扎實的生活和堅韌的寫作
李進祥小說集《生生不息》序
孟繁華
李進祥是一位著名小說家,當然也是一位非常成熟的小說家。他的小說《換水》曾獲得第10屆全國少數(shù)民族文學創(chuàng)作駿馬獎,他人在寧夏,但影響是全國性的。因此,他當選中國少數(shù)民族文學之星實至名歸,F(xiàn)在,李進祥要出新的小說集,囑我說幾句話。我除了向他表示祝賀之外,對他的小說當然也有話要說。
郎偉在李進祥的小說集《換水》的序中說:在名聲漸起的寧夏青年作家群當中,李進祥不能算是最為引人注目的人物,但是,論及寧夏青年作家群,我們卻難以忽略這位風格特異的作家。他的小說樸素、家常,像一個未施粉黛的鄉(xiāng)村姑娘,然而,在樸素尋常的面貌之下,李進祥的作品卻言近旨遠,有著讓人不敢小覷的穿透人生的藝術力量。那種對鄉(xiāng)土的癡戀與悲憫,對人性的洞察與理解,對人的命運的格外關注與不倦的追問,都表明:李進祥的小說天地遠比我們想象的要開闊與豐富得多。郎偉教授常年在寧夏工作,對寧夏文學了如指掌,因此,我非常同意郎偉教授對李進祥小說的評價。我初識李進祥是2014年在昌吉《回族文學》首屆評獎會上,聽他對入選作品的分析很受啟發(fā)。后來陸續(xù)讀了他的部分小說,非常震動。特別是他的《討白》,讓我愛不釋手先后讀過多遍。小說緣起于類似尋仇的故事:馬亞瑟用了十二年時間,才在一個叫馬家大山的村子找到了鎖拉西。如果按照正常的思路,那就是要看馬亞瑟如何,或者用什么樣的方式結果鎖拉西了。但故事沒有按照我們的想象發(fā)展。他先寫了鎖拉西回家時馬亞瑟對鎖拉西的觀察,然后是見面:
鎖拉西進門向馬亞瑟道過了色倆目,這才認出了馬亞瑟,突然也怔住了,臉上的表情極為復雜,有驚,有喜,有疑惑,也有恐懼。馬亞瑟看著,感覺到自己的臉上也一定是同樣的表情,臉也一定被那些復雜的表情弄得扭曲了。
就在兩個男人不知如何開口,同時陷入了難堪或尷尬的時候,鎖拉西的女人端一盤飯過來,化解了場面短暫的凝結。這是小說開篇的蓄勢,它奠定了小說的氣氛、人物的角色和心理狀況。在人物關系不可化解處,另外一個在關系之外的女人進入了情節(jié),她像緩釋劑或潤滑劑,兩個男人的關系開始發(fā)生轉變,小說陡然間峰回路轉有了新的可能。這個開頭實在是太精彩了,它示喻了小說新的走向,使一個類似尋仇的故事從緊繃開始緩解。然后,小說像抽絲剝繭一樣,通過女人、環(huán)境、孩子以及鎖拉西的視死如歸,使馬亞瑟的尋仇逐漸化解。最后,他扔下刀子走了。小說的故事和敘事完美得幾乎沒有任何可挑剔之處,在短短的幾千字中,完成了小說的起承轉合,完成了人物性格的塑造,其自然和流暢在當代小說中非常少見。小說寫出了兩個男人的磊落和正大,首先得益于李進祥對回族文化的理解,對本民族性格的理解。當然,任何民族的文化無論用如何奇崛的方式表達,其動人之處,都一定與人性有關。馬亞瑟是那樣地信誓旦旦,一定要手刃鎖拉西。但人和環(huán)境改變了他的初衷,共同的文化性格和曾經(jīng)的誤會使他放棄了仇恨。那里的人性和神性一起放射著奪人眼目的光輝,我肅然起敬,讀過之后我?guī)缀踅?jīng)久不忘。
他的《立交橋》《帶著男人去北京》的故事,都與火車有關。一種象征現(xiàn)代的交替工具,承載的卻是不那么現(xiàn)代的故事。小說人物奔波在鄉(xiāng)村與城市之間,沒有詩意和遠方,那是嘈雜混亂的底層生活,是艱難困苦度日中必須應對的各種難題。他們需要面對金錢的匱乏和病痛的折磨,親人間的相互撫慰是他們賴以生存的最后依托。因此,李進祥這類底層寫作的小說蘊含著他深切的悲憫目光;當然,即便是西北的鄉(xiāng)村,也不是苦難的集中營,日常生活中終究還有令人欣然的一面。《奶奶活成孫女了》講的是陪伴才是最長情的告白的故事。任何人都難以超越時間之流,奶奶終將老去,孫媳也終將為人之母。但在溫潤如水的日常生活中,他那抒情的筆致超越了時間之流。西北農(nóng)村少數(shù)民族家庭的獨特風情一覽無余,古樸的生活,和睦的家庭,長壽的老人、孝敬的兒孫等,將偏遠鄉(xiāng)村寧靜、美好和溫馨的生活,描繪為一幅如沐春風般的風俗畫。斗轉星移世風代變,但生活比觀念、比思想更頑強,它世世代代地傳之久遠!度齻女人》,無論是賣葫蘆絲的、抱孩子的還是開出租車的,她們都是行走的女人,她們的艱辛可想而知。在與我的不期而遇中,講述者流露的悲憫和真情,令人感慨萬端。我曾經(jīng)表達過,無論任何文藝作品,寫惡是容易的,寫善是難的;但善的才是美的。當情義成為這個時代文學的稀有之物時,李進祥用他最大的善意書寫了人間的另一種關系,這是善和美的關系,這也是我欣賞他小說的一個方面!渡幌ⅰ穼懱棠帖湢栄嘣诳嚯y、災難生活中的堅韌、善良,寫出了她對生生不息的執(zhí)著。這應該是李進祥某一時期小說構思的大體模式,即便如此,太奶奶麥爾燕還是給我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李進祥生活在偏遠的寧夏,他身處邊緣,但卻沒有影響他的小說不屈不撓地向中心掘進。這個中心,指的是包括小說在內(nèi)的文學究竟要關注什么。文學處理的是人的內(nèi)心事務,是人性和人際關系,是要盡可能地呈現(xiàn)人的豐富性和復雜性。在李進祥的小說創(chuàng)作中,我看到了他的這種追求和能力。他有豐厚的生活積累,有駕馭小說的獨特體會,更有堅韌的寫作欲望。這就是李進祥會寫出更好小說的理由。
是為序。
2019年3月3日于北京
李進祥,回族,1968年生于寧夏同心。中國作協(xié)會員,寧夏作協(xié)副主席。著有長篇小說《孤獨成雙》《拯救者》《綠葉紅花》,小說集《換水》《女人的河》《換骨》,法文版小說集《窮人的憂傷》《女人的河》等。有數(shù)十篇作品入選《新華文摘》《小說選刊》《小說月報》全國年度選本、中國短篇小說排行榜等。小說集《換水》獲第十屆全國少數(shù)民族文學創(chuàng)作駿馬獎。短篇小說《四個穆薩》獲第六屆魯迅文學獎提名。中短篇小說、散文分別獲《小說選刊》獎、《廣州文藝》獎、《飛天》十年文學獎、《朔方》文學獎等。作品被譯為英、法、韓、希臘、阿拉伯等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