遨游太陽系的蘇俄探測器——任務、技術與發(fā)現
定 價:150 元
- 作者:韋斯利·T·亨特里斯(Wesley?T.?Huntress,Jr),米哈伊爾·馬爾可夫(Mikhail Ya. Marov)
- 出版時間:2017/6/1
- ISBN:9787515913568
- 出 版 社:中國宇航出版社
- 中圖法分類:V476
- 頁碼:576
- 紙張:膠版紙
- 版次:1
- 開本:32開
《遨游太陽系的蘇俄探測器:任務、技術與發(fā)現》描述了20世紀蘇聯機器人探索月球及其他行星的歷史。自1958至1996年,從蘇聯首次嘗試將航天器發(fā)射至月球到俄羅斯最后一次深空發(fā)射任務,《遨游太陽系的蘇俄探測器:任務、技術與發(fā)現》對這段時期所有執(zhí)行的相關任務做了一個全面、精確的描述,所有組裝上了發(fā)射臺并意欲發(fā)射的任務都包含在其中。
冷戰(zhàn)時期,美國和蘇聯之間的競爭激起了人類歷史上最偉大的冒險探索之一。作為美蘇之間武器輸送系統軍事競賽的副產品并作為一種宣傳優(yōu)勢,兩國之間展開了一場太空競賽,如民用有效載荷放在火箭上以完成人類地球軌道使命(對于美國阿波羅項目為登上月球),機器人登上月球及其他行星的任務。
本書描述了20世紀蘇聯機器人探索月球及其他行星的歷史。我們的編年史中只記錄了那些蘇聯為了探索月球或其他行星所發(fā)射至深空的任務,并不包括為了研究太陽、地月空間環(huán)境而發(fā)射至深空的任務。用月球和星際航天器發(fā)射的近地軌道之外的測試任務,例如“探測器”系列就在其中,承載非操作模型的航天器的發(fā)射測試不包含在內。1958至1996年,從蘇聯第一次嘗試將航天器發(fā)射至月球到20世紀俄羅斯最后一次深空發(fā)射任務,我們已經盡力去對這段時期所有執(zhí)行的相關任務做一個全面、精確的描述。所有組裝上了發(fā)射臺并意欲發(fā)射的任務都包含在其中,包括一些發(fā)射嘗試未離開發(fā)射臺、或是推進器點火后不久、或是運載火箭飛行中的某一時刻就以爆炸告終的任務。俄羅斯方對火箭發(fā)射失敗,尤其是失敗發(fā)生在前期非?鄲。
關于蘇聯的月球和行星任務的數據,西方和俄羅斯的資料顯示相矛盾。我們已經盡力基于公開發(fā)布數據及對蘇聯太空項目的參與者的采訪提供最大可能正確的信息。在一些情況下,我們已經做出判斷去選擇看似最為正確的。
第1篇 組成部分——人物、機構、火箭和航天器
第1章 太空競賽
第2章 關鍵人物
第3章 主要機構
第4章 火箭
第5章 航天器
第2篇 將各組成部分組合在一起——飛向月球、金星,以及火星
第6章 脫離地球
第7章 飛向火星和金星
第8章 新航天器,新的失敗
第9章 又是失敗的三年
第10章 最終獲得月球和金星的成功,但火星仍未成功
第11章 在“阿波羅”影響下的機器人成就
第12章 在月球、金星和火星著陸
第13章 金星航天器、月球火箭及陷入困境的火星任務進入尾聲
第14章 從月球和火星轉向金星
第15章 重復在金星的成功
第16章 重返金星
第17章 再次返回金星
第18章 國際哈雷彗星活動
第19章 對火星及其衛(wèi)星火衛(wèi)一的又一次嘗試
第20章 最后的努力:火星-96號
第21章 蘇聯月球和行星探測遺產
附錄A 早期航天器的“尾號”
附錄B 蘇聯月球和星際航天器系列
附錄C-1 蘇聯的月球任務記錄
附錄C-2 聯盟號航天器的自動試驗
附錄C-3 美國機器人月球任務記錄
附錄D-1 蘇聯火星任務記錄
附錄D-2 美國火星任務記錄
附錄E-1 蘇聯金星任務記錄
附錄E-2 美國金星任務記錄
附錄F 20世紀太空探測的里程碑事件
附錄G 20世紀行星探測任務時間表
附錄H-1 蘇聯月球和行星探測器的著陸點
附錄H-2 蘇聯火星探測器的著陸點
附錄H-3 蘇聯月球探測器的著陸點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