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以國際關(guān)系研究者的身份,綜采各家之長,補闕各家之短,主要從政道、德道、治道、術(shù)道、器道五個方面來全面理解、分析、解讀老子的政治哲學,用現(xiàn)代學術(shù)研究話語,論述了老子的本體哲學、政治哲學和人生哲學以及其現(xiàn)代借鑒意義。全書共七篇27章,體例完整,語言樸實,內(nèi)容精彩,兼具學術(shù)嚴謹性和內(nèi)容可讀性。
此書*魅力在于作者以國際關(guān)系研究者的身份,綜采各家之長,補闕各家之短,在全球視野下研讀《老子》思想中的政治智慧,意在從歷史文化的角度,通過挖掘古代中國先哲思想中*有借鑒價值的部分,重塑當代中國的文化自信力和理論創(chuàng)造力,期望老子的政治思想精華在中華民族的文化復(fù)興中發(fā)揮更大作用。同時,在全球社會治理頻遭困境的現(xiàn)實中,弘揚老子政治思想中普適的治理理念,或可成為中國吸引并引領(lǐng)國際政治哲學研究方向的文化歷史基因。
正如老子所言:執(zhí)古之道,以御今之有。能知古始,是謂道紀。老子思想的現(xiàn)代價值不言而明,無論是官民關(guān)系、戰(zhàn)爭與和平、大國與小國,還是依法治國、可持續(xù)發(fā)展等方面,我們都能在這本書中找到有益的分析和獨到的見解。尤其是老子思想中的民自富、自化、自正、自樸和以民心為心,既可以為當今政府社會治理提供古樸的借鑒,又為以人為本的發(fā)展理念找到傳統(tǒng)之根源。
葉自成,北京大學國際關(guān)系學院教授,北京大學中國戰(zhàn)略研究中心主任,華夏主義倡導(dǎo)者
自序:2500年之憾:老子政治哲學竟無全解!
一、魏晉之前關(guān)于老子政治哲學的主要評述
二、清未及民國主要對老子政治哲學的論述
三、新中國以來關(guān)于老子政治哲學的主要評述
四、魏源之嘆:老子政治哲學無全解
緒篇 老子:其人、其書、其心、其體及全書概述
一、 老子其人:中國最偉大的思想家
二、《老子》其書:三個版本
三、《老子》其心:政治哲學
四、《老子》其體:天道、政道、德道、治道、術(shù)道、器道六維一體
五、本書體系及概述
第一篇 從恒道、天道、到人道、吃道
第一章 恒道永恒,非恒常變
一、一道兩面,永恒無常
二、恒道玄奧,強為之說
三、道體道用,道性道德
四、微觀之道,道之十喻
五、老子之道與希臘智慧
第二章 天道:天地無主宰,萬物任自然
一、天地無鬼神,神權(quán)政治可以休矣
二、天道自然之宇宙生成論
三、天道自然之宇宙演化論
四、天道自然之宇宙秩序論
第三章 吃亦有道,人道則天
一、吃的恒名、非恒名
二、吃道與吃德
三、吃的為學:知識與偽知識
四、吃的正道和奇道
五、吃里面的政治:有道與無道
六、老子之道:治大國若烹小鮮
第二篇:老子政治哲學總論 認識論 方法論 無為論
第四章 四觀識道,老子的認識論
一、推天道及人道
二、自然理性:為什么要推天道及人道?
三、四觀識道:感性、知性、理性、悟性
四、四個誤解:老子反圣、反智、反知、反學?
五、老子認識論的三大局限
第五章 一陰一陽:老子的方法論
一、陰陽思維
二、陰陽:不僅僅是矛盾、轉(zhuǎn)化關(guān)系
三、《老子》的陰陽之道
四、陰陽之道:政治的本質(zhì)、規(guī)律
五、陰陽:從治人身到治國家
第六章:老子的無為論:老子政治哲學的總原則
一、什么是無為、無不為?
二、什么是無為而治?
三、 消極無為與積極無為
四、道法自然中人的能動性
第三篇:政道 核心價值觀
第七章 道法自然:自然而然與自由
一、老子關(guān)于自然的論述
二、自然而然與西方自由的共同之處
三、自然中的自由與西方自由的重大區(qū)別
四、老子的無為與哈耶克的自發(fā)
五、老子的自然而然與康德的道德律令
第八章 民心為心,百姓四自
一、老子說民
二、以百姓之心為心:天下是百姓的天下
三、以百姓之心為心:百姓是善治的唯一評價標準
四、以百姓之心為心必然體現(xiàn)為民四自
五、民自富創(chuàng)造經(jīng)濟的繁榮
六、民自化創(chuàng)造文化的繁榮
七、民自正創(chuàng)造和諧公正的社會秩序
八、民自樸創(chuàng)造安泰和諧的風俗民情
九、民四自皮毛,漢唐盛世之精要
十 民四自=中國式民治:與西方 選票民主的比較
第九章 圣人(得道者)損補抑舉,與民共治
一、什么是圣?
二、誰是圣人?--莊子的回答
三、圣人做什么:公平正義,損補抑舉
四、圣治與民治是什么關(guān)系?
五、 老子的損補抑舉與羅爾斯的社會正義
第十章 平等包容:善者善之,不善者亦善之
一、老子的平等觀
二、老子的包容觀
三、老子思想影響下的百花齊放、百家爭鳴
第十一章 道法有則,以法治國
一、道生法,法治是道治的必然
二、平等是法治之魂,法治為平等體現(xiàn)
三、法治在于誠信,無誠信就無法治
四、循名究理、公私分明是法治的關(guān)鍵
五、司法獨立是法治的基本條件
六、法律制定:因應(yīng)民心,與時遷移,簡約去繁
第十二章 天下之道:以無事取天下
一、天下五解
二、和平、反戰(zhàn)、自衛(wèi)原則
三、道治國家是開放國家
四、大小國家平等互利
第十三章 天人合一:人與自然的和諧
一、天地萬物就是自然
二、人法自然的五層關(guān)系
三、與西方自然哲學、自然法、自然主義、自然觀的比較
第四篇: 德道 為官之德
第十四章 政治玄德
一、道與德
二、天道玄德
三、四不玄德與四無玄德
四、無心與善下
五、政制之玄德
六、為官之德:反官僚主義
第十五章 倡恒有欲之德,遏可欲之惡
一、恒有欲是天道的德性表現(xiàn)
二、沖突與災(zāi)難的根源:罪莫大于可欲
三、得道者之欲不欲之德
四、治身十守
第十六章 三寶之德:慈、儉、不先
一、慈善之德
二、節(jié)儉之德
三、不敢為天下先與敢為天下先
第十七章 無私、擔責、誠信
一、民有私而官無私
二、勇于擔責之德
三、誠信之德
第五篇 治道: 國家治理的制度、能力、體系
第十八章 老子論治
一、治字的含義
二、道家三治:無為不治、無為而治、南面而治
三、五種治制:道治、仁治、義治、禮治、霸治
四、老子的道治
五、老子治道中的重大陰陽關(guān)系
第十九章 道治國家的政府體系
一、有限-全能政府?小-大政府?
二、圣人-道治政府:三大職能
三、國防外交安全情報機構(gòu)
四、立法司法機構(gòu)
五、社會救助機構(gòu)
六、國家財政稅收機構(gòu)
第二十章 道治國家的治理能力體系
一、執(zhí)政者七善之力
二、價值吸引力---柔實力
三、對勢的把執(zhí)力
四、因循應(yīng)變的創(chuàng)新力
五、當機立斷執(zhí)行力
六、以史為鑒,執(zhí)道御今的能力
七、知人善任的能力
第二十一章 道治國家的治理體系
一、老子治人事的六個層次
二、事天環(huán)境治理
三、治身國家治理的基礎(chǔ)
四、治家---慈儉為寶
五、治鄉(xiāng)--甘美安樂
六、治國---無為而治
七、治天下---無事取天下
第六篇 術(shù)道:一正一奇 一柔一剛 一小一大
第二十二章 治國之術(shù)
一、老子治術(shù)不是君王南面之術(shù)
二、一正一奇之謂術(shù)
三、老子正奇之術(shù)與軍事、經(jīng)濟
四、正向建構(gòu)與反向建構(gòu)
第二十三章 柔弱勝剛強:柔實力
一、老子柔弱的五種含義
二、柔弱勝剛強并非力量弱小戰(zhàn)勝力量強大
三、從柔弱勝剛強到柔實力
四、中國歷史上十種不同的柔實力
五、柔剛并濟是正道
第二十四章 以小觀大,防微杜漸
一、以小觀大
二、圖難于易,為大于細
三、防微杜漸,防范未然
第七篇 器道:道治國家如何建?
第二十五章 治國之器道
一、老子說器
二、法自然與器
三、治國之國器
四、治國之道器如何建?老子的千古難題
第二十六章 道器之建:改良路線
一、莊子學派的消極路線
二、老子的改良的思想
三、道治思想對越國政權(quán)的改良
四、黃老學派對齊國政治的影響
五、道治思想對漢初政治的影響
六、道家思想對唐政治的改良
七、改良的局限
第二十七章 道器之建:介然之夢與群眾路線
一、老子的介然之夢
二、學與教:道治國家基礎(chǔ)
三、向上:上層路線
四、向下:群眾路線
五、上下如何結(jié)合:天下樂推?
結(jié)束語 小國寡民:道治理想,老子之夢
一、呂思勉之嘆:淹晦數(shù)千年的小國寡民
二、國小民少說,違反道法自然的主題
三、國小民少說,違反無為而治的主題
四、國小民少說,違反老子的史官身份
五、小國寡民:小國之權(quán),寡民之可欲
六 小國寡民:三有四其的自然家園
七 小國寡民:開放與和平的家園
八、小國寡民不是柏拉圖的烏托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