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共13章,主要介紹了無機化學實驗基本知識、無機化學實驗常用儀器、無機化學實驗基本操作、基本操作實驗、常數(shù)測定實驗、元素性質(zhì)及定性分析實驗、無機化合物的制備實驗、綜合性實驗、設計性實驗、定量分析實驗、開放性實驗、微型化學實驗、生活化學實驗等內(nèi)容。書后附錄部分收集了無機化學實驗常用數(shù)據(jù)、物質(zhì)的物理常數(shù)、常見離子和化合物的顏色、某些特殊溶液的配制方法等內(nèi)容,便于查閱和使用。
本書不僅可供從事化學專業(yè)相關(guān)的工程技術(shù)人員、科研人員和管理人員閱讀,也可供高等學校化學工程、環(huán)境工程、藥學、生物學、食品工程及相關(guān)專業(yè)的師生參考。
本書共編入59個實驗項目。每個實驗項目包括:實驗目的、實驗原理、儀器與試劑、實驗內(nèi)容與步驟、實驗說明、實驗習題或思考題六個部分。附錄部分,收集了無機化學實驗常用數(shù)據(jù)、物質(zhì)的物理常數(shù)、常見離子和化合物在水溶液中的顏色、某些特殊溶液的配制方法等,便于查閱和使用。
化學是一門以實驗為基礎的自然科學,化學理論的形成、完善和發(fā)展大多建立在實驗的基礎上,而化學理論又為實驗實踐提供指導作用;瘜W實驗在化學教學中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它獨立設課且貫穿化學教學的始終。正如著名化學家戴安邦指出:全面的化學教育要求化學既能傳授化學知識與技術(shù),更訓練科學方法和思維,還培養(yǎng)科學精神和品德。所以,化學實驗課是實施全面化學教育最有效的教學形式。
無機化學實驗是理工科院校化學、化工及同類專業(yè)開設的第一門化學實驗課程,其內(nèi)容包含無機化學實驗基礎知識、基本操作、理論驗證、元素性質(zhì)和制備等,在培養(yǎng)學生扎實的實驗技能、良好的實驗習慣和科學的思維方式等方面起著重要的作用;另外,也為后續(xù)課程的學習、科學研究和日后從事化學相關(guān)的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礎。
本教材是根據(jù)教育部面向化學、應化、化工、生物、藥學、環(huán)境等相關(guān)專業(yè)無機化學實驗教學大綱的要求,以及教育部對國家級化學實驗教學示范中心建設內(nèi)容中對無機化學實驗課的基本要求,結(jié)合普通高等院校無機化學實驗教學的現(xiàn)狀,由臨沂大學無機化學教研室的教師在多年無機化學實驗教學改革研究的基礎上,總結(jié)多年實驗教學經(jīng)驗,參照同類教材優(yōu)點,吸收近年來無機化學教學與研究的最新成果編寫而成。
本書共13 章,包括無機化學實驗基本知識、無機化學實驗常用儀器、無機化學實驗基本操作、基本操作實驗、常數(shù)測定實驗、元素性質(zhì)及定性分析實驗、無機化合物的制備實驗、綜合性實驗、設計性實驗、定量分析實驗、開放性實驗、微型化學實驗以及生活化學實驗等實驗內(nèi)容。其中常數(shù)測定實驗、元素性質(zhì)及定性分析實驗等在實驗項目的選取上覆蓋了無機化學重要理論和典型元素及其化合物的變化規(guī)律。在內(nèi)容編排上體現(xiàn)了以無機化學理論體系為主線,適當減少驗證性實驗的比例,增加無機制備實驗和綜合性、設計性實驗的比例,同時開設了一些開放性、微型化及趣味性實驗,既有傳統(tǒng)的基礎實驗,又有反映現(xiàn)代無機化學新進展、新技術(shù)及新材料的實驗,體現(xiàn)基礎性、應用性、先進性和綜合性有效結(jié)合的特點。
本教材實驗內(nèi)容涉獵廣泛,共設置了59 個實驗項目,包括基本操作、常數(shù)測定、元素的性質(zhì)、無機化合物的制備以及綜合性、開放性、設計性實驗以及微型化學實驗和生活化學實驗,同時設置了幾個與生產(chǎn)生活密切相關(guān)的定量分析實驗。實驗內(nèi)容的安排上體現(xiàn)了循序漸進的原則:①第1~3章是無機化學實驗的基礎知識,供學生實驗前閱讀、學習與參考,也是教師教學時選擇性講解和參考的依據(jù);②第4章為基本操作實驗,通過這些實驗項目的訓練,可以使學生掌握無機化學實驗的實驗方法,培養(yǎng)學生的化學實驗基本操作技能與技巧,使學生能夠正確使用各種基本的化學儀器;③第5~7章是基礎理論和無機化合物的制備實驗,學生通過實驗獲得物質(zhì)變化的感性知識,鞏固和加深對無機化學基本理論和基礎知識的理解,加深對抽象無機化學概念和參數(shù)的理解,并通過實驗進一步熟悉元素及其化合物的重要性質(zhì)和反應,掌握一些無機物的定性分析方法;④第8~10章,是綜合性實驗、設計性和定量分析實驗,能夠培養(yǎng)學生查閱資料、設計實驗方案、動手實驗、觀察現(xiàn)象、測量與記錄數(shù)據(jù)、分析判斷、推斷結(jié)論以及最后的文字表達等技能,可以強化實驗能力,培養(yǎng)創(chuàng)新思維,訓練科研素質(zhì);⑤第11~13章,是開放性、微型化學及生活化學實驗,以開闊學生視野,增加實驗興趣為目的,培養(yǎng)學生的環(huán)境保護意識;⑥附錄部分收集了無機化學實驗常用數(shù)據(jù)、物質(zhì)的物理常數(shù)、常見離子和化合物的顏色、某些特殊溶液的配制方法、危險化學品的分類性質(zhì)及管理等,便于查閱和使用。
本書由李琳、陳愛霞主編,胡其圖、李東嬌、楊杰、顏峰、鄭興芳參編。全書最后由郭士成審稿、定稿。本書編寫人員皆來自教學一線,在編寫無機化學實驗講義方面積累了豐富的經(jīng)驗,在校級精品課程建設方面取得了理想的教學效果。
在本教材的編寫過程中,我們參考了部分兄弟院校的無機化學實驗優(yōu)秀教材、期刊等資料,雖有參考文獻等標注,但恐有遺漏,在此謹致謝忱!
限于編者水平和編寫時間,書中難免有疏漏和不妥之處,敬請廣大讀者不吝指正。
編者
2019年3月
李琳,臨沂大學化學化工學院,副教授,1992年畢業(yè)于山東師范大學化學系,獲化學理學學士學位,2006年獲山東大學應用化學工學碩士學位,一直從事《無機化學》、《無機化學和實驗》的教學與研究工作,曾主持《無機化學實驗》校級精品課程,參與《現(xiàn)代生活與化學》的編寫工作,具有豐富的教學經(jīng)驗和教材編寫經(jīng)驗。
第1章 無機化學實驗基本知識 1
1.1 無機化學實驗課程的意義 1
1.2 無機化學實驗的目的和要求 1
1.3 無機化學實驗的學習方法 2
1.4 實驗規(guī)則 5
1.5 安全守則 5
1.6 事故的預防與處理 7
1.6.1 火災的預防與處理 7
1.6.2 爆炸的預防與處理 9
1.6.3 化學中毒的預防與處理 10
1.6.4 受傷的預防與處理 10
1.7 三廢處理 11
1.7.1 廢氣 11
1.7.2 廢水 12
1.7.3 廢渣 14
1.8 實驗室用水 14
1.8.1 實驗室用水的制備方法 14
1.8.2 實驗室用水的規(guī)格 16
1.8.3 實驗室用水的貯存 18
1.9 實驗數(shù)據(jù)的表達與處理 18
1.9.1 測量誤差 18
1.9.2 有效數(shù)字 21
1.9.3 數(shù)據(jù)表達 23
第2章 無機化學實驗常用儀器 26
2.1 玻璃儀器 26
2.1.1 反應器 26
2.1.2 容器類 28
2.1.3 度量儀器 31
2.1.4 過濾器 39
2.1.5 其他玻璃器皿 42
2.2 其他器皿 44
2.3 其他器具 46
2.4 毛刷類 50
2.5 燈具類 51
2.6 電器類 56
2.6.1 電加熱裝置 56
2.6.2 干燥設備 59
2.6.3 電動離心機 59
2.6.4 循環(huán)水真空泵 60
2.7 稱量儀器 60
2.7.1 托盤天平 61
2.7.2 電光分析天平 61
2.7.3 電子天平 64
2.8 測量儀器 66
2.8.1 溫度計 67
2.8.2 氣壓計 67
2.8.3 比重計 71
2.8.4 秒表 71
2.8.5 酸度計 71
2.8.6 電導率儀 75
2.8.7 分光光度計 78
第3章 無機化學實驗基本操作 82
3.1 儀器的洗滌與干燥 82
3.1.1 儀器的洗滌 82
3.1.2 儀器的干燥 87
3.2 化學試劑相關(guān)知識 89
3.2.1 試劑的規(guī)格 89
3.2.2 試劑的存放 90
3.2.3 試劑的取用方法 91
3.3 常用試紙的制備及用法 93
3.3.1 試紙的種類 93
3.3.2 試紙的使用 94
3.4 物質(zhì)的稱量 95
3.5 溶液的配制 97
3.5.1 一般溶液的配制 97
3.5.2 標準溶液的配制與標定 97
3.6 加熱和冷卻 99
3.6.1 加熱 99
3.6.2 冷卻 103
3.7 固體物質(zhì)的溶解、蒸發(fā)、結(jié)晶和干燥 104
3.7.1 固體的溶解 104
3.7.2 蒸發(fā)濃縮和結(jié)晶 104
3.7.3 固體物質(zhì)的干燥 105
3.8 物質(zhì)的分離 106
3.8.1 固液分離 106
3.8.2 升華 111
3.8.3 萃取和蒸餾 112
3.9 玻璃管(棒)的加工 119
3.9.1 玻璃管的切割 120
3.9.2 玻璃管的熔光 120
3.9.3 玻璃管的彎曲 120
3.9.4 玻璃管的拉細 122
3.9.5 玻璃管的擴口 122
3.10 塞子的鉆孔和儀器的連接與安裝 123
3.10.1 塞子的種類 123
3.10.2 塞子的鉆孔 123
3.10.3 一般儀器的連接和安裝 125
3.11 氣體的制備、凈化干燥、收集與吸收 127
3.11.1 氣體的制備 127
3.11.2 氣體的收集 133
3.11.3 氣體的凈化干燥 134
3.11.4 氣體的吸收 135
3.12 滴定操作 136
3.12.1 滴定前的準備 136
3.12.2 滴定操作 137
3.13 微型化學實驗簡介 137
3.13.1 微型化學實驗的概念 137
3.13.2 微型化學實驗的發(fā)展 137
3.13.3 微型化學實驗的特點 138
3.13.4 微型化學實驗儀器 139
3.14 綠色化學簡介 141
3.14.1 綠色化學的概念 141
3.14.2 綠色化學的發(fā)展 142
3.14.3 綠色化學研究的主要內(nèi)容 142
3.14.4 綠色化學的思維方式 143
第4章 基本操作實驗 145
實驗一儀器的認領、洗滌和干燥 145
實驗二燈的使用和玻璃管的簡單加工 147
實驗三溶液的配制 148
實驗四滴定操作 151
實驗五氯化鈉的提純 153
實驗六硝酸鉀的制備與提純 156
第5章 常數(shù)測定實驗 159
實驗七氣體常數(shù)的測定 159
實驗八溶解度的測定 161
實驗九氫氣的制備和銅原子量的測定 163
實驗十二氧化碳相對分子質(zhì)量的測定 165
實驗十一過氧化氫分解熱的測定 167
實驗十二化學反應速率與活化能 171
實驗十三醋酸電離度和電離常數(shù)的測定pH 計的使用 175
實驗十四硫酸鋇溶度積常數(shù)的測定電導率法 177
實驗十五I-3 I2 I- 平衡常數(shù)的測定 179
實驗十六磺基水楊酸合鐵(Ⅲ)配合物的組成及其穩(wěn)定常數(shù)的測定 182
第6章 元素性質(zhì)及定性分析實驗 187
實驗十七氧化還原反應和氧化還原平衡 187
實驗十八配合物的生成和性質(zhì) 190
實驗十九主族元素(ⅠA族、ⅡA族、鋁、錫、鉛、銻、鉍) 193
實驗二十P區(qū)非金屬元素(一)(氮族、硅、硼) 198
實驗二十一P區(qū)非金屬元素(二)(鹵素、氧、硫) 203
實驗二十二ds區(qū)元素(銅、銀、鋅、鎘、汞) 209
實驗二十三第一過渡系元素(一)(鈦、釩、鉻、錳) 215
實驗二十四第一過渡系元素(二)(鐵、鈷、鎳) 220
實驗二十五常見非金屬陰離子的分離與鑒定 224
實驗二十六常見陽離子的分離與鑒定 229
第7章 無機化合物的制備實驗 236
實驗二十七硫代硫酸鈉的制備 236
實驗二十八硫酸亞鐵銨的制備 239
實驗二十九草酸亞鐵的制備 242
實驗三十三草酸合鐵(Ⅲ)酸鉀的制備 243
實驗三十一五水硫酸銅的制備 245
實驗三十二硫酸四氨合銅(Ⅱ)的制備 247
第8章 綜合性實驗 250
實驗三十三硫酸鋁鉀的制備 250
實驗三十四高錳酸鉀的制備固體堿熔氧化法 252
實驗三十五含碘廢液的回收 254
實驗三十六碳酸鈉的制備和含量測定 256
實驗三十七由鉻鐵礦制備重鉻酸鉀 259
第9章 設計性實驗 262
實驗三十八四氧化三鉛組成的測定 262
實驗三十九粗硫酸銅的提純 264
實驗四十三氯化六氨合鈷(Ⅲ)的制備 266
實驗四十一銨鹽中含氮量的測定甲醛法 267
第10章 定量分析實驗 270
實驗四十二堿液中NaOH 及Na2CO3 含量的測定(雙指示劑法) 270
實驗四十三有機酸(草酸)摩爾質(zhì)量的測定 272
實驗四十四阿司匹林中乙酰水楊酸含量的測定 274
實驗四十五維生素C含量的測定(直接碘量法) 277
實驗四十六水樣中化學需氧量的測定高錳酸鉀法 279
實驗四十七雙氧水中H2O2 含量的測定高錳酸鉀法 282
實驗四十八食鹽中氯含量的測定莫爾法 284
實驗四十九自來水總硬度的測定 286
第11章 開放性實驗 290
實驗五十四碘化錫的制備非水溶劑制備法 290
實驗五十一鈷(Ⅲ)亞氨基二乙酸配合物的制備與表征 292
實驗五十二納米TiO2 的制備與表征 294
實驗五十三Ag/TiO2 光催化劑的制備及光催化降解亞甲基藍 296
實驗五十四金屬有機骨架材料ZIF-8 的制備 298
實驗五十五三維球狀結(jié)構(gòu)磷酸氧釩的可控制備 299
第12章 微型化學實驗 302
實驗五十六多用滴管的使用與加工 302
實驗五十七井穴板的使用 304
第13章 生活化學實驗 307
實驗五十八鏡畫的制作-玻璃刻字與鍍銀 307
實驗五十九白花變五彩 308
附錄 310
附錄1 氣體在水中的溶解度 310
附錄2 實驗室常用酸堿的密度、質(zhì)量分數(shù)和濃度 310
附錄3 水的密度 311
附錄4 不同溫度下水的飽和蒸氣壓(單位:kPa)312
附錄5 國際原子量表 313
附錄6 弱電解質(zhì)的解離常數(shù) 315
附錄7 難溶化合物溶度積(25℃) 316
附錄8 常見沉淀物的pH 值 318
附錄9 標準電極電勢(298.15K) 319
附錄10 常見配離子的穩(wěn)定常數(shù) 330
附錄11 一些物質(zhì)的熱力學性質(zhì) 331
附錄12 水溶液中某些離子的熱力學性質(zhì) 336
附錄13 某些特殊溶液的配制 337
附錄14 常見離子和化合物的顏色 340
附錄15 危險化學品的分類、性質(zhì)及管理 342
參考文獻 3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