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勝勛、胡淼森所著的《蔣孔陽評傳/中國當代美學家文論家評傳》是《中國當代美學家文論家評傳》的一種,全面展現(xiàn)了蔣孔陽先生在文學理論、美學等方面所取得的卓越成就和不斷探索的人文品質(zhì)。蔣孔陽從20世紀60年代起,先后開展西方美學和中國古典美學思想研究,在先秦美學、唐詩美學、繪畫美學等領域多有成就,《先秦音樂美學思想研究》一書是其代表作。本書思路清晰,重點突出,分析客觀公允。
《中國當代美學家文論家評傳》是一部系統(tǒng)介紹中國20世紀的美學大家和文論大家的精品文化叢書。該叢書選擇了朱光潛、宗白華、楊晦、季羨林、王元化、蔣孔陽、李澤厚、錢中文、胡經(jīng)之、重慶炳等十位中國著名美學家和文論家,對他們的學術成果和貢獻進行客觀的評價,鉤沉起學術經(jīng)歷和人生趣事。叢書圖文并茂,客觀、精準的評述了傳主的思想與人生,文字簡潔、精練。我們希望本叢書能夠使更多的國內(nèi)外讀者領略和認識這些跨世紀美學文論大家的審美風采,從而推動新世紀中國當代美學文論研究的國際化。本書為時勝勛、胡淼森所著的《蔣孔陽評傳/中國當代美學家文論家評傳》。
時勝勛,河南鄭州人,文學博士,北京大學中文系副教授,從事文藝理論與美學研究。在《清華大學學報》《學術月刊》《文藝理論研究》等刊物上發(fā)表論文50多篇,其中多篇被《中國社會科學文摘》《新華文摘》等轉(zhuǎn)載。主持國家社科基金項目“中國當代藝術話語范式研究”,北京市社科基金項目“中國當代藝術的國際化與本土化”等。著有《中國藝術話語》《中國文論身份研究》《西學·維新·傳統(tǒng)》等。
胡淼森,河南孟州人,文學博士。主要從事文藝美學、中西文化交流及比較政治研究。在《文學評論》《社會科學戰(zhàn)線》等刊物上發(fā)表論文20多篇。作品有《西方漢學家的中國文學觀研究》《文化戰(zhàn)略》等。
自序
第一章 走向上海
一、巴蜀青春
二、海光召喚
三、復旦生涯
四、思想歷程
五、人生路標
第二章 思入文學
一、民族化的嘗試
二、形象的豐富性
三、個性與真實
四、反思性文藝學
第三章 西學鏡像
一、美學史及其評價
二、馬克思主義學術史觀
三、斷代史的全景呈現(xiàn)
四、西學研究的批判性
第四章 審美文藝
一、開拓文藝美學
二、唐詩美學的境界
三、繪畫美學與哲學
四、藝術美的創(chuàng)造
第五章 中國立場
一、研究范式的創(chuàng)新
二、思想梳理與寫作方法
三、從古典美學到現(xiàn)代美學
四、當代美學問題審理
五、中國美學未來展望
第六章 守正創(chuàng)新
一、美學基本視域開顯
二、馬克思主義美學觀
三、美感經(jīng)驗與審美范疇
四、比較美學觀念拓展
五、“新論”的特色與意義
第七章 美的實踐
一、治學方法論
二、推進上海美學
三、學術文化交流
四、人生美的追求
結(jié)語
蔣孔陽先生年譜簡編
參考文獻
后記
第二章 思人文學
蔣孔陽對文學的思考起步于20世紀40年代,在海光圖書館時期奠定基礎,在50年代有了系統(tǒng)的展開,延續(xù)至新時期。從40年代到50年代,他主要從事文藝和文藝理論研究,曾到北京大學學習文藝理論,還廣泛涉獵中國古典文學、中國現(xiàn)代文學、外國文學、文藝理論等。他從40年代開始了文學之思,一直到生命的最后,都從未止息。40年代的文學之思還尚顯稚嫩,屬于譯介,難成體系,到了50年代中后期,蔣孔陽出版了《文學的基本知識》(1957年)、《論文學藝術的特征》(1957年),奠定了其文藝理論家的地位。改革開放后,他的文學之思進一步與時代主題相結(jié)合,出版了《形象與典型》(1980年)等著作;晚年對當代文學也不時發(fā)出批評之聲,體現(xiàn)其反思性文藝學的風格。
一、民族化的嘗試20世紀50年代,百廢待興,正值新中國文藝理論教材創(chuàng)建初期,涌現(xiàn)了一批文藝理論教材,其中就包括蔣孔陽的《文學的基本知識》!段膶W的基本知識》是蔣孔陽的第一部著作。蔣孔陽明確說,這部書主要參考的是前蘇聯(lián)季莫菲耶夫的《文學原理》,但并不意味著是季莫菲耶夫的翻版。蔣孔陽一方面看到季莫菲耶夫本身的問題,另一方面也強調(diào)“文藝理論應當盡可能民族化”。
這是一部非常專業(yè)的文學理論教材,同時也打上了時代的烙印,其中典型理論、階級性、人民性、思想性與藝術性等都是當時文藝理論界突出的時代主題。所以,這是一部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文學理論教材。在《文學的基本知識》中,蔣孔陽堅持反映論、認識論、階級論立場,對文學的基本狀況做了說明。總體而言,這部書有以下四個特點:其一,它不是嚴格意義上的文學理論教材,而是類似于對知識點介紹的普及讀物。全書共分二十八章,若干章相對集中,對某一問題進行討論。第一章界定什么是文學,第二至四章探討形象與典型問題,第五至八章討論思想性問題,第九、十章討論藝術性和美,第十一、十二章討論文學的教育意義,第十三至十八章討論文學的內(nèi)容與形式,第十九至二十三章討論創(chuàng)作風格和方法,第二十四至二十八章討論文學的種類和樣式。論述全面,深入淺出,語言樸素,因而適合大中學生閱讀,印數(shù)也較多。
其二,它將文學納入經(jīng)濟基礎與上層建筑的結(jié)構之中加以討論。依據(jù)馬克思主義對上層建筑與經(jīng)濟基礎的劃分,蔣孔陽提出“文學是一種社會意識形式,屬于上層建筑中的思想部分”。這一點在馬克思主義文藝理論中是共識,也沒有人否認文學屬于上層建筑,更具體說就是意識形態(tài)。然而,意識形態(tài)這個在20世紀80年代響徹文學理論界的詞,在蔣孔陽的著作里卻是“社會意識形式”。在以群主編的《文學的基本原理》中,文學正式被稱為“社會意識形態(tài)”之一。
蔣孔陽認為,文學不屬于經(jīng)濟基礎,其原因在于文學“不是在經(jīng)濟上替社會服務”。這一看法似乎也并不絕對,如今文學產(chǎn)業(yè)化、商品化趨勢加大,也可以說在經(jīng)濟上替社會服務了。實際上,任何上層建筑都與經(jīng)濟基礎有密切的聯(lián)系,包括看似和經(jīng)濟更遠的宗教。當然,這一點在當時還沒引起重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