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上下兩卷共十編38章130余萬字,系統(tǒng)梳理闡釋了兩漢四百年的文學藝術思想的發(fā)展歷程。本書上卷側重于歷史的論述,從西漢初中期文藝思想、西漢后期文藝思想、東漢前期的文藝思想、東漢中后期文藝思想四個主要時段闡釋論述兩漢時期的文藝思想。本書下卷從兩漢文藝思想的生成機制、《禮記》的詩學蘊涵、揚雄文藝思想與西漢后期文人心態(tài)、鄭
一部中國現(xiàn)代文學史是與現(xiàn)代漢語史共生共長、互文建構的歷史。鑒此,本書以語言為核心參數(shù),透過20世紀中國語言學家們的視角,探討20世紀中國文學史敘事的另一種可能性:考察在20世紀的語法學著作中哪些作家作品更具有“語言形式的規(guī)范性”,從而直接標記了現(xiàn)代漢語制度化的過程;考察在20世紀的中國修辭學著作中,哪些作家作品更具有“
浙江是海洋大省,又是文學和文化大省。浙江的海洋文學歷史積淀深厚。本書是“浙江海洋文化史話叢書”之一。以朝代為經,以海洋小說、海洋散文和海洋詩歌為緯,架構起自先秦至晚清的浙江古代海洋文學發(fā)展脈絡框架。比較全面地梳理浙江古代海洋小說、海洋散文和海洋詩歌從先秦至晚清的發(fā)展情況,同時對浙江古代海洋文學的存在形態(tài)、成果、文化價值
本書是云南省文藝評論家協(xié)會會員2023年度的文藝評論結集,收錄了包括文學、美術、音樂、攝影、舞蹈、書法、戲劇、電影、電視、民間文藝等藝術門類的優(yōu)秀評論。這些評論有利于引導讀者、文藝工作者的審美和創(chuàng)作,有利于推進學理研究。通過本書,我們可以對近年來云南省文藝評論家協(xié)會有了解,對會員所發(fā)揮的作用有了解,對近年來云南文藝創(chuàng)作
《中國婦女文學史》一書研究范圍覆蓋文學、史學、哲學、經學等眾多領域。作者一生著作甚多,本書整理了自上古至明代婦女文學的變遷,主要分為上古婦女文學、中古婦女文學、近世婦女文學三編,概述了各個時代婦女文學的盛衰情況,輯錄了具有代表性作品,并附以精辟的點評,另對班昭、徐淑、蔡琰、左棻、蘇蕙、武則天、薛濤、李清照、朱淑真等女性
《中國文學》是四川大學中文系古代文學教研室編寫的古代文學教材,共四冊,*選了從先秦兩漢到明清時期的經典作品。每冊書按照時代分為上下編,按照詩歌、散文、小說等文體分為若干章,每章分若干節(jié),即一個教學單元,每節(jié)的主要內容為作家傳略與作品選讀,后附輯錄與參考書目,并設計了一些思考題。《中國文學》自首次出版二十多年以來,多次重
本書共分為六章,以時間為序,分析了從先秦到清代安徽文學在發(fā)展過程中地理因素所產生的影響,嘗試從一個新的視角對安徽文學進行再闡述,努力探求安徽文學的地理性特征,考察氣候因素、水系山脈對安徽文學發(fā)生、發(fā)展的深刻影響,城市興衰、地貌變化對安徽文學風格的獨特作用力,豐富讀者對安徽文學的認識和理解,具有較高的學術價值。
本書系統(tǒng)介紹了閩南文學的發(fā)展歷史,時間跨度大,從唐宋時期、明清時期一直寫到當代,首次全面梳理閩南地區(qū)和閩南籍作者的文學成就,也對有關的作者群體進行了鳥瞰式的回顧總結。既有宏觀的概括,又有微觀的描述;既有作家的介紹,又有作品的分析。同時對每一時期有影響的重要作者進行列專節(jié)闡述,對有影響的重要作品進行細致的文本解讀,點面兼
本書記錄了2007-2017年間莫言獲諾貝爾文學獎、《紅樓夢》熱、先鋒文學、韓寒現(xiàn)象等具有代表性的文學事件,通過口述歷史般的采訪與文學對談,就史詩性、神話傳統(tǒng)、現(xiàn)實主義、短篇小說、科幻文學、都市文學等文學母題與思潮進行了富有樣本意義的專題探討。采訪者傅小平進入一個個文學現(xiàn)場,與白先勇、梁鴻、孫甘露、徐則臣、于堅、楊慶祥
本書內容包括文學隨想、古詩雜談、詩人之戀、魏晉風流人物談、紅學雜談、紅樓人物等八輯,并有兩個附錄,即紅樓夢與中國文化,傳意與傳神:中國傳統(tǒng)書畫與戲曲。本書內容層次上基本依年代順序排列,各輯之間都圍繞著中國傳統(tǒng)歷史文化及文學這一中心展開。文學過渡到古詩,古詩過渡到古詩人的美好戀情,又過渡到灑脫如詩人般且本身就是詩人的魏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