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是海外漢學研究新視野叢書的一種,匯集了美國著名漢學家林順夫教授撰寫的具有代表性的單篇論文及相關的學術性文字共12篇,尤其注重收入新近在海外發(fā)表的學術成果,由作者本人編纂成集。作者還對部分舊作進行了改訂、增補及擴充。全書分為三編:《莊子》的文學解讀,詩詞、文論、藝術散論;古典小說解讀四例,并附錄作者與牟復禮、
本書選擇民間、官方和學術視野中的文學作品為案例,論述在新媒體時代文學傳播的路徑轉向和價值嬗變,橫縱鋪陳地分析了開放、融合、多維的數(shù)碼多維路徑,展現(xiàn)了二十一世紀初文學的路徑轉向以及接受變化。當代人通過對移動網(wǎng)絡路徑的日;,沉浸于感知時間、詩意生活、媒介真實和審美式生存的體驗。數(shù)碼文字路徑、視媒路徑和聲媒路徑三大傳播
近期,中國古代文體學研究已經(jīng)成為中國古代文學研究中的“顯學”。但是,關于中國古代文體的發(fā)展演變的研究一直很薄弱,尤其宏觀的“發(fā)展演變”研究幾乎被忽略。本書專研于此,取得了一些收獲。第一,對“文體”概念作了新的定義。第二,本書首次宏觀地對中國古代文體的發(fā)展演變及其規(guī)律作了初步探討,首次提出并論證了“單純文體”、“渾和文體
本屆“啄木鳥杯”中國文藝評論年度推優(yōu)活動作品報送以單位推薦為主,在此前設立的年度優(yōu)秀文藝評論著作、年度優(yōu)秀文藝評論文章(長評)兩個項目基礎上,增加了年度優(yōu)秀文藝短評文章項目。此次推優(yōu)共收到報送作品548份,其中著作62部、長評307篇、短評179篇。中國文聯(lián)、中國文藝評論家協(xié)會秉承堅持導向、注重質(zhì)量、寧缺毋濫的原則,經(jīng)
本書是河北大學文學院主辦的《燕趙中文學刊》的第2輯,分為四個板塊:文學理論與批評,主要涉及漢魏六朝志怪小說中的云南想象、《英國病人》中的意象等;比較文學與跨界研究,主要涉及《說文解字》中有關兔文化的掇遺、《日本靈異記》對《冥報記》受容與變?nèi)、比較文學視域下中國語境的構建、胡適的科學觀;文獻整理與理論研究,主要涉及鄉(xiāng)邦文
馮夢龍是晚明時期著名的思想家、文學家、戲曲家,長久以來學界對其研究的重點集中在其文學作品上。作為一位高產(chǎn)的文學家、戲曲家,馮夢龍的文藝創(chuàng)作都是在其文藝思想指導下完成的。因此,研究馮夢龍文藝思想具有重要的學術意義。中國古代文學家很少總結自己的文藝思想,馮氏也不例外,他的文藝思想散見于其作品中。本書對馮氏零散的文藝思想做了
本書以“魏晉易代”為視域,探討魏嘉平至太康時期蜀、吳兩國士人降晉前后的政治、文化心態(tài)及其相關文學著述情況,內(nèi)容分為三端:一是結合蜀、吳士人易代后面臨的政治處境,綜述兩國士人群體代表的相關言行事跡及文學著述,考察特殊歷史背景下兩國士人心態(tài)的異同。二是對“譙周勸降”“李密寫《陳情表》”“陳壽的易代史觀與《三國志》筆法”“顧
《愛的分析》是批評家岳雯的蕞新文學評論集,分為三輯。輯一從宏觀角度描繪了二十一世紀二十年來的長篇小說景觀,研究了新時代的女性意識與女性書寫、好人定義的變遷、長篇小說開頭的變化等,由此折射出小說家對于世界、對于我們所處這個時代的理解的更易。輯二是作家作品分析,聚焦馮驥才、梁曉聲、金宇澄、王安憶、鄧一光、阿來、馮良、葉舟八
本書是中國當代作家論叢書之一種。論著從劉慈欣科幻小說的異世界和俗世界為切入點,采用文本細讀法,深入剖析了以《三體》《山》《球狀閃電》等作品中想象世界的瑰麗雄奇和以隱喻等敘事策略傳遞的對現(xiàn)實問題的詰問,對劉慈欣科幻小說中的典型意象如球狀閃電、蟲、山等和典型人物如林云、羅輯、葉文潔等進行了充分的闡述。在深入探析作品敘事策略
作者在中國現(xiàn)代文學領域耨勤而耕深,本書可視為其長年研究的一個縮影。所論多建基于第一手資料之上,不乏稀見版本、手稿、書信,既談及魯迅、張愛玲、周作人、郁達夫、巴金等大家名作,也發(fā)掘了一些相對鮮為人知的作家作品,以拾文學史之遺。書中析述文辭,校釋版本,品鑒裝幀,漫說文人文事。如此挖掘考辨,摘抉隱微,顯發(fā)文學史的多重面向,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