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白石自述》是齊白石老人親述,由門人張次溪記錄,原是請吳江人金松岑為白石老人作傳所備的素材!洱R白石自述》編者在原素材基礎(chǔ)上,新增了近百幅齊白石的木工、繪畫、篆刻、書法作品,以及他的生平事跡等,圖文并茂、豐富、立體地展示了齊白石的治學(xué)、為人、交友等人生軌跡、藝術(shù)追求和精神訴求。
齊白石(1864—1957),生于湖南長沙府湘潭。原名純芝,字渭青,號蘭亭。近現(xiàn)代中國繪畫大師。世界文化名人。早年曾為木工,后以賣畫為生,五十七歲后定居北京。擅畫花鳥、蟲魚、山水、人物。筆墨雄渾滋潤,色彩濃艷明快,造型簡練生動,意境淳厚樸實。所作魚蝦蟲蟹,天趣橫生。曾任中央美術(shù)學(xué)院名譽教授、中國美術(shù)家協(xié)會主席等職。
輯一 自述
出生時的家庭情況
從識字到上學(xué)
從砍柴牧牛到學(xué)做木匠
從雕花匠到畫匠
詩畫篆刻漸漸成名
五出五歸
定居北京
避世時期
齊璜生平略自述
白石自狀略
白石講話二則
輯二 墓志
祖母木知
大匠墓志
次男子仁墓志
祭次男子仁文
祭妻弟陳春華文
齊璜母親周太君身世
祖父萬秉公墓志
小翁子葬志
祭陳夫人文
祭夫人胡寶珠文
憶先父
輯三 其人其事
自石老人生平
畫作精選48幅
篆刻與書法
《齊白石自述》:
窮人家孩子,能夠長大成人,在社會上出頭的,真是難若登天。我是窮窩子里生長大的,到老總算有了一點微名;叵脒@一生經(jīng)歷,千言萬語,百感交集,從哪里說起呢?先說說我出生時的家庭狀況吧!我們家,窮得很哪!我出生在清朝同治二年(癸亥·一八六三)十一月二十二日,我生肖是屬豬的。
那時,我祖父、祖母、父親、母親都在堂,我是我祖父母的長孫,我父母的長子,我出生后,我們家就五口人了。家里有幾問破屋,住倒不用發(fā)愁,只是不寬敞罷了。此外只有水田一畝,在大門外曬谷場旁邊,叫作“麻子丘”。這一畝田,比別家的一畝要大得多,好年成可以打上五石六石的稻谷,收益真不算少,不過五口人吃這么一點糧食,怎么能夠管飽呢?我的祖父同我父親,只好去找零工活做。我們家鄉(xiāng)的零工,是管飯的,做零工活的人吃了主人的飯,一天才掙二十來個制錢的工資。別看這二十來個制錢為數(shù)少,還不是容易掙到手的哩!第一,零工活不是天天有得做。第二,能做零工活的人又挺多。第三,有的人搶著做,情愿減少工資去競爭。第四,凡是出錢雇人做零工活的,都是刻薄鬼,不是好相處的。為了這幾種原因,做零工活也就是“一天打魚,三天曬網(wǎng)”,混不飽一家的肚子。沒有法子,只好上山去打點柴,賣幾個錢,貼補家用。就這樣,一家子對付著活下去了。
我是湖南省湘潭縣人。聽我祖父說,早先我們祖宗,是從江蘇省碭山縣(今屬安徽)搬到湘潭來的,這大概是明朝永樂年間的事。剛搬到湘潭,住在什么地方,可不知道了。只知在清朝乾隆年間,我的高祖添鎰公,從曉霞峯的百步營搬到杏子塢的星斗塘,我就是在星斗塘出生的。杏子塢,鄉(xiāng)里人叫它杏子樹,又名殿子樹。星斗塘是早年有塊隕星,掉在塘內(nèi),所以得了此名,在杏子塢的東頭,紫云山的山腳下。紫云山在湘潭縣城的南面,離城有一百來里地,風(fēng)景好得很。離我們家不到十里,有個地方叫煙墩嶺,我們的家祠在那里,逢年過節(jié),我們姓齊的人,都去上供祭拜,我在家鄉(xiāng)時候,是常常去的。
我高祖以上的事情,祖父在世時,對我說過一些,那時我年紀還小,又因為時間隔得太久,我現(xiàn)在已記不得了,只知我高祖一輩的墳地,是在星斗塘,F(xiàn)在我要說的,就從我曾祖一輩說起吧!我曾祖潢命公,排行第三,人稱命三爺。我的祖宗,一直到我曾祖命三爺,都是務(wù)農(nóng)為業(yè)的莊稼漢。在那個年月,窮人是沒有出頭日子的,莊稼漢世世代代是個莊稼漢,窮也就一直窮下去啦!曾祖母的姓,我不該把她忘了。
十多年前,我回到過家鄉(xiāng),問了幾個同族的人,他們比我長的人,已沒有了,存著的,輩分年紀都比我小,他們都說,出生的晚,誰都答不上來。像我這樣老而糊涂的人,真夠豈有此理的了。
我祖父萬秉公,號宋交,大排行是第十,人稱齊十爺。他是一個性情剛直的人,心里有了點不平之氣,就要發(fā)泄出來,所以人家都說他是直性子,走陽面的好漢。他經(jīng)歷了太平天國的興亡盛衰,晚年看著湘勇(即“湘軍”)搶了南京的天王府,發(fā)財回家,置地買屋,美得了不得。這些殺人的劊子手們,自以為有過汗馬功勞,都有戴上紅藍頂子的資格(清制:一二品官戴紅頂子,三四品官戴藍頂子)。他們都說:“跟著曾中堂(指曾國藩)打過長毛”,自鳴得意。在家鄉(xiāng)好像京城里的黃帶子一樣(清朝皇帝的本家,近支的名日宗室,腰間系一黃帶,俗稱黃帶子;遠房的名日覺羅,腰間系一紅帶,俗稱紅帶子。黃帶子犯了法,不判死罪,最重的罪名,發(fā)交宗人府圈禁,所以他們胡作非為,人均畏而避之)。要比普通老百姓高出一頭,什么事都得他們占便宜,老百姓要吃一些虧。
那時候的官,沒有一個不和他們一鼻孔出氣的,老百姓得罪了他們,苦頭就吃得大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