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結合新高考改革對大學和高中物理與物理實驗教學提出的新要求,篩選了133 個演示實驗項目,對其原理、方法等進行了深入的介紹。全書共六章: 第1 章為力學,介紹了包括相對運動在內(nèi)的21 個實驗;第2章為熱學,介紹了包括蒸汽機工作原理在內(nèi)的4 個實驗;第3 章為電磁學,介紹了包括避雷針原理在內(nèi)的33 個實驗;第4 章為機械振動與機械波,介紹了包括孤立波在內(nèi)的19 個實驗;第5 章為光學,介紹了包括裸眼立體顯示在內(nèi)的45 個實驗;第6 章為近代物理,介紹了包括輝光球原理在內(nèi)的11 個實驗。
本書為大學實驗物理教學與高中實驗物理教學的教材,可作為大學、高中理論物理教學的參考書,也可作為物理科學知識普及的參考書。
前言
實驗是物理學的基礎,是檢驗物理理論的標準。 物理演示實驗既是物理理論教學的有益補充,又兼具拓展課本知識點的作用,是當前物理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 物理演示實驗能化抽象為具體,化枯燥為生動,把物理現(xiàn)象清楚地展現(xiàn)在學生面前,因此深受學生的喜愛。 物理演示實驗為教師進行教學工作提供了更豐富的方法和手段,通過引導學生觀察,并進行思考,同時配合講授,學生可以更好地認識物理概念和規(guī)律,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本書是在總結北京化工大學物理教學實驗中心演示實驗室近十年建設經(jīng)驗的基礎上,并結合北京化工大學附屬中學物理教學實驗平臺近三年的建設成果,在深入思考和分析新高考改革對大學及高中物理和物理實驗教學提出的新要求后,由兩校物理及物理實驗教學一線教師精心編寫而成。 在編寫過程中,做到了延續(xù)傳統(tǒng)并與時俱進,既匯集了經(jīng)典物理演示實驗的內(nèi)容,又體現(xiàn)了物理學及新技術的最新發(fā)展。
本書由北京化工大學郎海濤教授擔任主編,北京化工大學林靜、何惠梅以及北京化工大學附屬中學于化惠、季梅擔任副主編。 參加編寫的還有: 石洪基、徐永杰、楊潔、武思文、陶云紅。
本書為大學實驗物理教學與高中實驗物理教學的教材,可作為大學、高中理論物理教學的參考書,也可作為物理科學知識普及的參考書。
特別感謝機械工業(yè)出版社的編輯為本書的出版所付出的努力。
由于編者水平有限,時間倉促,書中難免有不妥之處,望讀者指正。
編 者
目錄
前 言
第1 章 力學 1
實驗1.1 相對運動 1
實驗1.2 慣性離心力 2
實驗1.3 科里奧利力 3
實驗1.4 旋珠式科里奧利力演示 5
實驗1.5 傅科擺 6
實驗1.6 轉動液體內(nèi)部壓強的分布 7
實驗1.7 水火箭 9
實驗1.8 彈性碰撞 10
實驗1.9 錐體上滾 12
實驗1.10 轉動定律 12
實驗1.11 對比滾柱式轉動慣量演示 13
實驗1.12 剛體的進動(陀螺儀) 14
實驗1.13 茹科夫斯基凳 16
實驗1.14 角動量守恒轉臺 17
實驗1.15 利用直升機演示角動量守恒 18
實驗1.16 伯努利方程 20
實驗1.17 伯努利懸浮球 23
實驗1.18 氣體流速與壓強成反比 24
實驗1.19 飛機的升力 24
實驗1.20 流體的層流和湍流 25
實驗1.21 阿基米德螺旋汲水機 26
第2 章 熱學 28
實驗2.1 雙向翻轉式伽爾頓板 28
實驗2.2 大型蒸汽機的工作原理 29
實驗2.3 斯特林熱機 30
實驗2.4 外燃式高溫斯特林熱機 32
第3 章 電磁學 33
實驗3.1 靜電跳球 34
實驗3.2 靜電乒乓球 34
實驗3.3 靜電除塵 35
實驗3.4 尖端放電吹燭?靜電風滾筒和
富蘭克林輪 36
實驗3.5 避雷針的工作原理 37
實驗3.6 庫侖扭秤 38
實驗3.7 雅格布天梯 40
實驗3.8 高壓帶電作業(yè) 40
實驗3.9 手觸式蓄電池 41
實驗3.10 電介質(zhì)對電容的影響 42
實驗3.11 RC 電路的時間常數(shù) 43
實驗3.12 壓電效應 44
實驗3.13 磁力 46
實驗3.14 亥姆霍茲線圈 47
實驗3.15 地磁場水平分量的測量 49
實驗3.16 洛倫茲力及電子陰極射線 51
實驗3.17 電子束的電偏轉與磁偏轉 53
實驗3.18 電子束的電聚焦與磁聚焦 55
實驗3.19 溫差電磁鐵 59
實驗3.20 安培力 60
實驗3.21 巴比輪 60
實驗3.22 楞次定律 61
實驗3.23 渦流的熱效應 62
實驗3.24 渦流的力學效應 63
實驗3.25 阻尼擺與非阻尼擺 64
實驗3.26 電磁驅動 65
實驗3.27 巴克豪森效應 66
實驗3.28 鐵磁材料的居里點 68
實驗3.29 電磁炮 69
實驗3.30 輕功漫步 70
實驗3.31 三相旋轉磁場 70
實驗3.32 腳踏發(fā)電機 71
實驗3.33 能量轉換輪 72
第4 章 機械振動與機械波 74
實驗4.1 簡諧振動與圓周運動 74
實驗4.2 大型蛇形擺 75
實驗4.3 共振 76
實驗4.4 大型玻璃杯的共振 78
實驗4.5 簡諧振動的合成拍 79
實驗4.6 相互垂直的簡諧振動的合成 80
實驗4.7 激光李薩如圖形 82
實驗4.8 縱波 83
實驗4.9 聲波波形 84
實驗4.10 聲波可見 85
實驗4.11 水面波 86
實驗4.12 弦線上的駐波 89
實驗4.13 環(huán)駐波 92
實驗4.14 彈簧縱駐波 93
實驗4.15 聲駐波(昆特管) 94
實驗4.16 魚洗 95
實驗4.17 克拉尼圖形 95
實驗4.18 大型混沌擺 96
實驗4.19 孤波 97
第5 章 光學 98
實驗5.1 雙曲面鏡成像 98
實驗5.2 同自己握手 99
實驗5.3 光學幻影 99
實驗5.4 窺視無窮 100
實驗5.5 大型金字塔360°幻影 101
實驗5.6 光學分形 102
實驗5.7 光島 103
實驗5.8 菲涅耳透鏡 104
實驗5.9 雙縫干涉 104
實驗5.10 牛頓環(huán) 105
實驗5.11 臺簾式皂膜 107
實驗5.12 綠激光干涉綜合演示 108
實驗5.13 單縫夫瑯禾費衍射 110
實驗5.14 圓孔夫瑯禾費衍射 110
實驗5.15 光學儀器的分辨本領 111
實驗5.16 光柵衍射 113
實驗5.17 綠激光衍射綜合演示 114
實驗5.18 邁克耳孫干涉儀 115
實驗5.19 柱面光柵立體畫 117
實驗5.20 光的起偏與檢偏 118
實驗5.21 穿墻而過 120
實驗5.22 光的雙折射 121
實驗5.23 布儒斯特定律 121
實驗5.24 反射起偏與檢偏 124
實驗5.25 玻片堆起偏與檢偏 125
實驗5.26 偏振光的干涉 126
實驗5.27 光測彈性 128
實驗5.28 光的偏振現(xiàn)象的綜合演示 129
實驗5.29 偏振光立體電影 132
實驗5.30 旋光色散 132
實驗5.31 人造火焰 133
實驗5.32 海市蜃樓 134
實驗5.33 光纖通信 136
實驗5.34 無線光通信 139
實驗5.35 全息照相 141
實驗5.36 白光反射全息圖 143
實驗5.37 大型動態(tài)全息圖 144
實驗5.38 θ 調(diào)制 145
實驗5.39 光學顯微鏡的構造和使用 146
實驗5.40 天文望遠鏡的結構和使用 150
實驗5.41 視覺暫留 153
實驗5.42 掃描成像原理 154
實驗5.43 普氏擺 154
實驗5.44 三基色 155
實驗5.45 裸眼立體電視 156
第6 章 近代物理基礎 158
實驗6.1 激光琴 158
實驗6.2 光柵光譜 159
實驗6.3 太陽電池 160
實驗6.4 氫燃料電池 162
實驗6.5 氫燃料電池小車 164
實驗6.6 輝光球 164
實驗6.7 閃電盤 165
實驗6.8 大型雙層LED 彩球 166
實驗6.9 彩色LED 魔扇 167
實驗6.10 悅動長廊 168
實驗6.11 精準通過 169
參考文獻 1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