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響的剖析》是哈羅德·布魯姆對自己詩學精髓的一次完整說明,一種最深意義上的心靈自傳。他帶領我們穿過了那些由多年來不斷啟示和激發(fā)他的作家和批評家交織而成的迷宮小徑,提出了對有西方正典作品相伴之人生的持久思考:為什么我對影響問題如此癡迷地關注?我的閱讀體驗是如何塑造我的思想的?為什么有些詩讓我有感,有些卻不能?文學生活的目的是什么?通過對莎士比亞、惠特曼、愛默生、葉芝等布魯姆最鐘愛的文學大家們的剖析,本書向我們揭示了:什么是偉大的文學作品?它是如何變得如此偉大,又為何如此重要?
文學批評大師哈羅德·布魯姆晚年力作一種*深意義上的心靈自傳,完整闡釋一生的詩學精髓一部巨大的純真之書,于沉沉末世懷想崇高
哈羅德·布魯姆,當代美國極富影響力的文學理論家、批評家。1930年生于紐約,曾執(zhí)教于耶魯大學、紐約大學和哈佛大學等知名高校。主要研究領域包括詩歌批評、理論批評和宗教批評,代表作有《西方正典》(1994)、《如何讀,為什么讀》(2000)、《影響的剖析》(2001)等。被譽為“西方傳統(tǒng)中最有天賦、*原創(chuàng)性和最富煽動性的一位文學批評家”。
序言我所遵循的批評觀文學之愛崇高的奇異頭腦對自身的影響創(chuàng)始人:莎士比亞莎士比亞的人物詩人對手:《李爾王》莎士比亞的留白手法:《暴風雨》占有的許多模式:十四行詩《哈姆萊特》和知道的藝術彌爾頓的哈姆萊特喬伊斯……但丁……莎士比亞……彌爾頓約翰遜博士和批評的影響懷疑主義的崇高伊壁鳩魯影響的焦慮:德萊頓、佩特、彌爾頓、雪萊、丁尼生、惠特曼、史文朋、史蒂文斯萊奧帕爾蒂的盧克萊修的偏轉雪萊的繼承人:勃朗寧和葉芝火焰的狀態(tài)屬于誰:梅里爾和葉芝惠特曼和日落之地上歐洲的死亡愛默生與未寫的詩惠特曼的枝條死亡與詩人:惠特曼的退潮通向浪漫主義自我之最高虛構筆記切中軟肋:勞倫斯和惠特曼火焰之手:哈特?克蘭的壯美惠特曼的逆子們:阿什貝利、埃蒙斯、默溫、斯特蘭德、查爾斯?賴特后記致謝引用文獻索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