梵語唐言:從土山灣畫館到輔仁畫派的藝術實踐(1583-1941)
定 價:988 元
- 作者:姚鵬,陶建平 著
- 出版時間:2020/1/1
- ISBN:9787520357715
- 出 版 社: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 中圖法分類:J209.25
- 頁碼:507
- 紙張:膠版紙
- 版次:1
- 開本:8開
《梵語唐言:從土山灣畫館到輔仁畫派的藝術實踐(1583-1941)》是一部研究中國近代繪畫藝術嬗變歷史過程的學術專著。
《梵語唐言:從土山灣畫館到輔仁畫派的藝術實踐(1583-1941)》作者舉列自己搜集的大量珍貴美術作品,分析了西方繪畫藝術對中國傳統(tǒng)審美觀念和表現(xiàn)手段的影響,著重從哲學角度探討清末民國以來中國畫家博采西方藝術理念,用于闡發(fā)中國民眾喜聞樂見的主題。
《梵語唐言:從土山灣畫館到輔仁畫派的藝術實踐(1583-1941)》作者側(cè)重介紹了被徐悲鴻譽為“中國西洋畫搖籃”的土山灣畫館,以及二十世紀四五十年代享譽世界的輔仁大學美術系。我國以往由于缺少實物參考,對這兩個美術機構的研究幾乎為空白,《梵語唐言》試圖在這個領域做一些有益的、建設性的探索。
天主教在中國傳播耶穌福音,相伴而來的還有中國人眼中新異的歐洲繪畫藝術,不論明末清初,還是晚清民國,都對當時中國人的審美觀念有著潛移默化的影響,國人的鑒賞品位多了些濃墨淡雅,別樣馨香。同時期在歐洲,從宮廷到教會,時常不斷地收到來自東方的美術作品,以及對這個古老國家人文地理、民俗風情、科學藝術的介紹,豐富了那里人們對“遠在天邊”的類族之了解,調(diào)整著自身的思想內(nèi)涵和文化格局。東海西海,心理攸同。
“東西來去”帶來的不僅是文化的碰撞和交流,也改變著行為主體自身的方式和態(tài)度。從利瑪竇的“適應政策”,到“禮儀之爭”,再到“本地化”實踐,一條波浪曲線勾勒出天主教在中國的積極探索、保守搖擺和無奈選擇。天主教在中國從一群心揣理想、無依無靠的“探險者”,經(jīng)過兩百余年的披荊斬棘,成為中國第一次“對外開放”或日“第一次現(xiàn)代化進程”的參與者、推動者、見證者,又是利益攸關者,也是最大的受惠者之一。否極泰來,盛極而衰。世間事物難逃自然規(guī)律和社會進程的魔咒。第二次世界大戰(zhàn)打亂了世界以及中國文明的進程,前所未有的經(jīng)濟能力的縮水和社會財富的滅失,使得這個社會難以供養(yǎng)寄附生存的宗教機構。不僅天主教如此,中國的其他宗教也是如此。百教凋敝。皮之不存,毛將焉附。何論繪畫?
從土山灣畫館到輔仁畫派的藝術實踐,人們在中國天主教繪畫嬗變中看到了什么?第一,藝術即工具。最初下水嘗試者往往謹小慎微,小心翼翼地模仿歐洲同行的成熟作品,為其之用。他們的目的尚不清晰,僅僅為了滿足宣教需要。其中有些人久居中國,受中國文化的少許感染,提出“本地化”實踐更符合傳播耶穌基督福音的效果,比如范世熙神父,他提出了圣像畫繪制的改進方向,自己卻沒有做更多具體嘗試,與他在中國從事美術工作的時間短暫不無關系。第二,藝術即目的。土山灣畫館有賴于文化涵養(yǎng)深厚的一代領導人的遠見卓識,把一間默默無聞的加工圣像畫的作坊,建成蜚聲十里洋場的西洋畫教育和培訓基地,奠定了西洋藝術在中國傳播的基礎,生根開花結(jié)果,新生代藝術家從這里走向全國。土山灣畫館繪畫藝術的內(nèi)涵和外延給時代帶來的更多的不是天主教主題的變化,而是繪畫技藝的引進、鑒賞力的豐富以及世俗化的擴張。第三,藝術即存在。顧名思義,“本土化”實踐本質(zhì)上是外來的思想和觀念與引入地傳統(tǒng)的融合過程,外來的東西蛻化揚棄,本土的傳統(tǒng)脫塵不凡。輔仁畫派歷存三十余年,中經(jīng)戰(zhàn)爭罹難,“本土化”實踐成果得到國際美術界充分肯定,是極少數(shù)公認的中國繪畫流派之一。對于那些才華橫溢的畫家來說或許往事如煙,然而他們出神入化的藝術作品一定會流芳百世。
第一章 兩朝回顧
1.程氏墨苑
2.玄宰筆書
3.出像經(jīng)解
4.不得已辯
5.墨井道人
6.宮廷畫師
第二章 山灣堂囝
7.篳路藍縷
《救世主實行全圖》
《土山灣學校畫論》
8.畫荻教子
《透視學》
《鉛筆習畫帖》
9.后進卓犖
《千奇萬妙》
《新史像解》
第三章 畫館中興
10.道原精萃
《萬物真源》
《天主降生引義》
《天主降生言行紀略》
《宗徒大事錄》
《圣母傳》
《宗徒列傳》
《教皇洪序》
11.默思圣難
12.古史像解
第四章 梵語唐言
13.砥礪塞外
狄化淳
方希圣
14.輔仁畫派
陳緣督
王肅達
徐濟華
陸鴻年
李鳴遠
王呈祥
黃瑞龍
同仁圈
跋
參考書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