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方文學史通論》是我國一部由個人著述的東方文學史著作,運用比較文學及區(qū)域文學、世界文學的觀念與方法,從文化學特別是審美文化的立場出發(fā),將東方各國文學作為一個相對獨立的文學區(qū)域予以把握,尋求區(qū)域聯(lián)系性與內(nèi)在統(tǒng)一性,建構了嚴整獨特的東方文學史體系,實現(xiàn)了東方文學史著作由以往的社會學模式向文化學模式的轉型。
《詩性語言的革命/馬克思主義符號學叢書》集中討論了大量的哲學、語言學和精神分析學的文本(同時對它們進行了批判分析),用于支撐她的主要論點:19世紀后象征主義的先鋒性在文學再現(xiàn)中引發(fā)了一場實在的突變。倘若這種轉變的過程可以得到印證,那么人們也可以在其他歷史時期的關鍵著作中找到類似的對于革新的醞釀。
《比較文學與世界文學名家講堂·藝文揮塵:方漢文教授講世界文學史新構建》收入作者方漢文近年來在國內(nèi)外學術刊物與《光明日報》《文匯報》等報刊發(fā)表的學術論文、講演、作者在國內(nèi)各高校發(fā)表的講演與在為本科和研究生和博士后訪問學者等講課中所發(fā)表的論文。逐一討論了世界文學史目的21世紀新的世界文學史研究,包括文學史觀、文學史認識論、本體論與實踐論的建構,世界文學史的主體與經(jīng)典文本的研究與闡釋。作者在其世界文學史研究過程中強調跨越文化的、以全球化時代的新文學史理論來研究世界文學。希望破除傳統(tǒng)的西方中心論,
那些肩負著教化異教徒使命的傳教士們,隨身攜帶著筆記本和詞典,承擔起“白種人的使命”。東方的亞洲人也派遣使者來到西方學習,這些人不僅對政治、宗教以及文學頗有研究,而且他們還精通我們的語言,能夠幫助我們了解他們國家的人民。
趙沛林編著的《學生必知的西方文學常識》內(nèi)容安排從古今外國文學的領域選取有代表性的作家作品,依照東方在前、西方在后、俄蘇和美洲單列的方式,試圖為您展示一幅外國文學歷程的全景畫面和里面的精華部分!秾W生必知的西方文學常識》針對具體作家作品采取相應、合理的方法加以介紹闡釋,力圖與學界普遍接受的觀點相一致而不另起爐灶,以便您獲得真正的學識和愉悅。
外國文學是高等師范院校漢語言文學專業(yè)的一門基礎課程。本課程由歐美文學和亞非文學兩部分組成,時間從遠古到當代。通過教學,學生掌握外國文學的基本知識,提高理解、鑒賞、分析外國文學作品的能力,學會運用馬克思主義的基本觀點,獨立地閱讀、評價歐美和亞非各類文學作品。外國文學教材的編寫是一項十分繁難的工程,也是一件常做常新的工作。新中國成立以來,尤其是20世紀80年代以來,我國廣大外國文學教學研究工作者,結合教學科研實際,編寫出版了大量教材,為不同時期外國文學的教學作出了重要貢獻。2001年,為了適應新時期
真正把西方文論研究型教學落實到每一個教學環(huán)節(jié)。主要有如下幾個方面:*,強調課前的西方文論原著的閱讀、研習。第二,課堂教學之中的講述、討論與批評實踐等相結合。第三,將課外學習小組、學術講座、西方文論小論文寫作、文學批評論文寫作等多種方式結合起來。
《世界文明之旅:文學與藝術》的編撰者們在通俗易懂的敘述中傳達著人類的智慧,在輕松的描寫中展現(xiàn)出解讀外國歷史的思想火花,通俗并不意味著無知,易懂也并非淺薄如果它能引發(fā)讀者在酒足飯飽之余的遐想,或者增加親朋好友聚會閑聊中的談資。那不是件美事嗎。世界文明之旅的編撰者們打破了普通教材按年代敘述的編纂體例,按照人類社會生活的不同側面,分生活經(jīng)濟、文學藝術、科學技術、國際關系等專題,就人們關注的“熱點”問題、突出事件、重要人物等逐一描述,語言通俗,風格平易,使讀者通過各個章節(jié)短小精悍的故事,形成對某個專題的
這部教材是在華中師范大學《外國文學史》*精品課程的基礎上為了適應外國文學教學和研究需要而編寫的。該教材將東方文學和西方文學融為一體,打破一個概述、一個代表作家、一部代表作品的教材寫作模式,充分吸收國內(nèi)外外國文學教材的優(yōu)點和改革開放以來外國文學研究的新成果,采用新的觀念、方法和體系,通過對外國文學全面系統(tǒng)的研究和介紹闡述文學創(chuàng)作的發(fā)展歷史,揭示文學思潮的嬗變過程。該教材堅持科學性、系統(tǒng)性、學術性和實用性原則,集文學史、思潮史、文論史于一書,體例新,內(nèi)容豐富,既適合用作高等學校外國文學課程的教材,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