這部作品中,科普知識與世人的熊貓情結(jié)有機(jī)地結(jié)合在一起,并通過大量珍貴圖片,得以淋漓盡致的呈現(xiàn)。
還有多重“福利”相送,掃描畫冊中的二維碼讀者即可觀看大熊貓各種有趣的微視頻,仿佛身臨其境,附送大熊貓手工剪紙、貼紙和明信片,給讀者以全新的閱讀體驗(yàn)?破招耘c趣味性集于一體,真正的老少皆宜,特別適合全家共賞、親子閱讀及饋贈親友。
大山外,春節(jié)的鞭炮禮花早已放過了,而秦嶺里的佛坪,大朵大朵的雪花,如白絨花漫天飛舞。一夜間,群山披上更厚實(shí)的銀裝。熊貓媽媽帶著它一歲半的娃娃,在雪壓得如同彎弓般的竹林中從容覓食。母子倆相距不遠(yuǎn),娃娃完全學(xué)會了媽媽那一套本事,挑選好竹子,卷著吃竹葉,吃得很香。但娃娃想進(jìn)一步與媽媽親昵時(shí),卻被媽媽摑了一掌。是想吃媽媽的奶,還是想讓媽媽抱一抱?這一掌,也許是媽媽將扔下娃娃的信號。按自然規(guī)律,一歲半的娃娃就快要完全自立了,還跟媽媽粘粘糊糊怎能行?
在這一片竹林吃了一餐,又要轉(zhuǎn)轉(zhuǎn),到另一片竹林去就餐。熊貓媽媽在前,走了幾步,回頭沒看見娃娃。它叫喚了幾聲,娃娃呼哧呼哧跟著媽媽的腳印,挺吃力地爬過來了。雪太深了,淹過了娃娃半個(gè)身子。從出生到不能走路的頭幾個(gè)月,媽媽總是用嘴叼著娃娃四處轉(zhuǎn)移。那是當(dāng)熊貓媽媽與生俱來的技巧——下口輕了,叼不起來;下口重了,會傷及娃娃的皮肉——咬住娃娃的力量要恰到好處。
娃娃已經(jīng)長成30至40公斤的“肉墩“,叼不動了;即使叼得起來,雪地跋涉非常吃力,媽媽也不可能走遠(yuǎn)。
于是,娃娃心領(lǐng)神會,爬到了媽媽身上。媽媽喘著粗氣,踩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