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 言
信息具有知識的秉性。正如信息論的創(chuàng)始人C.Shannon所指出的那樣,“信息是能夠用來消除不確定性的東西”。信息能夠改變人們的知識狀態(tài),使人們對某些事物從不知到知之,從知之甚少到知之甚多。知識就是一種系統(tǒng)化、理論化的信息。
人類社會已進入信息時代,信息對社會生活的各個領域都發(fā)揮著深刻而巨大的作用。在市場經濟條件下,信息同資本、勞動力、原材料等生產要素一樣,已成為社會再生產過程不可缺少的資源。信息社會要求企業(yè)重視對信息資源的挖掘和利用,要求企業(yè)運用科學有效的程序和方法有效地搜集各種數(shù)據資料,按照科學方法整理、存儲或加工這些數(shù)據,最終提煉有價值的信息,隨時隨地地為經營管理者的決策活動提供直接支持。市場調查與分析屬于市場信息工作的范疇,服務于企業(yè)和非營利機構的經營管理決策。適應社會經濟發(fā)展對市場調研與分析的需要,國內各類高等院校普遍把市場調研與分析作為市場營銷專業(yè)的核心課程和工商管理類其他專業(yè)的主干課程。本書正是為適應這一需要而編著的。
目標與特色
本著打造中國“重點大學市場營銷專業(yè)核心教材”的宗旨,本書從組織、編寫到審校始終將高質量作為追求的目標。本書作者從1988年開始為本科課堂開設市場調查與預測課程,至今已30多年時間,使用過多種版本的教材,在教學相長的過程里得以對市場調查與預測教材和課程有了更深入的思考,而教學之余為多家企業(yè)提供咨詢和指導的經歷也獲得了理論聯(lián)系實際的良好機會,向實踐學習,通過實踐檢驗理論,然后豐富和提升理論。多年的理論積累和相對豐富的營銷調研經驗,使作者有能力對本書的編撰有總體的把握并進行許多獨立的思考,在此基礎上突出以下幾個方面的特色。
第一,在全書內容體系構造方面突出創(chuàng)新特色,按照科學和適用的原則進行綜合構思,突出市場調研設計和數(shù)據質量控制的思想。
第二,將調研理論與實踐案例有機融為一體,將國內外先進的研究成果與中國市場的實際結合起來,在講究科學性的同時兼顧實踐的適用性。
第三,在章節(jié)編寫體例和編寫內容上突出創(chuàng)新特色。每章均從開篇案例入手,通過鮮活的案例資料和整章內容的總體把握來吸引和方便讀者閱讀和學習。章后安排的思考和訓練題目,不再是正文所分析問題的簡單重復,而是突出強調對正文內容的深入理解和應用思考,調動學習者的學習積極性,引導學習者訓練自己思考和解決市場調研與預測實際問題的能力。
第四,從使用者特別是一線教師的需求出發(fā),在完成本書編寫的同時,還初步完成了配套使用的PPT資料的建設,在方便使用方面進行了有益的嘗試。
第3版修訂原則與要點
自2008年3月首次出版和2013年12月再版后,迄今本書已經印刷過數(shù)十次。據不完全統(tǒng)計,本書先后被全國幾十所高等學校選作本科教材。本書廣受市場認可的程度,讓作者始料不及;本書質量和特色得到高校師生和廣大讀者的肯定和積極反饋,也讓作者惶恐。因為作者深知本書還存在很多不足,或者因為本人水平所限,或者因為編撰過程中存在疏漏。正是使用者和讀者的認可、肯定和積極反饋,給了作者彌補不足、一再修訂再版的動力,也給了作者一個以實際行動回饋廣大使用者和讀者的機會,這里衷心地道一聲“謝謝”!
本次修訂貫徹繼承為主、提升和完善為輔的指導思想,在堅持高質量要求和突出特色的基礎上,根據DT時代市場調研行業(yè)面臨的新挑戰(zhàn)和新趨勢及市場調研理論的新發(fā)展,對部分章節(jié)內容進行調整;并基于系統(tǒng)考慮對部分章節(jié)的開篇案例進行了更新或改寫。
第3版修訂的具體思路與要點如下。
(1) 反映互聯(lián)網以及物聯(lián)網發(fā)展對市場調研設計及技術的影響。例如,網絡調查理論及有關問題的討論;物聯(lián)網發(fā)展趨勢及其對市場調查思想和方法的影響。在第3版中拿出很大篇幅對DT時代市場調研行業(yè)面臨的沖擊進行了討論,包括大數(shù)據及技術的價值與特點、大數(shù)據及技術的局限以及大數(shù)據與市場調研的關系,對很多讀者可能關心的問題進行了回應。
(2) 鑒于市場調研與市場預測兩者在理論與方法體系上基本相互獨立,考慮市場預測方法在統(tǒng)計學相關著述中有比較詳細的討論,同時兼顧本書讀者和使用者需要的新趨勢,本書第3版在內容體系上進行了大幅調整,將市場預測有關技術與方法的討論整個略去。這樣處理后,本書可以更好地聚焦于市場調查與分析的主題。
(3) 從調研客戶需求角度考慮,在重點考慮企業(yè)的正式調研需求的同時,對企業(yè)日常經營管理活動中的數(shù)據需求也有所關注。例如,互聯(lián)網時代二手數(shù)據資料的搜集、整理和分析,就屬于這方面的重要內容,第6章對這方面問題進行了深入討論。
(4) 從學習應用角度考慮,除了精煉問題性案例材料外,還補充了一些包含問題提出、問題分析和問題解決方案在內的完整的示范性案例。這在更新的案例材料中有所體現(xiàn)。
內容結構
全書內容分為11章,可分為3部分來認識。
第1部分可以總括為市場調查設計總論,包括市場調研職能、DT時代的市場調研行業(yè)、市場調查誤差及其控制和調查設計概論!笆袌稣{研職能”分析旨在認識調研的管理價值,因為調研的管理價值決定市場調研作為一種社會存在的意義;“DT時代的市場調研”則分別討論了大數(shù)據及技術對市場調研行業(yè)的挑戰(zhàn)以及市場調研的主體與客體;“調查誤差及其控制”概括分析探討了市場調研的核心問題——調查數(shù)據質量及調查誤差構成與調查誤差控制;“調查設計概論”實際上是承上啟下的一章。
第2部分可以概括為市場調查技術,包括抽樣設計、數(shù)據收集方法(上和下)、測量與問卷設計!俺闃釉O計”實際上是確定數(shù)據來源和調研對象的技術;“數(shù)據收集方法(上)”主要分析二手數(shù)據調研和定性數(shù)據調研的有關技術;“數(shù)據收集方法(下)”則主要探討定量數(shù)據調研方法和技術;“測量與問卷設計”則探討了數(shù)據收集工具的設計和開發(fā)技術。
第3部分則可以概括為調研數(shù)據分析技術,包括3章內容,分別為數(shù)據處理、抽樣估計與樣本量確定、數(shù)據分析!皵(shù)據處理”是為數(shù)據分析和統(tǒng)計推斷進行準備工作;“抽樣估計與樣本量確定”聚焦討論統(tǒng)計推斷相關理論與方法;“數(shù)據分析”是對調研數(shù)據的描述性分析和信息挖掘,以便獲得有意義和有價值的信息。
作者與致謝
在本書編撰過程中參考了前人大量的研究成果,引用了一些作者曾經服務過的企業(yè)的典型案例,在此特向這些作者及企業(yè)單位表示感謝。同時,特別感謝北京交通大學出版社趙彩云編輯為把握本書質量和推動本書盡早面世方面所做的重要努力。
本書配有教學課件,可發(fā)郵件至67879444@qqcom索取。
盡管作者盡了最大的努力,以保證本書的質量,但是由于水平所限和時間倉促,錯誤和疏漏在所難免,懇請廣大讀者批評指正。
作者2020年10月
第1章市場調研職能1
11市場調研及其基本分類2
111市場調研的概念2
112市場調研的基本分類3
12市場調研的功能與價值7
121市場調研的功能、角色與任務8
122市場調研與MMIS系統(tǒng)8
123市場調研:營銷觀念的執(zhí)行工具10
124市場調研在營銷戰(zhàn)略決策中的價值11
13市場調研的局限14
131市場調研本身的局限14
132市場調研應用上的局限14
思考與訓練題16
第2章DT時代市場調研行業(yè)17
21市場調研的發(fā)展歷程18
22大數(shù)據對市場調研的沖擊19
221大數(shù)據概念及其辨析20
222大數(shù)據的來源及生成特點21
223大數(shù)據的特征23
224大數(shù)據技術框架25
225大數(shù)據應用28
226大數(shù)據及技術的局限性29
227大數(shù)據與市場調研的關系33
23市場調研活動主體34
231市場調研活動主體的分類34
232調研活動的發(fā)起者35
233調研活動的承擔者38
24市場調查客體42
241市場信息含義42
242信息的特性43
243市場信息的分類44
244市場信息的內容45
思考與訓練題47
第3章調查誤差及其控制48
31對調查結果的認識與評估49
311對調研結果的認識49
312對調研結果的評估51
32調查誤差及其構成52
321抽樣誤差53
322非抽樣誤差53
33調查誤差的控制59
331質量控制與質量保證的概念59
332質量控制60
333質量保證62
思考與訓練題64
第4章調查設計概論66
41市場調研的管理過程71
411確認信息需要71
412擬訂調研計劃71
413調研技術與方法的設計和開發(fā)72
414調研計劃的操作與實施72
415調研活動的評估72
42調研設計框架73
421市場調研設計的含義73
422市場調研設計的步驟73
43明確調研問題75
431管理調研問題分層76
432從發(fā)現(xiàn)管理困境到明確決策問題79
433從明確決策問題到定義調研問題81
434確認決策問題與調研問題的作業(yè)流程82
44調研目標的系統(tǒng)陳述85
441陳述問題85
442數(shù)據的應用85
443確定操作性定義85
45確定調研問題與目標陳述綜合案例86
思考與訓練題88
第5章抽樣設計89
51抽樣調查與抽樣設計90
511為什么選擇抽樣調查90
512抽樣設計的程序92
52制定抽樣框架95
521抽樣框架的內容95
522抽樣框架的類型95
523抽樣框架的評估97
53抽樣方法99
531抽樣方法分類及特點99
532概率抽樣方法100
533非概率抽樣方法107
534抽樣方法的選擇109
思考與訓練題110
第6章數(shù)據收集方法(上)112
61數(shù)據收集方法分類113
62二手數(shù)據的收集——文案調研114
621文案調研的特點、優(yōu)勢和局限117
622二手數(shù)據的來源119
623網上二手數(shù)據的收集120
624二手數(shù)據的評估122
625二手數(shù)據的應用124
63定性數(shù)據的收集——定性調研127
631定性數(shù)據調研的特點與分類128
632焦點小組訪談法129
633深層訪談法132
634投射技術133
思考與訓練題136
第7章數(shù)據收集方法(下)138
71定量調研方法概述139
72詢問調查方法140
721詢問調查法分類140
722面訪調查141
723電話調查143
724自我管理的書面問卷調查145
725自我管理的電子問卷調查149
726各種詢問調查法的比較評價150
73觀測調查方法151
731觀測調查的實質及適用性151
732觀測調查法的分類152
733幾種重要觀測法的典型應用154
734觀測調查法的優(yōu)缺點157
74實驗調查方法158
741實驗調查法的特性159
742實驗設計的組成概念159
743實驗有效性與質量控制161
744幾種重要的實驗設計165
745市場試銷167
746實驗調查法的優(yōu)缺點169
思考與訓練題169
第8章測量與問卷設計171
81測量及其程序172
811測量的概念172
812測量的程序173
82測量量表的分類及應用175
821量表的基本分類176
822市場調研中的常用量表179
823量表的選擇與使用186
83評估測量的可靠性和有效性188
831評估測量的可靠性188
832評估測量的有效性190
84調查問卷的一般要求與開發(fā)過程192
841調查問卷及其作用192
842優(yōu)秀問卷的一般要求192
843調查問卷的設計過程193
85調查問卷的設計開發(fā)193
851構建問卷的總體框架193
852決定問句結構與形式195
853問句措辭與問卷編排198
854問卷的評估與測試204
思考與訓練題207
第9章數(shù)據處理208
91數(shù)據處理內容及其一般程序209
911數(shù)據處理的內容209
912數(shù)據處理的一般程序209
92數(shù)據編碼211
921編碼設計的內容與分類211
922前編碼設計212
923后編碼設計215
93詳細審核215
931詳細審核的規(guī)則215
932詳細審核的分類216
933選擇性審核216
934搞好審核必須考慮的限制因素217
94插補219
941插補方法219
942供者插補問題222
943數(shù)據質量與插補準則223
944對插補工作的評估224
95離群值的檢測和處理225
951離群值的檢測225
952離群值的處理226
思考與訓練題227
第10章抽樣估計與樣本量確定228
101引言229
102加權及權數(shù)調整229
1021等概率抽樣的加權229
1022不等概率抽樣的加權230
1023權數(shù)的調整231
103抽樣分布與抽樣誤差235
1031樣本均值的抽樣分布及抽樣誤差235
1032樣本比例的抽樣分布及抽樣誤差237
1033正態(tài)分布及標準值Z237
104參數(shù)估計239
1041總體參數(shù)的點估計239
1042總體參數(shù)的區(qū)間估計239
105樣本量的確定243
1051估計精度與樣本量的關系243
1052假定條件下樣本量的計算及其應用考慮244
1053關于確定樣本量的現(xiàn)實復雜考慮及計算246
1054各種運作限制對樣本量影響的考慮252
思考與訓練題252
第11章數(shù)據分析254
111引言256
112單變量數(shù)據的描述性分析256
1121數(shù)據分類/分組與頻數(shù)分布256
1122數(shù)據集中與離散趨勢的概括262
1123數(shù)據分布的差異分析269
113雙變量及多變量數(shù)據的描述分析271
1131雙變量交叉列表分析271
1132多變量交叉列表分析272
114多變量數(shù)據的深度分析275
1141相關分析275
1142聚類分析277
1143判別分析281
1144因子分析285
思考與訓練題289
附錄A統(tǒng)計表291
參考文獻2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