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與史的纏綿--中國現(xiàn)代文學研究論集》是20世紀中國文學研究叢書中的一種。本書主要內容涉及新詩研究、小說評論、魯迅研究三個學術領域。新詩研究方面,作者側重于探討中國新詩的藝術資源,以戴望舒、卞之琳、穆旦等詩人的創(chuàng)作為個案,辨析新詩與中西詩學傳統(tǒng)之關系,既討論活在“現(xiàn)代”的“傳統(tǒng)”,也討論置身“世界”的“中國”;與此同
《中國書籍文學館·名家文存:從傳承到重塑》內容簡介:網絡文學似乎是文學家族里的UFO,對它的描述甚至在一定程度上豐富了我們的想象力。據我所知,好多人不承認這個文學樣式的存在,他們的理由是:文學放在哪里都叫文學,不能因為放在籮筐里就叫籮筐文學,放在網絡里就叫網絡文學。的確,網絡文學至今仍然只是相對于紙媒文學而存在的概念,
何言宏在多家著名的報刊開設隨筆專欄,是個多產的學者型隨筆作家。他的文章觀點和視角都堪稱獨特,加上細膩而優(yōu)美的文筆,總能給人以美的享受的哲學般的啟迪。此外,他的文章視野宏闊,觀點新穎別致,是一種不可多得的理想文風,倡導一種新隨筆的閱讀風尚。
文學與時代的關系畢竟是一切關系的根本,不管用何種方法,何種流派,沒有哪一部偉大的作品不是表現(xiàn)它時代的重大的精神問題。人是中心,人是太陽,沒有哪一部大作品不是書寫著靈魂的歷史,只要能尊重生命,尊重精神,反抗物化,小說的前景就依然是廣大的。
記得三十年以前,我剛入復旦中文系讀書的時候,章培恒先生出版了他的第一部著作《洪昇年譜》,受到學界高度好評。直至今天,我在百度上搜索書名,還會跳出這樣的評價:“該書不僅首次全面細致地臚列了譜主的家世背景、個人遭際、思想著述、親友關系等,還就洪氏‘家難’、洪昇對清廷的態(tài)度以及演《長生殿》之禍等諸多有爭議的問題提出了一系列獨
《在東方與西方之間--現(xiàn)代旅日作家的文化體驗》由蔣磊所著。旅日活動是晚清民國時期的中國人獲得跨域經驗、想象外部世界的重要一維,它包括留學、游歷、流亡、訪問等幾個方面。尤其是甲午戰(zhàn)爭后至抗戰(zhàn)前夕的四十余年間,幾次大規(guī)模的留日潮以及中日學人的頻繁互動,使得中國人的日本觀、世界觀發(fā)生了劇變。對于魯迅、郭沫若、郁達夫、周作人等
本書設長篇小說、中短篇小說、紀實文學、散文、詩歌、戲劇、網絡文學、文學批評與文壇熱點論爭和作家身影與文學聲音共10個專題,分門別類地對年度的文學創(chuàng)作、文學現(xiàn)象、文學論爭與文學事件等,進行了全面的梳理與與概要的描述。翔實的文壇資訊,精到的學術提煉,尤其是對一些焦點性現(xiàn)象與傾向性問題的捕捉與評說,突出地顯示了年度文學的客觀
《周作人文學翻譯研究》在前人研究的基礎上,做了一種還原式的文化研究。它以文本細讀的方式對周作人的文學翻譯進行深度闡釋,并從中提純出一系列的文化符號;它將周作人1920年代時的翻譯與其他翻譯家1980年代的翻譯進行比較,并將周作人的文學翻譯與其同一歷史階段的魯迅、巴金、茅盾等人的文學翻譯進行比較,從中透視出周作人的文學翻
中國古代文論資料豐富,形態(tài)多樣,經史子集四部中皆有豐富的文論資料,蘊含著精彩的內容。文論以理論形態(tài)的存在方式,凝聚著中國古人的思維智慧、文化精神品格,也是對作為心靈史載體的文學的系統(tǒng)化與深化!吨袊糯恼摰娜谕ㄅc開拓》立足文獻,以開闊的學術視野,探討文論之命題、范疇、文論現(xiàn)象及文學現(xiàn)象,揭橥其本質內涵,闡揚其理論內蘊
《狂歡或悲戚:當代文學的現(xiàn)象解析與文化觀察》以多重文化視角,考察了當代文學,特別是新世紀文學中的一系列重要現(xiàn)象。以文化研究、美學探查、精神分析、敘事細讀等方式,對世紀之交以來文學的“文化狂歡”現(xiàn)象、中國經驗的復雜性、當代文學的價值評估等重要理論問題進行了探討;以詞源學和文類史的視野,對當代小說詩學的若干關鍵詞及重要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