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以宋美齡的社會改造思想為核心,剖析了其中西結合的教育文化背景及其領袖夫人地位對這種思想形成所產(chǎn)生的影響,以及宋美齡的社會改造,尤其是其倡導的婦女組織等,在為社會服務和抗戰(zhàn)建國等事業(yè)中發(fā)揮了很大作用,和由于新生活運動對民眾生活的改造嚴重脫離實際、條款過于僵化、開展地區(qū)不平衡等問題,使得她的社會改造難以與當時的民眾思想形成共鳴,運動的實際效果與預期也存在著很大的距離等問題。
郭紅娟,河南孟津人。2005年畢業(yè)于南京大學歷史學系中國近現(xiàn)代史專業(yè),獲歷史學博士學位。洛陽師范學院歷史文化學院院長、教授,河南省高校青年骨干教師。主要研究中國近現(xiàn)代史、中華民國史、區(qū)域文化史。主要著作有《抗日戰(zhàn)爭紀事本末》《資源委員會經(jīng)濟管理研究以抗戰(zhàn)時期為核心的考察》。先后在《中國經(jīng)濟史研究》《史學月刊》《民國檔案》《晉陽學刊》《中州學刊》《河南大學學報》《江西社會科學》等發(fā)表學術論文二十余篇。
前言
第一章 宋美齡的社會改造思想
第一節(jié) 宋美齡社會改造思想的形成
一、家庭教育的影響
二、西方教育的熏陶
三、基督教信仰及其價值觀
四、蔣宋聯(lián)姻的影響
第二節(jié) 宋美齡對近代中國社會改造的基本認知
一、20 世紀中國社會改造思潮的興起
二、宋美齡對近代中國社會改造的認知
第二章 宋美齡社會改造思想的經(jīng)濟基礎
第一節(jié) 宋美齡與工合運動
一、日本的侵略與工合計劃 的醞釀
二、宋美齡與工合計劃 的實施
三、工合運動 的作用
第二節(jié) 婦指會 的生產(chǎn)事業(yè)
一、蠶絲實驗
二、松溉紡織實驗區(qū)
三、新運紡織廠
四、婦女工藝社
五、新運鄉(xiāng)村服務隊
第三章 宋美齡與國民精神培育
第一節(jié) 宋美齡對國民精神痼疾的揭露與批判
一、近代民族危機與國民精神批判的興起
二、宋美齡對國民精神痼疾的揭露與批判
第二節(jié) 宋美齡與民族精神的張揚
一、民族國家認同與愛國主義
二、發(fā)揚民族自尊、自信、自豪
三、倡導團結、互助、合作的精神
四、倡導自力更生、艱苦奮斗的獨立自主精神
第四章 宋美齡與傳統(tǒng)道德下的公民文化建設
第一節(jié) 禮義廉恥與國民政府的價值重建
一、傳統(tǒng)禮義廉恥的內涵
二、國民政府的價值重建與倡導禮義廉恥
第二節(jié) 新生活運動與公民文化建設
一、宋美齡與新生活運動的緣起
二、宋美齡對禮義廉恥與公民權利義務的認識
第三節(jié) 勞動服務公民文化建構的重要舉措
一、江西青年假期服務團
二、勞動服務運動
第五章 宋美齡與婦女改造及兒童素質教育
第一節(jié) 宋美齡對婦女地位與作用的認識
一、婦女從家庭走向社會
二、宋美齡對婦女地位與作用的認識
第二節(jié) 宋美齡與婦女組織和培訓
一、婦女組織的建立
二、婦女培訓
三、對婦女職業(yè)權利的爭取和維護
第三節(jié) 宋美齡與兒童素質教育
一、宋美齡與國民革命軍遺族學校的情
二、宋美齡兒童素質教育的思想與實踐
第六章 宋美齡與改良服飾文明和生活方式
第一節(jié) 新生活運動對民眾著裝的規(guī)范
一、服裝的政治、社會、文化意義
二、新生活運動對著裝的規(guī)范
三、取締婦女奇裝異服
四、宋美齡與旗袍
第二節(jié) 新生活運動對民眾言談舉止的規(guī)范
第七章 宋美齡倡導公共衛(wèi)生與人的健康
第一節(jié) 新生活運動對個人、家庭的衛(wèi)生宣傳
一、中國民眾現(xiàn)代衛(wèi)生意識的淡薄
二、宋美齡對衛(wèi)生的關注
三、新生活運動對民眾衛(wèi)生的啟蒙
第二節(jié) 整頓公共服務場所衛(wèi)生
一、公共服務業(yè)與國民健康
二、新生活運動對公共服務業(yè)的整頓
第三節(jié) 改進公共衛(wèi)生與增強國民體魄
一、改進公共衛(wèi)生
二、舉行各種體育活動
第八章 宋美齡與禮俗改革
第一節(jié) 新生活運動與婚喪筵宴改革
一、新運總會對全國婚喪禮俗的調查
二、新生活運動對婚姻禮俗的改革
三、新生活運動對喪葬習俗的改革
四、送禮與宴會改革
第二節(jié) 禁止煙、賭、娼及其他
一、南京國民政府的禁政
二、新生活運動對禁絕三害的倡導
結 語
|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