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世紀末20世紀初,延續(xù)了三百年的清王朝內憂外患,外有列強虎視眈眈,內有有志之士呼吁改良,岌岌可危的局勢也急需一場大變革。
阿瑟賈德森布朗在辛亥革命爆發(fā)的次年寫就了本書,他嘗試從社會百態(tài)層面去解讀那段歷史,以便西方真正了解中國、了解中國人。
不同于臉譜化的敘述傾向,布朗博士用實地走訪的調查報告方式,帶我們回顧了那段被宏大敘事淹沒的辛亥革命。在他的筆下,士農工商三教九流輪番登場,晚清民生百態(tài)詳盡而豐富,西方列強的惡行也有所披露,他用一些鮮為人知的資料描摹了一個不同于我們想象的晚清。通過東西方文明對比,他認為中國的改造只能通過中國內部的力量實現,請世界理解一個重新崛起的中國。
序言
外人當年看辛亥
《中國革命1911》即將由重慶出版社出版,可喜可賀。譯者范國平邀請我為布朗的這部譯著撰寫一篇序言。說實在的,近來工作十分忙碌,這項委托確難以承擔。然而,當我翻閱了布朗這部大作后,深深地為這位傳教士對中國的深刻認識和入木三分的評述所打動。他的看法是那么吸引著我。他的這部著作,簡直像是一位中國愛國者撰寫的一部中國近代革命史,讀起來感受多多。
布朗博士于辛亥革命前后在中國生活多年。他與不少中國政要交往密切,并在工作之余,到中國各地進行了廣泛的社會調查,寫下17本日記,這些日記為布朗寫作《中國革命1911》提供了最鮮活最生動的一手資料。在漫長的歲月中,布朗對中國和中國人民產生了深厚的感情。20世紀初,西方世界對中國的認識存在著種種扭曲與誤解,布朗博士在記錄這段歷史的同時,以客觀公正的態(tài)度深入地分析了中國人的民族特性,并熱情地贊揚了中華文明:五千年來,世界上有多少帝國崛起、繁盛、衰落,唯獨中國與世不爭,自給自足,懷抱著自己的理想,在前進的道路上披荊斬棘,獨享著東方中央帝國的尊號。……在洶涌澎湃的現代文明狂潮的沖擊之下依然屹立不倒……這就是中華文明的力量!
那么,在這個古老的東方帝國內部為什么會爆發(fā)革命?布朗博士寫道:導致它發(fā)生的諸多緣由,活躍于其中的諸多人物,已經清晰地呈現在我們眼前。書中,布朗為我們提供的史實已遠遠超出一般的政治范疇。他列出辛亥革命前的中國中國的蒸汽革命和商業(yè)革命動蕩的政治和外交格局民智的開啟和教育的進步基督教對中國的影響憲政發(fā)展和社會改良新生中國的領導人袁世凱和孫中山等章節(jié),從晚清國內外歷史背景和國情的各個方面,對辛亥革命爆發(fā)的深層原因做了冷靜而獨到的分析。
布朗指出,中國發(fā)生辛亥革命的最根本原因是中國覺醒了。他通過自己收集掌握的大量一手資料,用白描手法全景再現了辛亥革命爆發(fā)前中國的社會民生,指出滿族統(tǒng)治者在整體上既狹隘自私又反動腐敗整個公共服務體系都因貪污而腐朽了,鬧得沸沸揚揚的五大臣出洋考察團就是一個超豪華旅行團,因此近代中國對抗清政府的起事不斷發(fā)生,清政府時刻坐在火山口上。但是,這些起義都遭受慘重失敗,對其失敗原因,布朗也通過很多事例做了深入的解讀。說起鴉片戰(zhàn)爭之后中國和西方列強之間的關系,布朗博士用犀利的筆鋒和確鑿可考的證據,深刻地揭露了西方列強侵略中國和掠奪中國物質財富的帝國主義本質。
正是由于西方人的侵略,使中國人明白了要想同西方對抗,就必須學習西方人的技術。布朗寫道:西學的風潮迅速席卷中國大江南北,中國的讀書人如饑似渴地閱讀歐洲和美國的書籍。天生勤勉的中國人,很快就意識到這些新知識的意義。本書記錄了當時的很多細節(jié):許多洋務派大臣如張之洞、張百熙等,聯合上書敦促清廷建立新式教育體系;慈禧將一大型寺院改建為女子學校,還專門囑咐赴美國考察的高級代表團特別關注美國的女子教育;北京的八旗子弟中學已使用美國教科書;由于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的提倡,新式學堂在中國大地上迅速結出果實;全國各地新式學堂如雨后春筍般建立起來,僅僅在奉天就有50所新式學堂;天津警政長官還將獻祭資金存為教育基金;教會學校也為中國人學習西學開辟了新天地;對于新知識的崇拜讓舊的偶像崇拜土崩瓦解;成千上萬的中國人正在學習英語。布朗說:中國有一些胸懷大志的年輕人……遠赴歐洲或美國最優(yōu)秀的高等學府完成學業(yè)。受這批留學風潮的影響,許多地方督撫,甚至清朝中央政府也開始遴選優(yōu)秀的年輕人出國留學。學習了現代知識的中國學生多數擁護革命。據統(tǒng)計,95%的曾在國外接受教育的中國學生后來成為革命思想的擁護者、傳播者,甚至領軍者。
布朗在其著作中,以相當的篇幅記錄和論述了晚清的憲政改革和社會改良。他說:湖廣總督張之洞是當時新學最有影響力的倡導者。張之洞在著名的《勸學篇》中,分析了中國積貧積弱的原因,呼吁進行快速的社會變革。但是,布朗指出:激進的去東方化的改革,帶來了災難性的后果。整個國家當時還沒有準備好迎接如此顛覆性的革命,國民對于這位年輕的清朝皇帝也沒有足夠的信心……慈禧由幕后走到前臺,全面控制朝政,將光緒皇帝囚禁在瀛臺,將變法詔書變成了一張廢紙。但改革的步伐并未停止,布朗指出:義和團運動的失敗,給了中國人慘痛的教訓任何想保持舊體制的改革注定都要失敗。革新的呼聲響徹全國,越來越多的知識分子認識到改革不可避免,他們采取更加積極主動的態(tài)度投身到這場具有劃時代意義的變革中來。甚至清政府也認識到必須順應民意。1905年,帝國派出多個高級代表團出訪歐美,他們被要求提交報告中國能夠從歐美列強那里模仿什么制度模式。在舉國要求學習西方的濃重氛圍下,這些代表團被寄予厚望?偠蕉朔铰暑I代表團出訪美國,他無疑是清朝勛貴當中最有進步眼光的人,他給美國人留下了干練的形象。兩個高級代表團回到北京之后,他們提出了很多具有遠見卓識的主張,一個相當不錯的改革詔令很快便頒布了。……1908年清政府宣布了一個預備立憲的時間表,號稱將用九年的時間來建設立憲政府。布朗記錄下了這個九年立憲計劃的內容。然而,他也認識到清政府所實施的不觸動王朝政治統(tǒng)治基礎的改革,不可能挽救清廷的危亡。革命時機已經成熟,一系列起義事件讓革命的到來不可避免。辛亥革命最終在10月10日爆發(fā)。隨之,中國中部的革命者在12月建立共和國,選舉孫中山為臨時大總統(tǒng)。
布朗說:筆者認為與其他國家一樣,危急關頭的中國有一批偉人在風云際會之時已經脫穎而出。……在中國早已經聲名鵲起,家喻戶曉。本書用了一章的篇幅,專門評論了袁世凱和孫中山。布朗于1901年與袁世凱相識在山東省濟南府。除指出袁世凱在戊戌變法過程中的背叛行為外,布朗給予其很高的評價,說他氣度非凡,能在混亂的大局之下保持冷靜的睿智和勇氣;是一個擁有進步思想的中國人,清楚地認識到采用現代科技的重要性,為中國組建了一支極為精悍的部隊,不僅是中國現代軍事化的推動者,也是中國現代化教育的推動者。布朗高度贊揚了孫中山,說孫中山不屈不撓地四處奔走,抱著堅定的愛國信念,努力推進這項他為之獻身的事業(yè);面對強敵時堅毅果敢毫不動搖,他偉大的人格力量感召教化了他的億萬同胞;說革命派領袖們嘆服于中山先生的領袖風范、高超智慧和寬厚人格,以及他毫不利己的動機背后釋放出的無與倫比的道德力量像孫先生這樣集多種崇高美德于一身的偉人世間罕有。
本書最后深刻地分析了共和中國的未來。布朗清醒地認識到:共和制能否在中國長久地保持下去,這一點恐怕誰都無法斷言。其中,最重要的原因是列強勢力的介入讓中國的局勢更加撲朔迷離。列強還在小心翼翼地、偷偷摸摸地進行著一些隱秘的干涉活動,他們可能通過其他方式制造中國的社會動亂。如果中國的革命不成功,君主制的日本和歐洲的國王們必然會彈冠相慶。布朗認為,盡管新生的中華民國困難重重,但未來依然充滿希望。哪怕在一段時間內出現開歷史倒車的現象,中國社會永遠都不會回到之前的狀態(tài)了。布朗在本書最后以十分贊揚與崇敬的口吻說:中國這個古老的封建帝國已經被辛亥革命徹底埋葬,這個腐朽的封建帝國已經轟然倒塌,中國人民迎來了更加自由和光明的時代。放眼全球,縱觀人類的整個歷史,還有比辛亥革命的勝利更加激動人心的時刻嗎?
讓我們驚奇的是這部書撰寫于1912年3月,也就是在辛亥革命發(fā)生和中華民國誕生不久的時刻。布朗以一個外國人的睿智和銳利眼光,對辛亥革命和革命發(fā)生前后中國所面臨的一切成功和困難,做了最全面和最深刻的描述。我們期望這部提供了諸多新史料作品的出版能進一步推動辛亥革命史的研究向更高的水平發(fā)展。
張憲文
中國現代史學會名譽會長
中國近現代史史料學學會名譽會長
南京大學中華民國史研究中心名譽主任
季我努學社榮譽會長
作者 阿瑟賈德森布朗著名傳教士、美國遠東問題專家。他曾游歷多國,并與多國皇室政要有密切往來。布朗曾分別于19011902年和1909年到訪中國,并對中國進行了廣泛而深入的社會調查,先后寫下了17本調查日記。在華期間,布朗利用傳教士的身份往來于官方和民間,并與袁世凱有過親密接觸。不同于西方傲慢的學者,布朗對中國乃至遠東地區(qū)有獨到而清醒的認識,著有《中國革命1911:一位傳教士眼中的辛亥鏡像》《近東與遠東》《遠東的主人》等多部作品。
譯者 季我努
國內著名民間學術團體,以整理出版中國近現代史料為職志,代表性作品有《日本遠東戰(zhàn)爭罪行叢書》《美國國家檔案館館藏中國抗戰(zhàn)歷史影像全集》等。
序 言 外人當年看辛亥/001
自 序 我眼中的辛亥/007
第一章 辛亥革命前的中國/001
◎強推鐵路國有政策,中央與地方經濟利益矛盾重重
◎從兩個外國人剿滅太平天國到八國聯軍粉碎義和團
◎五大臣出洋考察的背后竟是一場大規(guī)模的賄賂游戲
◎看錢辦事、為富人賣命、公開賭博、性欲旺盛、麻木不仁
西方人眼中的中國官場內外民生圖
◎一顆炸彈的意外爆炸將辛亥革命提前了兩年
◎中國人的民族特性究竟是什么
第二章 中國的蒸汽革命和商業(yè)革命/045
◎傳教士無意中成為西方銷售商的重要代言人
◎充斥洋貨的清廷盛宴
◎商家頻頻拋出充滿誘惑但超出民眾購買力的商品廣告
◎商業(yè)經濟的快速發(fā)展是禍是福
◎沉迷于物質追求的民眾急需某種精神的引導
第三章 動蕩的政治和外交格局/069
◎擇吉日相見清廷官員采取拖延戰(zhàn)術應付西方外交官
◎清廷駐歐美各國使館收集西方瓜分中國言論
◎慈禧頒布宣戰(zhàn)檄文,開戰(zhàn)八國聯軍
◎北京淪陷,通州573名中國女子羞憤自盡
◎《紐約時報》《日本郵報》《中國評論》記下列強暴行
第四章 民智的開啟和教育的進步/099
◎西方書籍受熱捧,美國教科書進入北京八旗子弟中學
◎成千上萬的中國人爭學英語
◎清帝下旨興辦新式教育,慈禧將一大型寺院改建為女子學校
◎天津警政長官存獻祭資金為教育基金
◎另一張面孔:中國人對西方世界的懷疑與敵意
第五章 基督教對中國的影響/133
◎基督教團爆炸式發(fā)展
◎《中國評論》:辛亥革命的發(fā)生與傳教士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系
◎南京決戰(zhàn)前夕,傳教士邀集雙方戰(zhàn)將協(xié)商;饏f(xié)議
◎因為腐敗,清政府遭傳教士遺棄
第六章 憲政發(fā)展與社會改良/165
◎傳教士緣何成為義和團運動中的主要受害者
◎慈禧臨終前孤注一擲的賭注是什么
◎首次揭開清政府九年立憲計劃的內容
◎攝政王載灃接受國會《憲法重大信條十九條》,從此清帝無實權
第七章 新生中國的領導人袁世凱和孫中山/201
◎26歲的袁世凱監(jiān)控朝鮮內政外交
◎與筆者長談,希以一己之力教化3800萬民眾
◎鴻門宴上剿殺義和團,招致慈禧不滿
◎光緒去世前夜寫下密旨:待時機成熟,將其(袁世凱)斬立決
◎興學、強軍、推進改革,袁世凱得到美國駐天津總領事高度評價
◎袁世凱如何在清皇室與革命者間周旋
◎篤信基督教的革命領袖孫中山
◎讓中外人士倍感疑慮的總統(tǒng)職位大移交
第八章 共和中國的未來/233
◎撲朔迷離的民國局勢
◎民國政府背負6.25億美元外債
◎各國外交官挑撥離間,孫中山下令進入戰(zhàn)備狀態(tài)
◎西方基督教會將扮演什么角色
◎民國未來充滿變數
附 錄 傳教士眼中的辛亥鏡像/269
譯后記 一些感謝的話/2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