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譯翻譯文庫”是中譯出版社對翻譯類學術專著和兼具學術著作及教材性質(zhì)的圖書的總體規(guī)劃,以中國原創(chuàng)翻譯類學術著作為主,兼顧部分國外優(yōu)秀翻譯類學術著作的中譯版。改版后的文庫包括高等院校翻譯專業(yè)教材、翻譯理論研究、翻譯實務研究、口譯研究、翻譯名家研究、國外翻譯研究動態(tài)、翻譯教學研究、語言行業(yè)與翻譯技術研究等系列叢書。
《熱詞新語翻譯譚(七)》系“中譯翻譯文庫·翻譯名家研究叢書”之一,將熱詞新語翻譯融入時評文章當中,觀點犀利新潮,讀來讓入耳目一新。
《熱詞新語翻譯譚(七)》注重實用性和知識性,提供相關的背景知識和有關的詞匯,旨在讓英語翻譯學習具有時代性和前瞻性,并為我國對外宣傳工作提供一個準確的范本,供翻譯工作者、外語教學工作者和學習英語的人士參考。
不知不覺中,《熱詞新語翻譯譚》系列已經(jīng)出了六本,筆者感到鼓舞和欣慰的是,此系列書受到了不少讀者的歡迎。出版社的同志告訴我,這套書雖然談不上暢銷或熱門,但可謂細水長流,陸陸續(xù)續(xù)總有人買,所以出版社的編輯也鼓勵我繼續(xù)寫下去。而我覺得自己還有一點兒余熱可以發(fā)揮。不少和我一般年歲的人,有下棋打麻將的,有慢跑和在健身器材上鍛煉身體的,還有不少人外出旅游,看看外面精彩的世界。我已快80歲了,身體又不好,24年前得了大面積心肌梗死,感謝醫(yī)生把我從死神手里奪了回來,我也該對社會有所回報。能寫點東西,還有人看,這是我晚年的一大樂趣。
本叢書書名為《熱詞新語翻譯譚》,主要談論熱詞新語,但是本書也是一種大事記,政治、經(jīng)濟、文化、社會萬象、國際關系都有所涉及,文體采用夾敘夾議,故又有點散文的意思。這一本和前六本有一點不同,減少了蜻蜓點水式的短篇,而增加了許多篇幅較長的文章,如“習核心”“全面崛起的中國”“精準扶貧”“雄安新區(qū)”“共享單車”“傳銷”“再話機器人”等,談論的都是大家關心的熱門話題。有些事件不斷發(fā)酵,延續(xù)時間很長,筆者希望盡可能交代清楚事件的來龍去脈、動態(tài)發(fā)展和社會反響,以便讀者有個全面的了解。有不少章節(jié)綜合了成百篇資料,看到新的有關材料能補充的盡量補充,有多篇歷時一年才寫成的,盡管寫的過程中盡量去掉重復和無關緊要的詞語,但仍較長,因此筆者將最長的幾篇分成幾部分敘說。這里要說清楚的是,大多數(shù)評論綜合了各種媒體的觀點,但也有不少是筆者個人的看法,筆者不想說教,表達的觀點和結論僅供參考。
近兩年我國政治生活中最重要的事件是2017年的十九大和2018年新一屆的“兩會”。尤其是習近平總書記在十九大的報告和“兩會”上的講話,總結了十八大以來的輝煌成就,指明了繼續(xù)前進的方向,涉及方方面面。報告提出了新時代、
一要讀懂。一些網(wǎng)絡新詞的背后很多是民眾的無奈,如“房奴”“拍磚”“醬紫”“抓狂”等;正義“傷不起”、農(nóng)民工“傷不起”,繁雜的“傷不起”中,我們看到了隱含在自嘲中的無奈;“零容忍”“打虎拍蠅”“圈子”等詞,反映的是反腐敗的態(tài)勢和群眾的呼喚。讀懂,就是要讀出其中的民眾期盼,明了新詞背后的社會情緒。
二要用好。以包容、開放的心態(tài)對待網(wǎng)絡新詞,是文化自信需要的態(tài)度。魅力中國需要魅力文化,魅i功文化需要新詞豐富我們的語言,但關鍵是要用對用好。有的新詞使人會心一笑,釋放壓力,如“小目標”“嚇死寶寶”“重要的事情說三遍”等;有的新詞使我們目標方向更加明確,如“工匠精神”“獲得感”“給力”等。用好這些新詞,語言文字會更加生動活潑。
三要慎用。語言應該為社會文化生活帶來積極、正面的影響,而有的新詞只能為人們的日常交流制造障礙,不能同內(nèi)涵豐富的成語相提并論,既無助于解決問題又很容易誤導民眾。因此,對“屌絲”“吃瓜群眾”“撩”“懟”“劈腿”等詞要慎用;對于帶著灰色情感色彩的“臥槽”“恐龍”“草泥馬”等詞,最好不用。
四要引導。語言是社會事件、社會思想的集中體現(xiàn),詞語記錄了我們的時代。對身邊充滿變化的這個時代,不能裝聾作啞。網(wǎng)絡新詞是現(xiàn)實生活的概括與整理,反映的是社會情緒。對這種社會情緒,不能不管不顧,而應該把它當作觀察民意的一個角度,并通過主流媒體正確引導。語言文字是中華文明寶庫里的瑰寶。正確引導網(wǎng)絡用語,讓群眾提高詞語的應用效率是必要的。正如《中國娃》這首歌贊美的這樣:最愛說的話永遠是中國話,字正腔圓落地有聲說話最算話;最愛寫的字是先生教的方塊字,橫平豎直堂堂正正做人要像它。為了準確傳達信息,讓日常運用的語言充滿優(yōu)美豐富的內(nèi)涵,既需要我們讀懂網(wǎng)絡新詞中的民眾聲音,更需要我們好好學習語言文化,認認真真使用規(guī)范的詞語。
陳德彰,江蘇鹽城人,1964年畢業(yè)于上海外國語學院,歷任北京外國語大學英語學院教授、北京市國際文化交流平臺榮譽顧問,現(xiàn)任全國翻譯資格證書考試委員會副主任委員,長期從事翻譯理論與實踐、漢英對比語言學、雙語詞典方面的教學與研究工作,主要著作有《漢英對比語言學》、《翻譯入門》(“十五”國家級規(guī)劃教材)、《翻譯辨誤》、《恍然大悟-一英漢翻譯技巧》等,主要編著有《當代美國英語學習詞典》、《朗文當代高級英語詞典》、《新英漢幽默詞典》、《漢英詞典》、《牛津一外研社英漢漢英詞典》等,主要譯著有《沉浮》、《吾宅雙門》、《哈佛世紀》等。
1.習核心
2.習近平思想
3.不忘初心
4.廁所革命
5.新時代
6.全面從嚴治黨
7.反腐
8.《人民的名義》
9.精官簡政
10.神仙打架
11.雄安新區(qū)
12.中關村
13.廣深科技創(chuàng)新走廊
14.中國經(jīng)濟新常態(tài)、新方位
15.精準扶貧
16.全面崛起的中國
17.國產(chǎn)航母
18.河長
19.新社會階層
20.習近平的外交理念
21.人類命運共同體
22.“一帶一路”:從倡議到碩果累累
23.金磚廈門會晤
24.治國理政的文化大思路
25.兩個一百年
26.醫(yī)療改革
27.電視神醫(yī)
28.可燃冰
29.霧計算
30.再話機器人
31.構建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傳承體系
32.說說國學
33.女德班
34.傳銷
35.菜花甜媽
36.越來越火的“雙十”
37.共享單車
38.佛系青年
39.“靈魂伴侶”及其他
40.語言是一把刀
41.補充幾個時髦詞語
42.從“汪星人”說開去
43.真香警告
44.夸夸群
45.檸檬精
46.996
47.人設
48.雨女無瓜
49.盤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