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 價:58 元
叢書名:“十二五”普通高等教育本科國家級規(guī)劃教材
當前圖書已被 1 所學校薦購過!
查看明細
- 作者:吳詩中 編
- 出版時間:2016/7/1
- ISBN:9787040451849
- 出 版 社:高等教育出版社
- 中圖法分類:J525.2
- 頁碼:246
- 紙張:膠版紙
- 版次:2
- 開本:16開
展示設計是藝術設計范疇中的一項重要內容,尤其在進入信息時代后的今天,大量具有地域傳統(tǒng)的事物、具有文化積淀的現(xiàn)象需要介紹和傳遞,大量具有現(xiàn)今典型意義的、值得弘揚的人和事需要宣傳和推介。這種較集中的,較固定的信息傳遞方式大都采取展示的手段與民眾溝通。如何進行展示設計,如何做好展示設計又必須有著艱苦的學習過程,因此希望了解展示設計的人和有志于學習展示設計的人很需要系統(tǒng)介紹展示設計的書籍,F(xiàn)在我們看到的這部系統(tǒng)論述展示設計的書就是吳詩中老師和他的助手們在長期實踐的基礎上總結出來的。吳詩中是我的學生,他和他的團隊幾年如一日地在展示設計領域辛勤耕耘,在設計教學和設計實踐中摸索出了一定的規(guī)律,此書既有課堂上的教學體會,也有社會實踐的具體感受。今天他將這些摸索出來的經驗毫無保留地奉獻給讀者,與大家共同分享。
我認為《展示陳列藝術設計(第二版)》有以下幾個觀點值得我們認真思考:
1.當代展示陳列設計不同于以往的展示設計,其創(chuàng)作思路、文化氛圍、技術條件、社會環(huán)境都明顯受到時代的影響。《展示陳列藝術設計(第二版)》從當代社會意識形態(tài),社會物質條件、當前科學技術水平人手闡述當代展示陳列藝術設計的特點以及客觀規(guī)律,具有特別的現(xiàn)實意義。
2.展示設計在當前可持續(xù)發(fā)展觀念的影響下如何向前發(fā)展,是值得人們再三去思考的問題。地球能源危機,自然資源枯竭,早已給我們敲晌了警鐘,我們必須以科學的展示設計理念去思考,以積極的姿態(tài)去應對。
3.當代設計藝術的特性就是創(chuàng)意。作為設計藝術而存在的展示設計必須將設計創(chuàng)意作為展示設計的第一要素。
4.數(shù)字技術以及由此而衍生的動態(tài)、虛擬展示技術是新時代的產物。作為當代展示陳列設計藝術的大特點是交互技術的成功運用,交互技術已經成為展示陳列藝術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綜上所述,《展示陳列藝術設計(第二版)》打破了以往展示設計書籍一般的寫作慣例,通過設計理念、設計方法、設計案例等方面的闡述,創(chuàng)建了當代展示設計學科新框架。
第一章 現(xiàn)代展示篇
第一節(jié) 現(xiàn)代展示陳列藝術設計的時代特征
一、時代與特征
(一)傳承與發(fā)展
(二)功能與使命
二、技術與表現(xiàn)
(一)多媒體技術
(二)虛擬現(xiàn)實技術
(三)幻影成像技術
(四)千兆像素數(shù)字圖像技術
三、設計要點
(一)準確表達
(二)人性化
(三)藝術化
四、心理因素和視覺因素
(一)心理因素
(二)視覺因素
五、方案與策劃
(一)概念與意義
(二)意圖和要求
(三)工作與程序
第二節(jié) 現(xiàn)代展示陳列藝術設計的范疇
一、博物館陳列設計
(一)“博”與“物”
(二)歷史與社會
(三)文化與藝術
(四)人物與事件
(五)科學與技術
二、博覽會設計
(一)會展與博覽會
(二)主題與專題
(三)商業(yè)貿易與廣告宣傳
(四)信息交流與傳遞
三、慶典環(huán)境設計
(一)民族、政治與文化
(二)慶典與環(huán)境
四、移動展示設計
(一)移動展示
(二)流動展示
第三節(jié) 可持續(xù)發(fā)展與展示陳列藝術設計
一、可持續(xù)理念與展示陳列設計
二、可持續(xù)發(fā)展與發(fā)展措施
(一)以非物質設計取代物質設計
(二)展示陳列中對自然資源的節(jié)省
(三)合理開發(fā)、合理利用新的資源和能源
第二章 展示藝術篇
第一節(jié) 平面設計
一、文字與設計
(一)字“形”
(二)字“意”
二、圖形與設計
(一)圖片
(二)圖表
(三)插畫
三、版式與設計
(一)版式設計要點
(二)常規(guī)版式設計
(三)非常規(guī)版式設計
四、標識導向系統(tǒng)
(一)戶外標識導向
(二)展館室內指引
第二節(jié) 空間設計
一、展館空間
(一)物質空聞
(二)流動的空間
(三)虛擬空間
(四)交互演示空間
(五)對話空間
二、心理空間
三、公共空間
四、過渡空間
第三節(jié) 敘事空間設計
一、空聞與情節(jié)
二、情景與敘事
三、空間特征
四、細節(jié)描述
五、互動敘事
第四節(jié) 展示設計中的藝術品創(chuàng)作
一、藝術作品表現(xiàn)重點事件
二、國畫與插圖承載內容
三、油畫與布景營造氣氛
四、雕塑與壁畫彰顯主題
……
第三章 陳列技術篇
第四章 創(chuàng)意篇
第五章 設計評價篇
第六章 案例解析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