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靠前手的康德交給讀者,始終堅持從康德哲學德文經(jīng)典原著出發(fā)的基本原則,試圖首先對康德哲學的重要概念、術(shù)語、范疇、定義、命題的出現(xiàn)及其使用,進行很好忠實于德文原文的搜索、排查、摘錄;然后,再進行集中分類、比對,既抓住康德對概念本身的明確界定,又抓住康德通過概念使用而對概念的交代;然而,逐一予以仔細辨析,衡輕重,剔除蕪雜,取其精粹;然后,再進行逐一翻譯,DANG*當然,翻譯過程中,將比照、參考現(xiàn)有的中文譯名和解釋;很終,分別按照英文字母循序、漢字音序,向讀者呈現(xiàn)出康德哲學1000多個重要概念琳瑯滿目的豐富內(nèi)容。
余治平,祖籍江蘇洪澤,上海社會科學院研究員。復旦大學哲學博士,中國社會科學院哲學博士后。中國人民大學孔子研究院研究員,湖南科技學院、河北衡水學院特聘教授。河jE省董仲舒研究會顧問,中華孔子學會、中國外國哲學史學會、中華現(xiàn)代外國哲學學會、上海炎黃文化研究會、上海中西哲學與文化比較研究會理事,復旦大學上海儒學院特約研究員!吨形髡軐W論衡》(年刊)主編,上海市江蘇淮安商會副秘書長。已出版《唯天為大》、《哲學的鎖鑰》、《中國的氣質(zhì)》、《忠恕而仁》、《哲學慧眼識究竟》、《董子春秋義法辭考論》、《春秋公羊夷夏論》、《萬集鄉(xiāng)下這些年》、《做人起步<弟子規(guī)>》等專著。上海市哲學社會科學規(guī)劃課題、國家哲學社會科學基金項目“康德哲學概念譜糸”(Das Begriffe slexikon der Kant Philosophie)主持人,國家哲學社會科學基金項目“忠恕而仁”負責人。香港中文大學(CLTHK)、德國柏林一勃蘭登堡科學院(BBAW)、柏林自由大學(FUB)訪問學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