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 價:45 元
叢書名:本著作系作者主持的教育部人文社科項目“兒童哲學的理論與實踐模式研究”的結項成果
- 作者:吳國平
- 出版時間:2018/8/1
- ISBN:9787544477468
- 出 版 社:上海教育出版社
- 中圖法分類:G632.3
- 頁碼:
- 紙張:膠版紙
- 版次:
- 開本:16開
本書以兒童哲學的視角,先深入解讀兒童哲學的課程設計、教材開發(fā)及其課堂教學模式,然后從人與自然、人與自我、人與社群三個維度,各擷取20個童話小故事,示范了課程設計及教材解讀,*后根據(jù)課程統(tǒng)整與滲透課程的理念,提出了培育黃浦江畔現(xiàn)代中國人的行動路徑。本書源自實踐研究,案例翔實生動,挖掘了課程中蘊含的兒童哲學智慧,并就兒童需求角度,對現(xiàn)有課程進行批判分析,以為課程設計、教材編寫及教學實踐提供參考性意見。
國際21世紀教育委員會主席雅克·德洛爾提出,教育既應提供一個復雜的、不斷變動的世界的地圖,又應提供有助于在這個世界上航行的指南針。可以說,當下教育的*弊端恰在于用不計其數(shù)的地圖埋葬著兒童的心靈,卻從不提供認識世界的指南針。
學校的意義不在于一套課程如何精致,而在于發(fā)現(xiàn)兒童,認識兒童的特性,了解兒童的需要,改進兒童的心智結構,豐富兒童的生命體驗。
兒童哲學的要義就在于通過訓練兒童的思維,改善他們的理性、道德和精神力量,幫助他們找到認識世界的一把鑰匙,*限度地實現(xiàn)教育內(nèi)在的價值。
來,讓我們?yōu)閮和!正是本書立論的命意所在?
吳國平,任職于上海師范大學現(xiàn)代校長研修中心,畢業(yè)于華東師范大學,文學學士、教育管理碩士、哲學博士。長期從事基礎教育實踐和研究工作,熟悉中小學辦學狀況。常年深入中小學指導課堂教學與實踐,熟悉新課程改革的課堂教學。
序一/鐘啟泉
序二/于漪
第一章
走進兒童哲學
引言
斷章取義的教育正在誘拐兒童
第一節(jié)
兒童哲學的發(fā)展歷程
第二節(jié)
兒童哲學的認識
第三節(jié)
兒童哲學的課程及其實施
第二章
兒童哲學的課程設計
第一節(jié)
兒童哲學課程目標
第二節(jié)
兒童哲學課程目標的確立
第三節(jié)
兒童哲學的課程組織與實施
第三章
兒童哲學的教材開發(fā)
第一節(jié)
確定教材目標與編撰原則
第二節(jié)
擇定教材內(nèi)容以《人與自然》為例
第三節(jié)
兒童哲學課堂教學評價
第四章
兒童哲學的課堂教學模式
第一節(jié)
德育中的兒童哲學活動
第二節(jié)
學科教學中的兒童哲學活動
第三節(jié)
探索課程實施途徑
第五章 人與自然的故事及其課程設計
第一節(jié) 認識自然
一、當世界年紀還小的時候
二、留住夜晚
三、秋天從哪一天開始
四、小豬過冰河
五、箭竹開花
六、全身長刺的仙人掌
七、小蝌蚪與小青蛙
八、動物服裝店
九、鱷魚與鱷魚鳥
十、魚醫(yī)生
第二節(jié) 親近自然
一、冬天的太陽
二、風娃娃的故事
三、愛花的孩子
四、一株桃樹
五、冬冬的發(fā)現(xiàn)
六、魯王養(yǎng)鳥
七、動物的語言
八、誰的力量大
九、大海是你們的
十、在森林里
第六章 人與自我的故事及其教材解讀
第一節(jié) 認識自我
一、為什么我就是我
二、想當太陽的小狗
三、小耗子長途旅行記
四、我是個可大可小的人
五、我可以選擇不說嗎
六、一個人的世界
七、同一個名字
八、一把有記憶的茶壺
九、鞋匠和總統(tǒng)
十、假如給我三天光明
第二節(jié) 發(fā)展自我
一、媽媽的禮物
二、這條小魚在乎
三、灰姑娘
四、木柱上的釘子
五、罵來罵去 打來打去
六、吃不吃梨
七、一枚彩色的回形針
八、一個七美元的夢
九、選擇
十、明天的樹葉
第七章 人與社群的故事及其教材解讀
第一節(jié) 認識他人
一、不一樣的城鎮(zhèn)
二、我還要回來的
三、短四寸的褲子
四、孫悟空三打白骨精
五、一次白宮之行
六、一美金的損失
七、沙漠里的蘋果
八、一根漁竿和一簍魚
九、快樂王子
十、退休的禮物
第二節(jié) 學習交往
一、老人、孫子和驢
二、公主與月亮
三、誰偷了我的雞
四、粗心的機械師
五、生死之交
六、美麗,與眾分享
七、分粥
八、和尚抬水
九、第100個客人
十、15美元的賠償
第八章 構建統(tǒng)整的學校課程體系
第一節(jié) 學校課程統(tǒng)整的現(xiàn)實挑戰(zhàn)
第二節(jié) 課程統(tǒng)整的行動路徑
第三節(jié) 綜合拓展課程的定位與設計
第九章 滲透課程的目標定位
第一節(jié) 申江鐘聲的歷史記憶
第二節(jié) 童話是兒童最美麗的家園
第三節(jié) 藝術教育是一種人文關懷
第四節(jié) 教育呼喚紅十字精神的弘揚
后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