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我們
書單推薦
新書推薦
|
武官
這是一部關于武官的歷史著作,記述了武官制度萌芽、誕生到發(fā)展成熟的歷史,并探討了武官在國際政治、軍事和外交舞臺上的作用。作者指出,作為軍人外交官和大使的軍事顧問,武官受軍隊上級和大使的雙重領導,因此常常使自己卷入軍方與文官的復雜關系之中。同時,武官還經(jīng)
艾爾弗雷德•瓦茨(1892—1986),學者、歷史學家。一戰(zhàn)期間在德國陸軍服役。1923—1932年在漢堡大學外交事務研究所從事歷史研究。1933年移民美國,在哈佛大學任教,并就職于普林斯頓高級研究所。二戰(zhàn)期間曾在經(jīng)濟戰(zhàn)委員會任職。戰(zhàn)后成為獨立學者,直至逝世。主要著作有《軍國主義史》(1937)、《歷史的文化研究》(1940)、《防務與外交》(1956)等。
目 錄 譯序 序言
第一部分 武官歷史述略 第一章 先驅(qū)和起源 第二章 19世紀 第三章 第一次世界大戰(zhàn)時期 第四章 兩次世界大戰(zhàn)之間 第五章 第二次世界大戰(zhàn)時期 第六章 1945年以后 第七章 武官與“上流社會” 第八章 作為政客的武官 1918年以前 1918年以后 第九章 從武官到大使
第二部分 武官工作領域 第十章 作為觀察員的武官 第十一章 間諜武官與外交 間諜活動與法德關系 一個在巴黎的美國人 支持與反對俄國 極權主義時代的間諜活動 第十二章 武官與戰(zhàn)爭經(jīng)濟 第十三章 戰(zhàn)場觀察員 第十四章 武官與軍備限制 第十五章 為專制統(tǒng)治服務的武官 普魯士和俄國的全權軍事代表 威廉二世與外國武官:不負責任的行為 第十六章 使團團長與武官:文官和軍方的領導權之爭 德國軍國主義和海軍至上主義的鼓吹者 第十七章 武官與聯(lián)盟 1914年以前 1918年以后 第十八章 武官制度的未來
參考文獻 譯后記 譯 序 武官:集軍事外交與軍事情報職能為一身的獨特軍官
劉 強
武官自19世紀產(chǎn)生以來,一直活躍在軍事外交(西方稱防務外交)和軍事情報工作領域,對維護國家安全發(fā)揮著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世界很多著名將領都有過武官任職經(jīng)歷,例如人們熟知的美國歷史上第一位五星上將約翰•約瑟夫•潘興1904-1905年任駐日本武官;日本聯(lián)合艦隊司令山本五十六海軍大將1925-1928年任駐美國海軍武官。武官的任職經(jīng)歷不僅對他們的軍人生涯產(chǎn)生過重要影響,也對其國家后來的軍事戰(zhàn)略產(chǎn)生過重大影響。 如今,世界絕大部分國家都設有武官制度,尤其是發(fā)達國家更是十分重視武官工作。但是,因國體和對武官地位作用的認知不同,有的國家實行職業(yè)武官制度,即有人終身供奉此職;有的則實行非職業(yè)武官制度,即擔任此職者只是暫時的或只有一次機會。無論如何,在任何國家軍隊中,武官都是其軍隊中極少數(shù)人從事的工作或擔任的職務,其工作內(nèi)容和性質(zhì)也不為大多數(shù)人所熟知,因此顯得有些神秘。但事實上,武官并不神秘。 《中國軍事百科全書》對武官的定義為是:“國家武裝力量的外交代表,使館館長的軍事助手,基本任務是從事軍事外交和軍事情報工作! 可見,武官是集軍事外交官和軍事情報官為一身的獨特軍官,既是軍人的一種職業(yè)稱謂,也是軍人的一種職務稱謂。他們依據(jù)國際法和國際慣例,作為堂堂正正的軍事外交官被列入駐在國外交官名冊,從事著軍事外交和軍事情報工作。我們從各類媒體中也常常能看到他們的身影。 就武官的起源而言,武官是戰(zhàn)爭需求催生并依托于常駐使節(jié)制度暨大使館制度的產(chǎn)物。學術界通常認為,當今的常駐使節(jié)制度起源于中世紀的意大利,而正式確立則是1648年《威斯特伐利亞合約》簽署后。那些依據(jù)雙邊條約或約定派往對方國家大使館(或公使館)的軍事使者,作為常駐軍事代表,除了代表國家武裝力量處理兩軍事務外,還擔負著研究駐在國政治和軍事問題、搜集本國關心的各類情報尤其是軍事情報的重任。這些人后來逐漸演化為當今概念下的武官。 關于誰是世界上第一位真正現(xiàn)代意義上的武官,學術界并無統(tǒng)一定論,但其中一個最具代表性觀點認為,武官最早始于拿破侖時期的1805年。因為那年拿破侖派遣了一位名叫德•拉格朗熱的上尉到法國駐維也納公使館任二等秘書,其職責是:準確地了解奧地利各軍團的實力和駐地,并規(guī)定必須每月向法國總參謀部和外交大臣報告奧軍動向。拿破侖還特別強調(diào),該上尉務必不遺余力地執(zhí)行使命,不允許有任何奧軍營級以上部隊調(diào)動而沒有發(fā)回情報的失職行為。 此后,拿破侖還向法國駐君士坦丁堡、德黑蘭、維也納和柏林等使館派遣軍官作為外交官,并賦予其與拉格朗熱相同的使命。此類人員后被統(tǒng)稱之為Attaché Militaire(直譯為“軍事隨員”)。拿破侖此舉遂被許多歐洲國家效仿。例如,1809年10月,奧皇弗朗索瓦一世在任命查理•馮•斯瓦恩貝爾格親王出任駐巴黎大使時,同時給你配備了一位軍官作為軍事助手,并規(guī)定其必須為國家獲得有關駐在國的正確詳細的軍事情報。事實上,當時歐洲對軍事外交官的稱謂并無統(tǒng)一,甚至有些雜亂無章,軍事專家、軍事副官、軍事秘書、軍務代表等,不一而足。但是,自1843年奧地利派駐巴黎的盧德維格•馮•吉尼亞以Attaché Militaire頭銜第一次出現(xiàn)于外交官名冊之上后,從事此類工作者就都被稱之為Attaché Militaire。因此,如果說1805年的德•拉格朗熱不是世界上第一位現(xiàn)代意義的武官,那么,1843年的盧德維格•馮•吉尼亞則無可置疑。因為吉尼亞無論是身份稱謂還是地位職能,都完全符合現(xiàn)代武官的內(nèi)涵和外延。但拉格朗熱上尉的地位依舊不可忽視,因為,當今世界各國武官的英文均統(tǒng)稱為Military Attaché,而Attaché一詞是英文中標準的法語外來語,因此也就不難判斷現(xiàn)代寓意的武官源頭在哪里。 中國是世界四大文明發(fā)祥地之一,在悠久歷史中,會否在武官的追根溯源中發(fā)現(xiàn)蛛絲馬跡呢?答案是肯定的,卻也是否定的。因為,中國確實出現(xiàn)過與現(xiàn)代寓意武官很相近但又完全不同因而常被誤以為是“武官”的人物。例如,“北門之管”或“北門鎖鑰”、“秣兵厲馬”成語中涉及到的人物——秦國派往鄭國駐守的大夫——杞子等人,就常被人認為是武官的緣起。必須承認,杞子等人的身份和在鄭國從事的工作與當今的武官卻有幾份相像,但又難以被定性為武官。這主要是由于杞子的使命和任務性質(zhì)所決定的。因為,盡管杞子在鄭國期間搜集了不少情報,尤其是他報告秦國稱“鄭人使我掌其北門之管,若潛師以來,國可得也! 即他已掌控了鄭國北城門的鑰匙,若派兵來襲則可滅而得之。其后,當秦兵真的前來時,杞子等人秣兵厲馬準備里應外合。但是,只要了解杞子等人的使命,就會明白他與現(xiàn)代寓意武官根本不是一回事。熟習“燭之武退秦師”典故者均知,杞子等人去鄭國的緣由在《左傳•三十年》中記載如下:“夜,縋而出。見秦伯曰:‘秦晉圍鄭,鄭既知亡矣。若亡鄭而有益于君,敢以煩執(zhí)事。越國以鄙遠,君知其難也,焉用亡鄭以陪鄰?鄰之厚,君之薄也。若舍鄭以為東道主,行李之往來,共其乏困,君亦無所害。且君常為晉君賜矣,許君焦、瑕,朝濟而夕設版焉,君知所知也。夫晉,何厭只有?既東封鄭,又欲肆其西封。不闕秦,將焉取之?圖之!夭凑f,與人盟,使杞子、逢孫、楊孫戍之,乃還” 。且不說《左傳》中對杞子的職務身份未作交代,后人認為其是大夫。逢孫和楊孫在楊伯峻編著的《春秋左傳注》中的注釋是,前者為“秦大夫”,后者為“秦下大夫”。姑且認為他們非“文官”而是“武官”,但留在鄭國的職責只是“戍之”,也就是駐守鄭國助其防務。因此,筆者曾撰文認為:“杞子的任務是駐防鄭國,如果還留有其他軍力,他就是秦國駐鄭國軍隊司令,如果只是帶領逢孫和楊孫兩人幫助鄭國戍邊守防,則其身份就是典型的軍事專家或軍事顧問” 。鑒此,因為事情發(fā)生在遙遠的公元前630年,若說杞子是世界上較早(是否為最早仍需考證)的駐外軍事使者、軍事專家或軍事顧問(這些職務和身份的人當今依舊存在)還是較為貼切的,但與現(xiàn)代寓意的武官則相去甚遠。 事實上,中國的武官制度始于清朝被西方列強炮艦外交打開閉關鎖國之后。當時,美、英、法、德、日、俄等約14個國家向清政府派駐武官。洋務運動興起后,了解國外軍事情況稱為必須事宜。至光緒二十九年(1903年),在清政府新任練兵處會辦大臣袁世凱的推動下,向國外派駐“武隨員”(即武官)制度得以建立。光緒三十二年(1906年)清駐法國大使李式訓又就有關武隨員事宜上奏政府,就“武隨員”的任務、地位、選派、銜級和經(jīng)費以及派駐國家等提出建議。陸軍部會商外交部和郵傳補,經(jīng)軍機處上奏皇上,并得到批準,對后來的中國的武官制度建立起到了推動作用。于是,1907年,清政府陸軍部制定了《駐外使署武隨員章程規(guī)則》,其中對武官的任務等作了詳細規(guī)定。其后出臺的《出使章程》和《出使報告章程》中也都明確了武官的軍事情報工作使命和須報告的內(nèi)容。至此,中國的武官制度步入正軌,形成了除個別國家外,駐外大使館“武隨員,各俱一人”的制度安排。其中,當時對武官的任務給予了詳細規(guī)定,例如,要求武官“應當隨時向清廷稟告當?shù)剀婈牼幹、軍署組織、軍學教育、作戰(zhàn)方略、馬政、兵器、要塞、征募撥充征調(diào)章程、賞罰、戰(zhàn)術、出師計劃、大操事件、外國戰(zhàn)史、戰(zhàn)時各種勤務等訊息,還要搜集軍用地圖、軍事報章、軍事圖書等物件。除此之外,他們還應調(diào)查所駐國的衛(wèi)生、經(jīng)理、交通機關及運輸計劃、戒嚴法等看似與軍事并無直接聯(lián)系的社會公共事務” 。軍事情報工作的色彩躍然紙上,為后來武官工作奠定了基礎。 清政府被推翻后,中國民國承繼了過往的武官制度。但最初由于軍閥混戰(zhàn),這一制度并未得到很好的落實,最初10年間僅向美、日、英、法等為數(shù)不多國家派駐武官。直至20世紀30年代,武官制度才基本恢復正常并得以發(fā)展。期間,多次修訂了《駐外陸、海、空軍武官條例》《駐外武官業(yè)務規(guī)程》和《駐外武官辦事通則》等規(guī)章。1933年至1942年間,向美、英、法、德、意、蘇、土等8個國家派駐武官,1946年增加到17個國家。 新中國成立后,武官制度翻開了新的一頁。開國大典一個月后,即向蘇聯(lián)派駐了第一位武官。到1950年底,已先后在蘇聯(lián)、緬甸、印尼、捷克、匈牙利、印度、瑞典、波蘭、保加利亞、羅馬尼亞、丹麥和瑞士等12個國家設立了武官處。到改革開放前,我駐外武官處已達43個。而改革開放后,武官制度得到跨越式發(fā)展,不僅各項制度得到完善,武官處的數(shù)量也得到快速增長。2019年頒布的國防白皮書明確說明,“中國迄今已同150多個國家開展軍事交往,在駐外使館(團)設有130個駐外武官機構” ,遍布世界五大洲。而隨著時代的發(fā)展,有理由相信中國的武官隊伍還將進一步擴大。 以上情況說明,中國的武官制度是以“師夷”理念依照西方武官制度模式而建。雖然中國原本就有“武官”一詞,但其含義是區(qū)別文職官員的“軍官”。而現(xiàn)代寓意的“武官”一直稱之為“武隨員”或“武參贊”,這顯然也是依據(jù)Attaché Militaire的本意而來。直到1931年中華民國政府《武官條例》出現(xiàn),才正式稱之為武官。而《武官條例》中第一次將過往的稱謂改為武官也是師從日本的結果,即借用了日語漢字的“武官”而來。至此,中文“武官”一詞成為一個多義詞,除了具有原本區(qū)別于文官的內(nèi)涵外,也成為一個與世界內(nèi)涵與外延相同的專有名詞。 如前所述,武官是常駐使節(jié)制度暨大使制度的產(chǎn)物,既作為外交官獨立存在,更是作為大使的軍事助手而出現(xiàn)。因此,武官的工作性質(zhì)和職能定位決定了全世界各國武官大致都是從事兩項主要任務,即軍事外交和軍事情報。 軍事外交是國家總體外交的重要組成部分,而執(zhí)行軍事外交的行為主體很多,上至國家元首和軍隊高層首長,下至普通官兵。但武官作為國家武裝力量的駐外代表,常年駐扎國外,是軍事外交最為直接的參與者和推動者。武官工作在軍事外交第一線,發(fā)揮著紐帶和橋梁功能,擔負著維持兩軍正常交往以加深彼此理解和信任并由此推動雙邊和多邊合作的重任,是軍事外交的最為重要的渠道。其中,武官通過交涉和談判等,溝通和協(xié)調(diào)解決雙邊軍事關系中存在的問題,并負責處理大量兩軍間各類具體事務;學習和借鑒駐在國的引進外軍先進軍事思想、作戰(zhàn)理念、訓練方法、武器裝備與軍事科技等,促進國防和軍隊建議與發(fā)展;加強與駐在國的交流與合作,協(xié)助和保障軍隊領導人互訪、促成國內(nèi)武器裝備和相關軍事技術走出國門、推動軍品出口和聯(lián)合研發(fā)、協(xié)調(diào)聯(lián)演聯(lián)訓和互派軍事留學生,等等。由于軍事關系是兩國關系中最為敏感的,因此,軍事關系的好壞也成為兩國關系的晴雨表。出色的軍事外交工作不僅可以有效地提升兩軍關系,還可成為推動兩國關系的巨大動力。由此可見,武官的軍事外交素質(zhì)和能力如何就顯得十分關鍵。因為,盡管兩國關系是軍事關系的重要基礎和關鍵支撐,但武官作為一線的具體操作者,其軍事外交能力發(fā)揮著不可或缺的重要職能。所以,世界各國在遴選任用武官時,無不對其的外交素質(zhì)十分看重,并通過相應的培訓來提高,以期能在未來的工作中發(fā)揮高效作用。 兵馬未動,情報先行。軍事情報是一切軍事行動的前提和基礎,是取得軍事斗爭優(yōu)勢和戰(zhàn)爭勝利的根本保證基礎。武官軍事情報工作是眾多軍事情報手段之一和最為重要的人力情報手段之一,是國家軍事情報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不僅關系到軍事戰(zhàn)略也關系到國家戰(zhàn)略的構建,并對具體軍事問題具有重要影響。從歷史源頭不難發(fā)現(xiàn),武官是因戰(zhàn)爭需要尤其是軍事情報需要而生。由于軍事問題是個專業(yè)的問題,尤其是在戰(zhàn)爭頻發(fā)的年代,需要專門人員來了解和處理相關國家的軍事問題,而大使終究在專業(yè)軍事問題上有所欠缺(除非本身是軍人出身)。因此,拿破侖就想到應該派軍人進入到大使館之中,搜集、研究和報告駐在國和相關國家的軍事情況,后來各國紛紛效仿,國家間根據(jù)相關協(xié)議互派武官也就逐漸成為慣例,軍事情報工作也就一直是武官的重要工作內(nèi)容。 由于武官身處國外,對駐在國的事情有著最直接的接觸,能夠搜集到駐在國最為“新鮮”的情報,并能更為深刻地了解和感悟地區(qū)形勢變化跡象。因此,武官發(fā)回的駐在國情況,均會被軍隊甚至國家十分重視,歷史上很多國家也都十分注意利用武官對駐在國的研究成果,例如美國五星上將麥克阿瑟就極為重視武官情報。也正因為如此,武官也常常被譽為國家的戰(zhàn)略哨兵。 需要著重說明的是,往往一說到情報,尤其是軍事情報,人們的第一反應就是間諜。無論是從歷史還是從現(xiàn)實看,世界各國武官雖均從事軍事情報工作,但與間諜完全不同,也不是間諜。因為,間諜是秘密的,武官是公開的,間諜需要各種身份做掩護,而武官則是登陸于駐在國外交官名冊的外交官。因此,間諜通過各種手段尤其是秘密手段獲取情報,而武官則是通過公開合法手段搜集情報(通常被形象地比喻為“戴白手套”),以防授人以柄,兩者有著本質(zhì)差別。間諜一旦被識破并被抓捕,依據(jù)不同國家的法律,要么判以重刑要么處以極刑。而武官是外交官,根據(jù)相關國際法和國際慣例,有權通過合法手段對駐在國的政治、軍事、社會和文化等相關信息進行調(diào)查搜集和分析研判,并可將研究成果通過包括電臺編碼和外交郵袋等渠道上報回國內(nèi)。即便因某種原因受到駐在國的“厭惡”,因為武官具有外交豁免權,也只能以“不受歡迎者”而限期離境。 盡管武官的情報工作是公開合法的,但畢竟他從事的是軍事工作,尤其從事軍事情報工作,軍事的敏感性直接導致其身份的敏感。因此,各國對待武官的到任也都有著嚴格的審查批準慣例,這種“待遇”在大使館中,只有大使和武官有,即便是作為首席館員的政務參贊,也無需等駐在國批準而直接上任,足見武官的特殊地位。當然,從武官出現(xiàn)之日起,違反駐在國法律、法規(guī)而從事超越合法手段獲取情報的情況一直存在。我們常常能夠從媒體上看到某國駐某國的武官因從事與其身份不相符的事情而被驅(qū)逐出境的新聞。這只能說這些武官還不夠?qū)I(yè),或有其他原因所致,并不代表武官這種職業(yè)和職務本身的問題。 隨著時代發(fā)展,武官也變得豐富起來,不僅分工越來越細,層次和稱謂也更加細化,從最早的陸軍武官,發(fā)展到今天的國防武官、三軍武官(陸、海、空軍武官)、軍種武官(陸軍武官、空軍武官、海軍武官和陸空軍武官等)和技術武官等,還相應設置了副武官、武官助理、武官秘書等職。目前,世界各國的武官軍銜因國情一般是從少將到少校不等,但歷史上也曾有上將或中將等高級將領擔任武官案例,如20世紀70年代末蘇聯(lián)駐美國武官是中將,墨西哥駐美國武官則是上將 ,新中國擔任武官的最高軍銜者是1955年上任的駐蘇聯(lián)武官韓振紀中將。在駐在國任職的武官們還組成武官團,除了作為內(nèi)部的工作和娛樂交流平臺,也是與駐在國交流的一個團體組織。 可以預見,只要各國還擁有軍隊,國家間軍隊交往還在進行,武官就一定還會存在,各國也必將對武官制度建設著力前行。因為,每一位武官都是國家的軍事使者和戰(zhàn)略哨兵,其獨特的地位和作用,對國家國防和軍隊建設至關重要,會在更多涉及國家安全的領域和問題上,為國家生存和發(fā)展發(fā)揮重要作用。 以上是我結合自己的切身經(jīng)歷和平時研究,從學理上對武官的一點認識。 現(xiàn)在讀者看到的這本由艾爾弗雷德•瓦茨撰寫的《武官》,雖然版本較早,但作者以較為寬闊的視角,對武官的歷史和具體工作進行了闡述和解讀,觸及了武官所涉及的很多問題,尤其是通過大量案例對兩次世界大戰(zhàn)中的武官工作進行了較為生動的闡述,是一部內(nèi)容十分豐富且嚴謹亦嚴肅的著作,對了解武官歷史和工作極具裨益。更重要的是,總覽世界,有關武官的書籍實屬鳳毛麟角,國內(nèi)公開出版物僅有一二。因此,當同事陳樂福先生譯出此書后,我積極推薦給江蘇人民出版社張延安編輯,他們很快通過了選題評審并購得版權。因此,在此要特別感謝張延安先生和江蘇人民出版社的慧眼,才使各位讀者有機會看到此書,從一個側面了解到武官的世界。
2020年8月30日 南京聽風閣
你還可能感興趣
我要評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