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之死》是虹影的上海三部曲之一,講述一位名滿天下、備受各界青睞的著名影星受邀回到上海參演舞劇,卻攪進兇險的漩渦中。她的丈夫被人槍殺于街頭,她丈夫的情婦卻與她同臺演出……當(dāng)命運的秘密揭開,她縱身一躍,用死亡帶來國家的新生。小說用命運控訴時代,至今仍發(fā)人深省。
短短十二天內(nèi),一個女人能否改變歷史?一個女明星兼女間諜的愛恨情仇,層層逼進的真相,挑戰(zhàn)讀者的心智與情感。
《上海之死》是標(biāo)準(zhǔn)的旅館故事,也是首部中文旅館小說。從這個意義上說,虹影創(chuàng)作的這部小說,是她個人文字生涯的開創(chuàng)性嘗試,也是中文旅館小說的首次開創(chuàng)性嘗試。
意大利羅馬文學(xué)獎、《聯(lián)合報》讀書人獎得主虹影講述舊上海傳奇故事。
修訂說明
我是一個專業(yè)講故事的人,只要故事精彩,我在任何地方,都可以捧著電腦打字。有音樂可放最好,但講故事本身就是享受,如繡花女,一針一線,做得辛苦,也做得專心。在寫這本書時,聽得最多的就是房子裝修的音樂,蓋過了拉赫瑪尼諾夫。
這次修訂,除了全是花園那邊意大利人聊天的歡聲笑語外,盡是拉赫瑪尼諾夫,仿佛他從久積的塵土中鉆出來,我不得不向他致敬,把他的切分,他的憂郁悲傷和節(jié)奏,放在文字之中。
后記
我這部小說,是第一部中文旅館小說。
不是第一部中國旅館小說。旅館小說的創(chuàng)始人,是一位奧地利猶太女作家維吉·鮑姆(VickiBaum)。她的名著《上海37》,1939年改成劇本《上海大旅館》(HotelShanghai),以沙遜大樓Cathay旅館在八·一三戰(zhàn)事中遭受日軍炮擊為背景。前不久,我在倫敦一個普通住宅墻上,看到這個當(dāng)年著名女作家故居的藍瓷紀(jì)念牌,不由得感慨世界真小。
雖然她是猶太人,第一部中國旅館小說,榮譽屬于她。原因是:休伯特在福州路開的書店,賣過她的書;索爾·夏皮羅在維也納最后東躲西藏的日子,讀過她的第一本小說《旅館人》,到上海不久又讀到《上海37》。想到自己竟然跟著她的小說人物走。很多事情,是命運前定。
這本小說寫了一年。中間回北京,還得接著寫,每天早上八點不到就起床寫作,樓上的鄰居在裝修,電鋸聲刺耳,所以就開大音響,換上宗教氣氛濃烈的音樂。一旦感覺置身于音樂廳里,屏幕就騰開空間,我就能飛身去1941年的孤島。
此小說的初稿發(fā)在《收獲》上。該雜志在介紹此小說時,稱它為《上海王》的姐妹篇,是有道理的。同為舊上海的兩個名伶,皆為傳奇人物。
寫筱月桂,是寫她成為一個黑幫女王的過程;寫于堇,是寫一個已經(jīng)成長的女人,如何面對愛恨,如何選擇生死。
不少人認為,本書的情節(jié),不可能發(fā)生:一個中國女子,本來有能力改變世界歷史的進程,只是因為她的特殊考慮,決定讓歷史朝另一個方向走。
或許在別的情況下不可能,在小說描寫的珍珠港事件中,卻是非常有可能。日本海軍偷襲得手之前,盟軍起碼有一打機會得到情報。如果說情報解讀困難,至少有四份情報,得到接近正確的解讀。只是這些已破解的情報,因為各種原因,沒有送達。
只說其中一份:英國在劍郡布賴奇利莊園設(shè)立的密電碼破解中心,1941年11月底破譯了日本海軍新使用的JN-25密碼,12月2日截獲山本五十六給已經(jīng)出發(fā)的攻擊艦群直接命令,但是情報被丘吉爾扣住了。二戰(zhàn)勝利日,丘吉爾下令銷毀布賴奇利莊園全部檔案,包括幾臺最早的電子計算機,不留任何記錄。一般的解釋,是丘吉爾不想讓德國人、日本人覺得輸?shù)迷┩,又想重打一仗。但是他也有不想讓盟國知道的東西,所以一干二脆全部燒掉。
于堇的情報,就是已經(jīng)解讀,卻沒有送達的那幾份情報中的一份。情報送達出錯,原因復(fù)雜,我的書做了仔細解釋,讀者看完了就會明白。
父親的妹妹住在富民路,那幢老房子我今天還記得清清楚楚。十多年前我在復(fù)旦讀書,經(jīng)常去那兒,然后常與堂哥去逛南京路。周末看國泰影院的連場電影,半夜才跌跌撞撞出來,深夜走過國際飯店門口。我一個人站在馬路上,那時年輕,膽大包天,覺得夜色特別迷人:老租界有一種魅惑,在那高大的建筑投下的陰影中,當(dāng)代的政治口號全看不見了。
我好像看見幾十年前曾經(jīng)發(fā)生過的一切,那東方西方各國人等,黑白紅黃諸道各路人馬,都在這里斗智斗決心,遠離戰(zhàn)場,搏殺卻更加激烈。有人稱之為東方的卡薩布蘭卡,東方的里斯本,其實上海可能是當(dāng)年全世界間諜戰(zhàn)最激烈的地方。
我不止一次感覺到一個靈巧的身影,從那些窗口探出來看這個年代的我。她當(dāng)然就是于堇。如同昨天我在倫敦SOHO一家法國咖啡館二樓,看見墻上竟然掛著一張用鏡框掛起來的上海月份牌女子,動人心魄,如帶刺之花。
這幾年我住進國際飯店幾次,住老飯店使我夢連著夢,好像踏上神秘之途,我與曾住在這里的人對話。
現(xiàn)在這些對話終于成了這部小說。感謝我的姑姑一家子多年前對我的關(guān)照,感謝國際飯店劉莎經(jīng)理給我方便,讓我進那特殊的幾層樓,好像埃謝爾的畫中世界,讓我通過魔幻玻璃球,看到當(dāng)年向樓梯上走來的溫柔女子。
此書獻給我過世的父親,他曾經(jīng)在這兒出發(fā),走過長江各城市,最后停在長江上游的山城重慶,度過他的一生。每一次民族之難,都成為他個人之災(zāi)。
感謝止庵,尤其感謝他的母親林偉女士,給我許多當(dāng)年她在孤島的親身感受;感謝李君維先生,這個海派文學(xué)僅剩的代表人物,耐心地回答我的各種問題。
感謝張一白,送我關(guān)于上海的書,感謝好多朋友,與我一起探討舊上海。感謝鐘紅明的五歲女兒,她精靈般的話語,我借用了幾句。
維吉·鮑姆的第一部旅館小說,米高梅改成電影,嘉寶主演,得到奧斯卡獎,里面有名句:人們又來了,人們又會走。從來不變的,是旅館依舊。我多次住進國際飯店,日日翻閱檔案,夜夜查問鄰居。每次我離開時,回望那高聳的棕色墻面。七十年來,幾多生來死去,難數(shù)有愛有恨,我知道:旅館天天在變,從不依舊。
虹影,作家,詩人。代表作有長篇小說《饑餓的女兒》《好兒女花》等。
其長篇小說被譯成30多種文字在英國、美國、德國、法國等國出版。
《饑餓的女兒》曾獲臺灣1997《聯(lián)合報》讀書人獎
《好兒女花》,獲《亞洲周刊》2009年十大小說。
虹影曾獲紐約《特爾菲卡》雜志中國優(yōu)秀短篇小說獎、意大利羅馬文學(xué)獎
2009年被重慶市民選為重慶城市形象推廣大使。
目錄
上部P1
中部P2
下部P192
《上海之死》重大事件時間表P290
后記及鳴謝 P2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