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博觀 法律與革命:新教改革對西方法律傳統(tǒng)的影響(第二卷)》講述的是西方法律傳統(tǒng)在兩次"大革命"的沖擊下所發(fā)生的兩次相繼轉型的故事,這兩次革命分別是16世紀的德國革命--路德的宗教改革是其中關鍵所在和17世紀的英國革命--加爾文的改革是其中的關鍵所在。當然,受這些革命沖擊影響的,并不僅是法律傳統(tǒng),而且還包括新的國家形態(tài)、新的政府形式、新的經濟制度、新的階級關系、新的歷史觀念和新的真理觀念。這是兩次全方位的政治和社會動蕩,它折射出兩種新的信仰體系,它們的沖擊波傳遍了歐洲。
這是哈佛大學教授哈羅德·J.伯爾曼集40年心血寫成的一部力作,著重研究"西方法律傳統(tǒng)"的形成因素。該書分為兩部,*部論教皇革命與教會法,第二部論西方世俗法律制度的形成,包括封建法、莊園法、商法、城市法和皇家法。作者在一幅巨大畫布上描繪了西方法律傳統(tǒng)形成與演變的全景圖。細節(jié)刻畫精細,整體氣象恢宏,融制度與觀念于一體,對西方法律傳統(tǒng)的特質、它與社會之間的關系以及它所面臨的嚴峻危機均有精辟的論述,并對馬克思主義、馬克斯·韋伯學說進行了獨到的評論。
哈羅德·J.伯爾曼(Harold J.Berman,1918~2007),伯爾曼是當代美國最具世界影響力的法學家之一,世界知名的比較法學家、國際法學家、法史學家、社會主義法專家,以及法與宗教關系領域最著名的先驅人物。他對中國當代法學界也產生過重大影響,是中國法學界比較熟悉的外國法學家。代表著作有《法律與革命:西方法律傳統(tǒng)的形成》《法律與革命:新教改革對西方法律傳統(tǒng)的影響》《法律與宗教》。
袁瑜琤,北京大學法學博士,煙臺大學法學院副教授。譯著有《法律與革命(第二卷)》《論英格蘭的法律與政制》《道德與政治論文集》以及《權利的變革》等,主要研究方向為法律文化、比較法以及法律與社會變革。
苗文龍,北京大學法學博士,重慶大學法學院教師,憲法與行政法研究中心研究員。譯著有《法律與革命(第二卷)》《大憲章》《權利的變革》以及《英國法中的先例》等。
導論
西方法律傳統(tǒng)在教皇革命中的起源
第一次新教革命:路德宗的德國
第二次新教革命:加爾文宗的英格蘭
法國革命:自然神論的理性主義
美國革命:部分英國的,部分法國的
俄國革命:無神論的國家社會主義
千禧年的歷史回顧
早期的新教信仰體系和西方的崛起
第一部分16世紀的德國革命和德國法的轉型
第一章教會和國家的改革,15171555年
德國:帝國(Reich)和各領地(Lander)
山雨欲來
路德和教皇:教會的改革
改革運動的發(fā)展
路德和王侯們:國家的改革
城市的角色
農民戰(zhàn)爭:普通漢的革命
德國革命在歐洲的反響
法律的改革
省略的事項
第二章路德宗的法律哲學
路德的法律哲學
法律的用途
梅蘭登的法律哲學
約翰·歐登道普的法律哲學
第三章德國法律科學的轉型
人文主義法律科學的懷疑論階段
人文主義法律科學的原則化階段
法律科學的體系化階段:Usus,modernus
protestantorum
梅蘭登的主題式方法
約翰·阿佩爾
康拉德·拉格斯
法律體系化的后續(xù)發(fā)展
新的法律科學在政治學和哲學上的意義
第四章德國革命和刑事法改革
施瓦岑貝格和《班堡死刑法庭立法》、《卡羅林納刑事法典》
刑罰改革和德國革命的關系
第五章德國民事和經濟法律的轉型
契約
財產
商業(yè)社團
第六章德國社會法的轉型
世俗法的精神化
世俗法和精神法的互動影響
第二部分17世紀的英國革命和英國法的轉型
第七章英國革命,16401689
17世紀歐洲的危機
英格蘭革命的歷史分期及其特征
第一次英國宗教改革中英國革命的背景
都鐸政府體制
變革的張力和征兆
長期議會,內戰(zhàn)和共和國
奧利弗·克倫威爾和他的遺產
復辟
光榮革命
第八章英國法律哲學的轉型
絕對君主制的法律理論:詹姆士和博丹
愛德華·科克爵士,陛下忠誠的反對派領袖
約翰·塞爾登的法律哲學
馬修·黑爾爵士的生平和著作
黑爾的法律哲學
英國的歷史法學和17世紀的宗教思想
英國的法學與17世紀的科學思想
第九章英國法律科學的轉型
現(xiàn)代先例學說的出現(xiàn)
訴訟格式的轉型
運用法律擬制來建立所有權
訴訟格式的擴張以涵蓋民事責任的主要類型
民事和刑事程序的轉型
科學的法律論文的出現(xiàn)
新法律科學的經驗方法
新英國法律科學和英國革命
第十章英國刑事法律的轉型
多種刑事法律制度在競爭中共存
普通法法院戰(zhàn)勝其競爭對手
擁有土地的鄉(xiāng)紳和富有商人的勝利之影響
加爾文教道德神學的勝利之影響
加爾文教道德神學對實體刑事法的影響
第十一章英國民事、經濟法律的轉型
財產
契約
法人
經濟法律變革
第十二章英國社會法的轉型
禮拜儀式
婚姻
道德犯罪
初等教育
窮人的救濟
尾論
注釋
致謝
索引
譯后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