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植物志》系記載云南地區(qū)野生及習見栽培高等植物的專著。共分苔蘚植物、蕨類植物和種子植物三大類。本卷記載種子植物9科173屬883種及若干種下分類單位!对颇现参镏镜谑怼穼啤俚奶卣骶泻喴浭,并附有檢索表;對每種植物的名稱(中文正名、別名及拉丁名、異名)、形態(tài)、產地、生境、分布等均有較詳細的記載。對已知有經濟
【按需印刷】-云南植物志 第二十卷
【按需印刷】-云南植物志 第十二卷
導語_點評_推薦詞
《云南植物志》系記載云南地區(qū)野生及習見栽培的高等植物的專著。共分苔蘚植物、蕨類植物和種子植物三大類。本卷共記載種子植物2個科162屬840種及37變種。對科、屬、種的名稱(含正名及別名)、形態(tài)、產地、分布等均作了扼要的記述。對現(xiàn)在已知有經濟價值的種類及其用途,也作了簡要的記述。大部分種類附有形態(tài)特征比較圖或植株全貌圖,
《云南植物志》系記載云南地區(qū)野生及習見栽培的高等植物的專志。共分苔蘚植物、蕨類植物和種子植物三大類。本卷系記載苔蘚植物門中蘚綱下的四個亞綱:藻蘚亞綱、泥炭蘚亞綱、黑蘚亞綱及真蘚亞綱中的10個目。共計19科、105屬、480種及若干種下分類單位。每種均有名稱(中名正名、異名及拉丁學名、異名)、文獻、形態(tài)特征、生境、本省產
云南植物志中名、拉丁名和經濟植物總索引
《植物生長與環(huán)境實訓教程》以植物生長的物質基礎、植物生長與環(huán)境調控和植物生長發(fā)育為主線,從生產實際角度重組了實踐教學內容,全書內容分兩篇和十個附錄,涉及植物解剖、生理代謝、生長發(fā)育、土壤的組成及其理化性質、土壤營養(yǎng)與肥料、植物生長與氣候環(huán)境、植物多樣性與分類等方面。重點介紹了40項單項基本技能和12項綜合實訓項目。綜合
《淡水沉積物孢粉圖譜》以植物分類學為基礎,應孢粉形態(tài)學信息缺乏的需求,對白洋淀區(qū)域沉積物孢粉形態(tài)及分析方法進行了具體介紹。本書配合編者通過顯微鏡實拍圖片描述了第四紀沉積物孢粉的形態(tài)特征并與現(xiàn)代孢粉、古孢粉進行了比較。 《淡水沉積物孢粉圖譜》為環(huán)境和生態(tài)領域研究人員提供孢粉辨識的基礎工具,也可作為相關領域的研究生教材。
本教材遵循認知規(guī)律和高職教育的特點,以糧、棉、油、蔬菜和果樹等主要植物為代表,闡述了植物形態(tài)、結構、系統(tǒng)分類、生理、環(huán)境生理等知識,使學習者對當代植物學有廣泛、全面的認識。本書共有十四章,每章配有學習目標、本章小結和復習思考題,并附有實訓指導。 本教材可供高職高專園藝技術、園林技術、農業(yè)生物技術、植物保護與檢疫技術等
本書主要介紹了藥用植物學野外實習目的和要求、準備與組織,藥用植物標本的采集與制作,常見藥用植物簡介,并附實地拍攝高清常見藥用植物彩圖及被子植物重要科主要特征簡表。本書共收錄的常見藥用植物涉及79個科、100多屬,包括藻類植物門、菌類植物門、蕨類植物門、裸子植物門、被子植物門共173種。其中每種藥用植物都有詳細介紹,包括
《伏牛山藥用植物志》是中國中原地區(qū)植物的總信息庫和基礎性科學資料,它主要記載和收錄了我國伏牛山地區(qū)藥用植物的種類和分布情況。本書共分7卷,其中1~3卷為大宗藥材;4~5卷為常用藥材(包括有毒植物);6~7卷為冷背藥材。《伏牛山藥用植物志》第七卷主要記載伏牛山特有冷背藥材的品種。它們不僅包括那些不常用或用量小的藥材品種,
本書主要討論藤黃屬屬植物中的籠狀呫噸酮類化合物.全書分為兩篇,上篇對藤黃科藤黃屬植物中豐富的籠狀呫噸酮類化合物的提取分離、結構特點和合成方法、生物活性和應用前景等進行了總結;下篇收集了國內外迄至2014年所報道的藤黃屬植物籠狀呫噸酮類化合物的來源、結構、理化常數(shù)和波譜數(shù)據(jù)
本書主要從青藏高原產酶真菌資源、生態(tài)分布、生物學特性、酶學性質等方面進行了系統(tǒng)闡述,并提出了開發(fā)和應用案例研究。本書對于進一步開展全球氣候變暖背景下,高原土壤有機質周轉與分解、農耕區(qū)殘茬管理等研究和應用,對于學術研究和農業(yè)生產具有較高的參考價值。
《園藝植物遺傳學》包括緒論、遺傳的細胞學基礎、遺傳物質的分子基礎、遺傳學的基本定律、園藝植物性別的決定和花性分化、細胞質遺傳、數(shù)量性狀的遺傳、近親繁殖和雜種優(yōu)勢、遺傳物質的變異、群體遺傳與進化、園藝植物主要性狀的遺傳等內容。全書概念準確、內容豐富、條理清晰、圖文并茂、通俗易懂。每章有思考題,以便學生復習訓練!秷@藝植物
以學科基本教學內容為依據(jù),融合本學科的新成果和新方法,匯集一線教師的教學經驗,突出案例教學與實踐教學,強化師生的交互與交流,全面激發(fā)教師和學生的創(chuàng)新精神和創(chuàng)新能力,編寫突出藥學或中藥學專業(yè)知識和技能應用為特色的規(guī)劃教材。
以植物基因工程操作程序為主線,逐漸展開敘述每一個實驗的原理、操作技術及結果分析,同時介紹每一個實驗的多種方案及其設計原則,以利于實驗者選擇和自我設計實驗方案,拓寬其思路,激勵實驗者的創(chuàng)新能力。全書注重科學性和可操作性,緊密聯(lián)系實際,學以致用,要求內容正確、系統(tǒng)、全面,形成完整的實驗技術體系,突出植物特點,減少與其它學科
《蘭科植物的受精》是達爾文繼《物種起源》之后重要的著作,出版于1862年,15年后(1877年)出版第二版,本中譯本是根據(jù)第二版譯出的。 在本書中描述了許多蘭花與昆蟲精巧的傳粉系統(tǒng),他認為自然選擇作用使花的構造適合異花受精,這為他的進化論提供了有力的證據(jù)。
本教材共6章,內容包括緒論、植物器官的形態(tài)、植物分類概述、低等植物、高等植物、藥用植物的顯微結構、我國藥用植物資源概況與可持續(xù)利用、實踐、附錄九個部分。重點介紹被子植物門常見科的主要特征、主要藥用植物的突出特征,以及資源分布、主要功效。每章前面有學習目標,后面有目標檢測。實踐部分包括實驗指導、野外實踐指導。附錄內容包括
全套含10000余種中國野生高等植物,配以18000多張精美照片,及每種的中、英文字介紹,簡要說明各植物的生境、海拔、花果期、國內國際分部、形態(tài)特征及應用。全套共9卷,4300余面。本卷為第五卷,預計約550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