緒論: “抒情中國” 說
由幾則舊聞說起
(一)
2009 年7 月,李歐梵在香港書展的系列公開講座中,以“偉大的抒情傳統(tǒng)在21 世紀是否還有意義?”為題,討論《老殘游記》的情思和意境。人們對《老殘游記》的關(guān)注向來在于其政治、哲學意味——“為中國的衰亡、帝國的末日而哭泣”,然而在李歐梵的心目中,它卻是一部精彩的抒情作品,儼然一幅中國的山水畫。劉鶚在自序中寫道“靈性生感情,感情生哭泣”。《老殘游記》超越山水意境,透視種種當代危機。李歐梵認為“抒情”的意義,就在于此。
(二)
2006 年,評論家張靚蓓在介紹臺灣電影剪輯師廖慶松的成就時,指出他經(jīng)歷了一個自“敘事邏輯”轉(zhuǎn)向“情感邏輯”的過程,由此發(fā)展出以“中國詩化抒情傳統(tǒng)”為依歸的剪輯手法,著眼于捕捉、探索及呈現(xiàn)東方式的情感世界,碰觸創(chuàng)作之神秘,而非西方邏輯的模式、結(jié)構(gòu)走向。在接受訪問時,廖慶松特別提到為電影《悲情城市》剪輯的意義,說:“那時候我很清楚地感覺到,我剪出的就是一種中國文學的抒情傳統(tǒng)!痹缭冢保梗梗材辏侗槌鞘小返木巹≈焯煳慕邮堋督裉臁冯s志訪問,表示這電影充溢“詩意”,屬于“東方情調(diào)”;她大量引用學者陳世驤的論述作支持,說:“詩的方式,不是以沖突,而是以反映與參差對照。既不能用戲劇性的沖突來表現(xiàn)苦痛,結(jié)果也就不能用悲劇最后的‘救贖’來化解。詩是以反映無限時間空間的流變,對照出人在之中存在的事實卻也是稍縱即逝的事實,終于是人的世界和大化自然的世界這個事實啊。對之,詩不以救贖化解,而是終生無止的綿綿詠嘆、沉思與默念。”
(三)
1999 年春天,斯科特·波拉德(Scott Pollard) 發(fā)表了題為“抒情的文化:閱讀《詩經(jīng)》后對西方文學的反思”的一篇文章。作者自言是一個受西方批評理論訓練的學人,明白“正典”的建構(gòu)及拆解的意義。然而,他在大學講授“世界文學”時,覺得以下一種“大敘述”有其魅力:文學源起于史詩與悲劇,構(gòu)成一個自野蠻到文明、神性到人性、非理性判斷到理性法則建立的連續(xù)體。如此這般去解釋世界各地文學非常有效,直到他讀到《詩經(jīng)》,碰到中國源自抒情詩而非史詩的傳統(tǒng):《詩經(jīng)》的“文”傳統(tǒng),一開始就是“高度自覺”與“天真”并存,而非簡單稚拙的抒情民歌傳統(tǒng);也不是如西方的史詩與悲劇般顯示文化自覺的連續(xù)性提升。于是,他重新思考閱讀西方文學傳統(tǒng)的態(tài)度和方法,發(fā)現(xiàn)中國式的抒情詩參照系其實可以帶來閱讀西方文學傳統(tǒng)的許多可能,讓人們重新聽到原來被壓抑但事實上是存在的聲音。
三則資料中,李歐梵之論提示我們注意“抒情傳統(tǒng)”論隱含了一個“時間”的框架。他意識到這個傳統(tǒng)存在于過去的文化軌跡上,但他要問,至今還有意義嗎?他的答案似乎是正面的:現(xiàn)代中國雖已進入“史詩”的年代,但“抒情” 仍有其意義!侗槌鞘小返睦诱f明現(xiàn)代藝術(shù)如電影,一種東方或者中國的“情調(diào)”足以讓這些地區(qū)的電影獨樹一幟,與世界其他地區(qū)的作品爭勝,而這“情調(diào)” 的根源就是“抒情傳統(tǒng)”。第三例則說明跨文化意識對本體文化的參照作用,被認定為源于史詩、悲劇的西方文學傳統(tǒng),在中國抒情文化映照下,幽微為之洞燭,長期被埋沒的文化元素能夠再次顯現(xiàn)。由這三例看來,“抒情傳統(tǒng)”論述,即使到了“后現(xiàn)代”的今天,還可以是文學以至文化研究的一股重要的力量。
(更多精彩內(nèi)容,請見本書)
總序/ 陳建華
緒論:“抒情中國”說
前編: 源流論
第一章 歌詩言志:聞一多、朱自清
第二章 大道多歧:魯迅、朱光潛、沈從文
第三章 宇宙詩心:宗白華、方東美
第四章 原詩原興:陳世驤
第五章 內(nèi)向美典:高友工
第六章 遠方聲音:普實克、宇文所安
第七章 仿佛有光:蔡英俊、呂正惠
第八章 境界再生:葉嘉瑩、柯慶明
第九章 理論演出:張淑香、蕭馳
第十章 顛覆傳統(tǒng):龔鵬程、鄭毓瑜
第十一章 今之視昔:黃錦樹、王德威
后編: 分論
第十二章 陳世驤
一、 “抒情傳統(tǒng)論”以前:陳世驤早期文學論初探
二、抒情之光與力:陳世驤論陸機《文賦》與魯迅《摩羅詩力說》
第十三章 高友工
一、高友工的“中國抒情美典”說
二、 “美典”內(nèi)外:高友工的學思之旅臆解
第十四章 林庚
一、林庚的詩與詩觀三論
二、林庚的“詩國文學史”
第十五章 普實克
一、如何了解“漢學家”:以普實克為例
二、抒情的中國:普實克論中國詩歌
三、普夏之辯:“文學科學”與“文學批評”