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紀,中國教育學科從無到有,從譯到著,形成了具有一定風格的體系。中國教育學者在把握時代脈搏的基礎(chǔ)上,博采中西,融匯古今,或獨立編寫教育學科教材,應(yīng)迎中國師范教育之需;或自主撰述教育學科專著,夯實中國教育學術(shù)之基。皇皇百年,朵朵奇葩。它們在不同程度上折射了時代精神的光芒,反映了教育學術(shù)的風貌,凝聚了教育學者的卓識。站在世紀之交,我社思量有必要重樹前輩們的精神財富。2003年春夏之交,時任我社副總編的黃旭赴滬,力邀華東師范大學瞿葆奎先生和鄭金洲教授擔任主編,誠請老中青教育學者校注和介評,鄭重推出《二十世紀中國教育名著叢編》。
輯入這套《叢編》的,皆歷經(jīng)了50年以上時間檢驗的,水平較高、影響較大、領(lǐng)學科風騷的著作。透過這些著作,試圖展現(xiàn)20世紀中國教育學者的學術(shù)智慧,盤點中國教育科學的世紀歷程,鑒往追來,在過去、現(xiàn)在、未來之間鋪設(shè)中國教育科學的橋梁。這是一項承接前人、嘉惠后學的教育學術(shù)工程。
第一篇 緒論
一、名辭釋義
二、德育與智育及體育之分野
三、德育之重要
四、德育之忽視
五、忽視德育之原因
六、德育之三方面
第二篇 品格論
第一章 品格之意義及其構(gòu)成
第二章 品格之分類
第三章 品格之價值及其改變
第四章 兒童品格之缺陷
第三篇 道德論
第五章 道德之哲學基礎(chǔ)
第六章 道德之社會的基礎(chǔ)
第四篇 德育實施論
第七章 道德教學之方法(直接教學與問接教學)
第八章 各科教學之德育效力
第九章 懲罰與獎賞
第十章 學生自治之理論與實施
第十一章 性教育問題
第十二章 學校訓育之組織
三、德育之重要
德育所根據(jù)者為社會之若干習慣準則。使無此等社會習慣準則,則德育失其目標,是無的放矢,殊屬多事。但事實上無論文化程度如何低淺或如何復(fù)雜之社會,必均有一些社會風習,此社會風習,即構(gòu)成所謂道德,而成為德育之根據(jù)。但假令兒童之天性,生而即與此等道德相符合,亦無德育之可言,因一切將成為自然之事,正如風吹水流行其所自然,無煩人為之努力。但據(jù)兒童心理研究之結(jié)果,兒童之本性,雖非如性惡論者之所主張,完全敗壞,與社會道德不相容,但亦非如性善論者之所主張,任其自然發(fā)展,將與社會道德相符合。兒童之天性,自社會標準言之,為善惡混之物。有利己心亦有利他心,有反社會性,亦有社會性。全賴道德教育,以此天然本性為基礎(chǔ)而加以適當之指導,然后始可求其行為之合于德性。否則聽其自然,且將返于文化初開之境。自然主義教育學者,往往有一繆見,認為德性之發(fā)展,亦如植物體之發(fā)展然。植物之種子任其自然發(fā)展,可成一定形式。人為功夫,僅在排除障礙而已。故教育之事,亦僅在一本自然之計劃消極排除障礙而不在于積極有所指引。殊不知社會文化,乃后天之獲得,不若身體五官四肢之潛能,早存精致細胞之中,可以任其發(fā)展而成定形也。譬如智育之事離開社會環(huán)境,一任本性之天然發(fā)展,不加干預(yù),則人類之智慧將復(fù)回于今之原始民族之狀態(tài)。數(shù)目將不能超過五個。一切自然現(xiàn)象均將認為神怪之象征。不知須經(jīng)歷若干萬年之進展,始可達于今日文化之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